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涵
:目的 探究B超筛查在临床上预防出生缺陷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妇产科进行产检的孕妇320例为研究对象,先对所有孕妇进行血清学筛查,为对照组;之后,再对所有孕妇进行B超检查,为观察组.观察两组产妇出生缺陷的检出情况,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出生缺陷检出率的情况:对照组320例孕妇检出胎儿畸形17例,检出率为5.31%;而观察组320例孕妇中检出胎儿畸形45例,检出率为14.06%.所有检出胎儿畸形的孕妇,经过引产终止妊娠后,均得到了证实.统计学比较后,P <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观察组孕妇通过B超筛查出生缺陷的检出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血清筛查.结论 B超筛查的出生缺陷的阳性检出率高,在预防出生缺陷工作中意义重大,有效地减少了出生缺陷率,降低了围产儿的死亡率,提高了人口素质.
作者:聂霞;李素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小组责任制护理在口腔专科医院门诊优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口腔专科医院门诊收治的口腔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未改革前的优质护理实践,责任制组患者则实施以小组责任制为依据的优质护理实践评价两组心理状态,并对比满意度评分、投诉率、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责任制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责任制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责任制组患者投诉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组责任制护理在口腔专科医院门诊优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价值高,有助于促进优质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满意度,降低投诉率,值得推广.
作者:魏文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产妇孕期血清锌铜值测定分析研究其对怀孕妇女妊娠后的影响,为优生优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健康非怀孕妇女、不同孕期正常孕妇、低体重儿孕妇、习惯性流产者及有畸胎分娩史,共532例的血清锌、铜值.结果:整个孕期孕妇的血清下降24.2%,习惯性流产组及畸胎组血清铜及铜锌比值高于对照组.结论:怀孕妇女孕期血清锌低可能与孕妇所在地区食品中锌含量低有关,畸胎及习惯性流产与孕妇血清锌低有关定关系.
作者:王丽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静脉和胸腔灌注化疗联合深部热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照组按体表面积,于第一天给予静脉滴注多西他赛75mg/m2、并与多西他赛治疗的前一天、当天及第二天口服地塞米松8mg2次/天,顺铂按60mg/ m2,分两次分别以生理盐水50ml溶解后于第一和第八天经引流管灌注,灌注结束后2小时内每15分钟变换体位1次,21天后重复上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于胸腔灌注的当天和第四天给予胸部高频体外热疗,每次治疗时间为50分钟-60分钟,温度控制在41℃-43℃.结果:观察组36例患者11例完全缓解,部分缓解16例,疾病稳定5例,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63.89%(p <0.05),比较常见的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和恶心、呕吐.结论:静脉滴注多西他赛联合胸腔灌注顺铂的基础上伍用体外高频热疗,胸水的控制率明显提高,无新发毒副作用的出现,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瑞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返流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采取2012年5月份至2013年9月份期间本院接受治疗的140胃食管反流性哮喘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140例胃食管反流性哮喘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7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西药的基础上结合中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后,70例患者中,45例患者的反流性哮喘病症得到改善,有3例患者治疗后出现恶化,治疗的疗效为64.3%;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后,70例患者中68例患者的反流性哮喘病症痊愈,治疗的疗效为97.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返流性哮喘疾病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健康,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振华;王文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深入研究护理干预对小儿消化不良的影响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2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3例小儿消化不良患者,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7例)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并比较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消化不良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对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儿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任碧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200例患儿.结果 通过治疗护理,本组200例HIE患儿,治愈率达85%.结论 控制惊厥,降低颅压、减轻脑水肿;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纠正缺氧,维持正常的血糖,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注意保暖和喂养可提高HIE患儿的治愈率.HIE患儿重在预防,早期治疗可减少神经元的死亡,同时疗程要足够.
作者:孙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药物致急性肾损伤(AKI)的病因、临床和病理特点及治疗经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14年12月江苏泰州人民医院82例药物致AKI的住院患者的病因、临床病理特点及疗效.结果药物所致AKI患者共82例,男50例,女32例,平均年龄为(46±17.2)岁,青年组(≤35岁)22例,占26.8%,中年组(36岁≤X≤64岁)40例,占48.8%,老年组(≥65岁)20例,占24.4%.根据RIFLE评分标准,衰竭(failure)患者多,占48.8%,危险(risk)和损伤(injury)患者分别占21.9%和29.3%.患者的预后与年龄及肾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青年组和中年组的痊愈率均显著高于老年组,衰竭患者中需要长期透析或死亡的构成比显著高于危险患者.引起AKI的药物中,以2种或2种以上药物联合应用多见,占36.5%;其次各类抗生素占46.34%;中草药占21.90%,非甾体类抗炎药占19.5%.临床表现多样,轻重不一.44例患者行肾脏活组织检查,主要病理表现为肾小管间质病变,部分合并肾小球病变.46例(56.09%)采用药物对症治疗方案,其中38例加用激素治疗,其中4例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36例患者需行血液净化治疗.总治愈率为73.2%,死亡率为4.9%.有基础疾病组30例,20例达肾功能衰竭,占66.66%,死亡2例,4例需长期透析,未愈率为7.3%,无基础疾病组52例,17例达肾功能衰竭,死亡2例,未愈率为2.4%,x2=20.5246,p <0.05,有显著差异.结论药物所致AKI临床较为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多样,病理改变以肾小管间质病变为主,内科综合治疗结合血液净化的疗效较好.年龄合并基础疾病、肾损伤严重程度和原发病等是判断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鞠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50例异位妊娠患者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50例异位妊娠患者经保守治疗及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治愈32例(64.00%),有效16例(32.00%),无效2例(4.00%),总有效率为96.00%;用药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针对患者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方案,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锦花;热娜·百克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护理管理者依靠建立严谨的、规范的科研管理体系,提供科研知识培训,加强激励机制,为护士提供并依靠网络平台交流经验,使从事肿瘤护理工作的护士成为具有新护理理念、善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亮点的科研型肿瘤护理人才,顺应专科化趋势,进一步完善肿瘤护理的科研管理体系.
作者:刘晓晨;赵欣;刘美岐;李慧娟;杨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护理方式,旨在为临床提高化疗质量、减轻患者痛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110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药物护理、毒副反应护理等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毒副反应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毒副反应率为16.36%、护理满意率为90.9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晚期胃癌患者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治疗毒副反应多,给予综合护理后可改善患者焦虑心态、降低毒副反应.
作者:陈晓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预见性护理措施在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介入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在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本文对先以西药为主、中药为辅,控制临床症状,继以中药为主、巩固治疗的“二阶段”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完全缓解的50例肾病综合征进行了10年长期随访观察.10年完全缓解率76%.
作者:高素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本文通过2015年7-12月我院中医科到日间手术室,在局麻状态下行混合痔手术切除术的临床观察与分析总结,说明混合痔手术切除,特别是合并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在整个围手术期,护理人员应该做到的护理配合重点:术前,病人心理状况、认知程度;术中,体位放置,病情观察,患者隐私;术后,饮食与疼痛,手术预后及恢复.希望以此为契机,与广大医疗护理同行共同分享,相关工作经验,从而为患者创造一个优质、安全、高效的手术医疗护理环境,接受佳手术护理配合服务,顺利完成混合痔手术切除术.
作者:殷官书;邓楠;张玉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方法 择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关于喹诺酮类药物的处方8654例,整理出产生不良反应的处方235例,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就年龄方面,60岁以上病人的不良反应出现率要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有63例,占比为26.81%;用药类型方面,左氧氟沙星产生不良反应多,有106例,占比45.11%;给药方式方面,静脉注射的不良反应病例多,有213例,占比90.64%.结论 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使用中产生不良反应较多,需要考虑其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孙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牙周病患者分别采用正畸、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牙周症状改善效果.方法 按照入院顺序,将82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进行分组,各41例;观察组:口腔正畸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结果及改善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治疗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改善明显,总疗效较对照组更高,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 口腔正畸治疗,能帮助患者矫正前牙位移现象,降低牙周炎症,可作为本病的理想疗法.
作者:何正权;罗振艳;白明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且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是人类死亡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脑血管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系统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现讨论如下.
作者:梁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肺结核咳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进行深入的探析.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接收过的肺结核咳血患者,共计70例来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采用回顾性剖析法,对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全面的剖析.结果:70例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诊疗以及临床护理之后,其病情均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且咳血的时间也大幅度缩短.结论:临床治疗上,肺结核咳血患者比较容易因窒息而导致死亡,因此,护理人员需加强对肺结核咳血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力度,以保障患者于治疗中的生命安全,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支慧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我院近年来住院病人尿道真菌感染的特点及动态变化,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了我院从2012年至2014年微生物实验室的698例尿液培养的标本.结果 从698例尿液标本中微生物培养阳性数有318例,分离出真菌的标本89例,占尿液微生物培养阳性标本的27.98%;真菌阳性中主要的白色念珠菌占86.9%,热带念珠菌占9.2%,光滑念珠菌占3.9%.阳性标本以晨尿中段尿标本为主占71.8%,导管尿标本占17.6%,随机尿10.6%.结论 临床中,尿液真菌的感染率上升,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且产生一定数量的耐药菌株;同时院内感染增多!
作者:李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孕妇妊娠结局在产检与健康教育下的影响.方法:研究来自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期间的200例产前检查的孕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多种方式做系统性健康教育工作,对照组没接受全面的健康教育,只进行简单的口头指导.而后对比两组孕妇在妊娠结局与产前检查的结果差异.结果:在产检相关知识的知晓度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在妊娠结局上,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同时产生不良妊娠结局问题,观察组要少于对照组.结论:产前检查与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可以普及孕期知识,降低孕期不良问题,有效的提升孕妇妊娠结局的优良化效果.
作者:杨丹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