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颖;魏经化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窗口,随着我院门诊量的增加,为了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避免在门诊排长队现象。我院在门诊药房窗口安装了触摸屏取号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雪琴;吴玲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跟腱损伤方面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应用依据。方法:通过在本院2013年收治的11例跟腱损伤患者经过核磁共振技术的成像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诊断结果的特征。结果:11例患者中有3例属于跟腱完全性的损伤,患者成像特点表现为跟腱肌腱广泛性的变粗,同时表现为不规则的形态;7例患者属于跟腱部分损伤,成像特点为肌腱的普遍变粗,肌腱内表现为局限性的高信号,跟腱肌腱表现毛躁和不规则形态。通过手术病理证实发现完全性损伤有5例,部分性损伤6例。结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清晰的展现跟腱损伤状态,由此更加准确的诊断跟腱损伤的程度、部位、性质,是临床该来损伤诊断的有利依据。
作者:高玉泉;郭廷贞;郭锡城;张晓杰;王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毫火针赞刺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带状疱疹患者,将其分为两组,1组进行常规治疗,2组同时进行毫火针赞刺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1组患者治疗痊愈的有7例,占比例的28%,治疗显著的患者为12例,占比例的48%,治疗有效的为4例,占比例的16%,治疗无效的为2例,占比例的8%。2组患者治疗后痊愈的为18例,占比例的72%,治疗效果显著的为5例,占比例的20%,治疗有效的为2例,占比例的8%,无治疗无效的患者。1组患者治疗平均天数为6±2.2天,2组患者平均治疗天数为3±1.3天。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毫火针赞刺法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加速疱疹结痂愈合,减小患者痛苦的时间。
作者:居志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在口腔正畸中微型种植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用微型种植体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120位,分析其可行性及治疗效果。结果:120位患者表现出对微型种植体的良好耐受性,经过矫治后患者的牙齿排列齐整,面形良好,对比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值,经过对比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可以提供比较理想的支抗和正畸治疗,且其操作比较简便灵活,稳定性比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顾勤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因NSAID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全部病人停用NSAID治疗14d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NSAID可诱发或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应合理应用。
作者:洪素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一组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组,其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接受开腹手术的患者组,p<0.05。结论:对于胆囊结石手术患者给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增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3146例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46例外科手术患者有152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4.84%。结论:外科手术患者易发生切口感染,针对各种相关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可减少切口感染。
作者:周长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病例的研究,分析和探究产后妇女出现出血的治疗对策和护理方法。方法:采取临床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我院接收的因为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分析与综合,总结产后出血的治疗与护理对策。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的病情,一般的出血量均在500ml以上,甚至有更多者,高达数倍以上。在调查的案例中,有2例因失血过多出现了休克现象。通过采取积极的出血护理,出血及休克均得到控制和纠正,且未有感染病例发生。结论:产妇在产后出现出血的现象,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为此,需要医院树立产后妇女照顾意识,强化医院的护理质量,一是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二是防止其它因出血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优化妇女产后出血的治疗和护理。
作者:刘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调查长沙市来儿保门诊6月~6岁儿童的视力筛查情况及相关因素。2008年1月-2010年12月来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701名儿童中,包括正常体检儿和早产儿的儿童家长进行《湘雅二医院视力检查问卷》调查.仪器采用美国伟伦suresight手持式视力筛查仪进行视力检查,并把数据粘贴到问卷上,结果采用SPSS11.0软件统计分析。701名不同年龄组儿童中<2岁组散光的发生率高达到53.9%,分组中散光总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568,P<0.05),其次是远视总发生率为1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00,P>0.05),而近视总的发生率为4.4%,不同年龄组中,>6岁组近视的发生率高达到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647,P<0.05),总的视力异常的发生率高达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501,P<0.05),而不同性别视力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20,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散光和远视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而近视随年龄增长有增加的趋势,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视力异常的发现因素有父母近亲结婚的视力异常发生率有百分之百,与孩子的眼睛看上去是否正常;远视的发生率与眼睛看上去异常有关;散光的发生与早产儿也有很大的关系;但和父母眼睛异常无关。整个婴幼儿期和学龄前期都应做好儿童眼保健工作,通过suresight视力检查仪,对普遍提高儿童整体健康素质起到重要作用,由此可见,视力筛查在儿童的眼保健的重要性,对早期发现视力异常并进行干预有很大的意义。
作者:欧阳花;李介民;蒋彦;刘继红;郭茹;翁雪华;刘昭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提高不明原因昏迷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本院急诊科2011年7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昏迷患者抢救过程。结果80例患者经仔细询问病史,查床边心电图、快速血糖监测、颅脑CT或磁共振明确诊断。给予相应治疗后,有10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其余70例患者收治入院进一步治疗。结论对于昏迷患者急诊意识必须高度重视,应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应用各种检查方法明确诊断,及时针对治疗,降低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许阳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腓骨固定对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胫骨力线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11月间的胫腓骨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取三维多功能外固定支架联合中药治疗,且观察组患者给予腓骨固定处理,而对照组未采取腓骨固定。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疾病治疗效果和胫骨力线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中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力线不良发生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6.00%,p<0.05。结论:给予胫腓骨骨折患者临床疾病治疗时采取腓骨固定,能避免患者术后出现胫骨力线不良情况,有积极意义。
作者:何乐善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析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主要以心理护理为主,B组患者则以环境护理为主,C组患者主要以机械通气为主。比较三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A组患者有30例患者痊愈,14例患者好转,6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88.00%;B组患者有28例患者痊愈,13例患者好转,9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82.00%;C组患者有33例患者痊愈,14例患者好转,3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94.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应该以机械通气作为重点,同时结合心理护理、环境护理等措施来强化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环境,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帮助患者摆脱不良情绪,减轻痛苦,降低死亡率,确保诊疗效果。
作者:穆亚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医在消化内科疾病(消化性溃疡)中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分别实施中医与西医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临床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7%vs79.1%),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vs18.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溃疡的消失,降低复发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化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口腔种植手术的配合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5例缺牙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种植手术配合和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共植入种植体89颗,手术均较顺利,没有出现明显并发症的情况。经6个月时间的随访,没有出现种植体脱落松动的情况。结论:良好的手术配合和精心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口腔种植术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参考。
作者:吴鹏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低盐低脂饮食及体育锻炼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低盐低脂饮食和体育锻炼指导等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后患者生活习惯及血压变化。结果:对比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的饮食习惯和体育锻炼情况,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患者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分别为(153±12)mmHg和(96±11)mmHg,干预后分别为(122±10)mmHg和(81±5)mmHg,对比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情况,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低盐低脂饮食及体育锻炼指导,能够有效改善其生活方式,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苟慧琳;邵先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分析肺结核咳血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从2011年4月到2013年5月的肺结核咳血患者6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的患者进行24小时强化护理,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统计两组患者的用药副反应、首次咳血量、转归率、再次咳血率和护理满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首次咳血量的情况上差异不大,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开始显出较明显的差异,观察组的用药副反应、转归率、再次咳血率和护理满意情况都要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上,肺结核患者出现咳血现象较为突然,所以需要医护人员细心谨慎的观察和护理,一旦出现咳血现象应马上采取相应的措施,而这个护理干预绝不是简单常规干预,还需要必要的心理干预等针对性干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有明显的优势,所以在临床上24小时强化护理等针对性护理干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预防产后妇女抑郁症的发生。
作者:孙珊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总结分析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结果护理指导贯穿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始终,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通过临床护理指导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坚持科学地、系统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肺结核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针对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是肺结核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完成疗程。结果肺结核病人病程长,心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是病情反复,从而影响治疗。结论为提高治疗效果,针对不同年龄的病人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
作者:白秀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生活方式也出现了较大变化,近年来,糖尿病患者的人数日渐上升,并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使糖尿病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一大疾病。就当前的医学技术来说,无法彻底根治糖尿病,需要患者长时间地接受治疗,使血糖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大多数的患者多是在家进行自我治疗,为此,加强社区护理对确保糖尿病患者健康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社区护理是糖尿病患者健康得以长久的根本保障,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社区护理及糖尿病知识是糖尿病后期治疗的有效措施。
作者:潘星彤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