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岳晓林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将结核性胸膜炎167例分为2组,实验组行胸腺五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照组行单纯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1.08%),其胸水吸收时间[(14.67±6.63)d 短于对照组[(20.51±7.24)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胸痛改善时间[实验组(14.64±3.85)d、对照组(15.28±4.86)d]、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实验组(3.96±3.47)d、(4.10±3.5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胸腺五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显著,体征、症状改善明显。
作者:王擘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在急性广泛前壁心梗患者介入手术中和术后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急性广泛前壁心梗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行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干预,观察组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干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完成24小时后的脑利钠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 C 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急性广泛前壁心梗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进行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和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的炎性因子水平,提高心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晶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随着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数量逐渐增加,难治性根尖周炎再次成为焦点,本文对我院收治的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我院口腔内科门诊从2007-09———2012-9的69例此类患者进行分析。结果:上述病例在根管预备后用 FC、丁香油,单纯樟脑酚等药物反复治疗4次以上,但患牙仍有较明显的叩痛及咬合痛。结论:碘仿本身无杀菌作用,但遇到组织液和某些细菌代谢产物后,能分解产生游离碘,从而产生杀菌、抑菌的作用,所以碘仿是一种优良的根管消毒剂。
作者:赵伟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药在治疗股骨头坏死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早、中、晚期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共43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2人选用中药治疗,对照组21人选取介入治疗,半年后观察各自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好转率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对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明显,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亚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1%吡美莫司联合皮炎颗粒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1%吡美莫司乳膏外涂,口服皮炎颗粒,均2次/d;对照组予左西替利嗪胶囊5mg1次/d 口服,外涂复方维 E 乳膏2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有效率为47.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1%吡美莫司联合皮炎颗粒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效果好,安全性高,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玲;郑义宏;黄昕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一种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制作方法,保证模型制作的准确程度与术后大鼠存活率。方法:大鼠麻醉后,先行明视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供给氧气;次行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术;再行肺复张术;另术前及术后三天予以抗生素注射与体温支持等措施。结果:经过改进,造模准确率达到100%,术后四周存活率达到80%。结论:控制结扎位置可提高模型准确率,术中供给氧气可提高大鼠存活率。
作者:吕沛然;庄艺;周洁;蔡定均;任玉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分析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和头孢曲松3种头孢类抗生素治疗院外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6例院外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和头孢曲松3种头孢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药物治疗效果基本一致,临床必须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作者:何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氨甲苯酸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7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为我院在2013月7月到2014年11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氨甲苯酸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4%,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氨甲苯酸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杰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研究。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42例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实施治疗过程,治疗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实施治疗过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人均用药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2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开展治疗过程,疗效更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用药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肖彩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老年病患的门诊输液治疗时给予的安全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择取本门诊于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输液老年病患共120例,以随机形式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行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于参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安全护理,两组病患治疗结束之后,对其护理的差错率和被投诉率、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作出对比。结果:实验组病患护理的差错率和被投诉率都明显比参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以门诊输液的老年病患的特点与潜在的安全危机为依据,予以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使护理减少差错,提升其对护理的满意度,令老年病患的门诊输液真正实现全方位安全。
作者:陈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7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 =40)和治疗组(n =47),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保守治疗方法,治疗组采取中医综合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7.5%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低9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011,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变情况以及生活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中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仁光;周永云;陈碧云;段有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反向性银屑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银屑病,好发在腋窝、肘窝、脐、腹股沟、外阴等处,临床并不少见。
作者:吕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浅谈静脉输液的安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采用静脉输液治疗疾病的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安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输液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依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后,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实验组患者依从性良好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统计学上有意义(p <0.05)。结论: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应用安全护理,可有效降低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依从性,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黄小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陪伴分娩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7月于我院分娩的产妇共92例,依据产妇选择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分娩、观察组实施全程陪伴分娩。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分别为82.2%和59.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产妇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产妇实施全程陪伴分娩,并发症少,产妇满意度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秀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加用激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常规抗结核治疗并进行胸腔抽取积液,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激素,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胸腔积液完全吸收率92.5%,对照组胸腔积液完全吸收率84.3%。结论:治疗组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加用激素可有效消除胸水及减轻胸膜的肥厚、粘连情况。
作者:郝志强;胡利明;韦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探讨老年人群中退行性心瓣膜病并存其他心脏病的治疗结果,观察其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对82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并存心脏病患者分别针对不同的心脏病展开针对性治疗,评价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高心病组患者显效17例,有效8例,无效3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患者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3例。心律失常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3例。三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并存其他心脏病患者进行确诊检查,分别针对不同的心脏病展开针对性的正确的治疗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对于降低患者死亡率和提升治疗效果有明显作用,大大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王溯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分娩的52例产妇,所有产妇均采取剖宫产术分娩,对所有产后产妇均实施个性化护理,如加强产前检查、完善护理服务制度、对第一、二、三产程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干预处理、留院观察、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综合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向产妇进行健康宣传。结果:52例产妇在产后护理过程中产后大出血有3例,占5.77%,经缩宫素治疗后明显好转;切口感染有4例,占7.69%,经抗生素治疗后痊愈;护理完全依从28例,占53.85%;护理部分依从17例,占32.69%;护理不依从 7例,占13.46%;护理非常满意19例,占36.54;一般满意29例,占55.77;不满意4例,占7.69%。结论:个性化护理可显著提高剖宫产产后的护理水平,对于预防剖宫产产后并发症发生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郑秀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索高分子泡沫材料覆盖负压封闭引流用于四肢皮肤撕脱伤的实效性以及可用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某院住院治疗的四肢皮肤撕脱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0例病例作为基数,把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的患者是30例,对于实验组的患者,采用高分子泡沫材料覆盖负压封闭引流术,而对照组的患者并没有使用高分子泡沫材料覆盖负压封闭引流术,而是使用常规的换药联合植皮打包覆盖创面治疗。患者的年龄分布没有非常明显的相关性,即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分子泡沫材料覆盖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四肢皮肤撕脱伤治疗的过程中,疗效确切并且手术过后的康复效果相对于常规换药联合植皮打包覆盖创面治疗来说更为显著,是一种在治疗四肢皮肤撕脱伤的过程中更具有安全性能以及可行性的治疗手段。
作者:李翔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在患者进行腰腹部吸脂术的围手术期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进行腰腹部吸脂术的患者中选出52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方法,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个小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的个性化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结果。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要优于对比组,同时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要高于对比组。结论:在对患者进行腰腹部吸脂手术的围手术期,采用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手术效果,并且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进行推广。
作者:陈永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医药水平的进步,人们对生命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而新生儿的出生、成长、成才过程也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从新生儿的出生到宝宝的一周岁,家长的关爱无处不在,所以对新生儿皮肤护理的探讨也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张缦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