张晓莉
随着在临床应用发展,多层螺旋CT更好地实现了其在心血管中的应用.本文综述了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成像、心肌灌注、左室功能及室壁运动功能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作者:张静;田建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体积扫描图像三维重建技术在肩关节损伤中的应用.方法 21例肩关节骨折病人接受MSCT检查,对CT二维图像资料经工作站处理,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和三维表面遮盖法(SSD)重建,后进行图像比较分析.结果 MPR可更全面地显示骨折的断面信息, 3D-SSD能立体地显示骨折的范围和方向,对关节脱位的解剖关系显示清楚.结论螺旋CT的2D-MPR和3D-SSD重建作为CT轴位图像的重要补充依据,能更直观和立体地显示肩关节损伤的骨折和脱位情况.
作者:李威;王玉林;吴国庚;王焱焱;周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直肠表面线圈MRI对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及分期的价值.方法 20例临床疑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分别用直肠表面线圈及体线圈进行多个轴位的TSE T1、T2及脂肪抑制序列扫描,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前列腺癌诊断及分期价值.结果直肠表面线圈MRI对前列腺癌检查的准确性(85.0%)、敏感性(85.7%)、特异性(83.3%)、阳性预测值(92.3%)均高于体线圈MRI扫描检查.结论用直肠表面线圈MRI可获得高分辨率的前列腺图像,提高对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率;结合体线圈,可提高对前列腺癌分期的准确性.
作者:邹爱华;许建荣;杨之晖;李磊;华佳;顾海燕;姚秋英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患儿女,9岁,活动后感气促、心慌、心前区闷痛1个月余来我院检查.查体:胸骨左缘第4~5肋间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无震颤.心电图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X线胸片显示:左室增大,主动脉结小,肺动脉段平直.左第三弓向左延伸.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稍增大,四腔心切面示:小型的原发孔型的房间隔缺损,较大的膜周型的室间隔缺损(流入道+小梁部)合并假性室隔瘤形成.胸骨旁四腔、左室长轴切面于舒张期示:二尖瓣位置可探及两个分别开放的房室瓣口,一孔开口朝向左心室心尖部,一孔开口朝向室间隔,并可见部分腱索附着于室缺下缘的室间隔顶部.二尖瓣口水平左室短轴切面显示:二尖瓣口呈两个分离的圆形的瓣口(双瓣口征,见图).彩色多普勒显示:心房及心室水平少量的左向右分流,收缩期于二尖瓣左房侧显示蓝色的异常返流束,脉冲多普勒测返流速为3.8m/s;舒张期显示两束完全分离的红色血流束自左房流向左室(一束朝向室隔、一束朝向心尖).超声提示:双孔二尖瓣畸形,室间隔缺损(膜周部)趋闭合,房间隔缺损(Ⅰ型)小,轻度二尖瓣返流.
作者:汪洁;高玲玲;倪金洪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用MRS定量评价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的代谢变化,观察癌组织与非癌区外周带的代谢差别.方法 21例内分泌治疗后的前列腺癌患者与19例未经任何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行MRS检查.将前列腺分为左、右两侧,每侧由上到下分为底部、中部和尖部三部分,共六分区.根据手术或穿刺病理结果将这六分区归类为癌区和非癌区.在MRS代谢图上测量前列腺癌区和非癌区外周带内分泌治疗后的胆碱(choline,Cho)、肌酸(creatine,Cre)和枸橼酸盐(citrate,Cit)的代谢水平.结果内分泌治疗后前列腺的Cho、Cre和Cit均下降,Cit下降较明显(P<0.01).内分泌治疗组非癌区(Cho+Cre)/Cit的比值高于未治疗组(分别为0.82±0.12和0.59±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分泌治疗组有Cho,Cre和Cit代谢的癌区(Cho+Cre)/Cit的比值与未治疗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分别为2.62±0.31和2.26±0.73,P>0.05).结论 MRS可以定量分析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的代谢变化,前列腺内分泌治疗后癌区与非癌区外周带的代谢改变不同.
作者:周良平;王霄英;丁建平;李飞宇;肖江喜;蒋学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前列腺癌内分泌及调强放射治疗前后磁共振表现.方法分析26例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及调强放射治疗前后磁共振图像, 观察治疗后前列腺及肿瘤体积、信号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前列腺体积平均缩小(34.3±18.2)% (P<0.01),周围带体积缩小程度[(56.1±21.6)%]大于移行带缩小程度[(30.5±21.1)%] (P<0.05); T2加权像上前列腺周围带及移行带信号显示不同程度的弥漫性减低;前列腺体积缩小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下降之间有显著性相关 (r=0.67, P<0.05).结论前列腺癌内分泌及调强放射治疗后磁共振表现为前列腺、肿瘤、精囊体积缩小、信号减低、肿瘤浸润包膜程度减轻等变化.
作者:王文超;钟晨阳;陈敏;李飒英;蔡葵;杨正汉;赵伟峰;周诚;李果珍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建立稳定的可重复的大鼠脑局部低灌注模型,并通过CT灌注等方法验证其可靠性.方法 27只实验用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对照组、低灌注6 h组和脑梗死6 h组).模型的制备采用改良的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在术中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实时监测局部大脑中动脉区脑血流量,术后利用CT灌注成像对血流状况进行观察,并与病理检查、TTC染色等对照.结果梗死组 CT灌注参数rCBF较低灌注组明显下降,病理检查呈典型脑梗死改变;低灌注组仅见脑缺血病变.结论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模型的基础上,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实时监测术中血流状态,可以有效建立不同程度的大鼠脑局部血流低灌注模型.
作者:胡凌;高培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纳米科学与分子影像学的结合可形成纳米分子影像学(Nanomolecular imaging).纳米分子影像学从广义上是指在纳米转运体(纳米粒转运载体)介导下,应用分子影像学技术对活体生物化学过程进行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一门科学,主要包括磁共振纳米分子影像学、光学纳米分子影像学、核医学纳米分子影像学和超声纳米分子影像学.本文主要阐述纳米分子影像学的理论基础、技术方法及潜在的应用价值.
作者:唐刚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应用常规超声结合冠脉血流显像技术观察分析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后内乳动脉桥及远段左前降支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46例,于手术前后超声检查左内乳动脉,其中38例患者检查左前降支远段.结果术后内乳动脉桥起始段显示率95.65%, 由术前收缩期优势型转变为术后舒张期优势型频谱.左前降支远段血流信号表现为流速及流速时间积分增加.结论常规超声结合冠脉血流显像技术可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随访提供一种无创的方法.
作者:田津;李治安;杨娅;孙琳;何怡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MRS特征与血清PSA浓度及PSAD的相关性.方法 18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证实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在中央区设定兴趣区后利用3D MRS测定各兴趣区(Cho+Cre)/Cit的比值,计算出每位患者中央区(Cho+Cre)/Cit比值的平均值,与其血清PSA浓度及PSA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ho+Cre)/Cit比值和血清PSA浓度呈负相关关系(r=-0.140),无统计学意义(P=0.581>0.05),与PSAD也呈负相关关系(r=-0.494),有统计学意义(P=0.037<0.05).结论 (Cho+Cre)/Cit比值较低的BPH患者往往伴有较高的PSAD,通过两者结合提高前列腺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是有可能的.
作者:李飞宇;王霄英;丁建平;周良平;肖江喜;蒋学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人体信息获取的棱镜光谱仪和数字人体信息获取的光栅光谱仪,然后从棱镜光谱仪的波长范围、色散、分辨本领和谱面照度等4个参量与光栅光谱仪进行了比较,为研究数字人体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作者:毕思文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PA/IVS)心血管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6例PA/IVS的心血管造影表现,结合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电子束CT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6例行心血管造影均明确诊断;行X线胸片16例初步定性诊断;超声心动图检查16例,明确诊断15例,误诊1例;电子束CT检查2例,清楚显示肺动脉发育.结论 PA/IVS诊断主要依靠心血管造影.造影中应重点注意右室、肺动脉发育情况,体肺侧支及是否伴有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支爱华;蒋世良;凌坚;黄连军;赵世华;张岩;张戈军;王云;戴汝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甲亢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16例甲亢患者行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个月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甲状腺体积、腺体回声、血供及各血流参数变化情况.结果术前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血供丰富.术后1~3个月腺体体积缩小,血供明显减少.血流参数各项监测值栓塞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甲亢的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侯敏;闫合理;张晓莉;张倩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相关基因VEGF、PCNA表达与CT征象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且CT资料完整的肾细胞癌40例和正常肾组织10例,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VEGF、PCNA阳性表达率.结果①VEGF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直径,瘤体坏死、液化、囊变,增强程度,边界,肾周脂肪浸润,淋巴结肿大,静脉侵犯,邻近器官侵犯或/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②PCNA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直径,增强程度,边界,肾周脂肪浸润有关(P<0.05);而与瘤体内坏死、液化和囊变,淋巴结肿大,静脉侵犯,邻近器官侵犯或/和远处转移无关(P>0.05);③肿瘤病理分级增加,VEGF、PCNA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结论 RCC的CT表现与VEGF、PCNA的表达存在内在关系,据此可术前评价其生物学行为与恶性程度.
作者:王桂华;彭光春;李文政;雷光武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肺癌脑转移瘤瘤内出血的影像特点.方法 26例肺癌脑转移瘤瘤内出血患者,接受CT 和MRI检查.结果共发现脑内转移瘤43个,其中出血性转移瘤38个,占转移瘤总数的88.4%,表现为CT和MRI上一致性高密度或高信号病灶,或瘤体内部分高密度或高信号出血,隔期复查显示出血有吸收但肿瘤占位征象较前明显;增强扫描显示肿瘤有结节状或环行强化.结论发现脑内不典型部位出血病灶时,应注意有转移瘤瘤内出血的可能,隔期复查血肿吸收但占位征象更明显、以及增强扫描肿瘤强化等有助于转移瘤的诊断.
作者:李威;陈敏;赵伟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衰减成像技术(UAI)定量评估肝纤维化的可能性.方法测量66例肝胆疾病患者肝组织超声衰减成像的校正衰减值,并与肝纤维化分级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结果校正衰减值随肝纤维化分级加大而逐渐增大,两者有良好相关性(r=0.702,P<0.001).轻、中、重度肝纤维化组间校正衰减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校正衰减值能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运用UAI能定量评估肝纤维化.
作者:刘东红;吕明德;周才明;徐辉雄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作者设计了一种数字式的超声回波信号采集处理系统,采用高速、高精度的AD转换器,通过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芯片实现对射频信号的预处理,经过USB 2.0接口把数据传送到PC,在主机中完成对数据的后处理并终显示处理结果,并给出了一个模拟多普勒血流测量的实例.此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移植性,可用于多种超声信号的采集与处理.
作者:徐亮禹;高上凯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具有物理性质的人体解剖模型的开发是当今世界的前沿课题.国内的虚拟数字人体开发正在进行阶段,并将涉及物理性质的人体解剖模型的开发.本文结合实例阐述应用于核医学上的一个孕妇物理人模型的具体开发步骤,包括图像的获取、配准、分割、三维显示、以及如何将分割后的结果导入蒙特卡罗模拟计算程序EGS4.本文还介绍了相应的注意事项及应用软件工具, 同时给出了部分模拟计算结果.
作者:石成玉;徐榭;白净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小肾癌(直径<3 cm)的MR表现.方法 19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患者,肿瘤直径均<3 cm,术前1个月内行MR检查,将手术病理结果与MR表现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9例患者均被MR检出,14例边界清楚,5例部分边界不清.MR假包膜显示率为85.71%(12/14).平扫信号无特征性.6例MR增强扫描中,2例不均匀强化,其增强程度低于肾实质;2例未见明显强化;2例为囊性,增强后囊壁及分隔有强化.MR分期诊断准确率为78.94%(15/19).结论 MR可显示小肾癌的边界和信号特点,有助于小肾癌的检出和分期诊断.
作者:王霄英;范诒忠;梁妍;崔爱国;蒋学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患者男,12岁,于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眼球较左侧突出,右眼溢泪,右侧鼻塞,并进行性加重.体检:右侧眼球突出,鼻中隔左偏,右鼻腔外侧壁内移,鼻道内见新生物,呈椭圆形,色泽同鼻腔黏膜,表面不光滑,质韧,中鼻甲辨别不清,副鼻窦区无压痛.眼部超声:右眼眶内占位性病变.副鼻窦冠状位CT扫描:右筛窦窦腔囊状膨大,窦壁骨质吸收变薄,形成一完整骨壳,壳内见一宽大的液-液平面,呈上低下高密度(图1),并可见致密骨性房隔及片状骨化影(图2).病灶累及相邻上颌窦、蝶窦、额窦与鼻腔.CT诊断:右筛窦良性肿瘤性(样)病变,考虑:①动脉瘤样骨囊肿;②骨巨细胞瘤;③非骨化性纤维瘤.手术所见:右鼻腔内椭圆形肿物,充满鼻腔上部及筛窦,瘤体内侧游离,外侧与筛窦融为一体,中鼻甲辨别不清.穿刺瘤体抽出陈旧性血性物.切除瘤体为不规则椭圆形,外覆黏膜及骨质,骨质薄如蛋壳,内为血性液体,间杂胆固醇结晶样骨化物,无骨膜.手术病检报告:纤维组织囊壁中含有不规则骨小梁,内侧多见血窦,散见多核巨细胞并有钙化.病理诊断:动脉瘤样骨囊肿.
作者:赵丽新;谢荣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