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肉毒素咬肌注射和颊脂垫切除术联合应用在面部改形中的作用

张辉

关键词:肉毒素, 颊脂垫切除术, 联合应用, 面部改形
摘要:目的:探讨肉毒素咬肌注射和颊脂垫切除术联合应用在面部改形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月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面部改形的100例患者,按手术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双侧咬肌注射肉毒素治疗,观察组在注射肉毒素的同时,联合应用颊脂垫切除术治疗。结果:两组效果对比,观察组显效率98.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0%,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肉毒素咬肌注射和颊脂垫切除术联合应用对于面部改形效果显著,而且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可在美容临床上推广应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破伤风患者的护理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磕伤、碰伤,甚至不小心被利器弄伤,虽然这些在一般人看来只是擦破皮或者仅仅是小小的割伤,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就是因为这种被忽视的小伤,有时候也会因为处理不当,而引发大的问题。近些年,破伤风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伤口杀手,并且多见于农村。破伤风对人体的损害是不容小视的,如果得不到到正确、及时的处理,严重者可能会危及生命。

    作者:田晓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莫沙必利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莫沙必利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消化科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8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名患者采用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采用莫沙必利联合铝碳酸镁治疗,两组均进行治疗4周,比较疗效。结果:干预4周后,治疗组的有效病例数为38例,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病例数23例,有效率为56.10%。对照组及实验组数据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较常规多潘立酮治疗更有效,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徐海忠;陆凌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剂量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探讨

    目的:探讨小剂量骨水泥在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应用小剂量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33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脊柱压缩性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定期随访,时间10~16月,平均10.5±2.5月,疼痛缓解程度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轻微缓解(MR),无效(NR)。结果:33例中26例CR,5例PR,CR+PR为94%。结论:小剂量骨水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的疗效。

    作者:万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塞中医药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中医药在急性心肌梗塞疾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平分为两组,每组各28例病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有20例患者治疗显效,7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中有16例患者治疗显效,5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中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利用中医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促进其疾病的好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医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与自觉健康控制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觉健康的现状和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4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以及自觉健康控制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4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总分为(62.82±13.23)分;自觉健康控制评价包括内部控制、外部权威人士控制,外部命运控制,其各评分分别是(18.45±7.27)分、(25.55±4.38)分,(21.01±5.55)分;自我效能与内部控制、外部权威人士控制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差异(P<0.01),与外部命运控制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差异(P<0.01)。结论: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对患者自觉健康控制概念加以强调,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提高患者主观控制健康的思想,并提升自我效能。

    作者:陈闯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男性生殖系血流测定的应用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男性生殖系血流测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通过对于61例男性阳痿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生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临床诊断诊断比较准确。结论:本研究通过药物性阴茎勃起,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阴茎深动脉血流速度,后进行分析出心理性阳痿与动脉性阳痿深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

    作者:舒向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大剂量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性治疗输卵管妊娠48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大剂量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临床上保守诊治输卵管妊娠的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8例符合输卵管妊娠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比照组,每组患者各24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选用30mg/$的甲氨蝶呤进行一次肌肉注射后连续三天服用100mg 的米非司酮;比照组患者只需要给予30mg/$的甲氨蝶呤注射,不使用米非司酮的口服。整个治疗期间对两组病患进行一个常规的检查,例如是通过B超对患者包块是否缩小或是血β- HCG 水平的检测情况来评定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整体有效率,实验组的治疗整体有效率为94.7%,比照组患者治疗的整体有效率则为84.3%,两组之间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观察期间,患者的血孕酮数值小于30.5nmol/L 时,患者之间的治疗整体有效率并无明显差异,实验组为93.7%,比照组为90%;当两组患者的血孕酮检测大于上述数值时,实验组的整体有效率达97%,而对照组的整体有效率只有74.3%。结论:保守性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时,采用大量的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的稳定性好并且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与使用。

    作者:莫琼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科研档案的管理与开发利用研究

    本文通过探讨医学科研档案的特点和作用,分析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科研档案管理的现状,提出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和促进开发利用的主要措施,提升高等医学院校的整体医学科研水平。

    作者:胡燕;梁治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脑心双死亡器官捐献应用于胰肾联合移植合并曲霉菌感染一例

    近年来,在我国大力推广脑心双死亡器官捐献(DBCD),我院2012年09月为一例Ⅱ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进行了DBCD应用的胰肾联合移植术。由于DBCD在供体器官功能维护及热缺血损伤等方面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因而可能会增加移植后器官功能恢复不良的风险。我们对此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受者为男性,年龄46岁,原发病为“1.Ⅱ型糖尿病2.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其糖尿病病史15年,自服药物治疗,控制一般。术前近一年一直以血液透析维持。术前肌酐882umol/L,无尿。

    作者:程小旭;郭文治;丰贵文;张嘉凯;潘杰;张水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鼻窦炎的护理体会

    慢性鼻窦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手术治疗。为了提高护理质量,解除患者紧张情绪,有利于手术顺利地进行和患者尽快地恢复健康,我科对鼻窦炎患者手术前后进行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林桂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肾上腺皮质激素误用的思考与建议

    肾上腺皮质激素极其广泛,错用滥用非常普遍,笔者就肾上腺皮质激素误用现象引发部分思考与几点建议体会。

    作者:陈俊毅;王楠楠;周平安;杨苗;黄荣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骨与关节外科新进展

    本文从人们所关心的身体健康状况出发,简介了骨与关节外科手术及其意义,阐述了如何建立手术规划与手术导航软件开发平台,引入到医疗实践,造福于人类的身体健康的关键技术与临床应用。强调手术导航系统应用到骨与关节外科手术中,是骨与关节外科手术的一大新的进展。

    作者:何亮;李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粒细胞肉瘤的影像学表现

    粒细胞肉瘤(granuloeytic Sarcoma,GS)是一种少见的由原始粒细胞或不成熟粒细胞组成的髓细胞在髓外增生和浸润所形成的实质性恶性肿瘤。该肿瘤可累及身体任何部位,临床表现及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误诊率较高。本文就近年来其临床、病理及影像表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包家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胸外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胸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2月到2013年6月进行心胸外科手术患者5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250例,对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常规的护理,而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心理干预、辅助康复等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发生并发症人数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等临床指标。结果:患者通过护理后,治疗组患者住院天数、发生并发症人数以及对于护理满意人数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于心胸外科手术患者采用针对性的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眼内容剜除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眼内容剜除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24例(24眼)行眼内容剜除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经32排CT或MRI 检查,发现术后3个月义眼台开始出现血管化,术后半年义眼台活动度优秀的有22例,占91.7%,良好的有2例,占8.3%。所有羟基磷灰石义眼台中,没有出现义眼台过大或过小、上睑下垂、眼窝凹陷加深等情况,义眼和检验基本上对称同步。结论:眼内容剜除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在严重的眼球破裂伤以及无光感的疼痛性的未萎缩眼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顾育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影响社区妇女更年期自我保健行为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研究社区妇女更年期的自我保健行为了解其影响因素,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知识教育保证居民健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于自2011年3月到2013年3月的123例更年期病患进行调查,均分为三组,分别观察其进行社区宣传、媒体传播以及健康教育前后更年期妇女的自我保健行为的变化,从而了解不同媒体对于保健行为的影响。结果:调查显示,经过社区宣传、媒体传播以及健康教育后的更年期妇女往往对于自我保健的行为更加的注意以及明确,方法也有明显的改进,前后进行保健的人群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传以及健康教育等方式往往可以加强更年期妇女的保健意识,改进她们的保健行为,对于居民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晓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胎膜早破子宫肌层变化及分娩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胎膜早破产妇子宫肌层厚度变化情况以及胎膜早破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7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胎膜早破产妇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入院正常妊娠未胎膜早破的100例产妇作为对照(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各部位子宫肌层的厚度、分娩方式以及母儿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子宫肌层后部厚度差异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产妇子宫肌层前部和底部厚度明显厚于胎膜未破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发生剖宫产、早产、产褥病、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等情况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多(P<0.05)。结论:应用超声监测产妇子宫肌层厚度变化可为临床判断胎膜早破产妇宫缩的协调性,预测产妇分娩结局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且操作简便、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洪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小儿疝气的自愈机制

    目的:该课题主要采用的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从组织学的角度对小儿疝气的发生、发展及自愈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方法通过手术切除疝囊颈部的例鞘膜积液鞘膜囊,并借助HE染色观察标本组织病理学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实验的终数据结果采用的是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常规病理:对照组正常腹膜表面被覆一层间皮,其下主要由纤维结缔组织、脂肪、血管等组成。斜疝组和鞘膜积液组中,在23%病例中可见有炎症细胞浸润:14%病例可见纤维组织增生明显,伴玻璃样变,另外,还有部分疝囊中看到平滑肌的存在。在2例疝囊仅见腹膜微绒毛完全消失,但是间皮细胞尚完整;在5例疝囊中可见间皮细胞脱落,仅见基底膜或其下纤维结缔组织。结论转化生长因子与小儿疝气和鞘膜积液发生、发展可能不存在直接关系。未闭合鞘状突结构的变化可能与其闭合过程有关,在小儿疝气和鞘膜积液自愈过程中发挥作用。这可能为临床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疝囊上平滑肌的发育异常可能与小儿疝气的发生有关。

    作者:王明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液体复苏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早期救治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液体复苏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早期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9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以维持呼吸、止血、动脉压检测等常规救治,对照组42例患者予以常规液体复苏抗休克治疗,观察组54例患者予以限制性液体复苏抗休克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早期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开始复苏时间和平均输液量分别为(18.2±6.8)min和(2040±550)ml,观察组的平均输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5.56%和9.23%,观察组的死亡率为1.85%,上述三项均显著性好于对照组。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性休克早期救治中的效果要明显好于常规液体复苏,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和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锋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临床回顾性的分析

    目的:观察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进行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定期随访,随访时间4~16个月,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术后x线检查肩锁关节间隙正常,均骨折愈合。内固定无松动及脱出等现象。术后肩关节功能采用Lazzcano标准评定。本组40例患者中,优32例,良8例。结论:锁骨钩钢板利用杠杆原理和钢板自身的强度固定牢固,创伤小,能早期活动肩关节,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肖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