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次性根充用于牙髓炎治疗的效果观察

晁红明

关键词:牙髓炎, 一次性根充发, 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究牙髓炎患者使用一次性根充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3例牙髓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8例采用一次性根充法的治疗,对照组45例选择传统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患有牙髓炎的患者选择一次性根充法的治疗,可以得到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细辛用法用量考

    细辛是临床常用中药之一,临床常用于外感及内伤咳嗽、痹证、腹痛、头痛、牙痛、眼病等,用之得当,效如桴鼓。现代药理研究细辛具有抑菌、降压、局部麻醉等临床用途。但由于历史和传承方面的原因,细辛的用量受到了限制,没有很好地发挥治疗疾病的功效,现根据经典和临床对细辛的用法和用量进行考证,以期能够更好指导细辛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师决策查房工作流程的研究

    现行医生独立决策分级护理尚不能认为是佳决策方式,护理专家认为分级护理应由护士独立决策,医疗专家认为应由医护共同决策,医护共同决策的认同率高。运用 Delphi 法确定了分级护理决策护士的资质评定及培训大纲。同时2009年由卫生部颁布的《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中规定,护理级别可以由医生也可以由护士来确定,为护士决策分级护理提供一定的法规支持和依据。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山西省34名医护专家对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工作流程进行专家咨询,以期为今后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试点及实施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耿熙;陶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美容缝合技术在面部外伤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面部外伤中应用美容缝合技术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3年10月接诊的面部外伤患者390例作为研究对象,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200例)与对照组(190例),研究组采取美容缝合技术处理,对照组采取常规缝合技术处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甲级愈合率、伤口感染率及随访期需二期整形手术率的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伤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随访期需二期整形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前述指标组间对比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面部外伤属于头面部常见的损伤,采取美容缝合技术处理,能明显减轻术区瘢痕程度,大限度的恢复了患者面部形态,值得推广。

    作者:刘强;苏德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体会

    目的:评价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于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的79例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治疗效果,采用的巴德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的定型产品。结果:79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无一例切口感染,伤口积血1例,阴囊水肿2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而且该法适用范围广、方法简单、术后并发症恢复快。行术时需要彭正防止补片,避免损伤生殖神经。

    作者:阿卜杜巴柯·伊德日斯巴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外科腹外疝病人护理中快速康复理念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外科腹外疝病人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腹外疝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理念对患者实施护理,并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 P <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在外科腹外疝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袁丽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正常妊娠妇女不同孕期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意义

    D -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妊娠期妇女体内激素发生变化,导致机体凝血与纤溶系统发生明显改变,出现生理性妊娠期高凝状态,血浆 D -二聚体的含量也显著增加[1]。这种高凝状态有助于产后快速、有效地止血,但又使母体血液处于易发生血栓形成状态。

    作者:徐洁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清热燥湿法治疗肛肠科术后排尿困难200例

    目的:观察五苓散加味内服治疗肛肠科术后排尿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肛肠科2013年11月~2014年6月术后排尿困难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治疗组采用五苓散加味内服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热敷,诱导排尿等物理方法,判定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五苓散加味治疗肛肠科术后排尿困难疗效肯定,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春耕;李淑娟;袁羽;董惠贤;郝立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频彩超在隆乳术后并发症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高频彩超在隆乳术后并发症诊治的功效和价值,总结经验,提高实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高频彩超在某院临床检查的50例患者并发症情况的综合收集和整理,确定隆乳充填物的不同表现,并根据此制定手术方案,其得出的结果和高频彩超检查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查看高频彩超实际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对50例患者的超频彩超检查结果的分类整理发现,在全部患者中,采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为丰乳填充物的15例(20只)患者乳房出现明显变硬感,10例(12只)患者左右乳房出现不对称,注射的填充物出现了位移现象。13例(20只)患者乳房局部区域出现了硬结。采用硅凝胶作为填充物的隆乳患者中假体纤维出现囊性薄膜挛缩7例,硅凝胶填充物假体囊破裂3例,填充物位移患者2例。结论:高频彩超在对上述患者的隆乳(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硅凝胶假体)术后的并发症诊断结果和实际手术记过吻合,是诊治隆胸术后并发症有效科学的方法,能够为临床检查提供准确直观的诊治依据。

    作者:任俊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继续医学教育持续发展呼唤继续教育立法

    继续教育立法是成人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各国政府干预、管理和控制成人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比较欧美主要国家的继续教育立法情况与我国继续教育立法现状,重点阐述了实行继续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今后我国继续教育立法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曲素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胫骨 Pilon 骨折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 Pilon 骨折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60例胫骨 Pilon 骨折患者,均为我院骨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n =30)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n =3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经统计示临床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仅1例皮肤感染,对照组畸形愈合、骨折移位7例,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采用微创经皮内固定术治疗胫骨 pilon 骨折,可加快骨折愈合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对保障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蒋政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替比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通过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5.56%,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44%,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00%,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替比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效果确定,不良反应发生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ICU 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

    目的:对 ICU 护理风险事件以及相应的防范策略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4月-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ICU 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临床患者15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探讨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原因,总结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护理风险事件包括:管道脱落、意外拔管,意外受伤,发生压疮,药物使用不当,输液泵使用不当以及护患纠纷等。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对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进行强化,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调配,从而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

    作者:刘俊英;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青霉素的药理作用分析

    论文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具有抗菌性,各种相关的青霉素的制剂都会产生一些过敏反应,且表现为交叉性。继发性的不良反应很难判断,且非常少见。青霉素属于一种应用广泛、低毒且高效的重要的抗生素。本文针对青霉素发展、分类、药理、作用和产生的各种的过敏反应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对临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青霉素药理作用是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青霉素的结构与细胞壁的成分粘肽结构中的 D -丙氨酰-D -丙氨酸近似,可与后者竞争转肽酶,阻碍粘肽的形成,造成细胞壁的缺损,使细菌失去细胞壁的渗透屏障,对细菌起到杀灭作用。

    作者:张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移位肱骨髁上骨折近期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于我院治疗的移位肱骨髁上骨折患儿46例,应用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对患儿术前、术后 X 线片进行分析,分级评定肘关节功能 Flynn 肱骨髁上骨折,并对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进行统计研究。结果46例患儿均随访成功,手法复位均成功,其中8例因肘关节产生张力性水疱而发生骨折再次移位,5例采取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4例采取尺骨鹰嘴牵引治疗方法。评定患儿 Flynn 肱骨髁上骨折:其中优16,良20,一般6例,差4例。结论治疗移位肱骨髁上骨折采取手法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重要的地位,临床应用时一定要对患肢多观察,及时对治疗策略进行调整避免发生并发症。

    作者:田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LPHP 和 PHILOS 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和比较自锁钢板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与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PHILOS)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外科2012年05月至2014年05月收治的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 组采用自锁钢板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进行治疗,B 组采用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进行治疗,参照 ASES 评价标准评价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通过统计学处理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术后定期回访,术后3个月时 A 组45例患者中骨性愈合23例,B 组45例患者中骨性愈合24例,术后6个月时,A 组骨性愈合患者31例,B 组骨性愈合患者30例,术后1年两组患者均全部骨性愈合。且两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康复评分等方面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临床上采用自锁钢板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与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PHILOS)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两者差异不显著。

    作者:罗廷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

    通过总结本院21例 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对患者实施接触性隔离、加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加强侵入性操作管理、个人防护、环境消毒等,认为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防止多重耐药菌的流行和传播。

    作者:潘少杰;尹国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护理问题的分析,总结出教训与经验,以提高对该病护理质量水平,提高疗效。方法:选取住院的 SAP 患者,观察并记录护理过程及措施,然后作出分析。结果:8例患者非手术治疗均痊愈。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成功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是给予正确治疗方法及高质量的护理。

    作者:李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析个性化护理在整形美容手术围术期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分析研究整形美容围术期开展个性化护理工作的效果。方法:选取过去一年间在我院接受整形美容手术的围术期患者208名,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包括试验组患者96名,对照组患者112名。其中针对试验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工作,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工作,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在满意程度以及恢复时间的具体情况。结果:经统计发现,试验组病人在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的态度方面,都要比对照组表现得要好一些,两组数据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在整形美容手术围术期间,开展个性化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水平,让病人对护理工作者的工作情况表示很满意,让患者在短的时间内恢复身体健康,这种方法应该在临床实践中普及开来。

    作者:黄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3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中重度痤疮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5%ALA 外敷于面部皮损处,全面部封包1小时,后用635nm 半导体激光器照射,输出功率100mW/cm2,照射总能量50~60J/cm2,治疗3次为1个疗程,每次治疗间隔7~14天。结果:32例患者中23例经 ALA -PDT 治疗有效,5例治疗后好转,2例无明显疗效,2例治疗1次后因各种原因失访。有效率86.67%。结论:低浓度5-ALA、短时间封包、红光为光源的光动力疗法对中重度痤疮是一种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轻的治疗新途径。

    作者:孙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预后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分成观察组(预后不良)和对照组(预后良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脑出血量、发病至入院时间等情况,并分析这些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脑出血量、意识障碍程度、血肿破入脑室例数均比对照组等各项数据均比对照组患者更加严重(P <0.05)。结论: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患者较多,患者发病时的意识障碍程度,脑出血量多少,发病至入院时间的长短,病变时是否破入脑室等因素均有可能影响患者预后,临床治疗时应积极采取有效的对症处理,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王国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