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厂义;王社教;郑向红;雷立新;王应利;封娟毅;屈伟;王景林;马驰
目的评价空气灌肠整复术对小儿肠套叠诊治的疗效.方法应用GB-201型自动摇控灌肠器对583例肠套叠患儿进行肠套整复术.结果整复成功554例,整复失败29例,均经手术治疗,对失败原因对比分析.结论空气灌肠是诊治小儿肠套叠可靠的方法,具有疗程短、创伤小、成功率高等多方面的优势.
作者:时胜利;陈志平;陈伟良;孙丽芳;冯东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者女,64岁,5年前发现颌下有约指甲盖大小肿块,无不适症状.近2年逐渐增大伴疼痛、口干、无吞咽困难.查体:于颌下甲状软骨上方可触及约5cm×6cm明显突出于体表的肿块,质囊实相间,中心有波动.肿块尖端呈囊性感,底部质较硬,与软骨粘连紧密.表面不平,易活动,随伸舌运动.甲状腺不大.初步诊断:甲状舌管囊肿,甲状腺锥体叶钙化.彩超示:颌下探及4.2cm×2.6cm纡曲之管状回声,内无血流信号.其左后方可见3.0cm×2.9cm 实性回声反射,内可见彩色血流信号.
作者:吴重重;那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自1998年2月至2001年2月以来,对收治的颌骨缺损患者16例,采用异体胎儿骨植入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桂宝根;杨明玲;张海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本文通过6例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瘤的分析,对其特征性影像表现做一总结.方法 6例术前均经MR平扫及增强检查.1例经CT检查.结果单发肿瘤3例,肿瘤呈短T1短T2信号1例,短T1长T2信号2例,肿瘤信号不均匀,边缘清.多发肿瘤3例,短T1长T2信号2例,等T1等T2信号1例.注药后肿瘤可见均匀增强.肿瘤内可有坏死.结论黑色素瘤因含有顺磁性的黑色素而具有特征性的短T1短T2信号,常见于中颅凹底,小脑,额叶脑膜.应与出血性的脑膜瘤相鉴别.
作者:杨建华;高培毅;陆荣庆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者男,54岁.因右上腹隐痛半年来诊.查体:全身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右上腹有轻度压痛,肝、脾不大.肝功能正常,AFP阴性.既往有肺结核病史,经抗结核治疗痊愈.胸部X线片见右上肺钙化灶.超声所见: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被膜光滑,肝右叶内可见4个散在分布实性低回声团块,大小分别为1.4cm×1.7cm,1.6cm×1.7cm,1.2cm×1.7cm,0.9cm×1.2cm,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图1).CDFI:肿块边缘可见1~2个点状彩色血流信号,肿块内有血流信号.B超提示:肝脏多发实性占位性病变,性质待定.CT及碘化CT扫查考虑肝癌可能性大(图2).
作者:张艳艳;张凤平;吴凤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CT与PET对鼻咽癌(NPC)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NPC患者行CT和PET两项检查,分析比较二者检查结果的特点及相互关系.结果 16例未治疗的NPC患者CT确诊15例,PET确诊16例.36例治疗后复查的患者,CT确诊复发15例,PET为24例,其中13例二者结果相符合,不符合的患者中10例为治疗导致局部解剖结构改变及瘢痕形成使CT结果无法确定复发而PET确定为阳性.全部患者PET较CT多确定转移26例.结论 CT是诊断鼻咽癌简便、有效的方法;但在治疗前分期、鉴别治疗后肿瘤有无残存、复发及远处转移方面,PET明显优于CT.
作者:刘丽娟;吴金陵;仇道斌;李家敏;吕杰;原新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含氟碳气体的表面活性剂类声学造影剂的基本特性.方法将具有表面活性作用的司班-80和吐温-80按一定的体积比配制,加入6%低分子右旋糖酐溶液至10ml,并将混合液充分搅拌;用声振仪振荡混合液40s,同时从注射器的底部匀速注入10ml全氟丙烷气体.光镜400倍下动态观察微气泡的浓度和直径,并运用体外循环系统观察不同剂量的彩色多普勒信号增强效果.结果造影剂中微气泡的峰值浓度为3.8×109/ml,其中90%微气泡直径≤4.5μm.体外模拟循环系统的能量多普勒信号增强持续时间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结论表面活性剂类声学造影剂的微气泡直径小、浓度高,且具有价格低廉、制作简单和明显增强多普勒信号的特点,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唐杰;罗渝昆;张彦;吕晓川;李俊来;徐建宏;苏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脾脏是人体大的淋巴器官,具有多种复杂的功能.传统观点认为脾脏切除后其功能可由其它脏器代偿,对机体的影响不大.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脾脏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全脾切除后患者暴发性感染的机会显著增加,特别是儿童,全脾切除者比未切脾者感染率高出58倍,死亡率高出200倍,因此全脾切除术只有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才考虑实施.而部分性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既能抑制亢进的脾功能和减少过大的脾体积,又能保留部分脾脏的功能[1],目前已成为脾功能亢进的首选治疗方法[2].
作者:韩海建;杜天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者女,32岁,有房间隔缺损病史,10年前诊断Eisenmenger's综合征,20岁以来咯血或痰中带血反复发作.2001年8月31日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8.6℃,伴腹泻,但无咳嗽、胸痛、腹痛等伴随症状.外院诊断:先心病房间隔缺损、肺部感染,予以阿莫仙和氨茶碱治疗,腹泻缓解,但发热依旧.
作者:贺声;朱智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应用CDFI技术对急、慢性附睾炎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方法采用直接检查法在清晰显示二维超声图像基础上,进行CDFI血流分类及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对16例急性附睾炎和32例慢性附睾炎患者血流检测表明,急性附睾炎组血流速度高于慢性附睾炎组,而阻力指数前者低于后者(P<0.01);急性附睾炎组CDFI血流以Ⅱ、Ⅲ级血流为主(14/16),而慢性附睾炎组患者主要表现为0、Ⅰ级血流(24/32).结论二维及CDFI可清晰显示急、慢性附睾炎图像,在其临床诊断及疗效判定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一林;段云友;宋海棠;赵柏山;阮骊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小儿消化道出血99Tcm-高锝酸盐异位胃黏膜的显像特征,建立美克尔憩室和小肠重复畸形影像学的诊断标准.方法对141例消化道出血患儿作了99Tcm-高锝酸盐异位胃黏膜显像,按7.4MBq/kg静脉注射99Tcm-高锝酸盐,以脐为中心进行动态17min和静态30min或1h的采集.结果 141例患儿中59例显像阳性,阳性检出率为41.84%.141例消化道出血中,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了48例.其中美克尔憩室18例,形态呈小圆形或近似小圆形1~3cm的异常浓集区.小肠重复畸形22例,其中呈条索肠袢状12例,团块状5例,4cm以上大圆形异常浓集区4例.食管、胃重复畸形3例.在48例患儿中,假阴性率为2.08%(小肠重复畸形1例),假阳性5例,为10.42%.结论美克尔憩室与小肠重复畸形在 99 Tcm-高锝酸盐异位胃黏膜显像中,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
作者:宋厂义;王社教;郑向红;雷立新;王应利;封娟毅;屈伟;王景林;马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者男,30岁,不慎被高压水枪击伤右大腿内侧8h就诊.查体:右下肢呈屈曲、外展、外旋位,右大腿内侧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约12cm处有一直径0.3cm大小伤口,向外渗血,右下肢肿胀、瘀血,肌肉变硬,皮温低.彩超检查:右股动脉内径6.6mm,股动脉近深浅动脉分叉部管壁回声连续中断.
作者:兰宗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例1,男,53岁,主诉吞咽困难1年余,呈进行性加重,食管吞钡检查示:食管中下段1/3处见类圆形肿块样充盈缺损,病灶大小约3.6cm×4.4cm,管腔狭窄,钡剂通过有短暂性的停滞,食管蠕动波消失,黏膜纹显示模糊、紊乱,与正常食管分界清楚(图1).X线诊断结果:食管良性肿瘤.病理结果:食管肉瘤(食管平滑肌肉瘤).
作者:范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者女,68岁,农民.因间断性右上腹痛20年,近一周加重伴恶心、食欲不振7天入院.于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隐痛,向肩背部放射,无恶心、呕吐,对症治疗后疼痛缓解,此后疼痛间断反复发作.B超提示胆囊炎,未治疗.查体: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软,无肌紧张,右上腹轻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莫菲氏征阳性,未见其它阳性体征.
作者:刘占标;谷化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门静脉系血流量测定方面的对比.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和二维相位对比磁共振(2D-PC MR)测定门静脉高压症者门静脉系统血流量.结果 CDUS与2D-PC MR在门静脉系统血流量的测定无显著差别.结论 CDUS和2D-PC MR都为一种无创检查,但CDUS价格低廉,可作为门静脉高压症术前首选检查.
作者:朱彩霞;李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海马结构MR图像分割的目的和意义图像分割(image segmentation)是指根据区域的相似性以及区域间的不同,将一幅图像分割成若干互不交迭区域的过程.海马结构的图像分割就是在图像上把海马结构的边界找出来,使其成为一个连通、闭合区域的过程.海马结构体积测量(volume measurement)在颞叶癫痫、老年性痴呆、遗忘综合征、精神分裂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疗效评价及计算机辅助诊断(CAD)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海马结构(hippocampal formation)的图像分割是海马结构体积测量、三维重建的关键和基础.因此,海马结构的图像分割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使用的分割方法主要还是以人工分割为主,因此研究适用于海马结构MR图像分割的方法有很广的临床应用价值[2,3].
作者:李祥林;王昌元;李月卿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在小儿常见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82例均行超声心动图及MRI检查,其中6例作心血管造影(ACG),57例行手术.结果 82例中单纯室间隔缺损(VSD)60例,VSD合并房间隔缺损(ASD) 11例,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 2例, ASD合并PDA 1例, VSD合并ASD、PDA 3例,ASD 2例, PDA 3例.MRI检查出超声心动图漏诊的伴有主动脉弓病变18例.结论小儿常见左向右分流先心病的MRI诊断结果与超声相符,能显示心外大血管异常是MRI的优势.
作者:钟玉敏;朱铭;唐旭峰;王谦;孙爱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T对骶髂关节结核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骶髂关节结核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结果骶髂关节结核常为单侧发病,表现为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增宽.32例中,6例 (18.8%)合并脊柱结核,4例 (12.5%) 有关节半脱位,31例 (96.9%)见到脓肿,5例(15.6%)有窦道形成.结论 CT能很好地显示骶髂关节破坏的程度及冷脓肿或窦道的位置,为制订治疗方案和选择手术入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李润根;倪晓;郑鑫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PW-DTI)技术几个量化指标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该技术对32例正常人和34例冠心病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进行测量,测量指标:s波峰值速度(s)、持续时间(s-D)及时间速度积分(s-TVI).结果正常组s、s-TVI从基底段到心尖段逐渐降低(P<0.05);冠心病组病变节段s、s-TVI低于正常组的相应节段(P<0.05),而s-D差异不显著.结论 s, s-TVI是反映冠心病患者局部收缩功能的较好指标,s-D不能作为其评价指标.
作者:薛莉;李东野;陈清枝;王晓萍;吴兰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资料与方法本文100例均为住院待产孕妇,其中自然临产62例,未临产38例;孕周37~44周;年龄22~36岁;初产妇96例,经产妇4例.应用HP-1000E型及SSD-86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常规产科检查排除IUGR;探查证实有脐带绕颈并显示脐动脉血流频谱图,测定S/D值,必要时动态监测S/D值的变化;将病人按S/D≥3.0,S/D<3.0分为A、B两组.比较两组脐带绕颈周数,分娩方式,产时胎儿宫内窘迫发生情况及新生儿窒息,并对照分析.
作者:徐慧;陈长远;李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