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氯沙坦钾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张炳章

关键词:氯沙坦钾, 氢氯噻嗪, 联合, 高血压
摘要:目的:探讨氯沙坦钾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期望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被诊断为轻、中度高血压的患者52例,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给予氯沙坦钾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氯沙坦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氯沙坦钾与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比单独使用氯沙坦钾治疗效果好,并且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鲑鱼降钙素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鲑鱼降钙素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钙尔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鲑鱼降钙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例数为49例,所占比例为98.00%,对照组的总有效例数为28例,所占比例为56.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两组数据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PTH、AKP、BGP和BMD数值的变化相比较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值变化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病痛,对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忠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新进展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以下简称肝癌)是指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是多发常见的恶性肿瘤,被俗称为“癌中之王”,死亡率居高不下。目前针对肝癌的治疗手段已转变为传统手术治疗为主加上介入治疗,局部消融治疗,肝脏移植,以及全身系统化化疗等的综合治疗。

    作者:单鸿剑;赵峥山;陈晓凡;陈冉;刘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会阴侧切术的有效护理措施和体会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术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我院自2010年-2012年1120例会阴侧切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5整天拆线,除23例患者发生感染外其余患者均达到甲级愈合。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会阴侧切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促进切口甲级愈合。

    作者:沈美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小儿疝气的自愈机制

    目的:该课题主要采用的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从组织学的角度对小儿疝气的发生、发展及自愈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方法通过手术切除疝囊颈部的例鞘膜积液鞘膜囊,并借助HE染色观察标本组织病理学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实验的终数据结果采用的是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常规病理:对照组正常腹膜表面被覆一层间皮,其下主要由纤维结缔组织、脂肪、血管等组成。斜疝组和鞘膜积液组中,在23%病例中可见有炎症细胞浸润:14%病例可见纤维组织增生明显,伴玻璃样变,另外,还有部分疝囊中看到平滑肌的存在。在2例疝囊仅见腹膜微绒毛完全消失,但是间皮细胞尚完整;在5例疝囊中可见间皮细胞脱落,仅见基底膜或其下纤维结缔组织。结论转化生长因子与小儿疝气和鞘膜积液发生、发展可能不存在直接关系。未闭合鞘状突结构的变化可能与其闭合过程有关,在小儿疝气和鞘膜积液自愈过程中发挥作用。这可能为临床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疝囊上平滑肌的发育异常可能与小儿疝气的发生有关。

    作者:王明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鼻咽癌患者的临床放射治疗的护理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了在临床实习期间所护理的鼻咽癌患者30例,在治疗前后进行针对性护理,并对患者的日常饮食加以引导等,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整个放射治疗过程,并且经过综合、优质的护理后,其身体恢复状态良好。结论:对于鼻咽癌患者而言,在临床上进行合理护理干预,可以使放疗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得以减少,保障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花春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分析

    目的:总结与分析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40例病人,对其采用整体性护理,并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实施整体性护理后其临床症状全部得到了改善,治疗效果也进一步得到了巩固,病人的机体抵抗力大幅度得到了提高。结论:从祛痰、氧疗、用药与心理等层面对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实施整体性的临床护理,能够改善病人的预后情况。整体性护理的应用价值比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小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白血病肛周感染的护理进展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病之一,其主要通过多种药物联合在一起进行化疗,而化疗后由于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机体抵抗力下降,导致身体各部位常常会引起感染。感染是白血病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肛周感染是白血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本文就白血病肛周感染的护理进展从①肛周感染的诱因.②主要临床表现.③肛周感染的预防与护理进行综述。

    作者:张晓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

    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基本的技术操作之一,是儿科护士的基本功,在儿科疾病的治疗抢救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达到“一针见血”,这是儿科护士乃至广大患儿家长极为关注的重要环节。本科室2012年1月开始,采取一系列的就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穿刺前1.1营造良好的穿刺环境:①选择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的治疗室,一般明亮,自然光线佳。需借助灯光时,以100~150 W灯位于操作者前方,距穿刺部位约40~50 cm为宜。②正确的姿势有助于护士操作水平的发挥,坐姿优于站姿。根据护士的坐高来调整坐椅的高低,以穿刺静脉与护士心脏相水平为宜。③安静的环境有利于护士保持沉着心境,如请未排到的家长及患儿到等候室就坐,这样即使没有一次穿刺成功也不会被其他家长见到,对穿刺护士失去信心,造成护士有心理压力。

    作者:黄慧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情感障碍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急性期情感障碍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对脑卒中患者100例使用脑CT检查确定病变部位及性质。并使用自拟患者情况调查表;神经功能损害程度量表、简易智能速查表、伴发疾病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评定。结果:脑卒中患者100例急性期SDS自评测试,有情感障碍(>50分)的患者49例,发生率49%。多因素回归分析选出7个对脑卒中急性期情感障碍有影响的因素,按照其作用程度从小到大依次列为:病前是否吸烟、病变部位、家庭负担、治疗依从性、生活事件总分、社会支持总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结论:除了针对脑卒中而进行的积极治疗以外,还应当根据情感障碍程度进行预防和治疗。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无管化经皮肾镜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

    目的:探究无管化经皮肾镜术在实施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无管化经皮肾镜术的治疗效果,帮助病人解除病痛。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间就诊于我院并接受微创无管化经皮肾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收集到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钬激光碎石。80例患者均成功一期完成手术,未出现改为开放性手术的情况,所有患者手术时间均控制在11~44h内,平均手术时间为(23.9±2.7)min;住院时间为7~20d,平均时间为(11.3±2.3) d。术后出现明显肾绞痛者4例,其中2例患者为完全无管化,1例患者无DJ管,1例无肾造瘘管。术后出现发热者3例,肾周出现明显血肿者2例,出现肠梗阻症状并确诊者1例。所有出现并发症者经积极的对症治疗以及护理后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无管化经皮肾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的手术方式,在尿路结石类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加强对无管化经皮肾镜的适应症以及并发症发生潜在性的了解以及掌握程度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郭小勇;陈善群;徐清伟;许良余;许足三;李勇;王栋;龚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家庭卧床女病人的尿壶制作与使用

    年老体弱、中风后偏瘫、腰突症急性期、颅内血肿、下肢骨折、股骨颈骨折、骨盆骨折、脑外伤等卧床女病人不需导尿者,病人被迫床上排尿。在使用传统女式便器时,需要多个陪护协助其抬高臀部6~7cm,当患者排尿时所用力的作用方向与膀胱尿道口方向形成角差,由于能量分解原理,削弱了排尿的辅助用力[1]。由于女性生理构造特点,尿道短,接取尿液更困难,尿液易渗漏到床上,浸湿皮肤,污染床单,引起病人不适,而且容易发生压疮[2]。另一方面,因搬动而导致病人伤口疼痛不适,甚至引起骨折移位,加重病情。使病人焦虑及恐惧感增加,有些病人因此而产生憋尿行为,易致尿路感染。对疾病的康复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鉴此,笔者利用空可乐瓶设计制作了女性尿壶,经社区家庭女病人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曾洪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我院3200张中药处方分析

    目的:通过对我院2013第四季度中药处方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我院中药处方和中药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导中药房工作,为中医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第四季度中药处方3200张(含门诊和住院中药处方),采用列表分析的方法,找出处方用药的规律及存在的问题。结果:我院中药处方在重复用药、临床诊断、处方脚注、用药剂量、配伍禁忌、给药途径和单张处方药数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结论:要重视和加强对中药处方的管理,切实指导临床医师对中药的使用,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杜正虎;杨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癌症病人术前心理护理体会

    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抑郁、孤独、愤怒、否认等。癌症患者常见的主要有恐惧心理,有对疾病不明确的恐惧、对孤独的恐惧、对患者疼痛的恐惧、对与亲人分离的恐惧等,使其产生消极的情绪,患者遭受着癌症诊断及治疗的双重精神压力,这就更要求医护人员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如何做好心理护理,要求我们按心理护理程序,掌握各环节特点,灵活运用沟通技巧,根据疾病不同时期、不同治疗阶段,给予针对性、个性化的心理护理。

    作者:王淑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恩丹西酮用于产科术后镇痛所致恶心呕吐的用药时机观察

    目的:探讨恩丹西酮不同给药时机对产科手术术后镇痛所致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100例分为两组,持续硬膜外镇痛(PCA),手术结束时静注恩丹西酮(A组),出现恶心呕吐时静注恩丹西酮(B组),观察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恩丹西酮的防治效果。结果恩丹西酮能有效防治产科手术术后PCA所致恶心呕吐。预先给药能明显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程度。结论预先静注恩丹西酮能有效预防产科PCA恶心呕吐的发生,我们推荐产科手术行PCA常规在手术结束时预先静注恩丹西酮,以减少PONV的发生率及程度。

    作者:胡蓉;贺正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监管中存在问题

    为了加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理、处置和监管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和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强调医疗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人体危害等问题,提出了改善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的意见,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划拔专项资金用于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和处置,同时加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理的监督管理。

    作者:李悦;高崇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血压个体化诊断初探

    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因素。我国诊断高血压主要根据测量肱动脉血压值,非同日测量三次血压值收缩压均≥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这种只凭血压值一个指标就诊断高血压的做法过于片面,个体化全方位的综合判断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准确的诊断疾病,才有利于疾病的控制。

    作者:赵峥山;单鸿剑;陈冉;卢雨辰;刘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外科护理工作中的潜在风险与对策分析

    目的:探究外科护理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及相应对策,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患纠纷。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8月我院外科病房住院患者180例,调查住院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并对外科护理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评估,以制定相应对策。结果:通过实践调查,发现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一些护理风险,制订的相应对策是行之有效的。结论:实践证明,针对外科手术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制定与实施相应有效措施,可显著加强外科护理的安全性,使外科护理的管理更加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从根本上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有效和满意的护理服务。

    作者:石秋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光动力疗法对鼻咽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光动力疗法对鼻咽癌细胞(CNE2)在体外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能量密度的氦氖激光对添加不同浓度光敏剂5-ALA的鼻咽癌细胞进行照射,用MTT比色法检测光动力疗法对体外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经0.1、0.5、1.0、2.0、2.5和3.0mmol/L的5-ALA孵育的鼻咽癌细胞在氦氖激光辐照强度2mW15S、30S、60s、120s、300s照射后肿瘤细胞的抑制率随着照射强度和5-ALA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但在5-ALA剂量大于2mmol/L后5-ALA的影响作用不明显(P>0.05)。

    作者:李兰;莫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三氧大自体血回输治疗慢乙肝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三氧大自体血回输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77例与观察组7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卧床休息、补充热量、维生素、还原型古胱甘肽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再采用三氧大自体血回输方法进行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经1个月治疗后血生化指标明显好转,4个月后抗病毒有效率明显提高。结论:三氧大自体血回输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银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如何避免骨科手术后发生感染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其相关感染因素,以便加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013年12月骨科手术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相关资料。结果:医院感染的部位依次为术后切口感染、泌尿道感染、呼吸系统感染、血液、胃肠道感染、皮肤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手术性质、切口类型、手术及住院时间等。感染致病菌以为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占52.78%。结论:骨科以切口感染多见,发生医院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强调加强切口感染的监测与控制、重视各环节质量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作者:赖培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