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醉在核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

田肇隆;薛记秀;马挺;王克杰;李坤成

关键词:麻醉浓度, 磁共振检查, 细胞刀, 现报告如下, 射频毁损术, 多动综合症, 运动障碍, 手术治疗, 丘脑底核, 扭转痉挛, 立体定向, 静脉麻醉, 常规监测, 舞蹈症, 微电极, 苍白球, 秽语, 患者
摘要:自1998年7月我院施行细胞刀手术治疗运动障碍以来共行此类微电极向立体定向苍白球(pallidum)及丘脑底核(STN)及vim核等部位射频毁损术29例,其中扭转痉挛(dystouic disorders)18例.全身舞蹈症(chorea)9例,秽语多动综合症(tics)2例,在不能对患者常规监测的条件下实施静脉麻醉,掌握适宜麻醉浓度,取得较好效果,为细胞刀手术创造了条件,现报告如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麻醉在核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

    自1998年7月我院施行细胞刀手术治疗运动障碍以来共行此类微电极向立体定向苍白球(pallidum)及丘脑底核(STN)及vim核等部位射频毁损术29例,其中扭转痉挛(dystouic disorders)18例.全身舞蹈症(chorea)9例,秽语多动综合症(tics)2例,在不能对患者常规监测的条件下实施静脉麻醉,掌握适宜麻醉浓度,取得较好效果,为细胞刀手术创造了条件,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肇隆;薛记秀;马挺;王克杰;李坤成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Alzheimer病的脑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目的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Alzheimer病(A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刺激回波采样方式对9例AD患者和12例健康老年对照的跨枕叶皮质区1H-MRS进行了分析,研究了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肌醇(MI)及其与Cr的比值在两组间的差别.结果 AD患者NAA以及NAA/Cr和NAA/(Cr+Cho)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AD组内简短智力状态检查评分与各代谢物浓度及其与Cr比值均无相关性.结论 AD患者跨枕叶皮质区1H-MRS的改变主要为NAA以及NAA/Cr和NAA/(Cr+Cho)的下降,对AD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作用.

    作者:解恒革;王鲁宁;程流泉;蔡幼铨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00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评价该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共计482髋,采用了选择性股骨头供血血管灌注具有扩张血管、溶栓、改善微循环及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结果按1993年北戴河髋关节评价标准评价,并进行了统计学处理,患者治疗前后得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股骨头区域血管数目显著增加,与疼痛缓解有直接相关;本组病例经1~3年追踪观察,有效率达94.61%.结论改善或重建股骨头的血液循环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关键,介入治疗可以有效地达到这个目的,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许楠;李明凯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彩超诊断乳腺海绵状血管瘤1例

    患者女.30岁.发现左乳腺肿块半年.生长缓慢,伴隐痛.查体:左乳腺外下象限触及一0.8cm×1.0cm大小的肿物.光滑,质韧,活动好.使用美国ATL公司的HDI-3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5~12MHz超宽频探头检查,于左乳腺外下象限见一约0.7cm×1.0cm大小的低回声椭圆形肿块,其边界清,规整,光滑,包膜完整,内部有星状的强回声光点,后壁及后方回声增强,有侧方声影(图1).彩色能量图显示有纡曲的管状血流信号(图2).彩色多普勒探及动脉血流频谱,大流速13.0cm/s,平均流速3.0cm/s,阻力指数RI=0.77(图3).超声诊断:左乳腺实性肿块,血流丰富.手术所见:左乳外下象限切开皮肤见一乳白色肿块,部分位于腺体内,部分位于皮下软组织内,边界较清,易剥离,约0.8cm×1.0cm大小,包膜完整,质较韧.病理:灰白色瘤组织,镜检见增生的血管充满视野,毛细血管充血,间质为少量疏松结缔组织,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

    作者:刘凤照;王春霞;窦发坦;周玉兰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颈椎病椎动脉的MRA 直径测量研究

    目的应用MRA技术,对颈椎病椎动脉直径进行测量,评价其在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测量分三组:①正常组50例;②神经根型、脊髓型颈椎病组30例;③椎动脉型颈椎病组26例.结果正常人椎动脉左侧4.1±0.79mm,右侧为3.2±0.83mm.非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左侧4.0±0.80mm,右侧3.3±0.89mm.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7±0.84mm.正常人椎动脉直径与非椎动脉型颈椎病无显著性差异.正常人椎动脉直径与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显著差异.结论椎动脉MRA直径测量是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又一方法,它可以无创伤地为此病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韩伟;刘克;王金红;欧阳甲;孔抗美;宋沛松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超声引导热化疗介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热化疗介入肝癌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48例肝癌患者,超声引导下20G穿刺针穿人肿瘤内,5-FU加热到80℃后,3min内注完5-FU 250~1500mg.与同期18例超声引导瘤内注射化疗药比较.结果治疗后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境界清晰,内部回声增强.肿瘤缩小率48.6%±7.16%,同期瘤内注射化疗药肿瘤缩小率29.0%±9.2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是一种治疗肝癌的可行性方法.

    作者:何文;谭杰琳;姜晓红;徐利群;郑永才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勒显像检测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彩超检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速度5~25cm/s,时间大于0.5s为诊断标准.对45例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患者原发性35例共40条患肢,继发性10例,共12条患肢进行检测及对比分析.结果CDFI不但能清晰显示静脉瓣返流频谱,而且可显示双向彩色血流信号.结论对本病CDFI可为临床手术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牟楠楠;梁春香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肺内良性结节性病变影像学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为了探讨肺内良性结节性病变影像学诊断中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肺内良性结节性病变的影像学资料、X线平片加体层摄影1l例.CT平扫检查17例,其中8例采用增强扫描检查.结果 20例误诊为肺癌,余8例中定性有误,其中错构瘤误诊为炎性假瘤6例,炎性假瘤误诊为结核球1例,错构瘤1例.结论重视临床病史,合理使用影像学检查方法,提高增强CT扫描检查的认识,加强影像学表现综合分析,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作者:郭道芳;武乐斌;韩广秀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DICOM-医疗设备间通讯的国际标准

    1 DICOM标准简介DICOM(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cedicine)是医疗设备的国际标准通讯协议,医学图像的数据通讯都是遵循DICOM标准的.目前国外的医疗设备厂商一般都以许可证方式提供合DICOM标准的医疗设备,以解决不同厂商的各种医疗设备的互联问题.由于DICOM相当庞大,各厂商的医疗设备遵循的标准基本上只是DICOM标准的子集,而且其自定义字段一般都是加密的,不公开.现在广泛使用的标准是DI-COM 3.0,它具有以下特点: (1)广泛适用于网络环境:DICOM的早期版本只适用于点到点的数据传送,而DICOM 3.0支持基于OSI和TCP/IP等通用工业标准的网络环境,从而为远程医疗创造了条件.

    作者:王岩;田捷;韩博闻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口服甘露醇充盈肠腔后超声诊断对胃癌的术前分期意义

    目的为提高超声检查对胃癌术前分期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采用新的TNM分期法对胃癌进行术前分期.胃癌患者87例,同批实验对象,以常规超声检查为对照组,以口服甘露醇肠腔液性充盈后超声检查为实验组.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分期对照.结果术前胃癌浸润深度T4期的诊断符合率,局部腹腔淋巴结转移N1、N2期的诊断符合率,远隔淋巴结转移M1期的诊断符合率和临床胃癌分期Ib~Ⅳ期的诊断符合率,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实验方法显著提高了胃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所检出的Ⅳ期胃癌,应考虑放弃根治性手术.

    作者:曹洁;王方剑;宁国礼;刘维藩;金镇勋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肝癌碘油栓塞后B超声像图变化与疗效关系的研究

    1993年3月至1997年3月我院对200多例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碘油栓塞治疗,现选择其中治疗前后有B超检查,追踪资料完整的62例声像图进行分析,探讨其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

    作者:杨玲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大动脉炎外周血管病变的价值

    目的探讨大动脉炎外周血管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方法采用美国惠普公司生产的8500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探头频率7.5MHz,对50例大动脉炎患者外周血管进行二维超声、彩色及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大动脉炎侵及血管分布:头臂动脉为主38例,其中锁骨下动脉6例;主肾动脉12例,合并血栓形成3例.表现为病变动脉血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出现盗血.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大动脉炎有确切的价值,应作为临床诊断大动脉炎的首选方法.

    作者:康卫华;赵萍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超声显像引导集束电极射频针治疗肝癌90例体会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显像在引导肝癌射频治疗中的应用与体会.方法应用二维超声显像技术对90例经皮集束电极射频治疗的肝癌患者进行穿刺引导,并实时监测射频治疗的全过程.结果 90例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成功穿刺治疗,并发症少.结论准确的超声引导集束电极射频治疗术,对提高疗效及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淑荣;段云友;赵柏山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在胰腺癌ras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胰腺癌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之一,确诊较晚是其预后差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对一些与炎症难以鉴别的胰腺癌,更缺乏有效的诊断方法.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学者在胰腺癌早期诊断方法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使得胰腺癌的诊断手段日益增多,特别是介入超声学的迅猛发展,使得胰腺癌的诊断方法更加丰富.同时,分子生物学的引入,尤其是高度敏感的ras基因的引入弥补了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法的不足使该方法更加完善.应用此方法.不仅可以对有症状的病人及早诊断,缩短确诊时间,尽早得到诊治,也为胰腺癌的鉴别诊断提供有效的手段.本文将对介人性超声在胰腺癌早期基因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再次探讨.

    作者:郑敏;李春艳;成小松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高危孕妇胎儿心脏的系列研究

    胎儿心脏异常并非少见,严重地影响着围产新生儿生存率.胎儿心脏病主要包括心脏结构异常、心律失常和心功不全.本文对350例高危孕妇胎儿进行系列临床研究.

    作者:田家玮;李晔;李树林;于鹏飞;窦新颖;刘海棠;陈光义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T-管造影术中山莨菪碱对判断Oddi括约肌功能的价值

    本文对肌注山莨菪碱前、后的点片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T-管造影术中肌注山莨菪碱对判断Oddi括约肌功能的价值.

    作者:温毅;张瑞萍;温济民;王彦军;陈巨坤;李玉玲;王福翔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及腺肌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经阴道超声检查以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结果.方法对43例患者进行了子宫动脉栓塞术前、术后阴道超声检查.结果经过术后3天,1个月,3个月,半年,1年的跟踪随访,瘤体缩小率为10%~70%.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测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对治疗子宫肌瘤、肌腺症是十分安全有效.

    作者:俞倩;茅爱武;费民毅;蒋霆辉;高中度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内镜下喷洒生物蛋白胶治疗非曲张静脉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内镜下喷洒生物蛋白胶在非曲张静脉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意义.方法对50例非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内镜下喷洒生物蛋白胶.结果 50例患者中有47例止血成功,有效率94%,有3例止血无效,均为喷射性出血.结论内镜下注射生物蛋白胶适用于小静脉出血及毛细血管渗血,但对于小动脉和中等静脉出血止血效果差,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疗效确切,价格低廉等特点.

    作者:杨华祥;周福润;黄留业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学龄前儿童甲状腺的超声测量与分析

    目的通过超声波测量甘肃省部分农村与城市3~6岁儿童甲状腺的长、宽、厚径,探讨B超在碘缺乏病监测中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甘肃省部分农村与城市3~6岁儿童397名,B超观察甲状腺的形态、回声并测量各叶的长、宽、厚,计算甲状腺体积.结果①农村与城市儿童甲状腺超声均显示为密度均匀的正常声像图;②农村各年龄组儿童甲状腺体积与同年龄段城市儿童甲状腺体积有显著差异;③甲状腺体积与身高、体重、年龄均呈正相关关系,而不同性别、同一年龄组甲状腺体积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B超在碘缺乏病的监测中显示出日益重要的地位,不仅了解甲状腺的形态及内部结构,而且通过测量计算的甲状腺体积已经成为评价碘缺乏病的精确定量指标.

    作者:聂芳;车岩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高血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TCD、CT与临床分析

    目的明确TCD、CT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诊断中的不同作用,初探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方法以TCD观察颅内血管的血流速度;以CT观察病灶的部位、大小.结果 87.1%的TIA病人TCD异常;45.4%的腔隙性梗死病人TCD异常;所有阳性病人均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和/或高血脂.结论 TCD对TIA的诊断、判断预后提供客观依据,对指导早期治疗,预防脑梗死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颖;陈俊红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