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洪文;田家玮
组织细胞增生症X,是一组可广泛侵犯多个系统和器官的疾病,它包括骨嗜酸性肉芽肿,勒-雪(Letterer-Siwe)病和韩-薛-柯(Hand-Schüller-Christian)病。其病理特征是组织细胞异常增生。本文收集了1997年5月至1999年7月经临床、影像学检查、皮疹压片和病理活检证实的7例,进行临床和影像学分析。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3例,女4例。发病年龄5个月~7岁。其中1岁以前3例,1~2岁1例,2~3岁1例,3~5岁1例,5~7岁1例。根据《实用儿科学》(1985年第4版)诊断标准分类:骨嗜酸性肉芽肿2例,勒-雪病3例,韩-薛-柯病2例。
作者:王艳春;陈益光;孙辉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肺隔离症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报告经手术与病理证实肺隔离症16例,其中X线胸片16例,支气管碘油造影5例,CT 11例,MRI 2例。结果 X线表现为肺内肿块5例,大片状影11例,其中病灶内有透光区9例;CT表现为肺内片影及团块影,其内具有含气囊腔或液气平面囊肿,共发现异常动脉供血3例。MRI 可见到病灶内含气液改变及异常血管影。结论对肺隔离症的诊断,CT 与MRI结合可取代普通X线、断层摄影、支气管造影及主动脉造影。
作者:赵锋;JU Xiao-ying;鞠晓英;郭含涛;曲艳;张卓;王孝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Gd-DTPA增强MRA对颅内血管性和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和/或病理及临床观察证实的63例占位性和血管性病变做增强MRA 3D-TOF法扫描,并与非增强扫描对照。结果增强MRA能显示非增强MRA不能显示的动脉瘤和AVM、板障血管瘤的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占位性病变的供血动脉。在显示海绵状血管瘤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别。结论 Gd-DTPA增强MRA3D-TOF法对颅内血管性和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有更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德炯;钟平;夏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颅内后循环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AVM)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26例后循环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患者均行常规头颅CT及DSA检查,其中10例患者行头颅MR检查。结果后循环动脉瘤19例中基底动脉瘤5例,椎动脉瘤7例,小脑下后动脉瘤7例。CT可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小脑出血。DSA可明确显示畸形血管部位及大小。结论常规头颅CT和MR可有效显示后循环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的颅内出血情况及较大的动脉瘤和畸形血管团。DSA仍是诊断颅内后循环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的金标准。
作者:朱晓黎;刘一之;倪才方;丁乙;金泳海;孙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患者男,36岁,因血尿2天时伴尿痛就诊。体检,心肺(-),肝脾未及,无发热,以往无血尿史。尿常规检查:蛋白+++,红细胞+++,白细胞+。临床诊断:血尿待查,尿路结石。 B超检查:双肾形态大小正常,实质回声匀,集合系统不分离,左肾集合系统回声略增强,输尿管不扩张。
作者:高潮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不仅被视为缺血性脑病的主要原因,而且是系统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可信赖的标志。超声作为一种无创、经济的手段,有良好的重复性,能够显示管腔的解剖结构,并能观察评价动脉粥样斑块的进程,因此正逐渐成为评价颈动脉疾病严重程度的首选方法。但由于管腔结构及斑块都是三维结构,而且斑块发展是非对称性的,斑块严重性及管腔狭窄程度用二维超声可能过高估计或过低估计。因此对斑块的严重性及管腔狭窄程度的超声定性、定量有赖于三维超声重建(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 reconstruction,3D-UR)[1]。本文拟对颈动脉三维超声重建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3D-UR方法学进展3D-UR的基本步骤包括:图像的采集,图像的后处理,三维图像的重建,三维图像的显示和定量测定。
作者:费洪文;田家玮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的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6例手术、病理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的CT表现。结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16例,膀胱壁2例,子宫壁5例和阴道3例。CT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囊性或实性或囊实性肿块,边缘不锐,与周围结构不同程度粘连,肿块内有多个小囊。增强后,囊壁和实性部分强化。结论CT表现结合临床,能诊断子宫内膜异位。
作者:秦莉娜;陈巨坤;王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患者男,50岁,农民。因自幼驼背,胸、腰、背部疼痛2个月。门诊以“脊柱侧弯”收入院。胸、腰、背部以右侧疼痛为重。行走时需扶双膝。查体一般情况下,痛苦表情,被动侧卧位,胸腰段右凸,偏离中线大距离6cm,呈“剪刀背”畸型。X线片示,胸腰段侧弯,弧顶椎体间有骨桥形成,Cobb's角45°,诊断为“成年疼痛性脊柱侧弯”。拟手术神经根松解内固定术加长拍胸腰椎正侧位片,可见,T8椎体骨质破坏,T8-9椎间隙变窄。CT进一步检查证实为T8椎体结核并周围脓肿。改为抗痨治疗,症状缓解后,行病灶清除手术。
作者:门士军;王振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用TCD 新指标对血管性头痛患者进行脑血管负荷的检测和对比研究,阐明TCD在脑血管性头痛监测中的价值。方法采用TCD与计算机连用的方法,对以上两组146 例的1606 条脑血管进行新指标的对照检查。结果 106例血管性头痛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流动力学异常,且随年龄增加病变程度更为明显。结论脑血管收缩平均速度、反弹高度、紧张度、压力指数、缓慢指数、血管负荷是临床诊断血管性头痛病的新指标。
作者:温雪娟;苗晓敏;王大庆;苗润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患者女,56岁,农民,于1999年3月7日因左上肢外伤而在当地医院住院。体检时发现腹部一肿块,质软、有轻压痛,于1999年3月11日来我院门诊,拟“肝囊肿、右后腹膜肿块”收住入院。B超检查:下腔静脉前方探及一8.5cm×4.6cm的低回声实性团块,边界尚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周围可见多条管状无回声,其内可测得静脉及动脉血流频谱。肝右叶包膜处探及一2.7cm×2.3cm无回声、边界清、后体增强效应。B超提示:后腹膜低回声性团块、肝囊肿。
作者:潘建虎;陆雪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出血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特点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对1997年天坛医院的100例连续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等特点,并对比相应的临床症状。结果出血性动脉瘤多位于前、后交通动脉,无巨大型动脉瘤,约32%的动脉瘤表现为分叶或多房状。前交通动脉瘤较其它部位的动脉瘤在破裂后可能更容易引起较严重的临床症状。结论出血型的颅内动脉瘤在影像学上的一些特征值得注意,所以建议对于有此典型特征并位于前交通动脉的动脉瘤,无论破裂与否,都应尽早治疗。
作者:李佑祥;宁志光;杨新建;高培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对脑动脉瘤电解可脱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脑动脉瘤患者30例,行SCTA后一周内行DSA及GDC栓塞治疗。结果①SCTA检出了DSA发现的35个脑动脉瘤中的34个(97.1%),32个动脉瘤诊断正确(91.4%)。②32个选择GDC栓塞治疗的脑动脉瘤中,SCTA测量的佳投照角度与DSA相同30个(93.8%)。③MIP对动脉瘤瘤体及瘤颈测量值准确可靠,与DSA无显著差异(P>0.05);SSD法立体感优于MIP及DSA,对瘤体测量值与DSA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瘤颈测量值与DSA有显著差异(P<0.01),SSD常夸大瘤颈宽度。结论SCTA不仅能较准确诊断脑动脉瘤,而且可以为动脉瘤的GDC栓塞治疗提供佳投照角度及精确测量值
作者:左长京;王培军;田建明;许奕;刘建民;萧毅;崔恒武;王敏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自动活检的技术优势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通过对3560例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术的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穿刺成功率与病变性质、部位以及操作医师的关系,同时统计穿刺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总的穿刺成功率高达97.8%,穿刺成功率与病变的性质、操作医师的经验无关,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0.12%。结论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术是一种取材成功率高、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的组织学取材方法。
作者:张华斌;张武;贾建文;冉维强;苗立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肾动脉位置深在,相对较细,且受肠道气体、肥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较难探测的器官之一。本文就肾动脉狭窄(RAS)的多普勒超声诊断指标及其测量、诊断标准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评价。1 正常肾动脉的血流频谱正常肾动脉及其分支的血流频谱呈低阻波型,收缩早期频谱上升陡直,而后,缓慢下降,整个舒张期血流速度较高。收缩早期常有切迹,称之为收缩早期切迹,它的存在使收缩期频谱呈双峰,多数第一峰大于第二峰,少数第二峰大于第一峰。频窗可以消失。
作者:李建初;姜玉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B型超声观察卵泡生长、发育、排卵过程及其在治疗排卵障碍不孕症中的价值。方法对52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从月经第九天开始B超监测卵泡发育,重点记录卵巢内卵泡数目、纵横数值。结果 52例患者经诱导排卵,卵泡发育成熟排卵者37例,占71%,其受孕者28例。结论B型超声是一种有价值的监测卵泡生长发育的手段,在排卵障碍不孕症治疗中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董铄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喉部正位体层摄影,对于显示喉部肿瘤等疾病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喉部正位体层照片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诊断的准确率。为此,笔者结合50例照片分析,对喉部正位体层摄影QC技术做了初步的探讨。1 材料和方法1.1使用设备采用日本岛津公司生产的ED150L直线体层机。可调支点,焦点胶片距离固定在100cm,照射角45°C,管电压在75kVp左右,暴光时间1.1s。美国Kodak M7B自动洗片机,中国天海牌套药。德国AGFA CP-G PLUS型感绿胶片,显影温度33.5°C。美国Tobac TBX密度计。1.2临床资料和方法本院1996年2月至1999年9月收集喉部正位体层摄影照片50份。其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小17岁,大78岁。除外因外伤感染、喉部良、恶性肿瘤、发音异常以及神经功能所致的喉部形态的异常改变,均有喉侧位X线平片及正位体层片。并与间接喉镜检查、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观察。
作者:周大桂;王澜;牛玉鸾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尿激酶与肝素联合应用治疗进展型脑梗塞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取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数相同,年龄相似,性别差异不大,有可比性。治疗组中50例用尿激酶20~30万单位,1~2天,肝素12500单位,5天;对照组用肝素12500单位,5天。开始用药时间均在发病5天之内,10h内症状有恶化。CT证实无出血,已有梗塞灶出现。治疗前及治疗后30天各MDS评分一次比较。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未见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中等剂量尿激酶与肝素合用治疗进展型缺血性脑梗塞,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郜风青;卢文甫;李秀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提高脉络丛乳头状瘤的CT和MRI诊断水平。方法进行18例CT和MRI检查与手术病理-光镜、电镜超微结构和免疫组化对照研究。结果肿瘤位于脑室系统14例,小脑4例。CT表现为略高密度或混合密度肿瘤伴钙化;MRI T1WI呈低信号或混合信号,T2WI呈高信号。光镜和电镜:显示肿瘤细胞单层或复层排列,有胶原纤维、毛细血管、钙化小体等。免疫组化:vimentin、S-100、cytokeratin、EMA、GFAP均表达阳性。对照组室管膜瘤则cytokeratin和 EMA表达阴性。结论提高CT、MRI对脉络丛乳头状瘤与室管膜瘤的鉴别诊断水平,有益于治疗。
作者:关长群;刘雪虹;孙文利;冯新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患者女,17岁。3个月前无意中发觉右下腹部肿块,较硬,无腹痛,偶有下坠感,近半月恶心,食欲差,伴消瘦,抗炎治疗1周无好转,无尿频,尿急,尿痛。肛查:子宫较小,左附件区空虚,右侧位置较高处可触及不明肿物。CT检查:右下腹部及子宫上方偏右侧可见囊实性肿块,大小16cm×17cm×6cm,囊性部分居多,CT值26Hu,其后方可见高密度出血(图1)。实性部分CT值55Hu,并见高低密度相间的小片状模糊影,边缘规整(图2)。子宫直肠窝见腹水形成。
作者:司丽亚;李永军;霍现英;陈国忠;张贵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本文探讨我院1995年至2000年1月,86例彩超诊断为卵巢血肿的声像图表现特征,血流情况和鉴别诊断。1 资料和方法本组病例均系我院门诊拟为急腹症的病人,年龄小16岁,大为45岁,平均年龄为28岁。已婚76例,未婚10例。仪器采用东芝SSA-240A,美国百胜AU4,彩色多普勒诊断仪,HP尖端型彩超仪,探头频率为3.5MHz,均经腹部按妇科常规检查,重点观察子宫大小,子宫腔内回声,内膜情况,以及卵巢大小、形态、卵巢内回声、毗邻情况、子宫直肠窝及盆腔内有无积液,积液深度范围等等,然后进行CDFI检测卵巢内的血流状况。
作者:李新新;张玉清;陈苏兰;吕新校;林晓丹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