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身多处骨折合并中期妊娠患者休克1例的护理

周丽红

关键词:全身多处骨折, 妊娠, 休克, 护理
摘要:全身多处骨折多由于强大外力所致,内出血多,常合并重要脏器损伤,患者病情变化快,而合并妊娠更是较少见.无论何种治疗方法对孕妇和胎儿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这需要我们密切注意病情的变化,深入认识妊娠的生理、病理及骨折对孕妇的影响,并做好相应的处理.待病情平稳后实施骨折内固定术,促进骨折愈合.我科于2012年8月收治1例全身11处骨折并妊娠22+周休克的患者,经分秒必争、全面、细致、周到的积极救护,患者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造影评估高血压肾脏损害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N)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较高,达25%[1],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病程进展可并发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2].肾脏既是血压调节器官,又是高血压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作为心血管疾病进程的中间阶段,EN患者亚临床靶器官损害时期极为关键[3],及早发现高血压肾脏损害,对延缓病程进展,改善患者预后十分有利.本文就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定量评价高血压肾脏损害的应用现状及其靶向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作者:陈园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活体牙根管系统的研究方法

    对根管系统的把握和理解是成功实施根管治疗术的前提和保证.在临床操作中,为了更准确的了解患者的根管系统,国内外许多学者应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然而由于根管解剖系统的个体差异性和不可直视性,使临床医师不能完全掌握根管的解剖形态.本文就目前临床上研究根管系统的主要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朱宗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伤尿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免疫因素介导的IgA沉积于血管壁,以小血管特征性炎性改变为其主要病理特点的系统性全身性疾病.当HSP累及肾脏时称为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itic nephritis,HSPN),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继发性肾炎之一,也是决定HSP远期预后的关键.肾活检虽被认为是诊断HSPN的金标准,但因其具有较大的风险和创伤,患儿及其家属均不易接受,且病理检测要求较高的条件,很难普及开展.尿液标本易于收集,完全无创,患儿及家属易接受,尿中的生物标志物可以为临床诊治、疾病监测提供依据.现就近年来HSP患儿尿中预示肾损伤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关于心血管系统状态监测仪校准方法的研究

    心血管系统状态监测仪可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心脏功能、动脉功能和血液在体内流动性进行无创、无损、量化而全面的检测,是临床诊断重要的医疗设备之一,然而目前国内尚没有心血管系统状态监测仪的法定检定依据.本文探讨监测仪的主要计量性能指标及其技术要求,确定具体的校准方法,为心血管系统状态监测仪的校准和国内校准规范的编写提供参考.

    作者:孙静;徐胜鹤;李凤霞;唐立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的分娩结局分析

    目的 探讨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孕妇的分娩结局.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8月住院分娩的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孕妇41例为观察组,同期因疤痕子宫行二次剖宫产手术分娩的孕妇41例为对照组.两组孕妇产前均无其他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对比分析两组孕妇分娩时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手术费用、新生儿窒息及子宫切除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2h及24h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子宫切除高于对照组(P<0.05),均发生在合并中央型前置胎盘.观察组的孕妇手术时间、手术费用、新生儿窒息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有更高的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新生儿窒息等手术分娩并发症,临床应严格掌握首次剖宫产的指征,有利于母婴健康.

    作者:方有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封管方法对尿毒症并发脑出血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两种封管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发生率的影响,从而为临床减少尿毒症并发症提供策略.方法 将60例维持性血透并行颈内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随机分组(均n=30),分别采用不同浓度肝素钠溶液封管.A组:纯肝素钠封管(6250U/ml);B组:稀释肝素液封管(稀释后肝素浓度为2500U/ml),观察时间为3~5月,待使用内瘘为血管通路后观察事件终止,了解其脑出血发生率及导管堵塞率.结果 A、B两组患者导管堵塞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B组脑出血发生率较A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 用稀释肝素液封管(2500U/ml)不会增加导管堵塞的发生,但可显著减少尿毒症并发脑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郝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膝骨性关节炎的物理因子治疗现状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指由增龄老化、炎症、感染、创伤或其他因素所引起的,以滑膜和关节软骨结构破坏和功能障碍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疾病,是导致关节疼痛、畸形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病以中老年人多发,并且患病率数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肥胖率的增加而增加[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中,膝骨关节炎在40岁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0%~17%,60岁以上则达50%,而在75岁以上中高达80%[2].目前临床上仍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其中物理因子的应用日益增多,本文就KOA临床治疗中常用的物理因子作一综述.

    作者:艾海波;胥方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在肿瘤生长与转移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是新发现的一种分泌型蛋白,它与血管生成、脂类代谢、葡萄糖代谢密切相关.新的研究发现,ANGPTL4被水解后形成的片段在不同的组织和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生理功能,这些片段可能是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中重要的调节因子.本文就ANGPTL4的生物学特性、其在肿瘤生长、转移中的可能作用以及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做一综述.

    作者:郑茜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骶髂关节紊乱综合征30例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骶髂关节紊乱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导致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临床可见于青壮年及老年,男女皆可发病,由于其与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皆以腰腿疼痛为主要表现,既可单独发病又可同时发病,所以临床极易混淆.如果不通过认真的体格检查,及易误诊,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一定难度.

    作者:苏军;王艳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缺氧诱导因子及相关靶基因与卒中的关系研究进展

    缺氧诱导因子(HIF-1)是受控于氧浓度变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转录因子.在脑卒后HIF-1表达,与其下游靶基因的缺氧反应元件结合,调节其表达,介导机体的缺氧反应.本文对HIF-1及其重要靶基因(血管生长因子,热休克蛋白)在急性脑卒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作者:谌金花;罗永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口服阿昔洛韦致固定性药疹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20岁.因左胸部及右背部起痛性皮疹2天就诊.查体见一般情况尚可.左胸部及右背部见梭形红斑,其上有簇集性水疱,疼痛明显.根据皮损情况诊断为带状疱疹.否认药物过敏史.口服阿昔洛韦片0.8g,5次/d.次日患者全身出现多处瘙痒性皮疹.患者颈部见一约核桃大椭圆形水肿性红斑,中央可见小水疱,瘙痒明显.立即停用阿昔洛韦片,并予以口服氯雷他定10mg,1次/d;静滴维生素C注射液2.0g及葡萄糖酸钙1.0g,1次/d.治疗3天后皮疹消退,瘙痒感消失.再次服药出现同样症状.

    作者:董小菲;邱佳文;王超;李京臣;王会鑫;马翔飞;葛少龙;徐展;尚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透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已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与普通人群相比,MHD患者的CVD死亡率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就MHD患者CVD并发症的流行趋势、危险因素及其发病机制、干预措施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李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啶减少颅内动脉瘤患者全麻气管拔管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用于颅内动脉瘤患者全麻气管拔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颅内动脉瘤患者20例,ASA Ⅰ~Ⅱ级,随机等分为两组:D组(右美托咪啶组)和N组(空白对照组).两组手术结束前30min停用麻醉药物,并给予负荷量(舒芬太尼5μg+格拉司琼3mg).两组给予负荷剂量后,D组立即泵注右美托咪啶0.5μg/kg,10 min内注射完毕,而N组立即泵注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10min内注射完毕.观察麻醉前、用药后、拔管即刻、拔管后3、5、1 0 min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以及术后躁动率的发生和苏醒时间的比较.结果 两组各时点SpO2及两组苏醒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注药前以及D组各时点比较,N组在拔管即刻、拔管3min、拔管5min HR、MAP、RR显著升高(P<0.05).D组各时间点三者无明显变化(P>0.05).D组躁动率低于N组(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结束前30min给予右美托咪啶0.5μg/kg泵注能明显减轻麻醉恢复期气管拔管所致的应激反应.

    作者:余璇;缪冬梅;卢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90例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e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我院2008年9月~2013年9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90例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0例临床病例中顺利完成LC 84例,中转开腹6例.并发症发生2例.结论 把握好手术时机、做好术前综合评估、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技巧、掌握好中转开腹指征,LC术用于治疗急性胆囊炎是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案,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熊春波;柏鑫;叶元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符合我国卫生行业标准的健康风险评估问卷的编制

    目的 编制符合我国卫生行业标准的健康风险评估问卷,为健康管理提供标准风险评估工具.方法 参考国际公认健康测量量表建立健康风险评估问卷条目池,采用自定的筛选条目标准和我国卫生行业数据标准对问卷及选项进行筛选和标准化,形成健康风险评估问卷.结果 构建了包含298个条目的健康风险评估问卷条目池;按照条目筛选原则,并咨询健康管理领域专家,终筛选60个条目作为健康风险评估问卷的正式条目,包含10个维度: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个人一般情况,身高、体重、腰围、胸围、臀围等体格测量情况,饮酒、吸烟、运动等生活方式情况,荤食、素食、嗜盐、嗜糖等饮食习惯情况,家族健康史及个人患病史情况,社会家庭支持,精神心理压力,自我健康意识,自评健康和工作情况.采用我国卫生行业数据标准对问卷及选项进行筛选和标准化后,形成符合我国卫生行业标准的健康风险评估问卷.结论 编制的健康风险评估问卷既包括了健康风险评估所需个体信息,又符合国家卫生行业数据标准,在健康管理及相关软件系统研发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运明;顾建文;张虎军;杨孝光;谭艳;郑驰;许贲;张楠楠;蔡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消化道内镜异物取出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

    消化道异物是常见的急症内镜检查指征之一.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器械不断完善,内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技术的开展解决了患者的痛苦.如果救治不及时,可导致消化道黏膜损伤,出血,严重者还可导致消化道穿孔甚至危及生命.经内镜下异物取出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1].现将我院21例消化道异物患者治疗中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佳莲;李江燕;卢艳萍;张小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白芍总苷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脑组织IL-17含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白芍总苷(TGP)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发病及脑组织IL-17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E对照组及TGP治疗组三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的发病情况并检测大鼠脑组织IL-17的含量.结果 TGP治疗组发病较EAE对照组轻,大鼠脑组织中IL-17的含量较EAE对照组明显减低.结论 TGP可明显减轻EAE发病,其机制可能与通过降低EAE大鼠脑组织中IL-17含量而起到抑制EAE发病的作用有关.

    作者:陈俊先;李作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寒冷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的关系

    高血压是在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除与饮食、遗传等因素相关外,环境因素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据流行病调查显示,在严寒的冬天,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1].居住于海拔较高的低温地带的人群则更易患上高血压、妊高征.此外寒冷季节,无论是高血压患者还是正常血压个体,均存在收缩压升高现象.

    作者:郑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效能对比

    目的 评价经阴道超声(TVS)和经腹部超声(TAS)诊断异位妊娠(EP)的价值.方法 对手术和病理确诊的EP患者126例先后行TAS检测和TVS检测,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EP的效能及图像表现.结果 (1) TVS和TAS诊断EP分别是118例和86例,与手术及病理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3.65%和6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353,P=0.000.(2)TVS对包块、原始心管搏动、包块内血流信号、孕囊样结构的检出率高于TAS,TVS可清晰显示子宫及内膜厚度的比例高于TAS,P< 0.05.结论 TVS对EP诊断的能力高于TAS,在EP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作者:刘淑霞;刘艳丽;陈荣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静脉曲张套扎联合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EVL)联合部分脾栓塞(PSE)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Elesiver、CNKI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关于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联合部分脾栓塞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使用RevMan5.2版软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7项RCT包含428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1)EVL联合PSE患者根治率高于EVL组(RR=l.55,95%CI:1.27~1.06,P<0.0001);EVL联合PSE患者再出血率较EVL组明显降低(RR=0.43,95%CI:0.26~0.72,P=0.001);EVL联合PSE患者病死率与EVL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39,95%CI:0.12~1.26,P=0.12).(2)EVL联合PSE患者血小板计数与EVL组相比明显增高(WMD=53.85,95%CI:45.72~61.98,P<0.00001).结论 EVL联合PSE在临床疗效及改善血小板计数明显优于EVL,但由于相关的高质量研究文献数量有限及纳入的样本量较小,尚待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作者:牟东;陈备金;周德江;赵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