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华玲;赵洁
目的:调查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在留学生内分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在留学生内分泌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遵循以病例为引导,以问题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探索PBL 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PBL 教学法能调动留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留学生能适应PBL教学法。结论 PBL 教学法提高了留学生内分泌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乃君;金秀平;盛佳曦;王红阳;魏剑芬;王颖;陈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肿瘤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降低肿瘤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结果通过圈员参与该项活动,使肿瘤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由改善前的6.66‰降至改善后的1.69‰。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肿瘤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刘丽华;王蓝;黎雪梅;姚果;杨丽娟;胡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宫外孕采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200例宫外孕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表明,宫外孕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对于患者的机体损伤更小,因而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患者短时间大量输入红细胞悬液后伴有凝血功能异常时,输注血浆冷沉淀的疗效。方法:查阅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上半年患者大量输血记录单,比较分析3例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输注血浆冷沉淀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当患者短时间大量输血常常并发凝血机能异常,出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显著延长,纤维蛋白原下降,D-二聚体水平增高的现象。及时输注血浆冷沉淀后,可有效提高血液循环中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等凝血物质的含量,从而不同程度的缩短凝血时间,纠正凝血异常,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
作者:蒲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讨论研究吸入治疗与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作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系统组与吸入组,各25例。其中吸入组给予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系统组给予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方式治疗后疾病治疗总有效率及肺功能、血气分析值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及血气分析指标的比较显示治疗后系统组症状缓解时间(9±3.6)天,PaO2(10.52±1.03)kPa,PaCO2(6.03±1.42)kPa均显著优于一般组(14±5.5)天,(9.36±1.22)KPa,(7.01±1.22)kPa,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比较显示系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吸入组72.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进行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较吸入糖皮质激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方面疗效显著.可在较短时间内缓解不适症状,改善呼吸功能;另外,可增加药物抗炎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并舒张气道,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可显著缩短疾病治疗时间并提高治疗效率,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钱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病历资料患者女,72岁,因“活动后心前区疼痛疼痛9年,加重一月入院”。入院心电图示:房性早搏,S-T改变,QT间期0.42。心脏彩超示:左室节段性室壁运动不良,LVEF 0.42。冠脉造影示三支血管严重病变,建议CABG术。于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左乳内动脉-前降支,升主动脉-大隐静-后降支,升主动脉-大隐静脉-钝缘支-对角支),术后当天患者反复发作快心室率房颤,予以可达龙持续泵入,术后第7天停可达龙泵,改可达龙0.2口服 qd。术后第11天患者突然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后出现室速、室颤,经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气管插管后成功复苏,复苏成功后予以异丙肾、可达龙、利多卡因泵入,心电监护示窦律,偶发室早,心率70次/分左右。术后第12天患者反复出现室速,呈尖端扭转样,伴有阿斯发作,经胸外按压后可很快转复,转复后示Ⅲ°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QT间期延长(QT/QTc 516/539ms),考虑患者为可达龙所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停用可达龙,增加异丙肾泵入,予以补镁、补钾,患者未再出现室速发作,复查心电图示QT间期较前缩短(QT/QTc 452/440ms),但心电监护仍有一过性心动过缓及长间歇,伴有血压明显下降,予以植入永久性AVI起搏器。患者顺利出院,出院后随访1年未再出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作者:申玉文;庞昕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比较湿性敷料与普通纱布敷料治疗外科术后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外科术后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湿性敷料组52人,普通纱布敷料组48人,观察两周后比较其临床疗效、可视化疼痛评分方面的差异。结果湿性敷料组有效率83.3%,对照组7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性敷料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轻疼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杜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为了提高急性腹痛急诊诊断水平,进一步探讨急性腹痛的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急诊内科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腹痛患者53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536例患者中内科疾病导致急性腹痛176例,占总数的32.8%;外科疾病导致急性腹痛282例,占总数的52.6%;妇科疾病导致急性腹痛52例,占总数的9.7%;肿瘤导致急性腹痛10例,占总数1.9%;中毒引起急性腹痛4例,占总数0.7%;原因不明确12例,占总数2.2%。结论急诊腹痛病因构成复杂、各种疾病表现多样性、特征不典型,急诊医生应高度重视其鉴别诊断,全面掌握专业的诊断技能并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提高对急性腹痛的诊疗水平。
作者:王晓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贝那普利联合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48名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贝那普利及非洛地平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空腹血糖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和血糖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后血压和血糖水平均出现了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水平快速恢复至正常水平,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卯怀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应用阿基米德原理保留皮肤全乳切除Ⅰ期假体乳房再造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7例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阿基米德原理保留皮肤全乳切除Ⅰ期假体乳房再造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7例患者手术顺利,切口无感染和并发症,再造乳房形态良好,双侧乳房大小接近、对称。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结果都非常满意。结论阿基米德原理用于保留皮肤的全乳切除Ⅰ期假体乳房再造手术,能同时满足患者肿瘤治疗和形体美容的要求,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的术中管理,规范化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有效保证。
作者:刘丹;涂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共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以奥氮平(30例)及利培酮(30例)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疗程8周。结果:奥氮平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60%和80%,利培酮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56.7%和80%,奥氮平组体重增加比例高于利培酮组,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例数高于奥氮平。结论:与利培酮相比,奥氮平锥体外系反应小,耐受性好,可作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首选药物。
作者:陆先臻;朱桂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功能性子宫出血,为妇科常见病之一,是指不合并全身及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而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所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有不规则出血。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多由卵巢功能减退,促性腺激素反应下降所引起。治疗上以止血,调整月经或诱导闭经,改善全身状况等为主要原则口。临床常用诊断性刮宫、性激素治疗等。本研究对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 O月收治的84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腹膜透析的护理方法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肾脏内科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66例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的护理方法与并发症发生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出现引流不畅,改变体位后引流通畅。4例因导管堵塞拔管改血液透析治疗。4例出现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局部处理后好转。4例发生腹膜炎,进行抗感染治疗,控制感染后继续腹透。结论:腹膜透析治疗,应重视患者的整体护理;腹膜透析发生并发症受多种因素影响,预防和治疗腹膜透析并发症要采取综合措施。
作者:陈王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Pilon骨折手术后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自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胫骨骨折患者60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则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并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1年,两组患者患侧踝关节功能比较研究组Ole-rud-Moland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主动背屈角度及跖屈角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康复治疗Pilon骨折,能够有效促进踝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唐晓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鼻胆管引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内镜下行鼻胆管引流术的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结果:40例患者发热、腹痛、黄疸、食欲减退等症状均明显缓解,无鼻胆管脱出、因护理操作不当加重感染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优质护理在术前术中术后全程护理中,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增强患者满足感和安全感。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董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有效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痛苦和恐惧心理,有效保护血管,便于抢救用药,提高疗效,减少患儿静脉感染机会,减少护士工作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方法:对我院在2012年10月-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人数进行统计,总结经验。结果:120例患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短2天,长7天,平均5天,1例发生穿刺点小面积皮肤感染,未出现1例因静脉留置针而出现全身感染。结论: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技术是一项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的技术。
作者:薛君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于临床中不同的口腔修复材料的摩擦性能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进行口腔修复的96例患者(共102颗牙),根据牙数进行随机等分为三组,每组共34颗牙,分别给予金属、陶瓷和树脂等不同质地的修复材料,观察其治疗效果,并且在术后3个月内进行回访,评价其摩擦程度。结果金属组8.8%的患者出现牙龈出血,高于树脂组患者和陶瓷组患者;树脂组患者的修复牙齿出现脱落的几率为11.7%高于金属组的0和陶瓷组的2.9%;而修复牙齿出现破裂的几率以陶瓷组高,达5.8%,高于金属组的0和树脂组的0。以上数据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 <0.05)。结论金属材料在所有的口腔修复材料中摩擦性能为显著,而陶瓷材料也较为优良,树脂材料的摩擦性能大,但是,这三种材料具有各自不同的优缺点,不能一概而论。正因如此,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修复材料,以期大程度的保障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肖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从中医药治疗痤疮的常用方法,包括内治疗法、内外结合疗法等方面入手,对近年来文章进行分析总结,提示中医内外合治痤疮疗效佳。
作者:李欣;成锦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近几年从来我院就诊患者发现,农药对优生优育的危害越来越大。首先,妇女妊娠期接触农药等化学物品容易发生流产、早产、死胎和先天性畸形。农药摄入母体后,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使基因正常控制过程发生转向胎儿生长迟缓,即在妊娠某一阶段未能达到正常发育水平,从而造成先天畸形,出现结构或功能异常,严重的可使胎儿发育完全停止,发生流产、早产或死胎;其次,蔬菜、水果在生长过程中,为了防治病虫害,多次施用农药,小儿通过大量摄蔬菜、水果,残留农药进入体内;住宅、庭院喷洒杀虫剂,污染环境,均可引起小儿慢性蓄积中毒。
作者:巷本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人文关怀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影响。方法:对53例在院住院1个月以上的PSD患者给于护理人文关怀,成立护理人文关怀模式、制定护理人文关怀分工、评估患者的抑郁状况、给于心理干预、提高社会支持度等方法。结果干预3个月后,患者抑郁发生率显著下降(P<0.01);与干预前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护理人文关怀能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丝娇;吴晓;田虹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