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卫;徐启武;崔尧元
女,26岁.葡萄胎清宫术后5年,反复阴道出血5个月.妇科查体:阴道后壁黏膜见3cm×3cm×3cm紫蓝色结节,无压痛,无活动性出血.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尿HCG弱阳性,血HCG大于50ng/ml.心电图正常.肝肾功能正常.胸片示:双肺转移性癌.半月后复查肺门区出现新的结节状影.超声征象:子宫增大,长径11.2cm,横径 7.4cm,前后径6.5cm.包膜光滑,肌壁变薄且不均匀,测值前壁后度0.82cm,后壁厚度 0.62cm,底部肌壁厚度0.91cm.肌壁回声偏低.宫腔内见一测值为6.0cm×4.3 cm×5.3cm实质性中等度偏强回声团块.形态不规整,边界欠整齐,无包膜,内部有多条短管状或类圆形无回声区,尤以与肌壁交界处更明显.彩色多普勒显示为丰富的动静脉血流, 频谱显示团块周边动脉血流:Vmax0.12m/s,Vmin0.16m/s,Vmean0.18m/s,PI =0.42,RI=0.33.
作者:史月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人脑不同弥散梯度方向弥散加权像(DWI )上豆状核及放射冠的表现特征.方法利用不同弥散梯度方向对50例正常人脑施加平面回波弥散加权成像检查, 测量豆状核及放射冠的信号强度及其表观弥散系数(A DC值).结果豆状核的ADC值及信号强度在不同弥散梯度方向上差异无显著性, 而放射冠的ADC值及信号强度在不同弥散梯度方向上有明显差异.结论豆状核信号强度及其ADC值不受弥散梯度方向影响; 而放射冠的信号强度及ADC值则受其影响,定量地研究放射冠的弥散应该描述弥散梯度方向.
作者:王秀河;黄力;刘斯润;陈汉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为口腔医学临床上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TM JDS)的诊断提供更好的影像学参考.方法在国产磁共振系统上,采用自行研制的颞下颌关节MRI表面线圈完成颞下颌关节区的MRI成像,并与关节造影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结果 MRI成像效果良好,更能清晰地显示出关节盘及其相关组织的结构状态,同时,由于对人体无任何放射性损害,无侵犯性操作,这些均是X线平片关节造影、CT无法比拟的.结论采用本技术完成的颞下颌关节MRI成像,更有助于临床TMJDS的诊断.
作者:谭北旋;夏防汛;马绪臣;佟海涛;张弘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女,32岁,人工流产术后腹痛1周.1周前于私人诊所做人工流产术,术中患者突感下腹部剧痛,难以忍受,伴心悸、恶心不适,故停止手术,予止痛、抗炎治疗.专科查体:宫口见一 0.3cm×2cm×1cm大小黄色组织堵塞.B超提示:子宫内残留物.
作者:李娟;都基权;刘禄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测量多层面螺旋CT机的方法和技术,评价其性能质量.方法采用Catphan体模对Picker MX8000进行自动测试,测量了设备的空间分辨率、低对比度分辨率、噪声、CT值等性能参数.结果多层面CT机的质量与插值方法、螺距等因素有关.结论多层面CT能够提供与单层面CT机一样的质量,而单位时间的扫描范围是单层面CT机的2~3倍,多层面CT机是CT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作者:余晓锷;王致远;洪德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心肌声学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在定量心肌血流灌注时的各项参数测量的重复性.方法对12条犬于注射乙酰胆碱(Ach)前、后分别重复进行心肌声学造影,采用声学密度定量(AD)技术获取TIC各项参数,计算注射Ach前、后即静息和冠脉大扩张时各项参数的变异系数.结果 随冠脉血流(CBF)增加,TIC参数中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和曲线下降斜率(DS )明显增加,峰值时间(TP)、峰值减半时间(HT)和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MTT) 明显减小,P值均小于0.0001.在静息和冠脉大扩张两种状态下,TP、PI和MTT的重复性较好,变异系数分别为13.00%、14.99%、15.50%(静息)和10.84%、16.12%、19.58% (冠脉大扩张),而HT、AUC和DS的变异系数次之,静息和冠脉大扩张时分别为20.38% 、22.53%、25.82%、和17.12%、25.72%、26.09%.结论采用AD技术获得心肌声学造影TIC,其各项参数的测量重复性较好,技术稳定,为心肌声学造影评价局部心肌血流灌注提供定量方法,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袁霞萍;王新房;刘望彭;康春松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应用超声检查技术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A )及骨性关节炎(OA)患者的膝关节的滑膜病变情况,了解正常人群膝关节的滑膜情况.方法超声检查36例RA、33例OA共计138个膝关节及44例正常对照组的88个膝关节的髌上囊进行横切面与纵切面探查,测量其滑膜厚度,观察关节腔积液的情况.结果正常人膝关节滑膜厚约(0.10±0.02)cm,RA与OA患者膝关节滑膜均明显增厚,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01),但RA与OA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RA膝关节积液发生率高于OA.结论 RA和OA患者双膝关节滑膜均明显增厚且表面不光滑、边缘不规则,RA膝关节受累后易发生关节积液;正常人的滑膜厚度与年龄无明显关系.
作者:苏茵;毛汛;张万蕾;孙瑛;马本良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囊性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囊性肾癌病人行彩超检查. 结果 24例囊性肾癌分别为囊肿型12例,分隔型8例,结节型4例.22例病灶实质部分或分隔上发现彩色血流,动脉血流峰值流速小于0.40m/s者15例,阻力指数范围0.40~0.9 0.结论彩超对显示病灶血流情况和提高诊断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备建;季正标;毛枫;王文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超声显像,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彩色能量图,它们观察到的是一种相对静态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在造影超声应用以前,超声诊断技术缺乏有效的动态造影以增强信息是一种明显的不足,故在诊断肝脏肿瘤等多种肝脏疾病的准确性方面被认为略逊于经常使用造影增强的CT、MRI等影像技术.近年来,随着超声造影剂研制的不断改进以及超声成像技术的发展,新型声学造影方法成功地开辟了全新的超声造影领域.大量研究证明 [1-10],声学造影能有效地增强肝脏的二维超声影像,反映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不同的血流灌注、造影剂分布和影像动态变化,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优越性越来越为人们所共识.
作者:左松;刘政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女,27岁,第1胎,孕28周,行常规产前检查,胎儿呈头位, 腹围(AC) 24.1cm,双顶径(BPD) 7.3cm,头围(HC) 25.5cm,股骨长径(FL) 5.1cm ,胸围(TC) 26.7cm,胎心率(FHR)140次/分,规则,羊水指数(AFI) 11.5cm.超声于胎儿胸腔内显示一大小约6.0cm×4.2cm的囊性包块,边缘较清晰,形态呈葫芦状;包块的主体位于脊柱的左侧,上端抵胸廓的上缘,下端近膈肌光带,心脏被推向右侧,心脏的四腔结构尚可分辨,包块的左侧未见肺组织回声,包块的前上及右侧胸腔内有肺组织图像,胸腔内未见积液暗区(如图);胎儿腹腔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提示中孕、胎儿(左)胸腔囊性包块性质待查.1周后引产出一男婴,外观发育正常;尸解开胸后见纵隔的中下部分显著右偏,心脏位于脊柱的右侧,左侧胸腔几乎为包块所占满,上部与肺门结构相连,胸腺 (超声误认作肺组织)位于包块的前上偏右侧,右肺三叶组织发育较好,左肺上叶仅见0. 3cm×0.5cm大小;包块壁呈蛋青色,厚约0.1cm,针吸其内容物为清亮、无色无气味液体 ;镜下病理见包块内壁衬有柱状上皮细胞,壁内可见散在的平滑肌细胞,诊断:(左)胸腔支气管源囊肿.
作者:贺声;蔡春儒;郑淑红;于莲政;李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选择合适的脉冲线圈以获得清晰的腹部磁共振图像.方法 14例病人采用体线圈和体部相控阵线圈分别进行腹部磁共振扫描,两种线圈的扫描序列完全一致,比较两种线圈所获图像的质量.结果用相控阵线圈采集的腹部磁共振图像的平均信噪比明显高于体线圈所获图像( P<0.05).结论利用体部相控阵线圈可明显提高腹部磁共振图像的质量.
作者:张晨;陈敏;尹晶晶;蔡葵;王文超;杨薇;杨正汉;周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术在溢液性乳腺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与手术病理证实的165例溢液性患者的乳腺导管造影片的X线表现.结果乳腺导管造影表现的分类,导管正常者12例, 占7.27%;单纯性导管扩张者89例,占53.94%;导管扩张伴炎症者11例,占6.67%;导管扩张伴囊肿形成者2例,1.21%;导管扩张伴乳腺增生10例,占6.06%;导管内乳头状瘤34例,占20.61%; 导管癌7例,占4.24%.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术对溢液性乳腺病的诊断与鉴别有很大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
作者:潘芝梅;俞琳玲;李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股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诊断标准.方法根据125例正常健康者颈动脉及股动脉超声图像,测量颈动脉及股动脉内径(D)、颈动脉及股动脉内膜-中膜层厚度(IMT)、颈动脉及股动脉僵硬度(β)和大剪切率(SRs).结果随年龄增加,颈动脉及股动脉IM T、D、β呈增加趋势,SRs降低;正常人颈动脉和股动脉IMT分别为(0.63±0.15)mm、(0. 68±0.21)mm,颈动脉及股动脉IMT上限分别为0.93mm、1.11mm.将正常人分为≥50岁组与< 50岁组,颈动脉上限分别为1.09mm、0.85mm;股动脉上限分别为1.26mm、0.98mm. 结论正常人颈动脉及股动脉的IMT、血管内径和僵硬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加.采用I MT≥1.2mm可用于诊断颈动脉及年龄<50岁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于50岁以上患者,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标准取IMT≥1.3mm较为合适.
作者:张梅;张运;高月花;张园园;李秀昌;葛志明;季小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阐述胃部病变在SCT上的表现,探讨SCT 在胃部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有明确病理与临床诊断的67例胃部疾病患者的腹部CT平扫与SCT增强扫描时的表现,根据胃部病变增强扫描前后的CT值来评价各种疾病的CT增强情况.结果胃部病变表现为局限(55例)、广泛(7 例)胃壁增厚或肿块形成(5例).在SCT增强早期,大多数胃癌、间质瘤、活动性溃疡、反应性水肿、静脉曲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强化,胃溃疡瘢痕,非霍奇金淋巴瘤、嗜酸性细胞浸润无明显强化.结论增厚的胃壁是否僵硬,有无肿块形成及SCT增强扫描的早期强化情况对胃部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意义.
作者:谢琦;陈胜利;刘兵;刘璋;张静;吴沛宏;陈明旺;江新青;曹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2DM)病人,及2DM伴高血压病人脑血流的灌注特点.方法用 99m Tc-ECD对71 例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进行脑SPECT显像.同时观察糖尿病大鼠脑血流的变化,并用 APP17肽加以干涉.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大脑颞叶、额叶皮层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稀疏区及缺损区,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更为明显.糖尿病大鼠颞叶、顶叶血流灌注减少,而用APP17肽干涉的糖尿病大鼠脑血流灌注有所改善.结论在老年2DM病人中,尽管尚未出现脑出血及脑血栓等脑血管疾病,但已有脑血流灌注减少,脑S PECT的检查对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防治起到了敲响警钟的作用.动物实验结果提示APP17肽对糖尿病大鼠脑血流灌注有防护作用.
作者:张人玲;关乐;孙素花;盛树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原发腹膜后肿瘤的影像诊断一直是对影像医师的挑战.现分析我院诊治的7 例病例,进一步探讨定性和定位诊断问题.
作者:张立仁;高萍;崔红;王剑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男,16岁,因右大腿疼痛1周入院.查体:体温正常 ,右大腿温度高、未见静脉怒张及肿块、肢体活动良好.实验检查:血钙磷正常.碱性磷酸酶176U/L.
作者:张凤翔;原兰;张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纤溶系统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超声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将78 例受试者分为正常组(A组)和动脉粥样硬化组(B组).检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纤溶酶原激活物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结果 A组和B组Ang II分别为 (32.68±13.85)pg/ml和(36.96±30.2)pg/ml, Ald分别为(0.21±0.06)pg/ml和(0. 24±0.04)pg/ml,PAI-1分别为(0.51±0.17)AU/ml和(0.59±0.14)AU/ml,两组测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t-PA分别为(0.33±0.12)IU/ml和(0.35±0.15)IU /ml(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血液中的RAS和纤溶系统分泌异常.
作者:张梅;张运;谈红;高月花;张园园;朱媛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无症状长期吸烟者肺小气道损害的深吸气末和深呼气末HRCT表现.方法非吸烟组25例和吸烟组45例,吸烟组按吸烟量分为轻度吸烟组和重度吸烟组.行吸气末和呼气末HRCT扫描,分析HRCT表现. 结果小叶中心型肺气肿、间隔旁型肺气肿、肺实质微结节、磨玻璃样密度影、空气潴留等在吸烟组的发生率高于非吸烟组(P<0.05或P<0.01);小叶中心型肺气肿、间隔旁型肺气肿和空气潴留在重度吸烟组的发生率高于轻度吸烟组(P<0.05).结论长期无症状吸烟者肺小气道损害的特征性HRCT表现为小叶中心型肺气肿、肺实质微结节、磨玻璃样密度影和空气潴留.
作者:王振光;路晓东;孔令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32岁,拔牙术后一日出现发热、寒战、左眼疼痛,眼球凸出,视力下降,眼睑红肿,球结膜水肿,视乳头水肿、充血.眼球运动受限.应用美国HP 4500型超声仪,探头频率10.0MHz.超声所见(如图):双眼球眼轴长均为23mm,玻璃体暗区内透声佳,未见异常回声区.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频谱形态正常.
作者:颜宪书;原丽萍;孟凡春;李艳梅;赵昕;张清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