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玛
军队离退休干部进入“两高期”后,大病重症逐渐增多,急诊急救经常发生,心理问题日渐凸显,医疗保健是提高其生活质量的首要因素[1]。虽然我国医疗体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更新完善,但仍不能满足离退休干部的医疗保健需求,表现为干休所卫生所条件有限,而体系医院保障不够便捷,离退休干部家庭保健能力也不强。为解决这些问题,近几年,我们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拓宽服务内容,转变服务模式,使离退休干部发病率明显下降,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提高,具体做法如下。
作者:陈虹;曲海燕;吴风富;郑洁英;李全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全国各地医患纠纷也呈逐年增多趋势。如何紧贴时代发展和立足自身实际,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有效防范医患冲突,着力维护军队形象,值得部队医务工作者深思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作者:唐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绿茶水用于长期卧床危重患者皮肤清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收入我院神经外科住院天数在1周以上长期卧床危重患者98例,根据皮肤清洁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者每天使用绿茶水混于温水中(按1:2的比例)清洁患者皮肤;对照者每天用温水清洁患者皮肤,若皮肤清洁度差(有异味、汗液、粪便、呕吐物等),就间断使用普通药皂联合温水清洁患者皮肤。结果用绿茶水混于温水中清洁皮肤可降低红斑、干燥、脱皮、溃疡、皮疹和细菌感染等问题的发生,两组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绿茶水用于长期卧床危重患者皮肤清洁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红秀;杨建琴;赵雅玲;梁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术后继发远隔部位颅内血肿的形成原因,总结相关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科6例继发远隔部位血肿患者的病史、肿瘤类型、临床表现、血肿类型及治疗情况,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总结。结果6例远隔部位颅内血肿均发生在术后4~24h内,硬膜外血肿5例,硬膜下血肿1例;血肿发生部位在额颞顶部5例,顶枕部1例,血肿量均大于30ml;均再次手术清除,治疗后1例痊愈,1例死亡,其余4例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结论远隔部位颅内血肿主要发生在术后24h内,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大部分血肿位于额颞顶区,主要原因和颅内压急剧下降、局部硬膜与颅骨结合疏松易剥离等因素有关。术中及术后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发现早处理为防治继发远隔部位颅内血肿的关键。
作者:李宪锋;何健;孙德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蛋白质代谢改变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139例RI-CU中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入院时血清降钙素原(PCT)、前清蛋白( PA)、总蛋白(TP)、清蛋白( Alb)、血红蛋白( Hb)以及尿素氮(Bun)和肌酐(Cr)等反映蛋白质代谢水平的营养指标。根据PCT水平进行评分,将患者分为5组,进行各组间单因方差分析;并进行患者25d内死亡组和存活组间蛋白质代谢水平比较。结果不同PCT分值组间患者血清PA、Alb、Bun及Cr水平差异显著。PCT评分1、2、3及4分组PA水平显著低于0分组,有统计学意义;PCT评分3、4分组Alb水平显著低于0分组,有统计学意义;PCT 3、4分组Bun及lnCr水平显著高于0分组,有统计学意义。25d内死亡组PA及Alb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有统计学意义;25d内死亡组Bun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严重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蛋白质代谢水平与感染及炎症的严重程度相关,与患者近期临床结局具有密切关系。
作者:时皎皎;李玉友;焦成元;孙小琴;陈怡;黄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500例手术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248例)与实验组(2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221,P<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使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杨燕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前,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离休老干部进入“两高期”后的老年卫勤保障工作,在服务方向、内容、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我们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范学杰;李群;唐忠;尹凯辉;陈蓉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57例VAP患者根据临床转归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动态监测两组患者入院第1d、第5d及转出或死亡前CPI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CPI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生存组第5d和转出前CPI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等指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CPI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527, P<0.01)。结论动态监测CPIS评分对VAP患者预后评估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柯超;许一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2014年7~11月,我院首次抽调70人成立应急兵站医疗队,长途机动赴高原执行《高原寒区使命课题》任务,跋涉2600多公里,翻越三个达坂,进驻海拔3800米以上高原,进行为期4个多月的野外驻训及演习。为顺利完成驻训任务,卫勤保障工作极为重要。根据此次高原驻训特点,结合实际作以下回顾及探讨。
作者:黄俊芬;孟艳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点刺法配合冰柏液熏洗治疗扁平疣的临床方法和疗效。方法将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泸州市中医院、泸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0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点刺法配合冰柏液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胸腺肽胶囊外擦干扰素乳膏。4周后,分别从症状疗效积分、总有效率、疗效指数,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点刺法配合冰柏液熏洗治疗扁平疣具有显著的疗效,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练娜;杨春艳;杨文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强化胰岛素治疗对脓毒血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及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58例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n=28例)控制患者血糖在10.0~11.1mmol/L(餐前),强化胰岛素治疗组(n=30例)控制患者血糖在4.4~6.1 mmol/L(餐前)。观察两组各时间段血清PCT表达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APACHEII评分、ICU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第1d血清PCT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性(P>0.05),第3d血清PCT表达水平均达到高峰,但强化胰岛素治疗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随治疗时间延长,两组血清PCT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且强化胰岛素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第1d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强化胰岛素治疗组治疗第7d、14d时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而CD8+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强化胰岛素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APACHEII评分、ICU住院时间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强化胰岛素治疗脓毒血症有助于降低患者死亡率及血清PCT表达水平,明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状态。
作者:陈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自2008年总部配发我院WCY2002-2/40型野战手术车以来,反复多次运用于野外基础训练、应急演习,此次在“8·03”鲁甸抢险救灾中其机动、便捷、高效的优势[1]也为伤员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该车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本文结合WCY2002-2/40型野战手术车连续6年来在野外驻训期间及“8·03”鲁甸救灾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总结该车所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希望该车能在野外应急演练、基础训练及抢险救灾时,进一步提升综合保障能力,为伤病员提供更好的医疗环境及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作者:彭小兰;陈锦丽;范娇娇;李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艾滋病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据统计,全球每年有250万HIV感染的妇女生育孩子,造成约80万名新生儿感染HIV,HIV感染使全球新生儿的病死率增加75%[1]。我区从2011年开始实施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通过对整个孕产期连续、动态的管理和护理,加强母婴阻断的措施,尽量减少将艾滋病传染给新生儿的危险,提高婴儿健康存活率。HIV阳性孕产妇母婴阻断的管理流程,包括患者的心理护理、定期产检、孕期营养护理,药物干预、婴儿喂养方式及随访等。由于管理和护理工作到位,保证了母婴阻断的成功。现将我区2011~2013年14例艾滋病合并妊娠患者的管理和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刘元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临床实习是护生由理论学习到临床技能转换的重要环节。护生的临床带教是从学生到护理工作者角色转变的重要过程,也是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第一步[1]。临床实习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临床带教的质量,专业培训是护生实习阶段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通过总结多年带教工作实践,结合眼科工作的具体特点,分析目前眼科护生带教的实践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对加强眼科护生带教质量提出建议。
作者:刺宝英;魏白银;关美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定期到医院进行健康体检,以便早期发现疾病并能及时治疗,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1]。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必须尽快建立一套适合体检中心工作实际的精益服务模式。精益服务是一种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我院体检中心在引进精益服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评估体检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并设计健康体检精益服务模式。该模式于2010年正式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叶常青;赵东海;曲海燕;张莉萍;胡赟;李全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笔者所在医院地处云南省普洱市,距离灾区永平172Km,2014年10月7日21时49分39秒,景谷永平发生6.6级破坏性地震,普洱市辖区范围及周边地区均有强烈震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根据上级命令,医院迅速抽组医疗救护人员连夜赶往灾区,成为先到达地震灾区的部队医疗救援力量,并第一时间收治抢救受伤群众10余名,在2周的医疗救护工作中,我们严密组织,严格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救治成效,现将此次景谷地震医学救援的经验与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李学红;字灿忠;周庆明;李燕;徐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乌拉地尔与硝酸甘油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重症高血压的疗效。方法56例慢性肾衰竭合并重症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乌拉地尔组与硝酸甘油组各28例,乌拉地尔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乌拉地尔持续泵入,硝酸甘油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硝酸甘油持续泵入,并根据血压变化调整药物剂量,血压降至130~140/80~90mmHg后维持用药量,疗程7d。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1d、用药后3d及用药后7d监测两组患者的肾功能、血压及心率变化,同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用药后肾功能有显著好转,乌拉地尔组好转情况优于硝酸甘油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血压均有显著好转,与用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拉地尔组用药前、后心率无显著变化(P>0.05),硝酸甘油组于用药后7d较用药前增快,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乌拉地尔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酸甘油组发生不良反应例数较乌拉地尔组显著增多(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乌拉地尔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能较好控制血压,能更好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不良反应少。
作者:曾伶俐;唐志刚;邱跃;王应国;郝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对小儿手术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小儿(非开颅、胸、腹)手术120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Ⅰ组(90例),Ⅱ组(30例)。于皮肤消毒前1min开始用药,Ⅰ组静脉注射氯胺酮3mg/kg、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h);Ⅱ组静脉注射氯胺酮3mg/kg、静脉泵注生理盐水。若术中患儿出现明显体动反应则静脉追加氯胺酮1.5mg/kg。记录氯胺酮用量、生命体征、苏醒时间及术后镇静评分,观察比较两组病例麻醉效果。结果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手术范围等无统计学差异;Ⅰ组氯胺酮用量明显减少,术中生命体征平稳,Ⅱ组患者心率、血压在各时间段明显增高;两组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Ⅰ组患儿比较安静,镇静评分满意者明显多于Ⅱ组,苏醒期躁动者明显较少。结论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效果良好,可提供较为完善的镇痛和镇静作用,明显降低单纯应用氯胺酮所致术中呼吸循环等方面的副作用以及术后躁动的发生率。
作者:张骍;王公校;马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湿化液温度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氧疗效果的影响。方法82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例)接受室温湿化氧疗,观察组(n=42例)接受人体鼻腔温度(30~35℃)的加温湿化氧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氧疗舒适度和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氧气温度、湿润度和鼻咽部感觉等氧疗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痰液性状、痰量、咳痰难度、咳嗽程度等氧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pH、SpO2等氧疗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温湿化氧疗能明显提高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氧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帅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主要传染病之一。microRNA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主要在转录后水平上调控基因的表达。肝脏中存在大量microRNA,据研究证实,microRNA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microRNA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张强;陈文(综述);邓存良(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