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并用治疗尿毒症贫血的效果分析

王茂合;秦嵋

关键词:尿毒症, 贫血, 左尼卡汀, 促红细胞生成素
摘要:目的:探讨左尼卡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并用治疗尿毒症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共收治的4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两组均于透析下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观察组给予左尼卡汀静脉推注,参照组未用。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血红蛋白(Hb)、血细胞压积(Hct)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左尼卡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尿毒症贫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贫血状况,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倍他乐克治疗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衰的远期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倍他乐克治疗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衰的远期治疗效果。方法:将某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治疗72例心衰患者随意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的治疗,实验组除开使用医院常规治疗外,另外使用倍他乐克,治疗时间均为半年,半年后通过临床数据来对比两组治疗预后情况。结果:将治疗的结果分为显著、有效和无效三个阶段。实验组的31名患者中,治疗结果显效的患者有20例,治疗效果显效的患者有9例,治疗无效的患者有2例,治疗有效人数所占比例为93.55%;对照组的31名患者中,治疗结果显效的患者有15例,治疗效果显效的患者有10例,治疗无效的患者有6例,治疗有效人数所占比例为80.64%。结论:在治疗过程中使用了倍他乐克治疗的患者与未使用倍他乐克的患者相比,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提升的现象,因此倍他乐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徐海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连硬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在腰椎间盘摘除手术中使用连硬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7年~2011年在我院进行腰椎间盘摘除手术的1000名病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1000名病例,分成两组,一组在手术过程中进行连硬外麻醉,另一组进行腰硬联合麻醉,之后对二者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连硬麻醉组阻滞平面到达T10平面所需的时间为(7.61.2)min,腰硬联合组的阻滞平面到达T10平面所需的时间为(5.4±1.6)min,两组所用的时间具有显著差异。腰硬联合组的镇痛效果可达到100%,而连硬外组的镇痛效果仅能达到6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在腰椎间盘摘除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手术的疗效比连硬外麻醉疗效好,但在手术过程中应当注意调控麻醉平面,确保安全还应注意血流动力的变化等。

    作者:周晓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ARDS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无创正压辅助通气治疗ARDS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对于我科2009年4月-2013年12月收入院的14例ARDS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做好人机配合管理、医护配合以及呼吸道和心理护理。结果:8例行气管切开,6例行气管插管后,3例停用呼吸机转入普通病区治疗康复出院,死亡11例。结论:应用机械通气治疗ARDS病人,加强护理,可以有效提高病人生存率。

    作者:田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静电纺丝在骨组织工程支架中的应用进展

    细胞外基质为三维纳米网络结构,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发展方向正趋向于模仿这种天然构造。静电纺丝技术是制备连续性纳米纤维的有效方法,并能通过调节其工艺参数而制备出不同直径(纳米或亚微米)的纤维,这与骨组织基质中的胶原等生物大分子的尺寸相近。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的骨组织工程支架可以为细胞的黏附、增殖、分化等提供理想的微环境,有利于骨组织的再生。本文总结了静电纺丝技术的基本结构原理和常用电纺材料各自的优缺点,并提出了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李正强;甘抗;王丽丽;李娜;卢浩;孙莹;王冠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长春西汀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目前我们在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人们所采用的药物有很多。其中为常用的药物主要是长春西汀,它在对突发性耳聋病症治疗当中,有着良好的质量效果。不过,人们在采用长春西汀来对其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其治疗效果大幅度的下降,因此我们就采用临床分析的方法,来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本文首先对长春西汀进行简要的介绍,再通临床试验分析的方法,来对长春西汀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进行观察,以供参考。

    作者:曲秀梅;李维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病情复杂多变,不仅需要认真的治疗,而且也需要精心的护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除遗传、免疫等生物学因素外,肥胖、缺乏运动和社会心理因素所引起的应激均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有密切关系。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糖尿病的临床控制有着良好的效果,对于患者病情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田淑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康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总结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2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给予患者施行有针对性,连续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康复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及时了解脑血管病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及时进行针对性指导,能有效提高患者康复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益母草胶囊与缩宫素联合应用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益母草胶囊联合缩宫素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自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342例按照分娩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分娩过程中和分娩之后仅使用缩宫素,实验组在分娩过程中和分娩之后加用益母草胶囊,比较两组产妇在产后1h、2h、24h的出血情况和子宫恢复情况的不同。结果:对照组产妇在术后1h、2h、24h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79.2±59.3g,术后两小时的平均出血量为78.2±13.7g,术后24小时的平均出血量为429.3±98.2g;实验组产妇在术后1h的出血量为195.4±45.6g,术后2h的平均出血量为29.6±9.4g,术后24小时的平均出血量为321.4±25.1g。对照组产妇在术后、术后1h、术后2h、术后24小时的宫底高度分别为16.1±0.35cm、15.2±0.27cm、15.0±0.31cm、15.0±0.15cm;实验组产妇在术后、术后1h、术后2h、术后24小时的宫底高度分别为15.9±0.29cm、14.3±0.31cm、13.8±0.51cm、12.9±0.17cm。结论:联合使用缩宫素和益母草胶囊能够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加快子宫恢复,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唐建娣;陆文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疤痕子宫妊娠引产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孕妇妊娠引产的临床特点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站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疤痕子宫妊娠引产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米素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处理。对照组采用利凡诺羊膜腔穿刺处理,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30例未加用缩宫素,宫缩在临产后呈正常状态,28例引产成功,总成功率为93.3%。对照组30例于72h再行利凡诺100mg羊膜腔穿刺后24例引产成率,失败6例,总成功率为80%。宫颈裂伤、术后清宫率、宫颈裂伤率、腹痛程度、胎膜残留、用药至分发娩总时间观察组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疤痕子宫妊娠的引产中,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利凡诺羊膜腔穿刺,降低国产时出血量、缩短引产时间、减少胎膜残留、宫颈损伤的发生率,使惠者痛苦减轻,提高了引产成功率,明显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余倩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院护理风险管理方法探讨

    近年来,随着公众医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如何保证安全护理,发现风险隐患和降低护理风险系数是护理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在护理的管理方面,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永恒话题通过正确评估护理风险,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确保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为妊娠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确诊为妊娠高血压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组硫酸镁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硝苯地平处理,对比二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病临床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据有较大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赵自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神经干细胞(NSC)移植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

    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围生期危及患儿生命并严重影响预后的疾病。近年来,神经干细胞(NSC)移植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为这一疾病治疗带来了希望。

    作者:王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规范化培训在年轻护士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研究探讨规范化培训在年轻护士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2年期间招聘的76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开展规范化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培训、操作培训和针对性训练等,并定期进行考核。结果:经过规范化培训,年轻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评分分别由2012年1季度的(70.3±2.36)、(68.5±2.41)提高到2013年4季度的(93.4±4.02)、(94.5±3.62)。结论:开展规范化培训,可以提高年轻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对于加快年轻护士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高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18例妊高症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接收的妊高症孕妇患者118例,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孕期健康宣传、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产前检查、培训等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先兆子痫及子痫的发病率、剖腹产的概率、顺产的概率及低体质新生儿的出生率对比上,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高症孕妇患者进行健康宣传、心理护理及产前检查、培训等系统护理干预,可以减少产妇与新生儿的死亡率,提高母婴的生存质量。

    作者:闫金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现状及对策

    医学院校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实行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制,在培养学生理论技能的同时,还应该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能够治病的仁医,承担救死扶伤的重任。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加强人文教育的对策。

    作者:易红赤;于清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20例风湿免疫性疾病病人皮肤溃疡的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和研究风湿免疫性疾病皮肤溃疡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7月-2013年5月风湿免疫性疾病皮肤溃疡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风湿免疫性疾病皮肤溃疡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与精神负担,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苏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胺碘酮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疗效评价

    目的:探究胺碘酮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50例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为75例患者。对于实验组的患者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给予胺碘酮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压和心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显着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所下降,其中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胺碘酮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可以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患者血压及心率,以减轻患者痛苦。胺碘酮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许越琳;王庆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60例剖宫产术后护理临床探讨

    目的:对60例剖宫产术后护理要点进行临床探讨。方法:统计观察60例剖宫产术后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产科术后护理,60例产妇舒适度均得到显著提高,住院6天出院。结论:对产妇剖宫产后立即实行专业护理,可以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取得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贺争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银川市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目的]了解银川市食品中分离的单增李斯特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李斯特菌病的暴发溯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PCR方法对41株单增李斯特菌的LIPI-1毒力岛进行毒力基因检测;采用PulseNet方法对单增李斯特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41株单增李斯特菌有12株具有毒力基因缺失现象,actA基因缺失情况严重,缺失率为24.39%(10/41)%;41株菌分为5个不同的血清型和18个PFGE型别。1/2a(46.67%)和1/2c(44.44%)是优势血清型。7型是优势PFGE型别(34.15%)。[结论]银川市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的毒力基因缺失不严重,部分食品潜在危险较大,分子型别呈现多态性,未发现单个基因型菌株流行的迹象。

    作者:乌日娜;郭邦成;杜小莉;刘翔;陈福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间苯三酚治疗孕20周前晚期先兆流产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对孕20周前晚期先兆流产患者使用间苯三酚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08月至2013年08月期间,科室孕20周前晚期先兆流产患者80例,分为普通组和治疗组,普通组给予硫酸镁静脉注射,治疗组给予间苯三酚静脉注射,对比两组患者宫缩缓解时间等临床指标以及不良并发症结果。结果:治疗组在起效时间、宫缩减弱时间、治疗有效率上与普通组结果相近,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普通组出现共16例次不良反应,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普通组和治疗组在不良反应对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晚期患者使用间苯三酚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戴雪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