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双根
目的:为了提高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方法:通过临床实践对相关内容进行综述。结果:通过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技术是可以避免这些有害因素对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结论:手术室护士应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学习,接受更多的教育,对各种危害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加强自我防护,将危害降至低,大限度地保障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作者:范惠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索能够对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病情严重,心理反应复杂。心理、社会因素等可以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直至愈后。方法:在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期间,随机选选取70名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分组。按照先后顺序,A组35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只进行心理信息收集,不做心理护理干预。B组实验组35名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调查两组患者在心里监护室期间的心理变化。结果:B组患者心理走向更积极,患者满意度也比A组高很多。结论:为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卢咏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析老年抑郁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老年抑郁患者4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SAS与SDS评分改善明显,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抑郁患者应用全面的临床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晚年生存质量,缓和患者抑郁情绪,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方美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探讨皮下组织蒂推进皮瓣在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护理方法和体会。方法:回顾近年来,我院整形美容外科收治25例皮下组织蒂推进皮瓣在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经过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25例患者切口I期愈合,形态,质地好,疤痕不明显。结论:皮下组织蒂推进皮瓣在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效果确定,操作简单,是修复面部小创面较好的一种方法,在临床上的到广泛运用,我们护理人员应该全面掌握患者的情况及皮下组织蒂推进皮瓣在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对患者进行准确评估,为患者提供主动,热情,细致的护理服务,为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奠定基础。
作者:麦海芬;全小冬;欧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65例行腹腔镜切除胆囊患者手术时配合精心的护理。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65例利用腹腔镜切除胆囊患者的资料。结果: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的观察防治及健康指导,能够让患者树立抗击病魔的信心,提高手术依从性,康复更快速。结论:腹腔镜较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伤口微型、痛苦小、康复快等优点,加强了手术的整体配合,对提高治疗效果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蔡璇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护人员在对有特异性感染的患者手术时,职业感染风险很大,因此为了保护医护人员免于该类感染,合理的手术防护及术后处理是避免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汪钰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艾滋病的快速蔓延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要战胜艾滋病,当然需要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共同努力,但仅拥有高超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其具有突出的生物-心理-社会性质。尤其关键的是要有一项有效的而且合乎伦理的政策,而伦理学是政策、行动的基础。政策的制订必须考虑种种人的价值,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价值。而伦理学将决定在决策中何种价值处于优先地位、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排列顺序。这对于艾滋病的预防、治疗及控制都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仅就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的伦理学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作者:卢根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左尼卡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并用治疗尿毒症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共收治的4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两组均于透析下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观察组给予左尼卡汀静脉推注,参照组未用。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血红蛋白(Hb)、血细胞压积(Hct)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左尼卡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尿毒症贫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贫血状况,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茂合;秦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淋病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高的性传播疾病。孕妇感染淋病,产道淋菌于分娩过程中感染胎儿致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新生儿低体重、新生儿败血症,严重者危及母婴健康。我院产科出现1例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女婴,足月顺产,出生后第三天,患儿双眼眼睑肿胀明显,不肯睁眼,伴大量脓性分泌物。查体发现双眼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正常,给予0.25%氯霉素眼药水滴眼,每日4次,效果欠佳。取其眼部分泌物,经涂片检查、淋菌培养均查出淋球菌。追问病史,其父曾患淋病,其母宫颈分泌物中亦查出淋球菌,故诊断为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经过治疗和护理,患儿于发病后5天症状全部消退,痊愈出院。
作者:辛志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灸和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如何应用疗效更佳。方法:选择我院近1年内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5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给予针灸加牵引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意义。结论:针灸联合颈椎牵引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新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总结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2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给予患者施行有针对性,连续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康复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及时了解脑血管病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及时进行针对性指导,能有效提高患者康复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近年来有研究认为肿瘤相关性炎症是肿瘤的第7种特征[1]。在肿瘤微环境中,各种原因可诱导炎症状态的发生。反过来,炎性微环境通过介导复杂的通路,促进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2]。目前大量研究着眼于阐明肿瘤炎性微环境是如何促进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本文就此进行综述。1炎症与肿瘤19世纪中叶,病理学家Virchow观察到肿瘤组织中有炎症细胞存在,认为肿瘤可能源自慢性炎症。二者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均存在大量的炎症细胞和炎性因子,有相似的致病分子生物学途径。近年来,有流行病学研究证实,25%的肿瘤由炎症发展而来,二者之间具有相关性[3]。部分肿瘤在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的不同阶段,炎症反应发挥决定性的作用[4,5]。一方面,不管是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炎症均可发展为肿瘤。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有关[1],慢性牙周炎与鳞癌有关[2];另一方面,肿瘤各阶段也可伴发炎症,如机械性损伤、实体肿瘤中心血供不足、坏死,导致炎症介质的释放。
作者:陈志红(综述);黄桂林(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析消渴汤加减结合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门诊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消渴汤加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3月治疗,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改善情况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临床是采用消渴汤加减联合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显著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值得在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自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对进行过心脏手术患者出现心衰伴心律失常现象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时的效果。方法:对于在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之间在我院进行过相关治疗的64位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胺碘酮进行过治疗之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副作用很小。结论:用胺碘酮治疗进行过心脏手术患者出现心衰伴心律失常现象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徐海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原因及护理。方法:对99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病人进行病因分析,研究发现生理、环境、理化等因素均可导致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发生,并针对性采取护理措施。结果:治愈94例,复发5例。其中合并皮肤感染2例。结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预防及护理不容忽视。
作者:韩燕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为完善药典所收载的安钠咖注射液中苯甲酸盐鉴别试验提出建议。方法将我国药典附录中一般鉴别试验与安钠咖注射液中苯甲酸盐鉴别试验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安钠咖注射液中苯甲酸盐鉴别试验的方法存在与药典附录中一般鉴别试验的方法不一致的情况。结论应参照药典附录一般鉴别试验中苯甲酸盐鉴别试验对安钠咖注射液中苯甲酸盐鉴别试验进行修订。
作者:王丰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鞍区肿瘤常见的垂体瘤中心30°视野改变特点,分析垂体瘤患者术前术后的视野缺损特征,为术前的诊断及术后的恢复提供视野判断依据。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2007年12月~2010年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住院部治疗的视野有改变的垂体瘤患者35位患者(70只眼),右35眼,左35眼,男25例(50只眼),女10例(20只眼);年龄30~60岁,术后病理学诊断确诊为垂体瘤的患者,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术后90天内进行随访复查视野。比较术前术后视野指数MD(Mean de-fect)值;结果35例患者左眼MD值术前为-13.34±2.11dB,术后为-3.74±1.60dB;右眼MD值术前为-13.16±2.65 dB,术后MD值为-3.41±1.73dB,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术前术后左眼MD值P=0.0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术前术后右眼MD值P=0.0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对于垂体瘤患者,MD值可以作为判断术前视野损害的指标之一,并且MD值也可以作为判断术后视野恢复的指标之一。2..对于垂体瘤患者,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手术能明显提高视力和视野。3.垂体瘤患者术前视野损害大的象限是颞上象限。
作者:唐中霞;袁援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3年3月间门诊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2例,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医基础上结合中医用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统计,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及总体有效率为50.00%、97.83%,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应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张炳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食管癌根治术后苏醒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年龄55~78岁,体重48~75 kg,ASAII级,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Y组)和对照组(D组)各30例,在手术结束前30 min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0.5?g/(kg?h)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30 min,观察围拔管期(拔管前10min、拔管前5 min、拔管即刻、拔管后5 min、拔管后10 min)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苏醒时间、拔管时间、VAS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术后烦躁、呼吸抑制、寒战。结果 Y组在拔管期心率、血压明显低于D组(P<0.05)。Y组VAS评分>5分和术后烦躁患者少于D组(P<0.05),血氧饱和度、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寒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呼吸抑制。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全身麻醉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提供有效的镇静、镇痛,降低后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幅度,术中血流动力学比较平稳,不影响苏醒期拔管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沙荔荔;王宏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医院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12例,采用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结果:112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治愈95例,显效12例,好转5例,治愈率为84.8'。结论:采用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副作用小,且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志钢;彭本旭;韦秋香;林漫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