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肉毒素咬肌注射和颊脂垫切除术联合应用在面部改形中的作用

张辉

关键词:肉毒素, 颊脂垫切除术, 联合应用, 面部改形
摘要:目的:探讨肉毒素咬肌注射和颊脂垫切除术联合应用在面部改形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月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面部改形的100例患者,按手术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双侧咬肌注射肉毒素治疗,观察组在注射肉毒素的同时,联合应用颊脂垫切除术治疗。结果:两组效果对比,观察组显效率98.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0%,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肉毒素咬肌注射和颊脂垫切除术联合应用对于面部改形效果显著,而且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可在美容临床上推广应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胎儿宫内发育的影响因素之一-营养素

    营养素是能维持人体健康以及提供生长、发育和劳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均称为营养素。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矿物质)、维生素、水和纤维素等7类。在整个妊娠期营养素的摄入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李维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根管治疗导致牙根纵裂的研究进展

    牙根纵裂是根管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临床特点不典型、诊断困难、治疗难度较大且预后不佳。为减少临床操作导致牙根纵裂的发生率,本文针对根管治疗中的根管预备、冲洗消毒及根管充填三大关键步骤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

    作者:陈路;王冠勋;林鹏;刘士维;杨涛源;石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脑瘫患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及护理体会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脑瘫患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以及护理的体会。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对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进行系统的自理能力训练,分析入组前后以及不同的组别的变化。结果经过专业的有针对性的自理能力训练和康复护理后,大部分的脑瘫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结论有针对性的专业的康复护理可以大大提升脑瘫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同时会促进脑瘫患儿的语言能力、智力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方面的提升[1]。

    作者:张玉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雷珠单抗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疗效及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观察使用雷珠单抗注射液玻璃体腔内注药后患者视力变化,并与使用光动力疗法治疗湿性黄斑变性患者进行视力对比。结果使用雷珠单抗注射液较光动力疗法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疗效更持久更显著。结论雷珠单抗注射液是较光动力疗法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有效新方法。

    作者:常美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肾功能不全与B型钠尿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病情发展与B型钠尿肽(BNP)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9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对照组),分别测定CRF患者代偿期、失代偿期以及尿毒症期以及正常人的全血BNP水平,对比观察CRF患者肾功能与BN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CRF患者三个不同阶段的BN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随着CRF病情的发展,BNP水平逐渐升高,两两差异对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RF疾病严重程度与BNP水平呈正相关,BNP水平检测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辨别、诊断CRF疾病分级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CRF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董天珍;董天雄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

    人在生病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心情焦躁、烦闷不安的情况,这是很容易引起病情加重和影响术后恢复的。在护理恶性肿瘤病患者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引起患者的情绪波动,尽量使患者保持平稳的情绪和乐观的心态,这样不仅不会加重病情恶化还会有助于术后的恢复。保持心情愉快是很必要的一方面,除此之外也要遵医嘱注意护理上的其它注意事项。

    作者:吴英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在甲状腺结节的定性诊断及颈淋巴结转移评估中应用的意义。

    作者:蒋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的常见多发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切口感染是阑尾炎手术的并发症之一,直接关系到手术治疗的效果。阑尾炎切口感染的原因与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免疫力、阑尾的病理改变以及主管医生的手术技术、术后处理措施等有关。根据我们多年经验,参照国内外文献,我们认为下列因素与切口感染密切相关:1.患者因素。年龄>60岁,体温>38℃,病程>24 h;有腹膜炎体征,或有其他慢性疾病;穿孔性阑尾炎。2.处置方式。术者年资<3年;局部麻醉;手术操作时间>60 min,术中腹腔渗液>50 mL;术中切口保护不当;阑尾逆行切除;切口污染未行药液冲洗;术前、术中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术后切口处理失当[1]。

    作者:李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行肝血管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血管瘤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例肝血管瘤行腹腔镜手术切除,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各项术前准备,术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腹腔引流量变化,做好切口部位的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全组术后病情平稳,恢复良好,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轻、下床活动早、恢复肛门排气早、切口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顺利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特点,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腹腔镜下行肝血管瘤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和成功率。

    作者:胡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相关因素及处理分析

    目的:探讨产妇在剖宫产术后出现子宫下段横切口撕伤的相关因素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以降低产后出血及术后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施行的足月妊娠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的1489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临产、麻醉、胎方位、胎先露情况、新生儿体重及子宫下段形成等因素与子宫切口撕裂之间的关系,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组研究中共出现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131例,占所有病例的8.79%,其中临产后、麻醉效果差、胎先露>3cm、枕横位、胎儿体重>4000g及子宫下段形成情况差的产妇撕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产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并发症:本组131例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发产妇中,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加83例;出现子宫动脉损伤3例(2.29%);T型撕裂患者发热1例(0.76%),体温>39℃;阴道恶露量增多7例(5.34%);阴道流血时间延长12例(9.16%),长者持续2个月。结论:麻醉效果、临产前后、胎先露、胎儿方位、胎儿体重以及手术医师的操作熟练程度等是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的主要风险因素。

    作者:叶翠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针灸加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和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和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如何应用疗效更佳。方法:选择我院近1年内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5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给予针灸加牵引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意义。结论:针灸联合颈椎牵引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新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性脑血管病变与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关系。方法对健康对照组和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进行血小板聚集率的测定对比。结果心脑血管组和糖尿病组血小板聚集率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心脑血管病特别是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强。

    作者:戴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基底节常见低密度病变的CT诊断

    CT上表现为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病变的种类较多,就其发病原因主要包括代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中毒性疾病、脑血管性及缺氧性疾病。这组疾病病理改变大致相似,主要为基底节区神经细胞不同程度水肿变性,继而发生坏死软化,部分伴有脑白质的脱髓鞘改变。大多数疾病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现就这组疾病的发病机制及CT表现加以分别讨论,以利于各类疾病的诊断。基底节常见的低密度病变可为梗塞、肿瘤、炎症和吸收期血肿,表现不典型时,常易误诊。为了提高基底节区常见低密度病变的诊断水平,我们对经病理证实的60例基底节低密度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裴瑞兵;张祖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洞口县结核病防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目的:分析洞口县结核病防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指导医防机构防治工作。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法分析结核病的发病、登记与转归等情况,分析患者结核杆菌耐药性监测资料。结果:与2011年比较,洞口县2012年肺结核病的发病率有所下降;治愈率及成功治疗率提高;造成不能有效治愈的主要原因为不良反应停治;获得性耐药是肺结核患者耐药的主要因素。结论:洞口县结核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今后应加强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的监测;降低不良反应停治率;加强规范督导服药工作,降低获得性耐药,有效提高洞口县结核病的防治水平。

    作者:曾纪梅;覃精华;张玉凤;傅云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氨溴索注射液辅佐治疗煤工尘肺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氨溴索注射液辅佐治疗煤工尘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8例煤工尘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性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注射液辅佐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4%,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出现1例不良反应,给予对症治疗后,病症明显改善。结论:给予煤工尘肺合并肺部感染采用氨溴索注射液辅佐治疗,可在治疗患者疾病同时,有效预防感染发生,应用效果。

    作者:葛伦传;杨怀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手术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42例,依据Van-couver分类,分为A、B、C三个类型,分别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手术治疗,总结和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2例患者均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术后3个月-3年随访,骨折愈合平均时间(2.50±1.0)个月。患者均未发生感染、深静脉栓塞、植入假体的情况,均恢复正常髋关节功能,其中29(69.05%)例患者Harris评分,平均为(80.54±6.20)分,13(30.95%)例患者平均评分为(75.81±2.51)分。患者均未因手术治疗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针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依据骨折情况,分别进行对应的手术治疗,均可获得良好的恢复,恢复正常的生活和髋关节功能。

    作者:祝少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33例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分析

    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是急性或慢性肺间质广泛纤维增生性疾病。病因不明。临床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

    作者:黄荷叶;孙华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烧伤瘢痕整形的围术期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烧伤瘢痕整形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烧伤瘢痕整形患者,对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探讨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围术期护理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平均住院时间(11.2±0.4)d,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烧伤瘢痕整形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预防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钱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寻求佳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接收的手足口病幼儿154例为研究对象,对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基础护理与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在接受护理治疗后均痊愈出院,且无任何并发症及后遗症,其中基础护理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结果的满意程度低于综合护理组,后者治疗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前者,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手足口病的幼儿行兼具针对性与安全性的综合临床护理,对提升预后质量及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儿痛苦等具有积极意义,护理效果显著,家属满意度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病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护理

    近几年来,随着各种原因引起肾衰的患者的增加,血液透析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病人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虽然自体动静脉内瘘是其首选的血管通路,但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内瘘或等待内瘘成熟期的病人,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建立血管通路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治疗。感染是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血液透析病人住院率增高和住院时间增加,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现对我院用中心静脉导管术进行血液透析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有效控制和减少中心静脉导管术的感染。

    作者:曹小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