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阴道超声诊断盆腔静脉曲张症

王晓然;金玉霞

关键词:盆腔静脉曲张症, 经阴道超声
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盆腔静脉曲张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卵巢及其静脉的二维、彩色及频谱多普勒表现.结果 33例盆腔静脉曲张症被检出,均有子宫静脉曲张、增宽,流速减低,同时伴有子宫弥漫性增大25例,后位子宫24例,8例卵巢静脉扩张伴卵巢不同程度的增大.均经手术及静脉造影证实.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是诊断盆腔静脉曲张症的有效手段.且安全、无痛、准确,值得推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肌腺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肌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子宫肌腺病患者行经腹超声(TAS)检查,23例行经阴道超声(TVS)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检查,其中50例加行血CA125检查.TAS及TVS两组对照并与手术及病理诊断对照分析.结果 TVS组与病理诊断符合20例,TAS组与病理诊断符合23例,两者敏感性分别为86.9%,46%,特异性分别为92.9%,95.6%.31例血CA125>35IU/ml,占63%.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肌腺病的主要依据之一,联合血CA125检查可提高子宫肌腺病的诊断率.彩色多普勒能量图的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林晓;宋建中;李建卫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正常女孩子宫颈及阴道壁厚度的测量

    目的探讨正常女孩子宫颈及阴道壁厚度的正常值,以评估其与子宫发育的关系. 方法用超声测量320例正常女孩并与57例性早熟女孩作比较. 结果子宫颈及与阴道壁厚度随年龄而变化,青春期前后及青春期前与性早熟之间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提议青春期前正常值为:子宫颈前后径<8mm,阴道前后壁厚度<4mm. 结论子宫颈与阴道壁厚度可提示子宫的形态,三者呈同步改变,进而为了解体内性激素水平提供了一简便方法.

    作者:张庆;高峻;陈寿康;赵亚平;彭晶;孙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脂肪肝伴发肝囊肿声像图分析及临床意义初探

    1 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组276例脂肪肝病例取自我院2001年1月至2002年6月门诊病员及健康查体者.男195例,女81例.大年龄87岁,小年龄42岁.实验室检查示胆固醇或甘油三酯单项或双项不同程度超标.临床已诊断为脂肪肝.

    作者:连红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乳腺癌和纤维腺瘤MR信号强度研究

    目的研究乳腺癌和纤维腺瘤的MR信号强度,探讨其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价值.方法 120例乳腺肿瘤患者术前行乳腺MR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病灶的平扫MR信号强度特点以及MR常规和动态增强扫描的信号强度增强率.结果 MR平扫,SE-T1WI乳癌组与腺瘤组病变均以等信号或低信号为主,FS-T1WI乳癌组与腺瘤组病变均以等信号或高信号为主,TSE-T2WI、FS-T2WI乳癌组与腺瘤组病变间信号强度分布相比,相差显著(P<0.05).MR常规增强扫描,乳癌组与腺瘤组病变间信号强度增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MR动态增强扫描,乳癌组病变早期信号强度增强率高于腺瘤组,相差非常显著(P<0.01);乳癌组与腺瘤组病变间峰值信号强度增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R信号强度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较大价值.

    作者:陈蓉;龚水根;张伟国;陈金华;何双梧;刘宝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经阴道超声对不典型输卵管妊娠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不典型输卵管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阴道超声诊断不典型输卵管妊娠43例,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5.35%.超声图像改变分为未破裂型、流产型和陈旧型三类.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既可早期诊断输卵管妊娠,又可对不典型病变作出正确判断.

    作者:赵巧玲;李芬;雷小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CT诊断视神经脑膜瘤2例

    例1男,3岁.因左眼视力下降活动受限并眼球突出,行CT检查.平扫示:左眶内卵圆形高密度肿块,大小约4.3cm×3.2cm,其边缘光滑清晰,内部密度均匀一致,未见钙化及囊变.肿块位于视神经内前方,二者分界不清,眶尖部仅见一小段视神经显示.眼球受推挤向前外侧移位,眶壁骨质无破坏及增生改变.视神经孔无扩大(图1).CT诊断:视神经胶质瘤或脑膜瘤.手术病理:视神经脑膜瘤.

    作者:高元安;冯宝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灌注成像对脑内、外原发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对脑内、外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43例原发性脑内肿瘤、26例原发性脑外肿瘤病人行双倍剂量T2 PWI,求出肿瘤和脑白质的相对脑血流容积(rCBV)和平均通过时间(MTT),计算肿瘤与脑白质的rCBV之比QrCBV、肿瘤的MTT较白质的延长值rMTT,比较两组间QrCBV和rMTT有无差异.结果原发性脑内、外肿瘤的QrCBV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但原发性脑外肿瘤的rMTT较原发性脑内肿瘤延长,两者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 MR PWI在脑内、外原发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钱银锋;余永强;郑斐群;张诚;柏亚;盛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儿童髋部X线摄片检查的性腺保护法

    X射线摄片检查对某些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与治疗有其独到之处.但检查次数过于频繁、照射剂量过大,会对生物细胞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尤其是对处于发育旺盛期的儿童,若性腺累计照射剂量过大,将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1].髋关节脱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先天性脊柱裂,均为儿童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诊断常借助于髋部X线摄片检查,这类疾病的病情随访往往较频繁,摄片检查次数较多,而且摄片检查的部位与患者的性腺关系又相当密切.加之髋部的组织结构厚、密度高,所受X线照射剂量较一般摄片部位为大.为了免除髋部X线摄片检查时对儿童性腺的X线照射,我们采用了铅皮块遮盖保护法[2].

    作者:陈建容;林兰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高频超声探查颈动脉预测冠状动脉病变

    目的以颈动脉为窗口,探讨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硬化间关系. 方法用高频超声探查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组,一支病变组与对照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值(IMT),斑块分级. 结果三组IMT值及斑块分级存在显著差异.以斑块存在为预测冠脉病变的阳性指标,敏感性为83%,特异性为77%.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斑块为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的有效的阳性指标. 结论高频超声探查颈动脉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存在及严重程度.

    作者:卢峻;吴瑛;徐金锋;佘志红;王慧芳;冯晓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激光打印与监视器显示图像一致性的测试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测试激光打印图像与监视器图像一致性的临床实用方法.方法运用密度仪和光度计分别对激光打印的SMPTE图卡和监视器显示的SMPTE图卡进行灰阶密度和亮度测量,并绘制出相应的密度和灰阶亮度曲线,进行分析比较.调整打印机打印参数值,使两种图卡各显示指标达到一致.结果在标准或改变窗宽、窗位情况下,从两者SMPTE图卡中测得的密度值和灰阶亮度值绘制的曲线走行基本一致,图卡显示指数相同.结论运用SMPTE测试图卡测试激光打印图像与监视器显示图像的一致性,方法简便易行,客观可靠.

    作者:张英魁;齐学军;邓文辉;张晖;高菲;贾绍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18F-FDG SPECT/CT与99Tcm-MDP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18F-FDG SPECT/CT显像与99Tcm-MDP骨显像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9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同期进行18F-FDG SPECT/CT显像和常规99Tcm-MDP骨显像.结果 19例患者8例有骨转移,共发现47个转移灶.18F-FDG SPECT/CT发现8例骨转移,99Tcm-MDP骨显像发现7例骨转移(P>0.05);18F-FDG SPECT/CT发现45个转移灶,99Tcm-MDP骨显像发现26个转移灶(P<0.01).18F-FDG SPECT/CT探测骨转移的灵敏度95.74%,特异度89.47%,准确度93.94%;99Tcm-MDP探测骨转移灵敏度55.32%(P<0.01),特异度为94.74%(P>0.05),准确度66.67%(P<0.01). 结论在探测肺癌骨转移方面,18F-FDG SPECT/CT显像较常规99Tcm-MDP骨显像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对99Tcm-MDP骨显像阴性、单一病灶及可疑脊椎转移患者,应进一步行18F-FDG SPECT/CT显像,可起到信息互补、明确诊断的作用.

    作者:何洁;韩丽君;屈婉莹;李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经直肠三维超声检查和前列腺特异抗原在前列腺癌穿刺活检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经直肠超声(TRUS)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在前列腺癌穿刺活检中的作用,提出各种穿刺方式适用的条件,以求在减少穿刺并发症的前提下获得较高的阳性结果.方法我院2000年4月至2001年4月行前列腺穿刺病例54例,术前因为超声检查发现前列腺异常病灶或超声检查未发现前列腺异常病灶但直肠指检前列腺较硬而均经血清PSA测定异常,经TRUS引导行病灶活检或系统6点穿刺活检.结果 31人PSA≥20ng/ml,穿刺病理阳性25例,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为80.6%,其中TRUS发现可疑病灶(TRUS+)21例均证实为癌.23人PSA<20ng/ml,穿刺病理阳性2例,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为8.7%.TRUS(+)3例,仅1例证实为癌.此两组病人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差异明显(P<0.01).结论当超声发现高度怀疑病灶同时PSA≥20ng/ml,建议病灶穿刺;超声检查阴性而PSA≥20ng/ml且前列腺体积明显增大者宜行13点TRUS引导活检;若PSA<20ng/ml则首次活检时包扩病灶在内的6点系统穿刺较为可取.

    作者:陈为民;王怡;杨永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3cm以下周围型肺癌肿瘤边缘的HRCT表现

    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肿瘤边缘的HRCT 表现特征.方法对40例直径<3cm的周围型肺癌进行了HRCT扫描,重点分析肿瘤边缘CT表现.结果本组40例中,肿瘤边缘不光滑34例,分叶征35例,毛刺征22例,小棘状突起35例,胸膜凹陷征31例,血管集束征29例,锯齿征12例,胸膜受侵8例.结论上述征象集中发生或大部发生对周围型小肺癌具有定性价值.

    作者:王万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大鼠种植型肝癌电化学治疗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电化学疗法(ECHT)对大鼠种植型肝癌的治疗效果. 方法制作大鼠肝癌动物模型,应用电化学疗法进行治疗,1周后影像学、病理光镜观察肿瘤大小、坏死、凋亡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并观察生存期的长短. 结果电化学治疗前,大鼠肝肿瘤平均体积为(100±6)mm3,电化学治疗后1周,大鼠肝肿瘤平均体积为(125±10)mm3,而荷瘤对照组肝肿瘤平均体积为(190±11)mm3;治疗组肿瘤生长率为25%,而荷瘤对照组肝肿瘤生长率为90%,P<0.05.治疗组病理光镜下肿瘤明显坏死,并可诱发细胞凋亡;生存期明显延长. 结论电化学疗法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促进肿瘤坏死,诱发细胞凋亡,延长大鼠生存期.

    作者:邵成伟;王培军;田建明;张火俊;左长京;郝西彦;任方远;袁庆中;李树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二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

    1 材料与方法我院门诊对孕妇采用二维超声产前常规系统筛查的内容:准确测量BPD、HC、BC、AC、FL,据此评估胎儿体重及孕周;对颅脑、颜面、心脏、胃肠、肾、膀胱、四肢进行仔细观察.一年内共检查1500例中、晚期孕妇,发现22~28周的胎儿畸形11例,29~39周的胎儿畸形4例,单胎14例,双胎1例;单发畸形3例,复合畸形12例.孕妇年龄20~30岁发生胎儿畸形的14例,35岁以上的孕妇发生胎儿畸形1例.15例均为男性胎儿.发现胎儿异常,家属坚持继续妊娠的随访2~3次,直至分娩后.15例均在引产后或足月分娩后做了随访或拍照,证实产前超声提示的诊断.使用仪器为西门子-小狮王B超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6~5MHz,系统测量羊水的深度或羊水指数,判断胎盘的成熟度.

    作者:王瑜;樊燕;熊秀琼;魏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超声在血管内皮功能评价中的应用前景

    血管内皮细胞是沿着血管内面呈单层排列的组织细胞,它不仅具有分隔血液与间质组织的屏障功能,它还通过分泌多种血管活性物质调节血管张力、维持凝血与纤溶的平衡以及抑制炎性细胞的粘附与聚集.内皮细胞的损伤导致内皮功能的异常,表现为内皮细胞形态与功能的改变,这在动脉粥样硬化、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都起着非常关键的始发和促进作用[1-3].与此同时,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发现,针对改善内皮功能的治疗往往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4].因此,探讨血管内皮损伤及其功能异常的机制,寻求一种理想的评价内皮功能的方法,这无论是对于疾病的诊断还是治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娅妮;邓又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评价甘露醇在肠道CT检查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甘露醇在肠道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疑肠道疾病患者进行CT检查,将使用的对比剂随机分为两组,阳性对比剂组17例,甘露醇加阳性对比剂组36例,观察其结果并分析.结果除1例盲肠充盈欠佳外,余病例肠腔充盈满意,对病变的显示、衬托满意.阳性对比剂组与甘露醇加阳性对比剂组在检出病变方面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χ2=5.74,P<0.05),在肠腔充盈方面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χ2=25.28,P<0.01),甘露醇加阳性对比剂效果更好.结论口服甘露醇在肠道CT检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明显提高病变的检出率.

    作者:陈训贵;谌长江;桑强章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神经纤维瘤病的颅脑和脊柱的MRI表现

    目的认识神经纤维瘤病的颅脑及脊柱MRI表现,为临床进一步诊治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临床或影像学确诊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MRI图像,同时查阅了近年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提出神经纤维瘤病的主要颅脑和脊柱的MRI表现及有关病理解释. 结果 11例为NF1,5例为NF2,NF1中眼眶周围丛状神经纤维瘤6例,其中5例伴蝶骨翼发育不良,视神经增粗1例,基底节信号异常8例,2例伴椎管神经纤维瘤.NF2均表现为两侧听神经瘤,其中2例合并多发脑膜瘤及其他颅神经瘤和椎管肿瘤. 结论 NF1及NF2有明显特征性颅脑及脊柱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及影像资料,我们能对神经纤维瘤病对颅脑及脊柱影响作出客观的评价.

    作者:李玉华;张永平;薛建平;朱礼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患儿32例,并与30例对照组儿童彩色多普勒超声调查结果进行比较,采用相关系数及U检验进行评估,从而提供客观诊断依据和方法,并指出不足.结果①SMA与AO夹角与LRV近肾门端流速显著相关,夹角越小,流速越慢.LRV流速与LRV内径b/a值极显著相关,b/a值越小,流速越慢.SMA与AO夹角与LRV的b/a值显著相关,夹角小,b/a值小.②正常儿童与患儿SMA与AO夹角二者统计值存在显著差异,正常儿童SMA与AO夹角平均值大于患者.③正常儿童与患儿的LRV流速具有统计学意义,前者的LRV流速显著大于后者.④提出受检者SMA与AO夹角、LRV MAX VEL(m/s)及LRV的b/a值三者变量测试正常控制范围.结论超声诊断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对儿童不明原因血尿或蛋白尿具有重要诊断意义.

    作者:黄克诚;陈旭东;赖会君;戈元元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与CT分析

    本文收集我院1991年12月-2001年12月临床及CT资料完整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患者108例,并对照其CT表现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蒋高民;臧静;贾京萍;杨常运;范力军;王春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