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诊断乳腺肿块的临床价值及钼靶对照分析

黄建芳;杨斌

关键词:乳腺肿块, 超声, 钼靶
摘要:目的评估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1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超声及钼靶检查,并分别与病理对照。结果良恶性乳腺肿块的声像图有明显差异。超声对良恶性乳腺肿块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1.3%,84.0%;钼靶为58.7%,72.0%。结论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具有优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TOCE联合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的CT评价

    目的用CT评价TOCE联合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46例接受TOCE联合HIFU治疗的原发性肝癌为研究组,比较治疗前后的CT表现;随机选出同期46例单纯TOCE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37例(37/46,80.4%)病灶体积缩小,缩小率为(27.25±19.89)%;对照组28例(28/46,61.8%)病灶体积缩小,缩小率为(11.89±15.96)%。研究组栓塞灶周边复发5例,对照组15例。研究组肝内转移灶15例,对照组16例。在已栓塞灶瘤体大小变化及局部复发方面,前者优于后者,在肝内转移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 TOCE联合HIFU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一种有效方法,CT在其疗效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建农;郭大静;余聪;谢微波;曾燕;罗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眼球异物X线平片漏诊原因及补救方法

    眼球异物通常是铁屑、矿石等,因为X线定位检查不受眼的屈光介质混浊的影响,所以是常用的定位方法。但由于X线拍片的位置及技术原因,使眼内异物漏诊、误诊率达8%。为了提高异物检出率,我们分析漏诊原因如下:

    作者:黄海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磁共振Spectris高压注射器的使用

    磁共振高压注射器在动态分期检查、灌注扫描、胸腹部血管检查及心脏的某些检查中是不可缺少的。我院现有一台磁共振专用的Spectris高压注射器,经过对其在不同的检查中的多次应用,使我们对磁共振专用高压注射器具体应用及使用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有了较全面的了解,现简要归纳介绍一下。

    作者:董玉茹;王宏;张桂青;吕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1例

    患者女,57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觉上腹部困胀不适,伴心慌、气短。查体:无特殊。24h尿中3-甲基-4羟基苦杏仁酸(VMA),3次分别为:94mmol/d、100mmol/d、110mmol/d。动态血压正常。

    作者:高元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高频彩超对浅表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随着高频超声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为浅表病变的诊断提供了较好的检查方法。现将我院1997年至1999年间49例经超声检查,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浅表血管瘤报告如下,旨在探讨浅表血管瘤的超声诊断价值。

    作者:王淑玉;王海波;姚宏莉;李广群;袁艺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直线解剖M型在心梗患者左心收缩功能测定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直线解剖M型在心梗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直线解剖M型和传统M型检测22例心梗病人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并与左室造影(Simpson法)相对照。结果直线解剖M型所测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各指标与左室造影所测值有高度相关性,而传统M型所测各指标与左室造影比较则明显高估。结论直线解剖M型弥补了传统M型的不足,不仅使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测定有了一种新方法,而且对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定量化测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作者:金红;杜国庆;魏立亚;王慧;孙立涛;周振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异构多媒体医学影像信息共享

    在医学(特别是涉及医学影像)领域中,由于所要处理的信息数据类型众多,且具有诸如多媒体、空间数据、科学数据等复杂数据类型,形成信息异构化。而异构化的信息是不能在系统内进行共享、传递和反馈等应用的。

    作者:康晓东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冠造、超声、心电图及运动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价值之比较

    目的探讨并比较冠造、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平板运动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胸痛综合征或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23例,均作冠造、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平板运动心电图检查,比较阳性率。结果冠造、心电图及平板运动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明显优于超声心动图。结论静息状态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低。

    作者:程翠玲;任文武;荣秀敏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TOCE联合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的DSA检查及意义

    目的评价TOCE联合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的DSA表现及意义。方法 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TOCE联合HIFU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DSA表现。随机选出同期50例单纯TOCE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肿瘤血管减少、消失、不变及增多分别为76%(38/50)、8%(4/50);16%(8/50)、O;60%(30/50)、4%(2/50);30%(15/50)、6%(3/50)(P<0.05)。病灶体积缩小分别为76%(38/50)和58%(29/50)(P<O.05)。新病灶形成分别为4例和6例。侧支开放为2例和3例。结论 TOCE联合HIFU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DSA可以准确判断治疗后肿瘤大小、血供情况,早期发现复发及转移灶,在判断疗效及决定是否再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建农;罗小平;郭大静;余聪;曾燕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脑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

    脑动脉瘤是脑动脉的局限性扩张,发病率较高,约1.7~6.7/10万人口/年[1]。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出血、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脑血管痉挛等。蛛网膜下腔出血有32%~52%为动脉瘤破裂引起,瘤体破裂出血后致死致残率很高。

    作者:刘禧;段云友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经静脉间歇二次谐波全氟显心肌声学造影的应用研究

    目的优选全氟显与新型超声仪佳条件组合,评价心肌声学造影(MCE)的应用价值。方法开胸犬模型分三组:条件优选组按4(剂量)×3(机械指数)×2(探头频率)析因试验设计行MCE并定量分析比较;缺血再灌注(IR)组前降支动脉缺血1h,再灌注2h;缺血预适应组(IP)于缺血1h前先予缺血5min和再灌注5min,反复4次。取出心脏以Evans蓝和TTC双重染色测定危险心肌与梗死心肌,并同MCE法作相关分析和组间比较。结果三种参数均影响MCE效果,但无交互作用;MCE测的梗死和危险心肌范围与病理双染指标呈密切相关;MCE同病理观察一致呈示IP显著缩小梗死面积。结论 MCE需合适的条件组合;MCE可同时准确测定梗死与缺血心肌范围;MCE可用于IP研究。

    作者:谢志泉;刘伊丽;查道刚;宾建平;黄翠瑶;郑燕列;陈炜生;陈静;黄晓波;张远慧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经胸高频探头观测小鼠心脏功能的试验研究

    本试验应用经胸高频探头观测小鼠心脏功能,并尝试为基础实验研究提供一种更为简便、经济的动物模型。

    作者:苏海砾;李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正常支气管与并行动脉比率的高分辨螺旋CT测量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CT测量正常人肺段支气管与并行动脉的比率。方法共100例正常成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上、中和下肺确定2~3cm的范围,用层厚2mm,螺距3mm进行高分辨率螺旋CT扫描。在窗位一600HU,窗宽1500~1600HU下,测量肺段支气管外径和伴行动脉直径,计算其比率。统计分析这些测量值和≥1测量值的解剖位置分布。结果左右肺支气管与并行动脉的比率分别是0.75±0.15和0.72±0.14。男为0.75±0.15,女为0.70±0.12,男明显高于女(P<0.01)。1200个测量值中有87.3%(1036/1200)的<1,13.7%(164/1200)的≥1。这164个≥1比率值的分布,两肺之间无明显差异,但均上肺多于下肺(P<0.01)。结论大部分正常人的肺支气管直径小于其伴随动脉。上肺叶可能由于相对缺氧,支气管直径大于和等于其伴随动脉的情况较中、下肺为多。

    作者:薛雁山;纪智;封志鹏;王宝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MD125中频X线机mAs限时电路的修复

    RC4153是电压频率转换器,它在电路中与运算放大器和计数器组成了一个mAs计数电路(如图1),其原理是管电流实际值的采样经一级差放后转换成与之对应的模拟电压-1V=100mA,这个电压直接加到电压频率转换器RC4153的输入端,在其输出端被转换成一定频率的脉冲串并输出到计数器,其比率是10kHz/V。

    作者:王仲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的CT表现及价值

    目的探讨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的CT表现及价值。方法 1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HIFU治疗后行CT检查,对比治疗前后CT改变。5例治疗后行病灶切除,观察其病理组织学改变,并与CT表现对照。结果治疗后12例(12/18,66.7%)病灶体积缩小。16例(16/18,88.9%)病灶密度降低,强化程度减弱,2例病灶内及周边有小片轻度增强。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HIFU治疗区内肿瘤组织出现凝固性坏死,病理结果与CT表现一致。结论 CT可以反映HIFU术后瘤体的组织学及血供变化,对评价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建农;郭大静;余聪;曾燕;罗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对头颅轴位薄层CT扫描内听道形态的再认识

    目的加深对内听道(IAM)轴位薄层CT形态的认识,以提高听神经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复习37例经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区肿瘤CT和/或MRI资料。观察41例无内听道病变的轴位薄层(≤2mm)CT内听道的连续层面图像。1具颅骨标本作验证。结果薄层CT可显示轻微的内听道骨壁破坏。轴位薄层(2mm)CT两个层面上可显示内听道。上部层面外半规管显示清楚,内听道多呈底尖口宽的喇叭形;其下部层面内听道几乎为平行状,其底部呈圆弧形。结论 CT观察内听道轻微骨质破坏必须使用连续薄层扫描并注意窗口技术。外半规管水平薄层CT上内听道呈喇叭状系扫描层面与内听道不平行所致。

    作者:傅元芳;陈金城;钟兴;刘文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超声诊断双侧鳃裂囊肿1例

    患者女,52岁,因双侧腮腺区无痛性肿物5年,近日感其生长加速,面部不适入院。专科检查:双侧腮腺区均有肿物,质软,表面光滑,与皮肤深部组织无粘连。超声所见(如图):双腮腺区扫查均可探及囊状回声区,边界尚清晰,形态不规则,大小分别为左侧50mm×60mm×35mm,右侧55mm×50mm×25mm,内可见多个网状分隔及点状高回声。

    作者:王峻;李新民;刘兰芬;赵晓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经阴道超声显像对卵巢囊性畸胎瘤的诊断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显像对卵巢囊性畸胎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经阴道超声显像检查61例卵巢囊性畸胎瘤患者,并与手术和病理诊断结果比较。结果 61例卵巢囊性畸胎瘤超声显像诊断符合率为90.2%(55/61),漏诊2例,误诊4例,共占9.8%。结论经阴道超声显像对卵巢囊性畸胎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袁梅;赵诚;孙咏梅;王正滨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CT导引肿瘤内注药联合支气管动脉化疗治疗晚期中心型肺癌

    目的研究CT导引下穿刺活检及卡铂瘤内注射联合支气管动脉化疗治疗晚期中心型肺癌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观察组30例Ⅲ、Ⅳ期中心型肺癌,CT导引瘤体内注入卡铂联合支气管动脉化疗;对照组46例Ⅲ、Ⅳ期中心型肺癌单独行支气管动脉化疗。通过CT、组织学、生活质量及生存期等指标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有效率73%,对照组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生活质量、生存期均有明显提高。结论CT引导下卡铂瘤内注射联合支气管动脉化疗对晚期中心型肺癌的近期疗效、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有显著作用。

    作者:夏黎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对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的评价

    目的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对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区域、二尖瓣环处的运动速度进行检测,探讨DTI技术在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多普勒组织成像二维彩色、M型及频谱形式,检测25例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区域和心尖四腔观二尖瓣环侧壁处色泽变化及收缩、舒张期运动速度(Vs、VE、VA),时间速度积分(TVIs、TVIE、TVIA),并与20例健康成人对照分析。结果心梗组梗死区域和二尖瓣环处的彩色暗淡,Vs、VE、TVIs、TVIE显著降低而VA、TVIA无显著差异。结论 DTI技术能准确显示梗死区域运动异常,精确测定局部收缩和舒张运动速度。尤其二尖瓣环处的运动能准确反映整体的收缩、舒张功能。

    作者:田瑞霞;赵宝珍;左鲁生;南苏红;朱先存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