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勤
目的:对超声影像在宫外孕诊断中的临床作用和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2012年5月-2013年5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35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超声波诊断和手术病理证实并具有超声影响诊断资料,对其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35例宫外孕患者中有33例经术前超声确诊,确诊率为94.3%。结论:超声影响可以快速诊断出宫外孕,操作简单,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赵桂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探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用于Ⅱ期压疮治疗的疗效。方法将32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对压疮的创面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的压疮愈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用于Ⅱ期压疮,可显著提高治愈率。
作者:吴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脂代谢的特点。方法:选择9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骨密度(BMD)测定结果分为骨质疏松(OP)组和非骨质疏松(NOP)组。入组患者均测定腰椎1-4骨密度平均值,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析血脂各成份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组与未合并骨质疏松症组之间的BMI、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组血清LDL-C水平均高于无骨质疏松症组(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龄、女性、高LDL-C水平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性较高。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龄、女性、高LDL-C水平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作者:富航;金秀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现今蒙医传统疗术以及各民族医学的治疗方法足以得到开发和运用,而得到很大的社会关注及支持。我在这里简单介绍蒙医熏疗法,以表明自己对蒙医熏疗法的认识及想法。对比香薰疗法来表达蒙医熏疗的应用观点。
作者:布仁其其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卵磷脂络合碘与复方血栓通胶囊在玻璃体混浊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玻璃体混浊患者中随机选取96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给予观察组卵磷脂络合碘治疗,给予对照组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视力评分为(0.93±0.31)分,总有效率为93.75%,以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优,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卵磷脂络合碘应用于玻璃体混浊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患者依从性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闫文彬;陈雪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并验证血液透析体外循环血液粘滞度η的计算。方法:利用动态静脉压和静态静脉压求出Δp,并利用泊肃叶公式求出η。结果:42例内瘘病人的平均η为0.04±0.008,。η与红细胞、红细胞压积、血色素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与胆固醇、甘油三酯不相关;与血流量、动态静脉压呈正相关,与静态静脉压不相关。结论:血液透析体外循环血液粘滞度η可以通过泊肃叶公式求出,且有其特殊意义。
作者:王秀华;李广明;朱宗安;钱於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对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沧州任丘地区展开调查,对传染病预防工作进行探讨,总结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作者:王珩;伍绍萍;李学军;赵素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观察蹄甲多肽片联合无痛清宫术用于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6月与我院妇产科门诊行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且术后阴道出血患者428例,以随机及自愿接受治疗为原则,分成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214例(观察组接受蹄甲多肽片联合无痛清宫术治疗,对照组接受蹄甲多肽片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阴道流血量小,且出血时间更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蹄甲多肽片联合无痛清宫术可以有效减少人流术后阴道流血量及出血时间,促进人工流产术后的康复。
作者:陈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从近年来本院收治的肺癌患者中选取32例,患者年龄均在70岁以上,均接受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回顾性分析其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手术均很成功,仅5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经及时救治后都顺利出院,患者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9d。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是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李玉;陈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慢性支气管肺炎采用中医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90例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本院的分组治疗,其中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4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的应用的推广。
作者:浦江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失伴牙颌畸形患者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5例牙列缺失伴牙颌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义齿修复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96.55%,对照组治疗的优良率为69.23%,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没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临床对牙列缺失伴牙颌畸形患者实施正畸联合修复治疗,不仅效果显著,优良率高,同时对满足患者美学要求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系统常见病,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严重类型。早期溶栓治疗是减少脑组织坏死有效的方法之一[1]。在溶栓治疗中,患者可合并全身出血倾向,脑再灌注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2]我科2013年8月-2014年8月采用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5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溶栓治疗期间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春艳;黄菲菲;苏海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有较高的病死或致残率。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意义重大。本文所说的预防主要是指发病前的预防,即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心脑血管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病年龄的目的。
作者:朱宗婷;尹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进入我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71例中随机抽取260例作为此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并平均分配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以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氨氯地平治疗,试验组接受复方阿米洛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结果:此260例患者经一个月治疗后取得较好的效果,血压降低情况较可观,对照组效果(72.31%)显著试验组有效率(97.69%);对照组、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28.46%、3.08%,二者之间的差距足够明显,以P<0.05为差异说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应用此用药手段治疗老年高血压,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作者:李烜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患者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自2011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进行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治疗的患者90例,各45例,并观察和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1.1%,有效率高达93.3%;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51.1%,有效率为68.9%。两组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敷睑板腺、人工泪液药物类,效果很好,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玉洁;常文勇;迟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调查结直肠癌患者心理及社会支持需求状况,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和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抽取150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侧面评估和了解患者社会支持及心理需求动态。结果:癌症患者存在较严重的不良心理应激及较低的社会支持需求,侧面反映了应重视和提高对术后患者的需求支持。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心理变化及社会需求并非一成不变,个体化、科学的健康指导和干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患者心理压力,实践活动中应开展延续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需求。
作者:赵彩红;李文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类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作节奏的日益加快,患上这种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本文即是对柴胡和白芍的有效成分在治疗抑郁症过程中的效果,采用的是文献分析方式,通过对2014年到1990年之间的各类关于柴胡和白芍配伍治疗抑郁症方面文献进行分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柴胡和白芍治疗抑郁的有效成分。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利用柴胡和白芍治疗抑郁症有着很好的疗效,但是我国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明显较之欧美地区落后,需要相关研究人员进一步完善。
作者:金晓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强化法制观念、提高业务技能、加强护理风险监控、强化证据意识、鼓励团队合作精神、加强护患沟通等措施,在尊重和保护病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大限度地保护自己,以确保医疗安全,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潘淑梅;丁明霞;李娟;李艳;祁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抗菌药物也称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广,抗生素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手段。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抗生素是我们熟悉、但是也是一种容易被“滥用”的药物。滥用抗生素确实是我国和全世界都面临的严重问题,凡是超时、超量、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滥用抗生素的范围。过度使用抗生素危害在于加速耐药细菌的蔓延,损害人的抵抗力,延缓儿童的发育,引起患者死亡等。有一些研究显示,使用抗生素有增加患癌症的风险。抗生素会对免疫系统会造成一些影响。抗生素对免疫系统有一些影响,与轻度增加癌症风险相关,但不能说它会导致癌症和免疫力损害。对抗生素的危害进行剖析,能够引起临床医生及其患者的高度重视,防止抗生素的滥用,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有效降低滥用抗生素所带来的危害。
作者:吴承香;杨景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实施危重病人专人监管制度后危重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危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专人监管制度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的健康教育、急救管理、病房管理、护理书写记录和医院感染的护理质量结果分别是92.00%、92.00%、96.00%、96.00%和94.00%,和对照组的护理质量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专人监管制度护理方式对于提高危重的护理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体现了我院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极大的提高危重患者对于护理工作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阳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