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欣
目的:评估巢式-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PBMC 中 HVB cccDNA 的实用性。方法利用巢式-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和 PBMC 中 HVB cccDNA 水平。结果20例血清 HBV DNA 均为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和外周血 PBMC 中 ccDNA 阳性率分别为55%(11/20)和45%(9/20),两者的符合率为90%。结论利用巢式-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PBMC 中 HBV cccDNA 能较真实地反映 HBV 的复制。该方法可能是一种评价抗病毒药物的疗效,观察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的变化的有效手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作者:杨慧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静脉血和末梢血两种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测结果有无差异。方法从医院进行体检的人员中随机选取100例受检人员,均进行静脉血和末梢血采集。利用SYSMEX XT -800i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两种采血方法的血常规指标进行有效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有效性分析。结果末梢血检测指标中的 WBC、RBC、HCT、Hb 以及 PLT 的结果高于静脉血的检测结果,且末梢血没有静脉血稳定。结论应采用静脉血取代末梢血检测血常规。
作者:王永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C 反应蛋白是一种敏感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超敏 c 反应蛋白(超敏 C 反应蛋白质)是用超敏感方法检测到的 CRP,被称为超敏“CRP(hig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超敏 C 反应蛋白质)”。目前对超敏 C 反应蛋白的临床研究已相当普遍和深入,已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的诊断和预测。本文对超敏 c 反应蛋白在相关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陆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超声波治疗对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为临床上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行常规的扩管、抗凝、抗感染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上加用超声波治疗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的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超声波联合基础治疗较单纯的基础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更加显著。
作者:王洪;杜建文;卢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对医院药剂科的影响。方法:归纳总结国内文献资料。结果: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实施将对我国县级以上医院的药剂科产生重大影响。结论: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可促进药剂科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重点,使药剂科更好的发展。
作者:庄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知识和法制观念的普及,人们的法律意识、市场经济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患者合法权益一旦受到损害,不是追究法律责任,就是追究民事责任赔偿问题。然而,目前护理人员还普遍存在着法律意识淡漠的问题。如何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证据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是新形势下护士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能够很好地实现自我保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好我们的工作。
作者:张琼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全程堵管的原因总结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09年9月-2011年元月98例留置 PICC 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从多方面分析影响堵管的因,总结有效的预防及处理方法。结果98例 PICC 患者中有28例出现堵管,发生率为28.6%,其中一例乳癌并胸腔积液患者45天内出现了3次全程堵管,溶栓后导管全部通畅,有效率为100%。结论:肿瘤患者 PICC 堵管的并发症已不容忽视,掌握正确的封管方法和时间,及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杜绝堵管的发生。
作者:韩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评价的方法与与免疫规划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德尔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咨询指标草案》并进行权重的评价。结果:《咨询指标草案》共包括了预防接种的开展情况、免疫规划基础工作指标、免疫规划的财政投入及保障工作、医保覆盖情况和免疫规划工作效果指标在内的五个一级指标,其权重分别为:23、18、24、25、12,权重总和为100。结论:在地区实际情况基础上合理运用德尔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可以建立起一套系统化的、实用的、具有较强代表力的综合性免疫规划体系和评价方法。
作者:付蕾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国产注射用阿莫西林钠中的主要杂质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 Waters Nova -pakC18(250mmx4.6mm,5um)为色谱柱,检测波长为254nm,梯度洗脱检查105批样品的有关物质。结果:在国产注射用阿莫西林钠中共检出19个杂质,其中主要杂质为阿莫西林青霉氧酸、二酮哌嗪阿莫西林、阿莫西林二聚体和阿莫西林三聚体,单个杂质含量均小于3%,总杂质含量均小于6%。结论:本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指导该品种生产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志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疗安全是医疗管理的重点,是一所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医疗机构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问题及新情况不断涌现,公立医院处于改革的前沿。当前,围绕公立医院改革的争论颇多,各地实践探索差异较大,进展也不如人意。研究认为,在不增加政府财政投入责任的前提下,很难从根本上使公立医院真正发挥公益性作用,人民群众是难以满意的;与此同时,由于医疗行业具有高度的风险性、专业性和侵袭性,加上各个患者的机体反应也多种多样,造成医疗不安全的可能性增大,各类医疗纠纷案件时有发生,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医疗纠纷的激增是社会变革在医疗工作中的反映,它影响着医院的正常诊疗秩序,困扰着医院的管理人员和医务工作者,对此不满的患者也纷纷采取各种方式维权,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
作者:赵珊;宁立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浮肿、蛋白尿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严重时会出现抽搐、昏迷、心肾衰竭,它严重威胁着母儿的生命安全。现对近年来住院的多例妊高症患者进行分析,孕产妇全部救治成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积极预防、合理治疗可有效降低产妇及胎儿的死亡率。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孙阳亲;张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 EICU 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62例于近一年期间我院收治的 EICU 患者,将其平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将 EICU 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实验组采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及危险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其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 P <0.05)。结论对 EICU 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胡珈;吴颖;李安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多肽药物的主要特点是生物活性高、药用剂量小、副作用低、产业化开发优势明显等,现在多肽药物合成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多肽的化学合成是在近40年里发展起来的经典的合成方法。本文对多肽合成方法的新进展,特别是对固相方法合成多肽、液相方法合成多肽以及新型多肽药物合成技术在多肽合成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格根塔娜;包玉龙;罗素琴;王建华;于姝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阐明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患者术前各相关因素对采集的造血干细胞数量、质量的影响及程度,建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前患者合理准备方案。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恶性血液病患者12例,进行生长因子与化疗联合方案动员后,应用费森尤斯COM.TEC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分析影响其采集数量、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12例病人共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31次,其中动员1次病人10例(3例病人采集3次,7例病人采集2次);动员2次病人1例,第1次动员采集2次,第2次动员采集1次;动员3次病人1例,前两次动员各采集2次,第3次动员采集1次,共采集5次;采集成功者7例,采集失败者5例,采集成功组与采集失败组的MNC值、CD34+细胞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病人连续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时,第二天的造血干细胞中CD34+、MNC细胞水平显著高于第一天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受患者基础疾病、并发症、血管条件、采集时间、动员效果、饮食、运动及心理状态等因素影响,对相关因素进行干预,可以提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数量和质量,提高疗效,降低相关并发症。
作者:江雪梅;马海霞;吴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8%远高于对照组81.3%,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率、收缩压及住院时间等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干预的运用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作者:比丽克孜·依布拉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妊娠期糖尿病诱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45例妊娠期糖尿病(GDM)诱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患者设为治疗组,使用胰岛素进行基础治疗,同时服用硫酸镁与降压药物治疗;再随机选取同期45例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妇女设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同时结合硫酸镁与降压药物治疗。检测2组血糖、血压及血脂水平,对临床症状与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平均空腹、餐后2h 血糖、血压及血脂水平有所差异,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比正常妊娠者更易患高血压,且妊娠期糖尿病诱发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比单一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更为严重,在临床治疗上应高度重视。
作者:季建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是指病人在手术室内不给病人造成意外的伤害,根剧不安全因素种类而采取的各种安全措施。手术室作为医院特殊诊疗科室,具有工作复杂,医疗风险性大的特点,手术中微小的差错也许就会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造成伤残或危及生命。因此,手术室病人安全管理,已成为医院病人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手术护理风险贯穿在术前,术中,术后等各个环节,手术室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为杜绝事故,减少差错,确保手术患者安全。只有建立一整套完整,系统,科学,有效的安全护理管理措施,才能使护理人员自觉的用法律意识来约束自己,强化安全护理意识,树立安全第一,严格遵循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病人在治疗,护理和康复中获得心身安全,落实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冯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的制备和体外释放特性。方法:以药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和乳糖为辅料,研制成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并研究了制片压力、释药介质的 pH 值、稀释剂的性质、辅料的粘度和用量等因素对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释药特性的影响。结果:经处方优化研制出的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8h 体外释药90%左右。结论:氢溴酸右美沙芬适合制成缓释片,其释药速率随稀释剂或阻滞剂的用量而改变。
作者:刘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肠梗阻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恶心、腹胀、排气、排便减少甚至停止,部分患者腹部可见胃肠蠕动波等。临床上通常将禁饮食、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静脉营养及胃肠减压治疗作为保守治疗的主要方式[1]。目前临床上常使用的胃肠减压方法是经鼻留置胃管,但是由于胃管的长度有限,只能吸引胃内积聚的胃液和气体,不能对梗阻部位以上的小肠充分减少压力。而肠梗阻导管可延长插至小肠远端,甚至可到达回肠末端,直接对梗阻段小肠以上的肠道进行减压,迅速减轻肠梗阻症状[2]。我院于2014年11月收治1例肠梗阻患者应用经肠梗阻导管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感染性中耳炎的规范化诊断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将临床上2013年5月~12月诊断为中耳炎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采取细菌学培养以及 hbv -dna 的检查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根据患者的细菌学培养及 hbv -dna 的检查能确诊其为感染性中耳炎,通过分析可以得知患者感染性中耳炎所属的类型。结论病原学培养的方法是规范化诊断感染性中耳炎的主要方法之一,并可以通过此种方法进一步的得知疾病的基本类型,对有效的根据诊断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对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延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