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在胰腺癌ras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郑敏;李春艳;成小松

关键词:超声引导下, 细针穿刺活检, 胰腺癌, 早期基因诊断, 诊断方法, 介人性超声, 分子生物学, 诊断手段, 应用, 医学技术, 消化系统, 确诊时间, 鉴别诊断, 及早诊断, 恶性肿瘤, 预后差, 超声学, 症状, 诊治, 炎症
摘要:胰腺癌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之一,确诊较晚是其预后差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对一些与炎症难以鉴别的胰腺癌,更缺乏有效的诊断方法.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学者在胰腺癌早期诊断方法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使得胰腺癌的诊断手段日益增多,特别是介入超声学的迅猛发展,使得胰腺癌的诊断方法更加丰富.同时,分子生物学的引入,尤其是高度敏感的ras基因的引入弥补了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法的不足使该方法更加完善.应用此方法.不仅可以对有症状的病人及早诊断,缩短确诊时间,尽早得到诊治,也为胰腺癌的鉴别诊断提供有效的手段.本文将对介人性超声在胰腺癌早期基因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再次探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大动脉炎外周血管病变的价值

    目的探讨大动脉炎外周血管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方法采用美国惠普公司生产的8500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探头频率7.5MHz,对50例大动脉炎患者外周血管进行二维超声、彩色及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大动脉炎侵及血管分布:头臂动脉为主38例,其中锁骨下动脉6例;主肾动脉12例,合并血栓形成3例.表现为病变动脉血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出现盗血.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大动脉炎有确切的价值,应作为临床诊断大动脉炎的首选方法.

    作者:康卫华;赵萍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的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22例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99Tcm-ECD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同时测定各区与同侧小脑的放射性摄取比值.8例于治疗后进行复查.结果22例未经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血流减低发生率为82%(18/22).精神分裂症组右额叶、右顶叶、右颞叶及扣带回放射性摄取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共有16处放射性减低区,治疗后仅有8处.结论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对精神分裂症的辅助诊断和疗效监测有临床价值.

    作者:邹德环;莫耀溥;佘立群;殷青云;李含秋;朱旭生;焦晓风;纪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甲状腺肿瘤的螺旋CT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螺旋CT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价值.以得出甲状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甲状腺肿瘤的CT资料,并将影像学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符合率对比分析.结果52例甲状腺肿瘤中,甲状腺腺瘤占比例大(90.35%),甲状腺癌诊断准确率为83.3%.甲状腺腺瘤钙化比较多,可以发生出血,甲状腺囊腺瘤增强后周边强化明显,甲状腺癌肿瘤无明显边界,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结论螺旋CT检查在显示甲状腺内肿块以及对肿瘤定性诊断方面有非常大的优越.

    作者:黄昌辉;马丽华;李洁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CT诊断

    目的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CT表现的病理基础,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CT特征,提高术前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CT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笔者根据结节性甲状腺肿的CT特点,将其分为多结节型、单结节型、囊肿型.多结节型CT的诊断准确率高.单结节型均匀明显强化,囊肿型增强后囊壁、壁结节与周围甲状腺组织同步强化,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特征表现.蛋壳样钙化多见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论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田春艳;谢敬霞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及腺肌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经阴道超声检查以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结果.方法对43例患者进行了子宫动脉栓塞术前、术后阴道超声检查.结果经过术后3天,1个月,3个月,半年,1年的跟踪随访,瘤体缩小率为10%~70%.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测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对治疗子宫肌瘤、肌腺症是十分安全有效.

    作者:俞倩;茅爱武;费民毅;蒋霆辉;高中度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CT引导下卵巢囊肿穿刺硬化剂治疗(附6例报告)

    目的总结出CT引导下卵巢囊肿硬化剂治疗术前诊断及术中的注意事项.方法在CT引导下对6例卵巢囊肿行硬化剂治疗,包括4例卵巢巧克力囊肿,2例单纯浆液性囊肿.结果3例囊腔完全消失,3例囊腔缩小超过2/3,临床症状均全部消失.结论 CT引导下卵巢囊肿硬化剂治疗,方法简单,疗效肯定,但应注意术前明确诊断及术中的事项.

    作者:庞军;杨庆彦;尹荣珍;任红英;陈巨坤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麻醉在核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

    自1998年7月我院施行细胞刀手术治疗运动障碍以来共行此类微电极向立体定向苍白球(pallidum)及丘脑底核(STN)及vim核等部位射频毁损术29例,其中扭转痉挛(dystouic disorders)18例.全身舞蹈症(chorea)9例,秽语多动综合症(tics)2例,在不能对患者常规监测的条件下实施静脉麻醉,掌握适宜麻醉浓度,取得较好效果,为细胞刀手术创造了条件,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肇隆;薛记秀;马挺;王克杰;李坤成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鼻咽癌双乳转移1例

    患者女,38岁.以鼻部不适半年,双乳肿块两周入院.查体:左面部、左颈外侧上部肿胀明显,左侧鼻部通气明显障碍,左颈部及颌下肿胀,压痛(+),说话有鼻音.诊断为鼻咽癌.乳房触诊发现.双乳内可触及多个1.0~1.5cm结节.光滑,质地较硬,无压痛,与皮肤胸肌无明显粘连,无桔皮征,乳头无凹陷,双侧腋下未及肿大的淋巴结.

    作者:张毅力;杜红文;张蕴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CT检查

    在颅脑外伤中,迟发性颅内血肿预后一般较差[1],及时发现可降低病人的死亡率和伤残率.本文回顾分析了该类血肿67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张庆华;黄大福;杨忠保;陈正兵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股骨肉瘤多发骨转移1例

    患者男,12岁.因右大腿下端肿痛2月余入院,诊断为右股骨下端恶性骨肿瘤.术前胸片双肺未见转移,骨扫描未见转移灶.化疗一疗程后行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为成骨肉瘤.术后两月患者相继出现左腕、右肘及左胸疼痛,考虑为骨肉瘤全身多发转移.查体:左腕肿胀,质硬,有压痛,活动受限,右肘有压痛,活动自如,其它无特殊.实验室检查:碱性磷酸酶42金氏单位,血沉36mm/h,血常规正常.

    作者:张超;白友贤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肝癌碘油栓塞后B超声像图变化与疗效关系的研究

    1993年3月至1997年3月我院对200多例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碘油栓塞治疗,现选择其中治疗前后有B超检查,追踪资料完整的62例声像图进行分析,探讨其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

    作者:杨玲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在胰腺癌ras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胰腺癌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之一,确诊较晚是其预后差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对一些与炎症难以鉴别的胰腺癌,更缺乏有效的诊断方法.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学者在胰腺癌早期诊断方法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使得胰腺癌的诊断手段日益增多,特别是介入超声学的迅猛发展,使得胰腺癌的诊断方法更加丰富.同时,分子生物学的引入,尤其是高度敏感的ras基因的引入弥补了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法的不足使该方法更加完善.应用此方法.不仅可以对有症状的病人及早诊断,缩短确诊时间,尽早得到诊治,也为胰腺癌的鉴别诊断提供有效的手段.本文将对介人性超声在胰腺癌早期基因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再次探讨.

    作者:郑敏;李春艳;成小松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经颅多普勒检测新指标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TCD新指标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价值.方法 116例TIA患者和98例健康体检者,采用TCD与计算机连用的方法,对以上两组214例的2354条脑血管进行新指标的对照检测.结果 94.82%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变,多为椎-基底动脉血流异常.结论脑血管收缩平均速度、反弹高度、紧张度、压力指数、缓慢指数、脑血管负荷指数是临床诊断TIA的重要参数和新指标.

    作者:温雪娟;苗晓敏;周鹏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彩超诊断腹主动脉瘤并附壁血栓1例

    患者女,59岁.以腹痛月余来院就诊.查体:体温36.5℃,心率:65bpm,血压:17/11kPa.于腹部可扪及一搏动性肿块.超声所见:腹主动脉上段内径2.5cm,中段见梭形扩张,内径3.7cm,管壁完整,内膜较粗糙,前壁可见实性低回声附着,边界尚清楚,表面不规整,厚度为1.2cm,长4.7cm,CDFI示瘤体近端彩色血流及频谱形态正常,瘤腔内血流为五彩相间并见充盈缺损,频谱形态为涡流(图见封三).超声诊断为:腹主动脉瘤伴附壁血栓.

    作者:向佳兵;刘秋颖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不全纵隔子宫人流术后宫腔粘连误诊为子宫腺肌症1例

    患者女,38岁.人流术后继发性痛经,逐渐加重12年,伴恶心,腹部下坠感.曾按“子宫腺肌症”治疗无效.妇科检查:阴道通畅,单宫颈,子宫后位,如孕6周,质韧,压痛(士),双附件(一).超声检查:子宫后位,大小约5.2cm×6.3cm× 3.4cm,肌层回声欠均.横切子宫偏左见内膜回声,厚1.0cm,子宫右侧壁外突,内见1.5cm×1.3cm无回声,周边见环状中强回声.单个宫颈(图1~3),诊断:①子宫增大;②不全纵隔子宫伴右侧宫腔积液?术后病理诊断:纵隔子宫伴右侧宫腔积血.

    作者:白洁;谭莉;刘晓玲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脑髓静脉

    颅内存在深、浅两大静脉系统,脑髓静脉(medullary veins)吻合了这两大静脉系统,维持引流平衡,而且,脑髓静脉对于侵入或影响脑深部白质的疾病在像学方面可以提供一些诊断信息,对于某些疾病(如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甚至是诊断的金标准.认识脑髓静脉的正常解剖及其在影像学中的正常及异常表有助于做出更准确的诊断.本文综述了脑髓静脉的正常解剖及生理、病理情下的血管造影表现.

    作者:李建华;贺能树;孙建中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口服甘露醇充盈肠腔后超声诊断对胃癌的术前分期意义

    目的为提高超声检查对胃癌术前分期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采用新的TNM分期法对胃癌进行术前分期.胃癌患者87例,同批实验对象,以常规超声检查为对照组,以口服甘露醇肠腔液性充盈后超声检查为实验组.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分期对照.结果术前胃癌浸润深度T4期的诊断符合率,局部腹腔淋巴结转移N1、N2期的诊断符合率,远隔淋巴结转移M1期的诊断符合率和临床胃癌分期Ib~Ⅳ期的诊断符合率,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实验方法显著提高了胃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所检出的Ⅳ期胃癌,应考虑放弃根治性手术.

    作者:曹洁;王方剑;宁国礼;刘维藩;金镇勋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右肾发育不良并右输尿管异位开口1例

    患儿女,4岁.因遗尿就诊.患儿出生后夜间一直使用尿布,白天常有“尿湿裤子”的现象.体检:发育正常,一般情况良好,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未扪及包块,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辅助检查:尿常规:正常.X线:脊柱未见异常.超声检查(图1):右肾窝未探及肾脏.左肾大小为93mm×45mm,切面形态未见异常,实质和集合系统回声正常,左输尿管未见扩张.膀胱充盈良好,切面形态正常,膀胱壁光整,膀胱腔内三角区偏右侧见囊性包块,大小为27mm×15mm,囊壁纤细光滑,囊内透声良好,排尿前后囊肿大小、位置、形态无变化.CDFI:囊肿内部及周边未见血流信号,未见喷尿现象.超声诊断:右肾缺如.左肾代偿性增大.膀胱内囊性占位性病变.ECT:右肾缺如.左肾代偿性增大.膀胱未见异常.DIVU(动态静脉尿路造影):右肾缺如.膀胱占位性病变.

    作者:孙枫;吴瑛;冯晓凤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微小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微小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的方法学和即刻及中期随访结果.方法我们应用pfm公司DUCT-OCCLUD弹簧圈为37例PDA患儿作了堵塞术.PDA平均小直径为1.1±0.2mm(0.5~1.5mm).结果 37例PDA堵塞术均获成功.堵塞后10min行升主动脉造影无一例有残余分流,即刻堵闭率为100%.平均透视时间为22min(7~32min).住院时间为5天.在平均1.3年(1月~2年)随访中,没有溶血、延迟的弹簧圈漂移、PDA再通、血栓栓塞、细菌性心内膜炎发生;也没有左肺动脉狭窄及主动脉狭窄.结论应用DUCT-OCCLUD弹簧圈,通过改良的操作方法,可安全有效地治愈微小动脉导管未闭.

    作者:高伟;周爱卿;余志庆;李奋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B超诊断肾上腺、胃双良性肿瘤1例

    患者女,60岁,因头昏4个月入院.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曾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高血压,给予降压,口服食醋治疗.3天后出现腹痛,恶心、呕血,呕血量约为2000ml,即行输血,输液,止血治疗.出血停止,血压降至正常.胃镜检查诊断为胃溃疡,CT及MR检查诊断右肾上腺肿瘤.1963年曾有“胃部肿块”切除术,入院查体:左上腹有长约10cm的陈旧性切口瘢痕,余未见异常.使用仪器为Apogee 800型.B超检查:于下腔静脉后方显示4.4cm×3.3cm较低回声肿块,形态规则,包膜完整,内部回声均匀,下腔静脉被抬高呈“拱桥”状(见图1).

    作者:刘俊娥;王怀禄;胡利发;范瑞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