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茵;毛汛;张万蕾;孙瑛;马本良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征象多参数综合分析对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高频二维超声对乳腺恶性肿瘤观察以下指标:病灶形态,病灶边界,病灶周围,病灶内部,病灶后方及有无微小钙化灶,同时选择乳腺良性肿瘤作对照组.两组病例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乳腺癌组38个病灶(71.7%)大体形态不规则,41个病灶(77.4%)边界有毛刺或锯齿状,43个病灶(81.1%)周围无包膜或壁,40个病灶(75.5%)内部回声不均匀,9个病灶(17.0%)后方回声衰减,17个病灶(32.0%)内部有微小钙化灶.超声诊断乳腺癌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5.3%(41/43例).结论二维超声征象多参数综合分析对大多数乳腺恶性肿瘤有助于明确诊断,但对微小乳腺癌的诊断仍有局限性.
作者:王绍文;孙国英;周静兰;陈洪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无明显脑脊液异常的病人在FLAIR图像上出现脑沟高信号的机制和特点.方法对300例无明显脑脊液异常的病人在头部FLAIR图像上是否存在脑沟高信号进行前瞻性MRI筛选,对30例FLAIR图像上存在脑沟高信号的病例在分布、信号及有无增强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 285个病人中 30例(10.5%)表现为FLAIR图像上脑沟高信号,其中16例(5.6%)占位性病变,14例(4.9% )血管性疾病.FLAIR图像上脑沟高信号通常与混浊脑脊液征(在非增强T1WI像上脑脊液信号轻度增加,在T2WI像上脑脊液信号轻度减低)(66.7%)和异常对比增强(95.0%)有关. 结论研究表明FLAIR图像上脑沟高信号可以发生于无明显脑脊液异常的病人.它通常与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病、异常血管增强和混浊脑脊液有关.
作者:张华宁;吴晶;刘连祥;吴育锦;赵华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女,64岁,反复排尿困难1年入院,经B超常规检查,发现子宫实质性占位.体检:子宫大小、形态及质地正常,无压痛.MR检查:子宫底部肌层间见一大小约30mm×25mm×30mm的短T1、长T2信号影,信号强度与皮下脂肪信号一致,边界清楚(图1).增强扫描未见强化(图2).在脂肪抑制序列中呈低信号(图3).MR诊断:子宫肌间脂肪瘤.
作者:陈向荣;张少平;许淑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女,27岁,第1胎,孕28周,行常规产前检查,胎儿呈头位, 腹围(AC) 24.1cm,双顶径(BPD) 7.3cm,头围(HC) 25.5cm,股骨长径(FL) 5.1cm ,胸围(TC) 26.7cm,胎心率(FHR)140次/分,规则,羊水指数(AFI) 11.5cm.超声于胎儿胸腔内显示一大小约6.0cm×4.2cm的囊性包块,边缘较清晰,形态呈葫芦状;包块的主体位于脊柱的左侧,上端抵胸廓的上缘,下端近膈肌光带,心脏被推向右侧,心脏的四腔结构尚可分辨,包块的左侧未见肺组织回声,包块的前上及右侧胸腔内有肺组织图像,胸腔内未见积液暗区(如图);胎儿腹腔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提示中孕、胎儿(左)胸腔囊性包块性质待查.1周后引产出一男婴,外观发育正常;尸解开胸后见纵隔的中下部分显著右偏,心脏位于脊柱的右侧,左侧胸腔几乎为包块所占满,上部与肺门结构相连,胸腺 (超声误认作肺组织)位于包块的前上偏右侧,右肺三叶组织发育较好,左肺上叶仅见0. 3cm×0.5cm大小;包块壁呈蛋青色,厚约0.1cm,针吸其内容物为清亮、无色无气味液体 ;镜下病理见包块内壁衬有柱状上皮细胞,壁内可见散在的平滑肌细胞,诊断:(左)胸腔支气管源囊肿.
作者:贺声;蔡春儒;郑淑红;于莲政;李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女,14岁.主述活动后易疲劳,偶感胸闷、气促.查体:胸骨左缘第Ⅲ肋间闻及2~3级SM,P2一般,触诊无震颤.X线检查:右心室稍大.EKG检查: 窦性心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S>1.临床上考虑先天性心脏病.超声检查:使用H P SONOS 5500型超声心动图仪,探头频率3MHz,心尖四腔、长轴切面显示各心腔大小正常范围,未见心内缺损.非标准胸骨旁短轴切面显示右室流出道后壁,肺动脉瓣下一实质性肿块 ,大小约2.5cm×1.5cm,肿瘤边界清晰,规整,呈长圆形,内部回声欠均匀(图1).
作者:汪洁;陈树宝;孙锟;高玲玲;倪金洪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人脑不同弥散梯度方向弥散加权像(DWI )上豆状核及放射冠的表现特征.方法利用不同弥散梯度方向对50例正常人脑施加平面回波弥散加权成像检查, 测量豆状核及放射冠的信号强度及其表观弥散系数(A DC值).结果豆状核的ADC值及信号强度在不同弥散梯度方向上差异无显著性, 而放射冠的ADC值及信号强度在不同弥散梯度方向上有明显差异.结论豆状核信号强度及其ADC值不受弥散梯度方向影响; 而放射冠的信号强度及ADC值则受其影响,定量地研究放射冠的弥散应该描述弥散梯度方向.
作者:王秀河;黄力;刘斯润;陈汉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宫外孕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2月1日至2001年1月31日我院术前行阴道超声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宫外孕91例.结果 91例病人中有89例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宫外孕,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7.8%(89/91).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宫外孕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幸文琼;徐文捷;徐庸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评价以胃底为声窗经腹彩超在诊断食管静脉曲张中的价值.方法运用经腹彩超,分别以胃底和左肝为声窗,对48例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食管下段进行了检查,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①以胃底为声窗,食管下段的显示率(95.8%)要高于以左肝为声窗的显示率(72.9%)(P <0.005),食管下段内血流信号显示率(93.8%)亦要明显高于以左肝为声窗的显示率(12.5% )(P<0.005).②在图像清晰的情况下,以胃底为声窗进行检查,食管下段二维图像质量要好于以左肝为声窗扫查所获得的图像,彩色血流信号要明显多于以左肝为声窗进行扫查获得的图像.结论经腹彩超以胃底为声窗可较好地显示食管下段及其内的血流信号,为诊断食管静脉曲张提供了好方法,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平;李瑞珍;罗卓琼;刘浔阳;黄飞舟;朱晒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超声显像,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彩色能量图,它们观察到的是一种相对静态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在造影超声应用以前,超声诊断技术缺乏有效的动态造影以增强信息是一种明显的不足,故在诊断肝脏肿瘤等多种肝脏疾病的准确性方面被认为略逊于经常使用造影增强的CT、MRI等影像技术.近年来,随着超声造影剂研制的不断改进以及超声成像技术的发展,新型声学造影方法成功地开辟了全新的超声造影领域.大量研究证明 [1-10],声学造影能有效地增强肝脏的二维超声影像,反映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不同的血流灌注、造影剂分布和影像动态变化,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优越性越来越为人们所共识.
作者:左松;刘政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股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诊断标准.方法根据125例正常健康者颈动脉及股动脉超声图像,测量颈动脉及股动脉内径(D)、颈动脉及股动脉内膜-中膜层厚度(IMT)、颈动脉及股动脉僵硬度(β)和大剪切率(SRs).结果随年龄增加,颈动脉及股动脉IM T、D、β呈增加趋势,SRs降低;正常人颈动脉和股动脉IMT分别为(0.63±0.15)mm、(0. 68±0.21)mm,颈动脉及股动脉IMT上限分别为0.93mm、1.11mm.将正常人分为≥50岁组与< 50岁组,颈动脉上限分别为1.09mm、0.85mm;股动脉上限分别为1.26mm、0.98mm. 结论正常人颈动脉及股动脉的IMT、血管内径和僵硬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加.采用I MT≥1.2mm可用于诊断颈动脉及年龄<50岁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于50岁以上患者,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标准取IMT≥1.3mm较为合适.
作者:张梅;张运;高月花;张园园;李秀昌;葛志明;季小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评估直肠癌术前CT扫描的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52例直肠癌患者行CT检查,观察其CT表现,并和病理作对照分析. 结果 CT显示中晚期直肠癌52例.分期正确43例,占82.6%.结论 CT对早期直肠癌无明显价值,而对中晚期癌肿价值较大,可指导临床手术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作者:刘文瑾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肛瘘治疗一直是外科难点手术[1-3].随着介入法在治疗肛瘘中的应用使传统肛瘘手术的后遗症和复发率大大减低[4,5,8],现就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于学林;李珍红;杨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儿男,3岁,发现脾大、腹水、腹壁静脉曲张20余天.体检:腹部膨隆,脾肋缘下5cm,腹水征(+).B超诊断:布加综合征.
作者:姜书平;刘建涛;闫桂栋;胡京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原发腹膜后肿瘤的影像诊断一直是对影像医师的挑战.现分析我院诊治的7 例病例,进一步探讨定性和定位诊断问题.
作者:张立仁;高萍;崔红;王剑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测量多层面螺旋CT机的方法和技术,评价其性能质量.方法采用Catphan体模对Picker MX8000进行自动测试,测量了设备的空间分辨率、低对比度分辨率、噪声、CT值等性能参数.结果多层面CT机的质量与插值方法、螺距等因素有关.结论多层面CT能够提供与单层面CT机一样的质量,而单位时间的扫描范围是单层面CT机的2~3倍,多层面CT机是CT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作者:余晓锷;王致远;洪德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肝癌门脉癌栓的超声影像特征. 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4例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图像观察.结果门脉癌栓好发于门脉主干、主干及右支,主干及左右支 ;弥漫型、巨块型肝癌多见,其中11例门脉癌栓呈海绵样变.肝动脉扩张明显.结论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但有利于门脉癌栓的检出,还有利于弥漫型肝癌的诊断.
作者:罗淑荣;段云友;赵柏山;袁丽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已经证明,舒张功能是评价左室功能的重要方面.晚近, 左室局域舒张功能引起人们的关注[1],认为左室局域舒张功能异常早于左室整体舒张功能、收缩功能和心电图等的异常改变,因此左室舒张功能异常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心脏疾病的有力证据 [1,2 ].
作者:王世宏;王金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应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探讨退行性主动脉瓣在返流时对冠脉血流及冠脉血流储备(CFR)的影响.方法对主动脉瓣返流组(轻度20例、中度15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静脉注射潘生丁,分别测量静息状态( rest)及注射潘生丁后(DPM)冠脉血流频谱,舒张期峰值流速(PDV)、平均流速(MDV) 、流速积分(DVI);记录心率(HR);用药后(应激状态)与用药前(静息状态)测值之比(D/R)即为CFR.结果随返流程度的增加,PDV、MDV、VI及D/R比值均逐渐降低.组间有明显差异.结论随返流程度的加重,冠脉血供逐渐减少,冠脉血流储备均逐渐降低.
作者:丁萍;童鸿;徐晓文;陈婉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MRI对长骨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长骨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4例长骨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影像资料结合手术病理对照,其主要影像表现为,囊性和浸溶性骨质破坏54例(100%);骨髓侵犯52例(96 .3%);骨骺板或关节破坏25例(46.3%);骨膜反应45例(83.3%);多呈不规则、中断或三角状45例(83.3%);异常新生骨或瘤软骨28例(51.9%);软组织肿块51例(94.4%). 结论 X线平片、CT、MRI三者结合对骨肿瘤的术前正确判断有很大价值.
作者:杨振燕;吴元佐;张蕾;武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通过与常用造影剂Gd-DTPA的比较来评价新型造影剂Feridex对小肝癌的检出和定性诊断能力.方法 53个病例107个疑似小肝癌病变首日行平扫及Gd-DTPA的动态增强扫描,次日行Feridex 增强扫描,对照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结果,比较平扫联合Gd-DTPA动态增强扫描与平扫联合Feridex 增强扫描的病灶检出率和定性诊断率.结果 Feridex 增强扫描小肝癌信号保持不变 ,而良性肝占位的信号随肝实质降低.平扫联合Feridex 增强扫描的病灶检出率较平扫联合 Gd-DTPA增强扫描的略高,但两者的定性诊断率在统计学上相差不显著.结论 Feridex增强的原理、强化方式直至临床应用方法、特点与Gd-DTPA均完全不同,两者互相补充和印证,Feridex增强扫描不仅可进一步提高Gd-DTPA动态增强扫描的检出率,而且可进一步帮助定性诊断.
作者:王莉;陆建平;王飞;刘崎;田建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