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卵巢癌化疗患者中的作用

张文杰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卵巢癌化疗, 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于卵巢癌化疗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择在2010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卵巢癌化疗患者,将这30例患者随机地进行分组,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对照组的15例卵巢癌化疗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15例卵巢癌化疗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心情抑郁程度以及化疗后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过长时间观察,观察组15例卵巢癌化疗患者在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后,取得了满意效果,在护理质量、息者心情抑郁程度以及化疗后产生不良反应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形成的差异大,在统计学方面具有意义(P<0.05).结论:对卵巢癌化疗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帮助改善患者心情,减少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产生,说明优质护理值得在卵巢癌化疗患者的护理中被推广、应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在全髋关节术后镇痛的应用价值方法:26例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使用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F组)和静脉自控镇痛(C组).F组在手术结束后髂筋膜间隙导管连接镇痛泵,药物配置:0.2%罗哌卡因250ml,背景剂量5ml/h,PCA5ml,锁定时间30min,C组手术结束后连接静脉自控镇痛泵,药物配置:舒芬太尼100ug+昂丹司琼8mg+生理盐水共100ml,背景剂量2ml/h,PCA1.5ml,锁定时间15min,记录术后6、12、24、48小时静息状态VAS评分,术后24h 、48h膝关节功能锻炼时VAS评分、PCA按压次数、恶心呕吐发生率、Ramsay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肌力评分.结果:F组在静息状态和功能锻炼VAS评分方面明显低于静脉自控镇痛组(P<0.05).F组患者PCA按压次数、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少于C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肌力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更安全有效.

    作者:宁军宏;王桂荣;白耀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心血管经皮介入治疗的发展概述与展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广泛用于恢复病变冠状动脉前向血流的主要方法,已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基石.但目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限制了PCI的进一步临床应用.随着新装置、新技术和新辅助治疗的创立及验证,冠心病的PCI治疗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本文对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中应用的新成果作一综述和展望,重点讨论冠状动脉内支架、直接心肌血运重建术、心肌梗死、抗血小板治疗及并发症的重要新进展.

    作者:徐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LASIK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

    目的:探讨LASIK手术患者的心理因素,使护理人员有效的降低心理压力,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50名接受激光矫正手术的患者采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0%的受访者担心近视回退.25%的受访者担心疼痛.15%的受访者担心失明.12%的受访者担心医生技术水平.6%的受访者担心仪器性能.7%的受访者对手术的期望值过高.5%的受访者担心不能再次手术.结论:针对LASIK手术的心理压力,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手术患者的配合度,依从性,以及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林云兰;黄雪丽;李嫣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品管圈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设计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况调查表,分析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 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由品管圈活动前的61%上升到85.6%.结论 品管圈活动有效改善了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况,是一种有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方法.

    作者:何小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职业暴露原因与防护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与防护对策.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护理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原因和发生比例.结果:54例护理人员中有34例有职业暴露经历,职业暴露次数为121次,其中锐器所伤为76次.其中职业暴露后上报后为28人.结论:职业暴露在护理工作中发生率较高,需要提升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才可以减少职业暴露的损害.

    作者:侯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ICU患者身体约束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

    在ICU患者救治中常实施肢体保护性约束,降低意外拔管、自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及治疗的连续性.加强对约束带使用期间各环节的护理,减少医患纠纷和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路路;孙金燕;常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对已出院的1167例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各类、适应症、应用时间和时限以及应用药物金额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WHO药物统计合作中心设定的限定日计量法计算抗菌药物的用药频率(DDDs).结果 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0.7%.治疗性用药占27.3%,预防性用药占72.7%.使用一种抗菌药物的占47.3%,二种抗菌药物的占46%,三种以上抗菌药物的占6.7%.头孢类、奎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和年销售额均靠前.结论 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抗菌药物应用频率较高,尤其是在预防性用药方面.临床医师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滥用,防止资源浪费,减轻病人负担,也可防止菌群失调及耐药性出现.

    作者:刘永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思维导图教学法在高校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是利用人的记忆特点,用关键词、图画、代号、连线等构成的,反映大脑思维的一幅幅图片.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将繁杂的生物化学知识点简单化、形象化、系统化,概括出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实质,分析出生物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加工整理,把他们整合到一张思维导图上,这样一张张的思维导图会形成各层次的知识结构系统.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加强对整体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把握,深化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开拓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效率.在高校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探索,将增加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积极推进生物化学的教学改革.

    作者:胡雨薇;程远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对策

    目的:研究和分析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3月到2013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采用子宫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结扎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阴道流血天数等手术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阴道流血天数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3.5%).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采用导管动脉栓塞治疗的效果显著,并且有快速止血、缩短出血时间的特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吴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神经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神经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4例接受神经介入治疗的脑血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子)和干预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GCS良好率87.5%(35/40)明显高于对照组70.5%(31/44),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2±2.1)明显低干对照组(15.7±2.6),并发症发生率10.0%(4/40)明显低于对照组47.7% (21/44),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神经介入治疗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代谢综合征患者疾病认知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杭州市余杭区代谢综合征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情况.通过调查随访,进一步提高该人群的认知情况.方法:随机调查杭州市余杭区代谢综合征患者308例,根据不同方法分组,研究各组之间的认知率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1.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自身疾病知晓率普遍较低;2女性的认知率高于男性组;3.老年组认知率低于青年组及中年组,青年组和中年组之间无差异;4文盲组和小学组的认知率低于中学组和大学组,文盲组与小学组无差异,中学组和大学组无差异.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度不足,特别是女性、老年、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

    作者:夏良洪;吴建玲;鲁贵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急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治疗中的康复效果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急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治疗中的康复效果.方法:将临床确诊的该类患者65例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均进行保胆取石术治疗,治疗组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减轻焦虑、减轻疼痛及维持水及电解质的平衡.对照组进行一般常规护理.结果:治疗组胆囊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早期护理干预在急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治疗中可取得显著的康复效果.

    作者:张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全子宫切除患者住院期间心理调查及其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全子宫切除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状态,提出护理对策.方法:以20例接受金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结果:由本研究调查结果可知,两组患者子宫切除后其焦虑及抑郁评分无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术后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等四个因子显著高于手术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接受全子宫切除后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要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使其对手术形成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以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立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浓度酒精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新生儿脐部护理采用不同浓度的酒精进行,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接诊的14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70),观察组予以95%的酒精浓度进行脐部的无菌包扎护理,对照组予以75%的酒精浓度进行护理,观察两种酒精浓度下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脐部残端脱落时间以及脐部护理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8%低于对照组的9.9%,然而两组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x2 =2.969,P>0.05).结论:采用95%的酒精对新生儿的脐部进行暴露护理具有更高的效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靖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药内外治相结合治疗痤疮6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中药内外治相结合方法在治疗62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2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内服丹参银翘饮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内服丹参银翘饮结合外敷痤疮面膜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皮损改善程度和中医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皮损改善程度和中医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外治相结合的方法在痤疮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对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皮损程度,降低中医症状评分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钱云云;江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微创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我科2012年10月到2014年8月10例行该术的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临床护理资料.结果:8例患者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只要手术期间精心护理,保持清洁,降低感染,就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周礼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关于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教学的实施及效果

    在众多临床医学专业中,基础医学往往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现代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基础医学主要研究机体的解剖组织结构和疾病的规律现象,并为其他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的深入不断提供新的指导.笔者从我国现代临床医学专业中基础医学的教学现状出发,探讨基础医学教学的特点以及存在的漏洞,并针对其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为教学工作中,基础医学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可观而全面的指导.

    作者:杨舒晗;查艳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诊护理工作特点及急诊科护士角色探讨

    1 急诊护理工作的特点1.1 急 急诊患者发病急骤、来势凶险、时间性强,所以一切工作突出一个“急”字,要分秒必争、迅速处理.这决定急诊护士应有巨大的潜能,投入高速度、高效率的工作.1.2 忙 急诊患者病情变化快,来诊时间、人数、病种及危重程度均很难预料,因此随机性大、可控性小.尤其遇有交通事故、集体急性中毒、传染病流行等,患者常集中就诊.所以急诊工作十分繁忙,要做到紧张而有秩序[1].1.3 多学科性 急诊患者病种复杂,疾病谱广,几乎涉及临床各科常需多科人员协作诊疗.因此要有高效能的指挥组织系统和协作制度.1.4 易感染性 急诊患者因无选择性,常有传染患者,易造成交叉感染.因此,要特别注意无菌操作和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作者:王瑞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针灸+推拿治法对脑梗塞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浅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针灸+推拿治法对脑梗塞病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5年1月脑梗塞病人10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针灸推拿组50例与基础干预组50例.基础干预组病人给予基础干预;针灸推拿组病人在基础干预基础上加用针灸+推拿治法,将两组病人治疗一个月后疗效进行对比.结果:针灸推拿组综合疗效显著高于基础干预组P<0.05.针灸推拿组病人治疗一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基础干预组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表现P>0.05.结论:将针灸+推拿治法方法应用于脑梗塞病人治疗中,有利于促进病人神经功能的重新建立,并改善治疗效果,安全度高,值得在神经科病人康复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开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护理措施探究

    目的:探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随机将90例血压透析置管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对导管感染与纤维鞘形成实施个体化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置管时间、导管感染率与纤维鞘形成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置管时间更长,导管感染率与纤维鞘形成率均更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导管感染与纤维鞘形成实施个体化护理,不仅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同时延长置管时间,值得借鉴.

    作者:刘英爽;张玉眠;王淑珍;王晓青;李庆相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