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海霞
结肠息肉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息肉性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特别是腺瘤型息肉对于预防大肠癌具有重要作用,以往常采用剖腹手术治疗,但由于创伤较大,影响患者的预后,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治疗结肠息肉已逐渐取代剖腹手术,目前常用的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方法就是内镜下高频电切术,该方法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以及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护理在结肠息肉患者手术中的作用同样很重要。
作者:李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羟考酮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患者44例,随机分为羟考酮组(A 组)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B组),每组22例。A组给予羟考酮2~2.5 mg静脉推注;B组给予瑞芬太尼1~1.5μg /kg静脉推注,然后两组均给予丙泊酚2~2.5 mg /kg 静脉注射,根据术中肢体情况活动情况追加丙泊酚0.4~0.5 mg /kg。严密观察手术开始和术中BP,HR,SpO2,呼吸频率改变,有无呼吸抑制,有无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症状,手术结束后在手术床待完全清醒,可辨认时间地点,直立行走时无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出院。结果:A组呼吸抑制、苏醒时间和清醒VAS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剂量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可以较好的满足手术的要求,麻醉深度可控性强,苏醒后疼痛缓解,患者和骨科医生的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姜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黄褐斑(chloasma,melasma)是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发生于面部的一种色素代谢异常、沉着性皮肤病。患者虽无明显不适,但其影响容貌,有碍美观,对患者心理造成很大压力,而且大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月经失调、失眠、心烦易怒等内分泌及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给患者的生活及精神方面带来诸多烦恼与痛苦,甚至影响患者工作、生活[1-4]。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掀针结合穴位刺激治疗黄褐斑1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燕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有较高的病死或致残率。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意义重大。本文所说的预防主要是指发病前的预防,即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心脑血管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病年龄的目的。
作者:朱宗婷;尹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磷酸肌酸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病毒性心肌交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30例,在对照组一般治疗、保护心肌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磷酸肌酸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且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
作者:贾丽娟;宋春兰;孙力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采用布地奈德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布地奈德吸入辅助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儿的憋喘、肺部哮鸣音、湿音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小儿哮喘患者进行布地奈德吸入辅助治疗,可促进患儿肺功能提高,具有起效快、疗效显著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患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观察作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将86例支气管扩张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人数均等,各项临床资料基本保持一致,临床可比性充分。根据分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实施干预范围更加全面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支气管扩张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干预护理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强推广与实践。
作者:王晓红;李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39mmHg和/或舒张压>89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作者:赵娟;杨冬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中支气管哮喘是常儿科常见病之一,此类疾病特别喜欢与变应性鼻炎成为并发症,由于变应性鼻炎很容易导致哮喘的发生,并且反复发作,为此,在治疗哮喘的同时,变应性鼻炎也是需要同时治疗的,笔者通过资料考证,以及事例对比,终得出哮喘与变应性鼻炎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条件之下,再通过加中药宣肺解毒颗粒口服治疗,所得到的结论是效果十分显著,下面就是分析报告。
作者:刘毅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促进其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骨折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骨关节功能恢复状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结果:对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与水平,有助于促进患者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有利于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丁一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同时加强身体锻炼。糖尿病饮食忌食白糖、红糖、葡萄糖、糖制品、甜食、果糖等少食:土豆、山药、藕根、胡萝卜、芋头、奶油、猪油、羊油、黄油、花生、瓜子、核桃、动物内脏等;宜食粗杂粮(荞麦、豆麦、燕麦片、豆制品等)。糖尿病的治疗包括四个点、五套车、六达标。
作者:王善荣;杨桂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士层级管理在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未施行护士层级管理前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实施护士层级管理后1年之内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病房管理质量以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指标管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士层级管理措施可以对护理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提高护士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改善病房管理质量,切实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雒珍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儿科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急救治疗,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水合氯醛灌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食欲恢复时间和用药后24h内惊厥次数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食欲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用药后24h内再次惊厥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西医急救治疗基础上辅以水合氯醛灌肠治疗,有助于促进发热症状消退,减少惊厥再次发作,对患儿的预后有益。
作者:尹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4例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2例采取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22例在此基础上给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肢FMA评分及AHI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后上肢FMA评分及AHI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并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的功能,使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训练肩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配合肌力训练及上肢运动作业等康复训练,促进肩关节半脱位的恢复,改善上肢运动功能,疗效明显,是值得推广的综合康复方法。
作者:吴茂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操作技术,无论是治疗还是在应急抢救过程中,静脉穿刺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尤其是抢救用药,如果穿刺不成功,往往会耽误诊断和治疗。
作者:刘淑红;李存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由于CT.MRI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对肺癌的诊断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在我们基层医院还是以胸部X线检查为主,往往造成诸多误诊,现对五例误诊病例进行分析,找出误诊原因,以提高x线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所带来的不良的影响。
作者:路强;贺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近年来国内早产儿发生率有上升趋势,NICU 中收治的早产儿也是逐渐增多,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早产儿死亡率明显下降,而早产儿医院感染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早产儿因其器官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易受各种病原菌侵袭,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医院感染成为导致早产儿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危险因素。为减少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发生,本文对NICU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
作者:董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手术室里所潜在的安全隐患与其相应影响因素,同时提出相关的改变方法,主要就是为了能够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主要根据在手术中所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将我院收取的各类手术病患80例进行研究,将他们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则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上安全管理。结果:经过对比之后就会发现实验组中所发生的不良现象比对照组少,护理的满意程度也更高。结论:手术室护理对于手术能够顺利的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安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作者:刘学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总结81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手术配合的护理经验,尤其是器械护士要非常熟练手术步骤,主动、及时、准确的传递器械,更好的协助医生完成手术,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韦利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分娩的助产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高龄产妇160例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妇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助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率、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自然产率比对照组高,手术率及剖宫产率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平均出血量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龄产妇实施助产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良好效果,有助于提升分娩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正碧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