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常青;赵东海;曲海燕;张莉萍;胡赟;李全岳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2014年7~11月,我院首次抽调70人成立应急兵站医疗队,长途机动赴高原执行《高原寒区使命课题》任务,跋涉2600多公里,翻越三个达坂,进驻海拔3800米以上高原,进行为期4个多月的野外驻训及演习。为顺利完成驻训任务,卫勤保障工作极为重要。根据此次高原驻训特点,结合实际作以下回顾及探讨。
作者:黄俊芬;孟艳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自2008年总部配发我院WCY2002-2/40型野战手术车以来,反复多次运用于野外基础训练、应急演习,此次在“8·03”鲁甸抢险救灾中其机动、便捷、高效的优势[1]也为伤员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该车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本文结合WCY2002-2/40型野战手术车连续6年来在野外驻训期间及“8·03”鲁甸救灾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总结该车所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希望该车能在野外应急演练、基础训练及抢险救灾时,进一步提升综合保障能力,为伤病员提供更好的医疗环境及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作者:彭小兰;陈锦丽;范娇娇;李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笔者所在医院地处云南省普洱市,距离灾区永平172Km,2014年10月7日21时49分39秒,景谷永平发生6.6级破坏性地震,普洱市辖区范围及周边地区均有强烈震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根据上级命令,医院迅速抽组医疗救护人员连夜赶往灾区,成为先到达地震灾区的部队医疗救援力量,并第一时间收治抢救受伤群众10余名,在2周的医疗救护工作中,我们严密组织,严格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救治成效,现将此次景谷地震医学救援的经验与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李学红;字灿忠;周庆明;李燕;徐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腰椎自体附件结构性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10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术中后路椎管减压切除腰椎棘突、椎板及关节突等附件骨,并将其回植椎间隙,作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随访1~10年(平均6.5年),随访患者症状缓解程度、椎间植骨融合情况、JOA评分、VAS评分、并发症,并作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102例患者症状均有缓解。术后、术后1年及终随访时临床恢复率分别为80.30%、85.80%和85.10%。在术后3、6、12月患者融合率分别为26.5%、81.2%、97.9%。患者满意率达97.9%。结论腰椎附件结构性植骨生物融合能力及支撑能力可以满足临床需要,腰椎附件结构性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朱钧;李峰;蒲丹;李永平;肖业生;罗光平;杨长远;胡安文;袁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赶黄草对小鼠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昆明小鼠SPF级,应用范建高等人的造模方法并改良,喂饲高脂饲料并给予3g/kg bw的乙醇(0.1ml/10g bw,i.g.),造模的同时给予赶黄草提取物进行药物干预,以硫普罗宁(TPN)为对照,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检测肝脏系数,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定TG、TC、ALT、AST、MDA。结果造模三周后形成小鼠酒精性脂肪肝。与模型组比较,赶黄草提取物组肝脏脂肪明显改善,赶黄草提取物组血清中TG、TC、ALT、AST明显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赶黄草提取物组血清MDA均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赶黄草具有较好的预防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
作者:胡祥宇;魏嵋;袁叶飞;杨文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在新形势下,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已成为军队卫勤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部队精简对军队医院卫勤保障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对实习生参与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原因及做法进行探讨,概括此种途径存在的价值和不足。通过提供改进建议,达到充分利用医学实习生力量的目的,进而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保障能力。
作者:王松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Queyrat增殖性红斑是一种发生于黏膜上皮的癌前病变或原位癌。多累及龟头、尿道口、冠状沟、包皮部位,其他部位如口腔黏膜、女阴和肛门等黏膜亦可受累[1]。本病主要发生于未经包皮环切术的包皮过长者,婴儿期行包皮环切者可不发病,若出现浸润、糜烂、破溃或乳头瘤状损害时,往往发生侵袭性鳞癌变化,可侵犯周围组织,伴有局部淋巴结和(或)远隔部位转移[2]。
作者:孙伟;张广鑫;刘洋;张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应用离子交联法制备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壳聚糖(PEDF/CS)纳米粒,考察其体外性质及其在兔角膜碱烧伤中对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离子交联法制备PEDF/CS纳米粒,考察纳米粒粒径、包封率、zeta电位及体外释放量,建立兔角膜碱烧伤模型,右眼作为实验眼。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PEDF滴眼液组(B组)、PEDF/CS纳米粒组(C组),每组20只。用药后7、14、21、28d大体观察及HE染色角膜新生血管情况,并使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角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 PEDF/CS纳米粒大部分呈规则的球型,粒径为(354±1.6)nm,zeta电位为(22.5±0.7)mV,包封率为(76.15±2.80)%,体系较为稳定,具有缓释功能。明显下调兔创伤角膜中的VEGF的表达促进角膜修复,各时间点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壳聚糖纳米粒滴眼液通过下调兔创伤角膜中的VEGF的表达,可以减少角膜新生血管的生成。
作者:贾立;计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 CRC)发病率是目前世界上排列第3的肿瘤,在肿瘤所引起的死因中排第4位,全世界每年超过50万患者因CRC死亡[1]。目前治疗CRC的主要方法是外科手术和结肠镜治疗,CRC可经手术治愈,但术后复发转移率高,可达40%~50%[2]。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是指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因肿瘤细胞的相关基因表达以及机体对肿瘤组织产生反应而发生异常变化的物质。它存在于组织、细胞、血液及体液中,可用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化等技术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检测,其在结直肠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中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就TM在CRC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华强(综述);邓明明(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乌拉地尔与硝酸甘油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重症高血压的疗效。方法56例慢性肾衰竭合并重症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乌拉地尔组与硝酸甘油组各28例,乌拉地尔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乌拉地尔持续泵入,硝酸甘油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硝酸甘油持续泵入,并根据血压变化调整药物剂量,血压降至130~140/80~90mmHg后维持用药量,疗程7d。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1d、用药后3d及用药后7d监测两组患者的肾功能、血压及心率变化,同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用药后肾功能有显著好转,乌拉地尔组好转情况优于硝酸甘油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血压均有显著好转,与用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拉地尔组用药前、后心率无显著变化(P>0.05),硝酸甘油组于用药后7d较用药前增快,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乌拉地尔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酸甘油组发生不良反应例数较乌拉地尔组显著增多(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乌拉地尔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能较好控制血压,能更好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不良反应少。
作者:曾伶俐;唐志刚;邱跃;王应国;郝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前,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离休老干部进入“两高期”后的老年卫勤保障工作,在服务方向、内容、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我们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范学杰;李群;唐忠;尹凯辉;陈蓉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NLRP3炎症小体是细胞内识别危险信号的多蛋白复合体,它可以使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的危险信号与促炎细胞因子结合而形成炎症体。与肾脏疾病中的Toll样受体驱使危险信号的影响相似,大量的研究显示,NLRP3炎症体参与了肾脏炎症。本文讨论NLRP3在肾病发病中的新证据,包括IL-1β与IL-18依赖性经典作用和非经典作用的证据。
作者:刘霜(综述);徐勇(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艾滋病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据统计,全球每年有250万HIV感染的妇女生育孩子,造成约80万名新生儿感染HIV,HIV感染使全球新生儿的病死率增加75%[1]。我区从2011年开始实施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通过对整个孕产期连续、动态的管理和护理,加强母婴阻断的措施,尽量减少将艾滋病传染给新生儿的危险,提高婴儿健康存活率。HIV阳性孕产妇母婴阻断的管理流程,包括患者的心理护理、定期产检、孕期营养护理,药物干预、婴儿喂养方式及随访等。由于管理和护理工作到位,保证了母婴阻断的成功。现将我区2011~2013年14例艾滋病合并妊娠患者的管理和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刘元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肝-门静脉积气征(hepalic portul venous gas,HPVG)临床罕见,我院收治1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怀信;蒋雪峰;朱玉春;王红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人体长期高血糖水平使人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而这种氧化应激状态实质上是氧化与抗氧化之间的不平衡,因此,抗氧化系统在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血液循环中的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直接胆红素和血清接胆红素等,是人体抗氧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本文就血清胆红素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周静(综述);徐勇(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1病例介绍患儿男性,4天。因“发现皮肤黄染2+天,皮肤苍白3+小时”入院。病史采集:患儿系G2P1+1,39+1孕周,出生体重3200g,Apgar评分均为10分,生后无抢救史。有甲型血友病家族史。母:血型O型Rh(+)。入院查体,T36.5℃,HR180次/分,R61次/分,BP80/40mmHg。入院体重3030g。全身皮肤苍黄,散在瘀斑。左上肢、左侧胸壁,右侧大腿外侧可见明显肿胀,腋下及左上肢皮肤稍有青紫,四肢凉。入院查血:FVⅢ(八因子)0.5%,FIX33%,FXI32.4%,纤维蛋白原(Fg)114mg/dl,APTT明显延长,HGB52g/L,总胆及间胆227umoL/L。诊断:(1)极重度贫血;(2)甲型血友病;(3)新生儿休克;(4)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入院后扩容1次,输血1次,输FVⅢ4次,吸氧、保暖、光疗等治疗后好转。入院8天后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作者:李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循环肿瘤细胞,是患者外周血循环中检测发现的肿瘤细胞,是肿瘤发生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关键,它与肿瘤患者的预后相关密切,而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量患者因手术后复发和转移而死亡,因此研究结直肠癌与循环肿瘤细胞的关系尤为重要。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循环肿瘤细胞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相关进展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吴志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联合复方氯已定含漱液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就诊的108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4例,单纯采用复方氯已定含漱液治疗;治疗组54例,使用曲安奈德联合复方氯已定含漱液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显效及好转率为94.44%,对照组为38.8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联合复方氯已定含漱液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效果良好。
作者:熊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耐多药结核病(multi-cl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MDR-TB)是由对两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的菌株感染引起的疾病。广泛耐药结核病(extensively resistant tuberculosis,XDR-TB)指对任意一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及三种二线注射剂中的至少一种(丁胺卡那霉素、卷曲霉素或卡那霉素)耐药的MDR-TB。2007~2008年全国耐药结核病基线调查结果估算,每年新发肺结核患者的耐多药率为8.32%,广泛耐药率为0.68%。作为国家定点的耐多药结核项目病房,我科于2008年3月~2014年3月收治耐多药结核患者355例,其中广泛耐药20例,现将其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杨克芬;李良静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