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环素及蒿甲醚治疗亚热带地区不明原因高热234例疗效分析

字灿忠;周庆明;谭勇;张建;刘正

关键词:亚热带地区, 不明原因高热, 四环素, 蒿甲醚, 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四环素及蒿甲醚治疗亚热带地区不明原因高热病人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住院病例中234例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进行口服四环素及肌注蒿甲醚治疗.结果 234例不明原因高热病人均治愈出院.结论 亚热带地区系疟疾及斑疹伤寒、伤寒高发区域,当地医疗技术及检查手段相对落后,诊断性应用四环素及蒿甲醚治疗原因不明高热有较好的效果.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金刚藤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盆腔炎5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金刚藤胶囊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急性盆腔炎52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金刚藤胶囊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有效率80.7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金刚藤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盆腔炎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红;刘志慧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骨科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应用于预防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对骨科2009年10月以来收治的88例骨科病人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后的观察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经过我们的悉心护理,病人的患肢肿胀周期明显缩短,疼痛减轻,减少了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康复周期,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贺文琼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三心”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骨科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骨科治疗的12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的总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优质护理前后相关症状的缓解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优质护理对于骨科患者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钟清;王文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药物疗法并用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的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药物疗法并用认知行为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情况、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第2周末时其HAMD评分优于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第4周末、8周末、12周末及半年后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末、4周末实验组与对照组的CGI - G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末、半年两组CGI - GI评分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半年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药物及认知行为并用的治疗方法,对抑郁症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可以减轻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抑郁症的康复.

    作者:伍轶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持续气道湿化在喉癌病人术后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

    喉癌发病率在我国约占全身肿瘤的1% ~2%,约占耳鼻喉恶性肿瘤11%~12%[1].喉癌手术后均行气管切开.由于气管切开改变了呼吸道的完整性,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刺激气管壁引起咳嗽.痰液黏稠形成痰痂,易阻塞呼吸道引起呼吸困难.而喉癌病人都是老年人,机体抵抗力下降,咳嗽反射减弱,常有下气道分泌物潴留.但往往无明显咳嗽,加之对二氧化碳潴留不敏感,易出现Ⅱ型呼吸衰竭[2].因此,老年喉癌病人术后呼吸道护理是术后预防和减少气道并发症的关键.我们于2009年1~10月,对喉癌术后病人呼吸道进行持续气道湿化,辅以雾化吸入.患者呼吸道管理好,痰液稀薄,易吸出或咳出,病人满意,恢复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巧莲;吴瑶;钟瑜;杨容;云丽娟;杨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提高颞叶内侧癫痫手术疗效的研究进展

    外料手术是难治性颞叶癫痫安全有效的标准治疗方式.其中额叶内侧癫痫(Mes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 MTLE)是常见、适合外科手术治疗的癫痫综合征,术后癫痫发作控制满意率(EngelI、Ⅱ级)可达70%以上,大部份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随着近年来神经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学等诊断技术的迅猛发展,既往许多潜在的适宜手术治疗的MTLE患者得到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但术后患者近期及远期疗效并未得到显著提高.本综述立足于近年国外神经影像学、神经病理学及实验室基础性的研究结果,探讨影响MTLE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杨旭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对医学生进行早期临床实践培训的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早期临床实践培训对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促进作用.方法 对我院2005级的临床本科学生分为临床实践培训组和传统实习组,分别给予早期临床实践培训和传统实习教学,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了客观化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用以测量其临床综合能力,分析两组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 教学改革组的学生各模块成绩均高于传统实习组,除了内科技能和辅助检查以外,其余各模块两组之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临床实践可以提高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值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借鉴和推广.

    作者:谢晓东;张艺;陈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小儿脑瘫术后曲马多镇痛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用于预防小儿脑瘫术后曲马多PCIA 镇痛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小儿脑瘫Ⅱ期手术术后接受曲马多PCIA镇痛的患儿,随机分为三组.镇痛泵中曲马多用量均为15mg/kg.I组病人在手术时静注生理盐水2ml,泵中加入生理盐水至100ml.Ⅱ组病人手术结束时静注托烷司琼0.1m/kg,泵中加入托烷司琼0.1mg/kg,并稀释至100ml.Ⅲ组病人麻醉诱导时静注地塞米松0.2mg/kg,手术结束时静注托烷司琼0.05mg/Kg,泵中加入托烷司琼0.1m/kg,并稀释至100ml.比较各组患儿术后24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Ⅱ、Ⅲ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I组(P<0.01).Ⅱ、Ⅲ组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可有效预防曲马多PCIA镇痛的恶心呕吐,且可提高疗效,减少单一药物的用量.

    作者:齐磊;张科;邬龄;叶章文;余学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经阴道子宫手术临床护理路径

    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手术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方法 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将294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按照常规护理计划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住院后即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及家属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满意度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阴式子宫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减少了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患者及家属满意率高.

    作者:刘娅;赵菊芬;曾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希特林蛋白缺陷症1例

    病例介绍:患儿女性,岁,因“发现全身皮肤黄染4月”于2011年5月6日人院,患儿出生后半月因“病理性黄疸”在我院住院7天,黄疽消退后出院,出院后黄疸再次复发且持续不退,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无咳嗽、咳痰,无呼吸困难,无发热、盗汗等不适,大便每日二次,偶见陶土色稀便,小便黄,量正常.门诊以“病理性黄疸”收入院.人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全身皮肤黄染,皮肤弹性好,无皮疹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无肿大,经皮测胆红素14.7mg/dl.头颅无畸形,前囟0.5cm×0.5cm,张力不高,巩膜黄染,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软,未见胃肠型蠕动波,肝肋下2cm,质中,脾脏未触及,脊柱、四肢、外生殖器检查未见异常.入院后查血常规示:WBC 12.3G/L,NE6.1G/L,LY 5.3G/L,RBC 4.74T/L,HB 183G/L,PLT 359G/L.肝功示:TB 263.4umol/L,DB 190.4 umol/L,ALT 187U/L,AST476U/L.术前五项示:丙肝抗体(+).腹部彩超示:胆总管中段局部稍扩张,肝脾双肾未见异常.上腹部CT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普荣斌;王立;刘春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65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临床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09年11月我部收治的65例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实验组(33例)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两组均以两周时间为一个疗程.观察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两周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8%,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一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完全消失.结论 对于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应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临床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

    作者:马灵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长非编码RNA在表观遗传调控的研究进展

    非编码RNA( Non -coding RNAs)是指不能翻译为蛋白质的功能性RNA分子,分为管家非编码RNA(Housekeeping non -coding RNA)和调控非编RNA(Reggulatory non - coding RNA),其中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按其长度可分为两类[1]:短链非编码RNA(包括siRNA、miRNA、p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 - coding RNA,lncRNA).在哺乳动物基因组中mRNA只占全部转录本的2%,其余98%为非编码RNA[2].lncRNAs一般是指大于200个核苷酸的RNA,位于细胞核或胞浆内,不参与或很少参与蛋白质的编码[3].对lncR-NAs的来源有多种说法,目前倾向于认为:(1)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结构发生中断而转变成lncRNAs;(2)染色质重组的结局,即两个未转录的基因与另一独立的基因并排重组而产生含多个外显子的IncRNAs;(3)非编码基因复制过程中的反移位产物;(4)局部的串联复制子邻近产生;(5)基因组中插入一个转座成分而产生有功能的非编码RNA[1].尽管很多hcR-NAs没有共同的起源,但研究表明它们在基因表达的调控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极其相似[4].

    作者:韦有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胃旁路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由基因和多种环境因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多种代谢紊乱的慢性病;90%以上属2型糖尿病,其病理生理过程为β细胞功能呈进行性衰竭,大部分终需要胰岛素替代治疗,历年来仅视为一种内科疾病.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控制饮食,体育锻炼,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等以控制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血脂.传统治疗存在病人的依从性差,体重增加,饮食难以控制,用药后的低血糖危险等不足,即使长期采用多种药物治疗仍不能阻止β细胞功能的进行性衰竭,避免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B细胞功能下降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决定因素.2型糖尿病诊断伊始,胰岛B细胞功能已经下降50%,数量则减少了60%左右.减轻胰岛素抵抗、尽可能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是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策略的重点.

    作者:钟玳;覃宗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佳护理方法.方法 将8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空气灌肠复位肠套叠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对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护理前后两组患儿的焦虑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35% VS79.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08,P =0.024);对照组患儿及家属护理后焦虑评分为(41.43±7.10)分,实验组患儿及家属护理后焦虑评分为(30.08±6.41)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具有明显的疗效,在治疗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的情况,同时加强对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减轻焦虑情绪,利于患儿的早日康复.

    作者:杨惠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397例儿童死因分析

    目的 探讨在医院死亡的儿童病例死亡原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397例死亡儿童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死亡儿童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早产、出生窒息、肺炎、先心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婴儿占死亡儿童的88.2%,其中新生儿占68.0%,主要死因是早产、出生窒息、肺炎;1岁以上儿童的主要死因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肺炎.结论 降低新生儿死亡是降低婴儿及儿童死亡的关键,感染性疾病对儿童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加强孕期保健,提高产科技术,提高医务人员诊断处理肺炎、早期识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状及处理的能力,对降低儿童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芸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因素的病例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新发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为病例组,1:1匹配年龄相差≤3岁、同性别和同民族的非心脑血管病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筛选危险因素.结果 (1)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史、心脏病史、糖尿病史、病前血压波动、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家族史、吸烟、饮酒、爱吃成食、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血尿酸、性格急躁、经常性紧张均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体育锻炼是保护因素.(2)高血压病(OR =3.544,95%;CI:1.923 -6.530)、吸烟(OR =3.219,95%;CI:1.760~5.889)、心脏病史(OR=2.409,95%;CI:1.382 -4.197)、糖尿病(0R=1.914,95%;CI:1.106 -3.311)入选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结论 高血压病史、吸烟、心脏病史、糖尿病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脑卒中的关键在于控制和干预这些危险因素.

    作者:魏凯;张念民;吴天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军队疗养院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的困难与思考

    为军队疗养院进一步持续深入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本文根据医院和疗养院在保障任务、服务对象和工作性质的不同,针对疗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方面存在护理人员流动大,配置不合理,认识不到位,有效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后勤支持系统不完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便更好的改变疗养院护理培训模式,完善管理机制和后勤支持系统,注重护士的心理疏导,提升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应激能力,预防职业倦怠,稳定护理队伍.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疗养员满意率,确保疗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稳步持久的开展.

    作者:夏永莲;李继铭;赵鑫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

    脑卒中在世界死亡病因中排第二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脑卒中后有14%(大脑半球)~71%(脑干)患者伴发吞咽困难.目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在神经内科以及康复科已经得到一定程度重视,笔者结合近年相关文献,综述如下.1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及相关机制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51% ~73%[1].吞咽障碍可造成营养不良、脱水、误吸吸人性肺炎及窒息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营养摄取、疾病康复及生活质量[2].脑卒中吞咽障碍可以分为假性球麻痹和真性球麻痹.

    作者:杜鹃;董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两高期”离退休干部心理特点及心理疏导

    目的 探讨“两高期”(高龄期、高发病期)老干部的心理特点及疏导方法.方法 针对“两高期”老干部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分析其心理特征,采取有效方法实施心理干预.结果 根据高龄老干部心理特点,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达到了心理干预的预期目标.结论 重视高龄离退休老干部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实施心理疏导,可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作者:晏红;王晓品;周平;于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环氧化酶2(COX-2)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又称前列腺素过氧化物合成酶,是前列腺素(PG)合成过程中重要的限速酶之一,可催化花生四烯酸生成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A2)、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 E2,PGE2)、前列腺素H2(prostaglandin H2,PGH2)等各种前列腺素产物,从而参与机体的多种病理生理过程.目前发现的COX至少有两种异构体,即环氧化酶1(COX-1)和环氧化酶2(COX -2).COX -1为结构性表达,几乎存在于机体所有组织中,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稳定内环境,在炎症等刺激作用下表达仅上升2~4倍;COX -2则是诱导性表达,正常生理状态下多数组织内几乎不表达,但可被细胞内外广泛的刺激因素所诱导.研究表明COX-2除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外,还通过促进细胞粘附、引起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诱导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等参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1-2].本文将对COX -2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郑旭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