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林;李雅琴;陆普选;吴政光;董汉彬
目的建立胎儿颈部软组织厚度(nuchal skinfold thickness, NT)的正常参考值,以便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提供参照.方法经腹超声测量3203例中晚孕期胎儿颈部软组织厚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步得出各孕周胎儿NT的参考值范围.NT随着孕周增加而增长,其回归方程:NT=-1.448+0.401×孕周(r=0.790, P<0.0001).结论 NT的变化遵循胎儿发育的规律,有其本身的固定图像特征.本文提出的各孕周的NT超声测值,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筛查有重要参考价值.其敏感性为66.67%,特异性为95.06%,准确性为95%.
作者:陈彦红;许春梅;严思萍;万里凯;宁加玲;张永兵;王小燕;马刚;黄向红;康利克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年龄、性别、心率和前、后负荷等因素对儿童右心室多普勒超声Tei指数的影响,建立右心室Tei指数的正常值.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估测149名正常儿童,61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和34例肺动脉瓣狭窄患者的右心室Tei指数.结果右心室Tei指数与年龄、性别、心率、前负荷与后负荷间无显著相关性(P=0.0754,0.8652,0.1002,0.4104, 0.8379,均>0.05),右心室Tei指数正常值为0.26±0.0838.结论多普勒超声Tei指数不受年龄、性别、心率及负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可以用来估测先心病儿童的右心室功能.
作者:张玉奇;陈树宝;孙锟;陈笋;沈蓉;张志芳;武育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鞍上生殖细胞瘤的MRI 的表现特征并对其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对11例鞍上生殖细胞瘤的MRI材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鞍上生殖细胞瘤的形态、发生部位、T1加权和T2加权成像的信号和增强后的特征.结果 11例鞍上生殖细胞瘤中,4例(36.4%)肿瘤形态不规则,肿瘤侵犯至垂体和垂体柄分界不清.5例(45.5%)肿瘤仅累及垂体柄,引起垂体柄增粗;2例(18.2%)肿瘤累及垂体柄和下丘脑.全部肿瘤外缘清楚.于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侵犯垂体和垂体柄者强化欠均匀,位于垂体柄和累及垂体柄及下丘脑者呈明显均匀强化.结论鞍上生殖细胞瘤常累及垂体柄及下丘脑或垂体,肿瘤边界清楚,增强后有明显强化.
作者:朱丹红;苏小方;于海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孕妇,29岁,孕2产1.因停经25周来院检查.B超所见:单胎,颅骨变薄,颅骨光环尚完整,双顶径6.4 cm,脑组织皱缩,脑沟深而宽,脑中线不居中,双侧侧脑室未见明显扩张.脊柱排列规则,胎心搏动规律,胸腹比例可.胎儿四肢长骨发育均短小,其中股骨长约3.8 cm.四肢长骨均可见强回声连续中断,部分错位分离或弯曲、成角(如图).胎盘前壁,厚薄一致,内回声尚均.羊水大深度9.0 cm.超声诊断:①单活胎、中妊;②胎儿成骨发育不全并脑组织发育不良;③羊水过多.后经引产,尸解及X线证实.
作者:吴莲花;王灿省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心血管疾病是发达国家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冠状动脉疾病引起.据国外相关文献报道,约50%的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首发表现是心肌梗塞,超过50%的心肌梗塞患者在发病急性期一个月内死亡[1,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因而在症状出现前早期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明确诊断、进行相应治疗就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也给影像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朱海峰;范家栋;王东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患者男,30岁,因发现双侧手、腕关节周围皮下结节近4年,结节缓慢增大,每日晨起消失,活动后出现,于2003年5月9日来我院诊治.查体:双侧手、腕关节周围多发皮下结节,1~2cm,质软,活动度可,压之消失,周围皮肤无异常,左手中指掌骨略增粗,关节活动可.一般情况可,无内分泌、消化道及其他异常症状,无家族史.X线及CT检查(图1,2)见双手多发掌指骨及双足多发趾骨骨干或干骺端可见大小不一圆形或卵圆形囊性透亮区,以左手掌、指骨为著,病灶边缘可见分叶状,骨皮质变薄,尚连续,部分病灶内可见钙化斑块,左侧尺骨远端软组织内可见肿块影,邻近骨皮质受压、凹陷,并且有硬化边缘,左侧桡、胫骨远端可见骨性隆起,其基底部宽广,表面光滑.双侧手腕关节CT增强表现:两侧腕关节周围可见多发软组织结节影,密度尚均,境界清楚,增强后可见明显强化,程度和血管相似.
作者:成建明;强金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肾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脉冲多普勒(PW)表现特征及其病理学基础,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肾癌(24例肾透明细胞癌,11例肾腺癌,1例肾间变癌)进行CDFI、PW检查,术后肿瘤组织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体分别应用抗CD105和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单克隆抗体,计测微血管密度(MVD)和动脉分数(AF),超声检测结果与病理免疫组化结果对比.结果肾癌血供丰富,瘤周多弧形血流,瘤内多纡曲网状血流,整体呈高速低阻状态,瘤周阻力指数(RI)高于瘤内阻力指数.免疫组化显示肾癌微血管中肌性血管居多,AF为0.59±0.09,微血管形态及密度差异较大,但其表现与RI一致.结论 CDFI、PW检测肾癌血供呈高速低阻状态,瘤周RI高于瘤内RI,此为诊断肾癌的主要参考指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的肾癌微血管形态及分布特点是其高速低阻血供的病理学基础.
作者:纪晓惠;赵玉珍;田建华;孙心平;王晓玲;薛逊;乔治斌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类癌的临床、胸部平片及CT诊断.方法针对经手术及病理确诊资料完整的9例肺类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其临床、胸部平片及CT表现.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6例(66.7%),咳血5例(55.6%),发热3例(33.3%).胸部平片肿瘤位于右肺6例,左肺3例,8例呈圆或类圆形,密度均匀,2例见浅分叶.CT扫描6例中,2例圆形,4例(80%)分叶状,3例(50%)见中心密度减低的坏死区,肿瘤的平均直径4.3cm,平扫平均CT值37.6Hu,注入对比剂后6例均有不同程度增强,CT值平均上升39.8Hu.结论肺类癌的表现缺乏特征性,但若能认真分析胸部平片及CT的每一征象,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完全可以提高本病术前诊断水平.
作者:王成林;李雅琴;陆普选;吴政光;董汉彬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组织谐波显像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9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基波显像和组织谐波显像对比观察.结果组织谐波显像对输尿管内液区及结石病灶的边缘显示清晰,优于基波显像.结论组织谐波显像能明显提高图像质量,使输尿管结石的阳性显示率和准确性明显提高.
作者:陈定章;朱永胜;周晓东;郑敏娟;石晶;郭炜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本文阐述了数字人脑与数字人体的关系及国内外研究概况,讨论了数字人脑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关键科学问题,提出数字人脑的研究目标,并给出数字人脑研究的总体方案.
作者:韩力群;涂序彦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总结36例颅底异常血管网病的多普勒超声探测经验,评价无创诊断颅底异常血管网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TCD)、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技术探测颅底异常血管网病颅内血管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比较分析.结果 TCD探测24例,明确诊断22例,高度怀疑1例,阴性者1例,与DSA比较诊断符合率为96%.CDFI及CDE探测12例,均明确诊断为颅底异常血管网病,并被DSA证实.结论 TCD、CDFI及CDE能实时动态观察颅底血管及血流动力学改变,CDFI及CDE对狭窄处血流显示敏感,有助于准确判断血管闭塞与轻度狭窄,对颅底异常血管网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又因其无创,病人易接受,可作为颅底异常血管网病病人诊断、定期随访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小征;吕健;莫雪红;束枫;华莎;马廉亭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患者男,45岁.因高热数日伴右上腹痛就诊.查体:右上腹明显压痛,无腹肌紧张,无移动性浊音,体温39.5℃.超声检查:于肝右前叶及左外叶可探及两个低回声包块,内呈蜂窝状,大小分别为14.0cm×10.3cm和6.4cm×6.3cm,其中左外叶的低回声包块内可见4.1cm×3.7cm的不规则无回声区,透声差.超声诊断:肝脏多发巨大脓肿.行超声引导下穿刺,证实超声诊断.
作者:郭丽华;刘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正常人胸背动脉(TDA)血流动力学.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测量120个正常人240条胸背动脉主干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大血流速度(Vmax),平均血流速度(Vmean),舒张期小血流速度(Vmin),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人胸背动脉血流参数95%参考值范围: Vmax 28.46~60.26cm/s,Vmean 6.80~22.84cm/s,Vmin 1.16~6.76cm/s,PI 1.78~3.34,RI 0.84~0.95.TDA血流参数左右无显著性差异;男性血流速度高于女性(P<0.05);老年组(60~79岁)各项血流参数与青年组(20~39岁)、中年组(40~59岁)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提出了正常TDA的基础参数,为背阔肌肌瓣皮和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客观的对照标准.
作者:张莉;李智贤;刘达恩;农庆文;卢月华;臧毅;张步林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显示筛窦解剖方面的作用,同时探讨筛窦解剖变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GE Lightspeed Plus多排螺旋机对250例进行筛窦横断面HQ或HS模式扫描,然后经工作站作冠状面、矢状面等切面三维重建.结果筛窦的冠状面、矢状面多平面重建图像几乎与直接扫描相同,筛窦的解剖变异发生率较高,所见的解剖变异有5种,其中筛大泡104例,占总变异的56.5%;Onodi气房48例,占26%;眶下气房12例,占6.5%;筛凹低位8例,占4.3%;纸样板内移12例,占6.5%.结论筛窦横断面HS或HQ模式的扫描,经三维重建可以得到冠状面及其他任何切面图像,完全能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它能如实反映筛窦的解剖变异,对鼻内镜外科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李玉华;高煜;薛建平;朱铭;曹荣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心型肺癌支气管腔的形态变化.方法对100例经病理证实的中心型肺癌行螺旋CT扫描,应用SSD方法对支气管三维成像.结果支气管狭窄43例,呈鼠尾状、偏心状、串珠状和不规则状狭窄;支气管梗阻57例,呈截断性、斜状、不规则状梗阻和先狭窄后梗阻,狭窄和梗阻后支气管显影18例.结论螺旋CT三维成像能良好地显示支气管腔的形态变化.
作者:王万旗;寇景全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提高对卵巢囊腺瘤、囊腺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37例,45个卵巢囊腺瘤及囊腺癌的CT表现.结果 37例45个卵巢囊腺瘤、囊腺癌中,卵巢囊腺瘤28例32个肿物,以囊性为主,形态上多为圆形或卵圆形,囊壁薄而规则;囊腺癌9例13个肿物,以囊实性为主,多为双侧不规则形,囊壁及囊内分隔厚而不规则呈结节状.CT术前诊断正确率达89%.结论 CT是诊断卵巢囊腺瘤、囊腺癌的重要检查方法,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应结合临床综合分析,有利于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作者:赵淑丽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盂唇损伤的价值.方法对33例肩关节损伤患者术前进行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 29例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符合,4例超声诊断与手术不符,超声诊断敏感性84%,特异性90%,准确性88%.结论超声是诊断盂唇损伤的一种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作者:林发俭;王金锐;贾建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三维CT成像诊断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8例马蹄内翻足的三维CT图像并与X线平片比较.结果 8例马蹄内翻足中左下肢2例、右下肢4例、双下肢2例.3DCT较X线平片更能准确地反映马蹄内翻足程度和跗骨的发育异常以及各骨间的异常空间关系.结论 3DCT在马蹄内翻足的术前诊断和疗效评定上可作为X线平片的有效补充手段.
作者:陈志新;梁立华;万建群;赵清洲;陈耀强;李锦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柔脑膜转移的解剖基础、转移途径和MRI的诊断价值.方法 29例病人均行横轴位、矢状位T1WI, 横轴位T2WI和横轴位FLAIR平扫.团状注射Gd-DTPA 0.2mol/kg后行横轴位、矢状位T1WI 和冠状位T1WI抑制脂肪序列增强扫描.结果脑实质转移灶伴柔脑膜线状增厚、增强影占17.24%.脑实质转移灶伴柔脑膜结节灶及线状增厚、增强影占24.14%.柔脑膜结节灶及线状增厚、增强影13.79%.单纯柔脑膜结节灶6.90%.单纯柔脑膜线状增厚、增强影13.79%.沿室管膜以及柔脑膜线状增厚、增强影13.79%.脑实质转移伴柔脑膜以及颅神经脑池段增厚、增强影10.34%.结论柔脑膜的解剖结构、血供特点和脑脊液循环决定了柔脑膜即可发生血源性转移又可发生脑脊液源性转移.恶性肿瘤怀疑柔脑膜转移的病人必须行MRI增强检查,以免漏诊.
作者:张贵祥;李玉洁;赵京龙;胡运胜;周根全;张悦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MRI能够清楚显示心肌病特征性的形态变化,可补充超声心动图的不足,为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MRI电影尚可准确地对心功能进行无创性评价.近年用于缺血性心脏病的MR心肌灌注及延迟增强扫描,对心肌病的诊断也有重要作用.心肌灌注扫描可以发现心肌缺血,延迟增强提示心肌纤维化等,对分析肥厚型、扩张型等心肌病的预后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心肌病(肥厚型、扩张型、限制型和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心肌病)的MRI诊断加以评价.
作者:李世国;刘玉清 刊期: 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