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宏;徐友平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84例输尿管疾病患者中,男47例,女37例,年龄7~66岁。其中结石性病变61例;输尿管乳头状腺瘤及肉芽肿5例;先天性输尿管狭窄4例;输尿管口囊肿14例(6例为双侧)。应用日立EUB-26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受检查者空腹,膀胱充盈后取俯卧位观察肾盂与输尿管联结区域,沿腰大肌前方追踪从肾门延续到输尿管上段,侧动探头观察下段;仰卧位时探查输尿管中下段;右侧沿腔静脉外缘约1cm处,左侧沿腹主动脉外缘1~2cm处扫查。于耻骨联合上斜切以探查盆段输尿管,横切面以显示膀胱段输尿管,在膀胱三角区的外侧角可显示两侧输尿管开口,观察间断喷尿时的表现。
作者:闫成田;陈长远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的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84例多发生性骨髓瘤的影像表现。所有病人均摄X线照片,22例CT和10例脊椎MRI。结果在X线片上,12例正常,4例骨质疏松,68例骨质破坏,23例伴软组织肿块。CT示100%均有骨破坏,8例伴软组织肿块。10例脊椎MRI均示病变呈长T1、长T2信号。弥漫型3例,灶型2例,弥漫加灶型3例,“盐和胡椒”型2例。2例增强后示病变和增厚的硬脊膜增强。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有一定的影像表现特点和诊断价值。MRI特别是对脊椎病变优于X线平片和CT。
作者:谢绍聪;严光庆;陈巨坤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探讨X-ray消化系造影在纤维内窥镜配合下对Peutz-Jeghers综合征的诊断和监测方法及意义。方法对近15年面部、黏膜部多发黑斑者行X-ray消化系低张气钡双重造影、纤维内窥镜、病理及CT检查。结果 10例伴有消化道多发息肉,确诊为Peutz-Jeghers综合征。结论 X-ray消化系低张气钡双重造影对诊断与监测Peutz-Jeghers综合征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铭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本文报告1例支气管肺癌的病人,肿瘤扩展至心包、心房,通过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肺癌转移至心房。检查设备为HP-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2.5MHz,3.75MHz。 患者男,61岁,因反复咳嗽1年。体检:两肺,心脏无特殊异常。胸片:右下肺见块状阴影。支气管镜检:右下肺癌。CT摄片:右下肺肺癌。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QRS低电压。超声心动图:两侧胸腔积液,大量心包积液,后心包腔内见有团块状的,形态不规则的强回声光团,与心包壁粘连,左右心房腔内均见巨大的增强回声光团。手术发现:右肺下叶见60cm×70cm的肿块,向纵隔及心包延伸,进入右心房、左心房。手术切除肺部肿块。病理:肺部恶性鳞状细胞癌。半年后复查心动超声:心包积液基本消失,左、右心房仍有巨大的肿块,且连成一片。因肿块无法被手术切除,作化疗随访。
作者:方萍;郑建春 刊期: 2000年第10期
近年来鼻内窥镜手术、鼻窦CT冠状位及轴位扫描加深了对鼻腔和鼻窦的解剖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照鼻窦Waters′位和侧位平片对变异较大的蝶筛窦在上述位置的投影的认识无疑可提高对蝶筛窦病变的诊断。本文收集了一组250例鼻窦CT和平片齐全的病例,进行对照分析,以期在平片上对蝶筛窦某些发育形态变异及其临床意义有所认识。
作者:刘斯润;黄力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部分切除成形术治疗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自1998年4月至12月,12例经末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接受了左心室部分切除术治疗。术前及术后1个月内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术中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取左室长轴切面测量左室内径,以双面面积长轴法测量左室收缩功能,用9段记分法定量评价室壁运动。结果左室心肌平均切除重量44.8±12.5g。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舒张末期、收缩末期内径显著减少(81.5±11.53至65.9±10.29 mm);(72.67±11.28至58.16±10.27 mm),P<0.05。左心射血分数增加(19.4%±7.4%至29.73%±8.17%),P<0.01;每搏量和左室整体及局部室壁运动得分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左室部分切除治疗晚期扩张型心肌病近期能显著减少心腔内径、心室容积,每搏量无增加,室壁运动幅度无明显改变,远期效果并不象人们所期盼的那样,心功能改善不明显。射血分数的提高可能仅仅依赖于舒张末期容积的减低和二尖瓣返流的矫正。
作者:裴金凤;蔡国静;孙琳;汪娜;何怡华;栾姝蓉;刘文旭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患者女,5月,因排尿困难20余天入院。患者排尿呈滴沥样,量少,无血尿或尿浑。查体:一般情况好,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上腹平坦,肝脾不大,未见胃型及蠕动波,下腹部膨隆,叩浊音。于尿道外上方见一约1.0cm×1.0cm的实性包块,表面充血发红,扪软,尿道口被挤向外下方。
作者:刘庆华;姜忠强;王景丽 刊期: 2000年第10期
脾分叶遗迹是原始分叶状脾脏在出生后的部分存留,文献报道很少,超声检查有特殊表现,我们对脾分叶遗迹的认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1999年2月至1999年12月的日常超声检查病人及体检人员1000例,其中男581例,女419例,年龄7~74岁,平均年龄38岁。使用美国产Auceson XP1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4MHz。检查时受检者平卧位或右侧卧位,充分暴露腹部,涂耦合剂后探头在左季肋部进行仔细扫查。若显示不清可饮水500~800 ml,注意脾脏内部结构及周邻关系,随呼吸活动度等。发现自膈面脾包膜伸向脾门的线样强回声,做好出现部位,线样回声两侧大小,回声强弱比较等记录,并结合临床分析。
作者:付蕴韵;温景庆;张冬梅;张浩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用1H-MRS观察正常人脑组织主要代谢化合物随年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场强为2.0T的磁共振成像系统对23例正常人(年龄0.4~1056周)脑组织进行1H-MRS采集。计算氮-乙酰天门冬胺酸(NAA)与肌酸(Cr)的峰下面积比值以及胆碱复合物(Cho)与肌酸(Cr)峰下面积的比值,并分别与年龄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NAA/Cr值随年龄增加而成指数曲线增长,Cho/Cr值随年龄增长而成递减指数曲线,符合指数公式Y=aLnX+b,X为实际年龄。结论磁共振质子波谱可无创性观察不同年龄正常人脑组织代谢情况,获得主要代谢产物与年龄的关系,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斯琴;陈雷;杜湘珂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布加氏综合征肝静脉(HV)、下腔静脉(IVC)的灰阶和彩超表现。方法对25例布加氏综合征(BCS)进行灰阶和彩超检查,均经手术或下腔静脉造影证实。结果灰阶超声发现27支肝静脉(占42%)和4支肝右下静脉扩张。彩色多普勒显示肝静脉、下腔静脉异常的血流情况;频谱多普勒显示肝静脉、下腔静脉呈低速、平坦、单向的血流流速曲线。结论灰阶超声对布加氏综合征仅能提供肝静脉、下腔静脉的内径、管腔及梗阻情况,而应用彩色及频谱多普勒检查则可以明确肝静脉及交通支、下腔静脉内彩色血流的颜色、方向,肝静脉、下腔静脉流速曲线的变化。
作者:黄备建;吴芳;王文平;徐智章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为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浓度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PC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3例PCa、24例骨显像分级2级以上患者治疗后行骨显像及血清PSA含量测定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PCa患者血清PSA测定阳性率高,对临床诊断具有参考价值;而骨显像对于临床分期具有重要指导作用;24例骨显像分级2级以上的患者骨转移程度与血清PSA含量间有显著相关性。结论骨显像与血清PSA浓度联合检测对于PCa的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程光华;顾红;黄钢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阐述一例VHL病人MRI,DSA罕见表现。方法应用MRI和DSA检查显示幕上下多发实性成血管细胞瘤。结果结合家族史、个人史、影像学检查以及手术病理证实其诊断。结论影像学检查有助于VHL病的定性诊断,缩小鉴别诊断范围。
作者:何雁;戴建平;高培毅;张明宇;刘翔;尚京伟;陆荣庆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会阴B超宫颈成熟度评分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经会阴B超观测宫颈长度、内口扩张度、羊膜嵌入颈管内影像(HM)对125例孕妇宫颈成熟度进行评分,并与其临产时间、分娩方式相比较。结果宫颈评分≥6分者24小时内临产,第1组0~3分(34例),第2组4~6分(34例),第3组≥7分(34例)的手术产率分别为70.59%,14.71%及8.82%,0~3分组剖宫产率(52.94%)为≥7分组(2.94%)的18倍。结论应用宫颈长度、内口扩张度、HM三项指标进行宫颈成熟度评分,对临产时间及头位分娩方式有一定提示作用。
作者:武沙丽;谭永玲;程毓芝;郑晓英;张桃玲 刊期: 2000年第10期
胸膜间皮瘤临床易误诊,就B超而言,尚无特异性声像表现,在我院经病理诊断为胸膜间皮瘤的10例病人均通过X线、CT、开胸探查或胸腔镜手术治疗,结果与术前B超影像比较,B超检查对诊断胸膜间皮瘤是有帮助的,具有前瞻性探讨意义。
作者:何新立;柳仓生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评价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17例怀疑前列腺癌(PCA)的患者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并对208例受检者进行随访。结果在随访的208例受检者中经病理证实PCA63例,前列腺上皮内肿瘤(PIN)23例,前列腺增生(BPH)99例,鳞状上皮化生2例,不典型增生2例,炎症16例(急性3例,慢性13例),前列腺肉瘤3例,Wegener肉芽肿1例。在63例PCA中,12例癌肿大径线≤1.0 cm,38例癌肿大径线在1.1~6.6 cm,13例患者声像图检查未显示前列腺占位性病变。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是确诊PCA的有效检查方法之一,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玉英;唐杰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本文收集了天坛医院1992年1月至1994年10月所收治的11例颈静脉鼓室球瘤的MR、CT及血管造影和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MR表现的认识。1 材料和方法 使用超导型MR机(GE Signal 1.5T),应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 TR/TE=2600/85ms)T2加权像,自旋回波序列(SE TR/TE=600/16ms)T1加权图像,取矢、冠、轴位进行平扫,然后静脉注射顺磁性对比剂Gd-DTPA(0.2ml/kg)重复T1加权像扫描,增强扫描时加用化学位移抑制脂肪的干扰,4例加做MRA检查。全部病例同时做颅脑CT平扫加增强检查,7例病人接受选择性动脉插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本组病人共11例,男3例,女8例,年龄16~55岁,病史半年到17年不等,7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2例经栓塞治疗,2例未治疗随访观察。
作者:麦强 刊期: 2000年第10期
彩色多普勒检测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非侵害性的检查,它可检测出不同形式的血栓形成。本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我住院及门诊血管病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对其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1 资料与方法 1997年5月至1999年4月住院或门诊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46岁(14~78岁)。其中双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一侧下肢深静脉血栓25例。彩色多普勒诊断仪HP2000型,探头5~7.5MHz变频探头。患者取仰卧或俯卧位,全身放松。沿深静脉走行从上而下扫查,观察血管内径,多普勒频谱形态,彩色血流充填情况,血管壁加压后的弹性,检测彩色血流束宽度。记录静脉血流大流速和平均流速,测量管腔内异常光团附着大小。
作者:牟楠楠;梁春香;曲歌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评价磁共振T1加权像在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15例,其中急性脑皮层动脉闭塞9例,急性脑静脉窦闭塞6例。结果 9例急性脑皮层动脉闭塞,T1加权像上MR信号强度正常,但可见梗死区脑肿胀征象;T2加权像时,病变区信号强度无异常发现。6例急性脑静脉窦闭塞中,横窦和乙状窦闭塞4例,上矢状窦后1/3处闭塞2例。T1加权像见闭塞的静脉窦血管流空影消失,静脉窦呈稍高信号强度影。此外,相应静脉回流区可见脑肿胀征象。T2加权像也可见闭塞的静脉窦血管流空影消失,但脑组织内无异常信号改变。结论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皮层动脉或大静脉窦闭塞)的MR检查中,T1加权像形态学变化要早于T2加权像信号的变化。
作者:高培毅;林燕 刊期: 2000年第10期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决定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因素除了病理分型、TNM分期以外,肿瘤的血管生成情况对预后也有较大影响。许多学者认为肿瘤血管生成(tumor angiogenesis)与肺癌的生物学行为间存在密切的关系。1 肿瘤血管生成 众所周知,任何肿瘤的组织结构均可分为实质与间质两部分。肿瘤实质即肿瘤细胞,为具有特征性的部分;间质即肿瘤的支架部分(结缔组织和其中的血管、淋巴管等),供给肿瘤营养,运走其代谢产物,为肿瘤与机体之间联系的桥梁。
作者:陈雁;周纯武;刘玉清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患者女,17岁。因左颈上部无痛性肿物1年入院。1年前因车祸后发现左侧颈部无痛性肿大。口腔外科检查:左侧颈上部触及一约6cm×3cm大小的包块,质软呈囊性感,无明显压痛,活动,边界尚清。超声检查:探头频率7MHz,显示左颈部耳下方见4.8cm×1.9cm大小的囊性低回声区,轮廓完整,边界清晰,后壁回声增强,周围见正常腺体组织。囊肿下方见紧贴之颈外动脉,多普勒示颈外动脉频谱。超声诊断:左侧腮腺囊肿。手术所见:囊肿位于胸锁乳头肌下方,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血管部分粘连,行钝性剥离,完整取下肿物。病理诊断:腮裂囊肿。
作者:肖春华;刘淑媛 刊期: 200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