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雪静
目的:探讨混合痔合并糖尿病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66例混合痔合并糖尿病病人和128例混合痔病人分别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分析两者手术疗效。结果通过围手术期护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均达到良好的效果。结论混合痔合并糖尿病病人手术比一般混合痔病人风险高,术后并发症多,但只要认真细致做好每位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避免术中和术后并发症,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易素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在疝气患儿围手术期护理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4年12月来我院接受疝气治疗的患儿88例,将其按照年龄、性别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儿4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应用于疝气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中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患儿的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月芝;辛玉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为规范医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探索合理干预管理措施。方法选取 I 类切口手术病例,对其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实施干预,并对干预前后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进行评价分析,以考查干预管理效果。结果干预后抗菌药物应用率从86.52%下降为16.12%。结论 I 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实施细则及采取的综合干预管理措施有效、可行,可明显提高抗菌药的临床合理使用及医院药事管理水平。
作者:祁宏伟;解冬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不同内固定方法,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不同方式的治疗。其中使用微创内固定的25例患者为研究组,使用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的25例患者为对照组;治疗后使用 Mat a 评分和术后效果观察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的患者平均住院(8.2±2.1)d,对照组为(16.4±2.1)d,两组对比,t =-14.6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研究组同样具备显著优势(P <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 Mat a 功能评分结果显示优良率为92.0%,要优于对照组68.0%(P <0.05)。结论采用微创内固定手术疗法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的病情缓解具有更为明显效果,其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措施而加以推广。
作者:于洪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析人性化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择期手术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室整体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入人性化护理理念,实施人性化手术室整体护理,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并调查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5.65%,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76.09%,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37.1±9.2)分,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47.2±10.3)分,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护理融入手术室整体护理中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齐兴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沟通是心理学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是一种技巧,目的是帮助患者面对与适应不能改变的环境和状态,克服心里上的障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与患者及家属接触频繁,护患间的沟通对于了解患者身心痛苦、帮助医生进一步了解患者及家庭情况,提高疗效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护患沟通可增进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了解,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从而获得与患者有关的全面的、有用的信息,使患者处于一种佳的身心状态。
作者:周敏英;唐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理念在体检服务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于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人56例,应用健康管理理念与体检服务中,统计体检人员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及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所有人员对体检服务的满意度为92.9%,所有体检人员已检查出疾病、处于亚将康状态及疾病预警期分别为7例、46例、3例,所有人员经过医生指导治疗均恢复良好。结论:在体检服务中应用健康管理理念不仅提高服务质量,而且能有效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值得大量推广。
作者:高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于小儿肺炎伴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92例小儿肺炎伴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心衰纠正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小儿肺炎伴心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缓解患儿心衰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苟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家庭随访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将住院139例患者在出院时分为试验组77例,对照组62例,试验组实行定期随访,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6个月后按事先设计的调查表所获分析遵医行为效果。结果试验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家庭随访对糖尿病患者的院后遵医行为有积极作用。
作者:冯梦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是否保留肋间臂神经对患者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我科接受腔镜辅助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62例 I、II 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保留肋间臂神经组(实验组)32例和切除肋间臂神经组(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术后2周、1月、3月、6月患肢上臂内侧及腋窝感觉变化情况。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组(实验组)术后2周、1月、3月、6月患侧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12.5%、12.5%、12.5%、6.25%)显著低于切除肋间臂神经组(对照组)(70%、70%、60%、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在进行腔镜辅助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时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显著减轻术后患者患侧上肢内侧及腋窝感觉障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临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敏感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相关的潜在菌体蛋白。方法:通过使用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析链霉素敏感株05和结核分枝杆菌 H37Rv,并以其为对照,使用 iTRAQ 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对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链霉素耐药株08菌体蛋白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并通过 WeGo 功能注释聚类分析菌株的差异表达蛋白细胞组分和分析的功能以及其生物进程等内容。结果:08菌株分别与05菌株和 H37Rv 菌株比较差异表达为196个和138个,其中共同差异表达蛋白为119个。其中差异表达蛋白理论相对分子量的分布比较广,其生物进程主要参与在中间代谢、脂质代谢以及呼吸作用中,其分子功能主要是催化活性和结合功能。其中共同差异表达蛋白分别为:8个核糖体蛋白在08菌株中表达下调、8个蛋白在08菌株中差异表达比较显著。结论:使用 iTRAQ 技术可以有效的发展链霉素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相对于链霉素敏感结核分枝杆菌以及 H37Rv 菌株共同差异表达蛋白,可以为进一步研究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机制提供一定的依据和条件。
作者:孙艳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肝功能化验是了解肝脏健康状况的主要检查,主要目的是通过检查肝功能的具体指标得到定位、定性、定量的反应,有助于各种肝病的诊断,了解肝病的程度、转归及预后。因此,肝功能化验的临床应用对于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1.乙肝两对半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之一,其临床诊断,除依靠肝功能的生化检测外,在基层不能普遍开展乙肝病毒(HBV)DNA 检测的情况下,卞要依赖于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标志物免疫学监测[1]。包括 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不同的阳性结果组合有不同的意义,需结合临床由医师分析。
作者:魏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方法与康复锻炼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40例,均给予有效合理的护理与康复锻炼指导。结果:4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后均电话随访5个月,患者术后疼痛均显著减轻,没有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有21例患者可以自行活动,有9例患者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有10患者部分生活可以自理。结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患者实施有效护理与康复锻炼指导,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疼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吴秀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指发生在胃、十二指肠的局限性椭圆形或圆形的全层黏膜损伤。因为溃疡的形成和胃酸~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系,因此又被称为消化性溃疡。其多发生的男性青壮年人群;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比为1:3至1:4;大多数患者通过内科系统的治疗后都可以痊愈,但存在部分患者仍需配合外科治疗才能康复[1]。外科治疗的主要指征有急性出血、穿孔、瘢痕性幽门梗阻、癌变或者经药物治疗后无效的溃疡病患者。
作者:吴靖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保留乳腺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全乳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根据一年后的随访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优良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治疗优良率为78.33%,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保留乳腺手术治疗法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而言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作为手术方式的优先选择。
作者:易尚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不孕不育妇女临床诊断中血清生殖免疫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200例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针对血清生殖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即抗心磷脂抗体(ACA)、抗卵巢抗体(AO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以及抗精子抗体(AsAb)4项抗体检测。结果:200例不孕不育患者经血清生殖免疫抗体检测,128例抗体阳性者,阳性率为64%;继发不孕组 ACA、AOAb、EMAb、AsAb 的阳性率与原发不孕组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22-30岁组 ACA、AOAb、EMAb、AsAb 的阳性率与31-46岁组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ACA、AOAb、EMAb、AsAb 是造成不孕不育的主要免疫因素,ACA、AOAb、EMAb、AsAb 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不孕不育妇女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血清生殖免疫抗体检测对于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秀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光子嫩肤术对于改善面部皮肤问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光子嫩肤治疗的80例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光子嫩肤的适用症将其分为3组:A 组32例(色斑组)、B 组25例(毛细血管扩张)、C 组23例(面部衰老光化)。分别对3组进行光子嫩肤治疗,6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对3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 1个疗程的治疗,色斑组中有8例痊愈,27例显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59%;毛细血管扩张组中有7例痊愈,16例显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2.00%。面部衰老组中有 6例痊愈,16例显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65%;结论:光子嫩肤技术对于皮肤美容具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陆晶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通过对兔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培养,发现了他汀类药物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他汀类药物能增加内皮细胞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减少人内皮细胞组织因子,使凝血途径阻断,发现了他汀类药物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他汀类药物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制增殖、诱导分化或凋亡、抑制血管增生、降低侵袭转移能力等作用,发现了他汀类药物对肿瘤疾病的作用。
作者:侯宝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青光眼滤过术后迟发性眼内炎的病因,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例青光眼滤过术后迟发性眼内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以及治疗过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3例患者的迟发性眼内炎均在青光眼滤过术后半年左右发生,患者都具有薄壁滤过泡,对这 3例患者的结膜囊分泌物以及房水进行培养,发现了表皮葡萄球菌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对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对其中1例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虽然将患者眼内炎症控制住,但患者的视力普遍较差。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迟发性眼内炎的发生和薄壁滤过泡有关,采用局部抗炎联合玻璃体切割的方法虽然有效,但会对患者的视力造成影响。
作者:郭春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积极的心理护理对精神病患者的病情改善作用。方法:入院时护理人员以热情的态度接待精神病患者,日常护理中多关心体贴患者、尊重爱护患者、多与患者沟通、谈心,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使患者产生安全感,稳定情绪。结果:通过上述个性化和多方式的心理护理,患者意外事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有效控制病情所需要的时间也明显缩短,患者满意率达到了85%。结论:积极的心理护理有利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有效控制病情及减少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作者:华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