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华颖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知情选择认知和需求。方法:选取笔者工作所在城市为研究地点,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办法,使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其中调查人数共包括流入育龄妇女人口7463人,流出育龄妇女人口223人。主要了解育龄妇女的基本情况、育龄妇女对避孕节育知识的掌握情况、育龄妇女的避孕情况、育龄妇女的节育知情培训需求情况。结果:育龄妇女对避孕知识知晓率靠前的分别为安全套、口服避孕药、宫内节育器;育龄妇女的避孕情况主要是采取安全套、安全期避孕和宫内节育器;育龄妇女希望了解的信息主要包括避孕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如何预防性病以及如何降低意外妊娠;育龄妇女接受信息的来源主要是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计划生育服务人员的宣教和培训。结论:做好对流动人口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知情选择认知和需要的研究对于培养育龄妇女选择正确的避孕节育措施,提高计划生育服务人员提供相关服务,为制定有关政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胡芳莲;徐吉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探讨药事管理及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针对性的参考依据。针对医院药事管理及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药房人员的业务能力、加强合理用药的监督和管理、开展临床药学业务和工作方面,切实落实药事管理与合理用药。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加强药事管理和监督,能够有效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大限度做到合理用药,保障了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和经济利益。
作者:饶贞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院工作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医护工作者的执行,想要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实现医院的工作服务质量高标准化的发展,就必须要大限度的实现医院的科学管理和护理工作资源的合理配置。分层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人员的管理方式,本研究以某院30名护理为研究对象,对分层管理的具体效果进行了科学的讨论和评估。
作者:金京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取12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分别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和高位结扎加传统节段性抽剥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状况、临床症状和一年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和一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色素沉着、皮炎和溃疡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华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DHS组31例和PFNA组30例,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优于DHS,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苏进益;何文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社区群众实施健康教育,以提高广大群众健康知识,并探讨该手段对乡村慢性病防治的意义方法于2012年开始,采取多种形式对全镇居民进行关于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包括学校讲座、黑板报宣传、宣传横幅张贴、资料发放、影响播放以及健康教育宣传单方法等形式,以之增加群众对慢性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之后设计问卷对居民健康知识进行调查。结果进行健康知识普及之后,我镇居民生活方式明显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包括抽烟酗酒以及运动不足等情况显著减少,群众健康知识尤其是与慢性病相关的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且与普及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社区居民进行有关慢性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改良群众生活习惯,减少不良嗜好,并显著增加其知识面和健康知识知晓率,对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和慢性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研究急诊危重病人在抢救过程当中加入全程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急诊危重病人3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对病人实施全程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病人以及护理人员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危重病人在抢救过程当中加入全程护理模式,可以使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康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在持续上升,慢性病的防治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通过对社区中的慢性疾病患者实施健康管理,不仅改善了患者的健康状况,还增强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了疾病的康复效果。
作者:高崇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临床治疗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妇产科就诊的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妇科常规检查,尽快诊断不规则出血的病因,必要时进行宫颈刮片、阴道镜以及宫腔镜等检查,及时给予止血、抗炎等药物对症治疗,并制定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益母草膏治疗,治疗1个月为一个疗程,共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治愈20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治愈15例,有效20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联合益母草膏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王顺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并总结其护理体会。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了在临床实习期间所护理的胃癌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对其实施综合的围手术期间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临床指导、健康教育等,并观察其护理效果,总结其护理体会。结果:40例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加以综合的护理干预,其手术进展顺利,身体康复效果明显,且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结论:在对胃癌患者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综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代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讨论研究人工流产手术与药物流产分别用于终止早孕妊娠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需早期终止早孕妊娠患者100例分为A、B两组。A组50例患者行人工流产手术;B组患者行药物流产。分别比较两组流产成功率,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出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人数比较现实人工流产手术组治疗后平均出血时间显著少于药物流产组(P<0.05);药物流产组其不良反应发生人数少于人工手术组(P<0.05);治疗后流产成功率比较显示人工流产组患者其流产成功率显著高于药物流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应用人工流产与药物流产均能够有效终止患者早孕妊娠。应用人工流产术手术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且出血量少;治疗后妊娠反应消失速度快,药物过敏现象少且术后并发症较少。药物流产患者痛苦小,可有效避免手术并发症。两种治疗方式各有其优势,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酌情选择以达到其终止妊娠的目的,改善患者预后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清英;郑泽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格列齐特联合拜糖平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探讨,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44例,分组采用单纯拜糖平治疗和格列齐特联合拜糖平治疗,一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体征积分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体征积分有显著性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格列齐特联合拜糖平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优于单纯拜糖平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周剑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临床能力评价是近年来在教育评价领域内的一个热点,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对促进其综合素质、临床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本科护生的临床能力评价是临床教学的薄弱点,迫切需要改革。我国的护理教育也面临着这场改革。任何改革都是基于对现状的深刻分析以及对发展趋势的正确判断,所以有必要了解与分析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1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现状1.1评价内容国内、外对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内容的确定都是依据高等护理教育培养目标、标准,结合教育理念及现实情况而制定,评价内容丰富但不尽相同。⑴评价护生临床能力应多方面、宽范围地进行才能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⑵从8个方面设计了本科护生的临床能力测评工具,即书面通讯技能、口头沟通技能、理论与临床实践联系技能、心理社会评价技能、体格评价技能、计划技能、实施技能、评价技能。之后有一些学者对这些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与合并。⑶制作的护生能力评价量表从满足患者心理社会方面需要的能力、满足患者生理方面需要的能力、交流能力、专业能力4个方面进行评价。⑷则通过四维(护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管理教学能力、专业自我成长能力)评价问卷对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进行评价。由此可以看出,由于各专家对临床能力的内涵认识不同,对本科护生实习评价的内容也不尽相同。目前我国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尚未确立,专家对其应具备及应考核的临床能力意见各不相同,尚未形成规范。⑸我国本科护生除了批判性思维以外还应该具备照顾、管理、沟通、专业、教学及研究6项能力。⑹从应用相关学科知识、使用他人研究成果、明确学习要求、对自我护理角色的认识、证实自己的专业能力、明确患者的权利和义务、与患者的沟通、应用护理程序和分析影响患者健康的因素9个方面对本科护生的临床实践行为进行了评价,认为其自学能力、证实自己专业的能力和整体观念3个方面较差,有待进一步加强培养。
作者:李娟;王耿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足底内侧岛状皮瓣的血管,探讨以足底内侧动脉浅支为蒂的足底内侧岛状皮瓣的解剖结构及其对临床手术的指导作用。方法:观察30例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尸体足的足底内侧动脉。结果:足底内侧动脉的走行,分布有明显变异。足底内侧动脉浅支有2~3条皮支入足底内侧岛状皮瓣;深支有3~4个皮穿支入该皮瓣。结论:足底内侧动脉深支变异多,浅支恒定,顺行转移时可在足底内、外侧动脉分叉点至第I跖骨头后方1 cm的点之间设计皮瓣,必要时需切断结扎足底内侧动脉深支以获得足够长度的蒂。逆行转移时,皮瓣尽可能的设计在近段,蒂部尽可能保留2~3个分支。
作者:史福东;刘仕杰;武强;王雪臣;马海洋;左金增;张子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模式[1]在社区居民建立健康行为的作用。方法将84名生活能自理的居民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2人,干预组接受专业医务人员以健康管理模式为基础的疾病知识指导(包括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饮食、运动等预防保健非药物管理指导),每一到二周回访并督导各种健康生活行为模式的落实情况;对照组则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指导。对比2组居民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居民的健康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对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有促进作用,健康管理符合时代需求,拥有广阔前景,值得推广。
作者:唐銮玲;刘艳;盛振华;周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对80例神经内科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舒适问题,给予采取针对性的舒适护理。结果舒适护理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适,提高了患者舒适度。自制问卷调查82例患者满意度达100%。结论舒适护理体现了护理中的人文关怀,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祝咏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微波疗法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了2009年6月到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共100例,随机的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一组为对照组,采取聚焦超声的方法进行治疗;另外一组为观察组,主要采取微波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然后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其中观察组治疗痊愈5例,显效20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94%;对照组治疗痊愈3例,显效18例,有效20,无效9例,治疗有效率为82%。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宫颈炎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微波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手术时间短,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有效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沈雪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是目前公认治疗屈光不正的既方便又安全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角膜板层刀在角膜上制作一个带蒂角膜瓣,在角膜基质层进行激光切削,不损伤角膜的上皮层及前弹力层。本文通过笔者在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对LASIK术前准备术中注意和术后护理提出自己的见解。
作者:华芳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对孕20周前晚期先兆流产患者使用间苯三酚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08月至2013年08月期间,科室孕20周前晚期先兆流产患者80例,分为普通组和治疗组,普通组给予硫酸镁静脉注射,治疗组给予间苯三酚静脉注射,对比两组患者宫缩缓解时间等临床指标以及不良并发症结果。结果:治疗组在起效时间、宫缩减弱时间、治疗有效率上与普通组结果相近,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普通组出现共16例次不良反应,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普通组和治疗组在不良反应对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晚期患者使用间苯三酚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戴雪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表现,为临床确诊提供参考。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肿瘤内科治疗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15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对象的完整临床资料,总结病理组织学和影像学表现。结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大体标本为球体或类球体。孤立性纤维性肿瘤镜下可见交替排列的肿瘤细胞密集区和肿瘤细胞疏松区。肿瘤细胞大部分为梭形,胞质单薄不丰满,核仁不清晰,排列呈规则的条纹形。检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细胞CD34,15例样本均为阳性表达,S-100蛋白均无表达。结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是一种软组织肿瘤,影像学检测到孤立、界限清晰的肿块组织要高度怀疑,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验确诊。
作者:谭庆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