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施甸县95例危急孕产妇救治情况分析

赵颜

关键词:危急, 孕产妇, 救治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危急孕产妇救治情况分析,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通过对施甸县2011~2013年到接产医院和上级医院分娩的95例危急孕产妇抢救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2年危急孕产妇抢救成功率为97.89%,其中2011年危急孕产妇抢救成功率为97.06%,2012年抢救成功率96.96%,2013年抢救成功率100.0%;孕期高危因素第一位是子痫前期或子痫,占27.37%;产时或产后高危因素第一位是产后出血,占33.68%。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特别是高危孕产妇的筛查工作、提高产科人员技术水平、完善危急孕产妇救治网络以及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有效措施。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恶性胸腔积液的综合治疗

    恶性胸腔积液(MPE)是由肺癌或其他恶性肿瘤累及胸膜或原发性胸膜肿瘤引起的胸腔积液,MPE 占整个胸腔积液的25%,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对于MPE治疗主要是为了有效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缓解呼吸困难,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我院自2008年1月~2013年9月采用胸腔内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并腔内灌注顺铂+白介素-2等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同时配合应用中医中药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何士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66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且无其他妇科病变及乳腺疾病的患者128例。其中66例在诊刮后口服妈富隆治疗,连服21天为1周期,3周期为1疗程,将其作为治疗组。62例仅行诊刮术,作为对照组。诊刮前及治疗后均行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均检测血、尿常规,肝功能及血糖、血脂,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泌乳素和睾酮。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2%,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后E2、P平均水平较用药前有明显下降,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FSH、LH、PRL、T平均水平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的厚度比较及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诊断性刮宫术后口服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安全、有效,可使子宫内膜厚度显著缩小,降低E2、P水平,不良反应少,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婷婷;陈秀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异位妊娠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1年10月急诊科转诊妇产科的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46名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23名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按照本次课题研究制定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另外23名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按照常规医疗护理进行护理,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6.0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均衡性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来分析。结果:采用本次实验制定的护理方案的患者术后预后较好(P<0.05)。结论:异位妊娠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应该给予及时大量输血和及时有效的手术,并应给予其积极的心理护理和术后饮食护理,促使其恢复。

    作者:易雪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内科胸腔镜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胸腔镜检查资料。结果22例患者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13例为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恶性胸膜间皮瘤1例;慢性炎症4例。结论内科胸腔镜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邢彬;栾坤;张高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不典型性低血糖症的护理干预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无自我感知的不典型性低血糖症。因无明显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或较轻不易察觉。容易造成漏诊、误诊。我科自2010年1月-2011年6月共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107例,其中出现不典型性低血糖症者10例,经及时处理而转归。总结如下。

    作者:邱传芝;陆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激励机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现在的很多医院管理人员都有一个管理方面的难题,那就是护患关系差、护理人员流失率高,很多医院因为护理质量而被病人家属投诉的事件层出不穷。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激励机制能够产生非常显著的作用,可以提升医护人员的积极性,进而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笔者探讨了不同的激励方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为的是将激励机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不断优化,增强其可行性,以更好地践行“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先进的、正确的现代护理理念。

    作者:陈秋琴;林飞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肝部分切除联合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46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联合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4月我院采用肝部分切除联合手术治疗的46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肝部分切除联合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肝部分切除联合手术在治疗肝胆管结石上疗效显著,可以显著降低复发比率和结石残留率,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疗效。

    作者:刘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和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效果和特点。方法:从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接受并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0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为55例,女性患者为45例,所有研究对象中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有62例,肺结核患者有20例,支气管哮喘有8例,支气管扩张的有10例患者。所有对象均采用心理护理、呼吸观察护理、咳嗽咳痰护理、氧疗护理、饮食护理等措施,观察其护理的效果和特点。结果:在所抽取的100例研究对象中,通过护理后治愈89例患者,治愈率为89%,无效的为7例,死亡4例。结论:在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中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方式,提高了治疗的水平和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邹晓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常见阴道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以白带的性状发生改变以及外阴瘙痒灼痛为主要临床特点,性交痛也常见,感染累及尿道时,可有尿痛、尿急等症状。常见的阴道炎有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

    作者:曾润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健康管理方式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干预作用影响

    目的:将健康管理方法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防治,以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及改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护理评估量表》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来评定健康管理方式对妇科恶性肿瘤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健康管理组治疗3个月后通过健康风险性评估及健康干预,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恶性肿瘤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在治疗期间借助健康管理的手段与方法,实现身心及社会关系的自身调节,达到增强抗肿瘤信念、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期的目的。

    作者:张淑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护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患者出现的病症也是多种多样。宫颈癌作为我国女性的常见病症之一,一直困扰着广大女性朋友。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放疗,它疗效好,适用广泛。对于进行放疗期间的患者来说,实行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治疗患者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立芬;陆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江南中医妇科流派调经六法

    月经失调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等发生异常,以及伴随月经周期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其也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如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症等。现代社会中,月经失调已成为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江南中医妇科流派临证调经时既有各自的个性,又有共融性及贯穿性,终形成一种调经特色。

    作者:陈建凤;胡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气压弹道碎石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对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气压弹道碎石麻醉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进行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气压弹道碎石麻醉手术的患者62名,之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硬模外麻醉的方法使用到观察组中,而对照组使用的是腰硬联合麻醉的方法,后对这两组人员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在麻醉起效方面,效果方面,对照组比观察组好很多(P<0.05)。而在并发症、术中、后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要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病人生命体征在麻醉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这两种方法在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手术中的应用各自有各自的特点,麻醉效果都比较好。因此,医生在选择麻醉方法时要根据病人的实际状况进行,这样麻醉效果才会达到佳。

    作者:蔡有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偏瘫是脑血管意外易致的一种表现,肢体功能障碍、肢体偏瘫,这也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由于恢复较长、且效果差,病人常会产生自卑及恐惧等心理。由于病态心理刺激影响整个病情恢复,所以早住院期间应注意心理几肢体的功能训练。

    作者:李银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β受体阻滞剂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讨相应的护理策略。方法:随机将我院8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析比较β受体阻滞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护理策略。结果:经过分析发现,治疗组的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总的有效率达到了92.9%,且患者治好后较治疗前的心率有所下降,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均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正确的护理策略可使患者的疗效有效提高。

    作者:潘海燕;李赫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 CT 胸腺瘤影像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胸腺瘤的MSCT影像特征,探讨其对组织学分型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胸腺瘤病人MSCT影像特征,并与WHO组织学分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40例胸腺瘤A型10例,AB型6例,B型18例,C型6例。 CT表现为:囊变、钙化、分叶、胸膜结节、胸水、心包积液、肺水平裂结节等。结论:胸腺瘤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可对良、恶性鉴别诊断及其组织学分型提供帮助。

    作者:赵寰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分析与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例80例,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研究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87.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和引发患者心功能恶化。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两组对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复律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安全性较好,明显的区别就是普罗帕酮复律时间要低于胺碘酮。

    作者:魏淑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妇科例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体会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腹腔镜手术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许多的妇科医院都在使用这一高端技术,从而也使腹腔镜的应用领域有了进一步的扩大。通常它对病人具有恢复快、疼痛少、创伤小和效果好等优点,这无疑是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更好的保证。然而腹腔镜手术虽然能够提高整个手术的效果,但是采用腹腔镜手术的过程中,它需要较长的手术时间,这就对对麻醉的方法和麻醉期的监护有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合理有效的麻醉不仅能够为患者减少许多手术疼痛,而且还会提高整个手术的质量。故而对妇科例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过程及效果进行一些深入调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问题分析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就会更好的提高妇科例腹腔镜手术[1]的质量和效果。

    作者:于洋;徐俊伟;刘大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42例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仔细询问患者病史结合妇科检查、腹腔镜检查、B超等辅助检查,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或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均进行药物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效果。结果:42例患者有8例患者误诊为卵巢肿瘤,误诊率为19%,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均痊愈出院,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使用镇痛药物例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经药物辅助治疗,均未出现复发。结论:腹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唯一有效手段,术后配合必要的药物辅助治疗可有效避免复发,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开腹手术治疗,值得推荐。

    作者:黎美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贫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状态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贫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不良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52例MHD患者,依据 Hb浓度分为贫血A组(22例)、贫血B组(3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根据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SGA)进行患者营养状况评分,检测血清肌酐(Scr)、血浆白蛋白(Alb)的变化。结果:不同程度贫血SGA评分平均分值、Alb值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rHuEPO治疗后,52例患者SGA评分平均值、Alb值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会加重营养不良状态,贫血改善后,营养不良状态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作者:孔玲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