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在急性小儿肠炎护理中的作用

张霞;曾凡金;龚晓琴

关键词:健康教育, 急性小儿肠炎,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急性小儿肠炎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将140例急性肠炎患儿和其家属分为教育组和常规组。教育组加强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常规组常规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教育组痊愈时间(2.61±0.47)d,疾病知识掌握程度(92.36±2.15)分,依从性评分(9.43±0.25)分,半年内复发率4.2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小儿肠炎通过加强对患儿、对家属的健康教育,可以缩短患病疗程,降低复发率。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和治疗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在主动脉中膜层已有病变的基础上,由于主动脉管腔内压力升高使主动脉内膜和中膜之间急剧撕裂,血液经由破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主动脉横向和纵向分离,发生顺行、逆行或者双向性的夹层分离,从而造成主动脉真腔与假腔分离的一种病理改变。AD起病急骤,进展快,病情凶险,临床表现各异,容易漏诊、误诊,据国外报道年发病率约为10~20人/百万人口,好发于50~70岁,发病率男女比为2∶1~5∶1[1-3]。在我国还未能统计出主动脉夹层确切的发病率,我国目前每年新增主动脉夹层约3万例。未得到及时治疗者的Stanford B型AD患者,48h内死亡约36%一50%,2周内死亡约60%一70%,l年死亡率高达80%一90%。本文对AD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王学刚;查光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432例住院药疹患者致病药物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临床住院药疹患者的致病药物,并进行分析。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月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患者432例,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表现,进行分析与诊断。结果在致敏药物中以抗生素类居首位,其它依次为解热镇痛药类、抗癫痫类、中成药类、生物制剂类、镇静催眠类药物、抗痛风类药物;大多数的致敏药物导致的药疹以发疹型常见,其余依次为荨麻疹型、固定红斑型、多形红斑型;重症药疹主要由镇静催眠药物和解热镇痛药物为主;嘌呤醇易引起剥脱性皮炎;中成药和生物制剂药容易引起荨麻疹性药疹;重症药疹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荨麻疹型与发疹型药疹的发病率下降的不明显,药疹的总发病率呈现下降的趋势。结论通过对住院药疹患者进行临床致病药物分析,明确了部分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确定了药疹类型与致病药物的关系,为临床药疹的防治提供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参考,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余婷媛;李亚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和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12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本次研究中128例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和科学的护理如心理护理、一般护理、感染护理以及出院指导后,患者显效98例,有效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5.31%,效果显著。讨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泌尿系统感染护理、肺部感染护理、出院指导等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显著住房患者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辅助作用下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甲状腺患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辅助以患者实施腹腔镜作用下进行手术治疗。结果在对所有患者实施了行之有效的手术治疗后,患者所引发的并发情况显著降低,治疗效果较好,所有患者手术均告成功。结论采用腹腔镜辅助作用下实施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徐娟;秦菊;郑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针刀松解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9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95例,治疗组给予针刀松解术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松解术可明显缓解膝关节的疼痛、肿胀等症状。

    作者:梁治学;胡燕;丁永红;张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消化道溃疡的药物临床治疗观察

    探讨联合药物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并将这300例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中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丽珠得乐等药物的联合治疗,而对照组则使用兰索拉唑、硫糖铝等进行药物的联合治疗。然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中的150例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高达97.33%,而对照组中的患者有效率仅为82.00%,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丽珠得乐这三种药物联合治疗消化道溃疡具有非常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张瑜;史艳英;庞微微;翼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脑出血病人的心理护理

    脑出血是指原发于脑实质的非外伤性脑动脉破裂引起的出血[1]。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脑出血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与人们生活节奏加速,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脑出血的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近年来此病更是越来越年轻化,40岁左右的中年患者越来越多。其中心理问题成为患者的共性问题,并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因此,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已成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医学界同仁的共识。通过对脑出血病人的观察和护理实践,笔者认为此类病人比其它病人更需要心理上的支持、鼓励与疏导。

    作者:华丽彬;王玉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五苓散治疗尿毒症中电解质紊乱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五苓散治疗尿毒症中电解质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尿毒症早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呋噻米联合五苓散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呋噻米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CO2结合力(CO2cp)、血肌酐、血磷、血钙、血钾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可有效控制体重,纠正高钾血症,但观察组患者CO2cp、血肌酐、血磷、血钙、血钾等指标水平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五苓散治疗尿毒症中电解质紊乱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同时可双向调节电解质状况,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詹许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下肢活动时间对老年患者前列腺外科手术临床治疗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下肢活动时间对老年患者前列腺外科手术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外科手术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下肢活动治疗,记录术后以及活动期间两组患者的血流速度、心率,并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创面出血情况。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为(14.2±1.1)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22.3±1.3)岁,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手术创面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2-4min时研究组血流速度、心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min后两组血流速度、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活动2-4min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流速度,提高患者心率,下肢活动有利于增加血流速度,进而缩短手术创面的愈合时间,进而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雷大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留置针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治疗疾病的基本手段,也是临床应用广泛、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目前作为我国临床护理工作中普遍使用的输液工具,每次操作涉及到50多个步骤,意味着静脉输液的风险无处不在。护理人员应加强留置针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

    作者:刘耀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儿手烫伤后瘢痕畸形的手术时机

    小儿好奇心强,手部烫伤发生率高,由于皮肤结构较薄,较同等烫伤程度的成年人损伤重,多发生手部瘢痕畸形,影响小儿手部发育和功能。传统治疗,瘢痕手术一般在创面愈合后半年或一年内进行。笔者近年对4例瘢痕增生3-6月的手烫伤患儿进行整形术,效果较好,现在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男3例,女1例,年龄11月-4岁,均为手部烫伤后瘢痕增生,1例出现第2指屈曲畸形,1例出现第3-5指屈曲畸形,伴有指蹼黏连,2例拇指屈曲内收畸形致虎口黏连。

    作者:徐德生;齐晓红;金卫军;郎卫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TC T用于妇女病普查宫颈癌前病变的价值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在妇女病普查宫颈癌前病变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了2007年5月到2012年5月我院前来我院接受普查的已婚妇女共1208人,其中接受TCT检查患者554例,将其设为观察组;另外接受宫颈巴氏涂片检查妇女654例作为对照组。细胞刷检标本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联合活检病理进行诊断分析。结果:经过两种检查方法检查共查出阳性病例35例,其中应用TCT检测的观察组共检出21例(不典型鳞状上皮和腺细胞(ASCUS)11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 8例、鳞腺癌患者2例),阳性率为3.79%;对照组查出17例,其中ASCUS 8例,HSIL 6例,鳞癌3例,阳性率为2.59%。对比两组检出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中,采用TCT检查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提高妇女病普查中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宫颈涂片检查存在的不足,值得在临床检查中有效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沈雪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组织工程技术在修复骨缺损中的研究进展

    全世界每年骨折和骨缺损的患者数以千万计,传统的骨缺损治疗方法有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和人工骨移植等,但均因各种因素使其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自体骨移植安全性高,有良好的骨诱导性,因而被认为是骨缺损修复的金标准,但供体来源往往有限。而且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多;同种异体骨移植植入后容易吸收,而且容易感染,排斥反应重;人工骨移植原材料孔隙变异较大,成骨困难,而且来源有限。由于现行骨缺损修复方法存在以上问题和局限性,骨组织工程修复骨缺损近年来已被许多学者关注。支架作为组织细胞及细胞活性因子粘附、生长分化的载体,在组织工程骨的构建中起重要作用,组织工程骨支架的研究开展的越来越多。以往用于修复骨缺损的材料,第一代惰性材料和第二代生物活性材料均以减少免疫反应、诱发生成新骨,使移植物被新形成的组织长入而与机体牢固结合为目的,其缺点是支架材料不能再体内降解,长期存留于体内。近年来修复骨缺损的生物材料集中于选用具有三维多孔结构、可吸收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面,属于第三代新材料,不只是追求简单的填充骨缺损及诱发新生新骨,而是逐渐在体内被降解,从而被新骨替代,终使骨缺损处完全被组织所替代的新材料。目前研究的骨组织工程支架具有以下特性:(1)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自身降解率与组织替代率相匹配,随成骨细胞的生长和人体自身细胞外基质的分泌,支架材料逐步降解直至终完全吸收,从而避免长期的外源体反应,重要的是降解速率与组织细胞生长率相适应,降解时间应能根据组织生长特性进行认为的调控,从而保证骨缺损处拥有合适的力学性能;(2)骨诱导及骨传导性能良好,具有较高的孔隙率,构建符合生物学特性要求的支架诱导骨组织生长;(3)安全无毒,在体内不致畸,不引起无菌性炎症。

    作者:王冠勋;陈路;杨涛源;李正强;林涛;何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肾功能不全与B型钠尿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病情发展与B型钠尿肽(BNP)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9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对照组),分别测定CRF患者代偿期、失代偿期以及尿毒症期以及正常人的全血BNP水平,对比观察CRF患者肾功能与BN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CRF患者三个不同阶段的BN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随着CRF病情的发展,BNP水平逐渐升高,两两差异对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RF疾病严重程度与BNP水平呈正相关,BNP水平检测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辨别、诊断CRF疾病分级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CRF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董天珍;董天雄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甲状腺功能的研究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甲状腺功能的研究。方法检测80例SLE患者与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80例SLE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患者的血清FT3、F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可以合并甲状腺功能变化。

    作者:王凤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重症感染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究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重症感染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的患者均为3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呋辛钠,实验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细菌清除清除率对比未见显著差异。结论:临床运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重症感染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有效,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高丙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喉癌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喉癌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4例喉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及护理质量满意率。结果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的实验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护理质量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癌围手术期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及护理质量满意度。

    作者:张丹;郭虹;张惠荣;张庆龄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雷公藤甲素对Aβ诱导的AD模型大鼠血脑屏障的影响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10)对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1-42)海马内注射后大鼠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筛选健康的wistar大鼠30只(200-220g)。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右侧海马注射生理盐水后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对照组(NS+NS)、右侧海马注射Aβ1-42后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模型组(Aβ+NS)、右侧海马注射Aβ1-42后T10腹腔注射干预组(Aβ+T10)。动物存活4w和8w,每个时间点15只。到相应的时间后取材,采用伊文氏蓝示踪法观测脑组织蓝染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海马区微血管上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与occludin的表达。结果:与NS+NS组相比,Aβ+NS组脑组织出现蓝染,血脑屏障通透性明显增加且claudin-5与occludin的表达下调,4w组表达下降比8w组明显;经T10治疗后,4w组与8w组模型动物血脑屏障通透性有所改善,claudin-5与occludin表达上调,且8w组尤为明显。结论:Aβ诱导的AD模型大鼠血脑屏障的高通透性与其紧密接蛋白claudin-5与occludin的表达下调有密切关联,雷公藤甲素干预治疗后,能改善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且claudin-5与occludin表达上调。

    作者:邓月琴;杨腊;张用祺;徐四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内科急症诊疗工作中存在问题分析

    基层医院内科急症的治疗关系着许多急症患者的生命健康,由于基层医院条件设备落后、医护人员能力欠缺、管理不到位等原因使治疗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本文主要是对基层医院内科急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作者:李冠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阴道超声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阴道超声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该组患者均经手术病理及保守治疗所证实,并经腹超声及经阴道超声诊断,总结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声像学特点及对治疗的辅助价值。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75%,根据声像图特点分为三型:胚囊型29例,团块型31例,滋养细胞疾病型20例。治愈的患者妊娠囊或包块周边血流明显减少或消失,阻力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超声可早期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有助于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动态观察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费智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