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向会;张小孟
基因治疗是指通过操作遗传物质(无论是人类本身的或外源的)来干预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进程,包括纠正人自身基因结构或功能上的错乱,杀灭病变细胞或增强机体清除病变细胞的能力等,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目前随着肿瘤的发病机制在基因水平上得以阐明,从而加快了肿瘤的基因治疗发展.
作者:苟光伟;张晓;林静;刘道鸿;李英;陈诚;梁楠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兰索拉唑、硫糖铝、呋喃唑酮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效果及对消化性溃疡(PU)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42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2例,给予兰索拉唑15mg,每日2次;呋喃唑酮100mg,每日2次;硫糖铝1000mg,每日3次;饭前服用,疗程2周.对照组70例,给予胶体果胶铋100mg,每日3次;硫糖铝1000mg,每日3次;呋喃唑酮100mg,每日2次;饭前服用,疗程2周.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3.9%、53.5%,有显著性差异(P<0.05);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7.22%、77.14%,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兰索拉唑、硫糖铝、呋喃唑酮三联疗法具有疗程短、疗效高、依从性好、治疗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振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心力衰竭(HF) 是因多种原因造成的心脏原发损害,以心脏功能异常、运动耐力下降及神经内分泌激活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为多种病因所致的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
作者:李红;江泽琴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体外超声乳化吸脂术术后各类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1100例体外超声乳化吸脂术病例,分析各类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成功处理经验.结果 绝大多数患者手术效果满意,1100例吸脂术患者中出现了105例可治愈或自行恢复的并发症(9.54%),其中局部感染1例(0.09%),小范围皮肤坏死1例(0.09%),血肿1例(0.09%),血清肿7例(0.63%),淤血斑80例(7.27%),表面粗糙不平15例(0.14%).结论 体外超声乳化吸脂术术后并发症是可以预防和治愈的,术前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控制每次吸脂的术区面积和吸脂量,术中术后合理配合抗菌素、止血药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术后合理舒适的加压包扎及完善的医嘱是防治并发症的有效的方法.
作者:朱萍;李健;郭芳芳;左璐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体外震波碎石(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ESWL治疗的8702例泌尿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7572例泌尿系结石2月内排尽;673例6月内排尽;376例未排尽;81例无效,无效者在后一次治疗后1月行开放性手术.结论 ESWL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首选方法,安全有效,易被患者接受,但要注意病例的选择.
作者:刘君太;张晓东;周明;江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和预后情况.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达到治愈标准.临床症状均在7天内消失,2周后CT复查血肿消失.结论 单孔或双孔钻颅血肿引流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法.
作者:孙翔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夏季室外作业人员,由于长时间处在高温环境下,其急性头痛发病率较高.在既往的护理过程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多采用药物疗法为主.2002年来,我们结合传统针灸疗法理论,运用耳尖、印堂穴放血法作为护理主要手段,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有关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程昌荣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肺结核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浓度、痰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扩增荧光检查(TB-PCR定性)及血液中白细胞总数(WBC)的动态观察,探讨C-反应蛋白在肺结核辅助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浓度,用全自动分析仪分析血常规,用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扩增荧光检查试剂对患者痰液进行TB-PCR测定.结果 痰TB-PCR阳性的肺结核患者C-反应蛋白增高较白细胞总数增高明显.结论 在肺结核的辅助诊断中,C-反应蛋白敏感性较白细胞总数高,痰TB-PCR的特异性较高,对肺结核有互补的辅助诊断作用.
作者:龙俊;涂伟;李国伦;韦彤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间歇性导尿术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作用.方法 45例患者采用间歇性导尿术,观察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的膀胱容量、残余尿和实验室指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的膀胱容量明显多于治疗前,而残余尿量明显减少,实验室2项指标均明显减少.结论 应用间歇导尿可以使神经源性膀胱近似于生理状态,减少尿路感染机会.
作者:庞日朝;张安仁;王画鸽;王文春;胡斌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作者:陈良飞;黄成锐;滕晓雪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防范手术室发生护理危机和差错的有效管理措施,以阻断护理危机发生的源头,确保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准确和高效.方法 通过总结基础质量管理、强化法律知识学习、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物品管理、职责分明以及严格手术记录等途径.结果 实施环节控制有效预防了手术室护理危机的发生.结论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而且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同时也存在着护理危机.手术室护理管理者和一线护理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提高外在与内涵的水平、规范各种医疗护理行为.尊重法律与医学发展的要求形成工作常规,完善工作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确保更好地维护患者与自身的权益.
作者:张爱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是病情严重的肺外结核病,是结核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TBM早期的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改变均不典型,容易误诊,以至延误治疗.本文就对近年来在TBM的实验室诊断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邱邦东;刘青鹤;余光开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和脑电指数监测异丙酚镇静深度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30例听力正常的手术病人,硬膜外联合腰麻阻滞后,微量泵泵注异丙酚,观察听觉诱发电位和脑电变化情况,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腰麻效果满意后,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脑电指数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基础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听觉诱发电位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和脑电指数都是监测异丙酚镇静深度的重要指标,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对意识转变的监测更具优越性.
作者:尚志杰;郭侨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输血前四项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对9616例患者输血前血液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爱滋病病毒(HIV)抗体、丙肝病毒(HCV)抗体及梅毒(TP)抗体检测分析.结果 各标志物阳性率分别为HbsAg 10.61%、HIV 0.04%、HCV 2.16%、TP 2.96% .结论 输血前4项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可为血源性医院感染诊断提供依据,减少医患纠纷,充分认识四项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作者:栗群英;熊杰;王庆旭;彭燕;吴艾霖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本文阐述了护理人员人文素质的内涵,分析了护理人员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人文知识构建,加强人文活动实践和加强人文精神升华的临床培养途径.
作者:熊碧君;冯建琼;史艳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随着我国法制的日渐完善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人们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不断提高,其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法律意识仍十分淡薄.
作者:张琴;李辉;江洁;侯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肝癌一直被称为癌中之王,仅有10%~20%的肝癌患者可以接受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多数患者因肿瘤较大,多发结节常伴有肝硬变、肝功能不全等而无法手术.近年来,临床应用经皮肝穿刺、瘤内碘酒注射(PEI)、激光射频、微波等局部疗法获得一定疗效,但同时因针道转移、出血、胆漏等,使其临床应用有一定局限[1].
作者:于秀;高艳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静脉肾盂造影对当代泌尿系疾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 对121例需作静脉肾盂造影的病人.常规腹部准备后,按常规摄腹部平片1张,并于注射76%泛影葡胺造影剂后分别于7 min、15min、30min、45min各摄肾片1张,除去压迫带后摄全腹片1张.将拍摄到的X光片进行分析,作出初步诊断,并和B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21例中结石46例,其中肾结石10例,输尿管结石12例(其中包括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结石),膀胱结石3例;肾占位6例;肾积水7例;膀胱占位8例;炎症(特异或非特异性)5例;发育及位置异常2例;肾盂血肿2例;未发现异常20例.结论 (1)静脉肾盂造影对泌尿系先天发育异常的检出率较高,有其特殊的重要价值,而对肾盂积水原因的检出率较低.(2)静脉肾盂造影对泌尿系肾占位病变原因的检出率明显低于B超,而对膀胱占位则和B超具有同样的检出效果.(3)静脉肾盂造影对泌尿系炎症和外伤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可以适当选用.
作者:杨毕军;钟安军;刀成江;何开进;黄键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肺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86例RRTI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5例予健脾益肺的玉屏风散加味方口服3个月,对照组予以多抗甲素片口服3个月.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呼吸道感染情况.结果 治疗组半年内治疗后每月呼吸道感染次数、发病天数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半年内治疗后每月呼吸道感染次数、发病天数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健脾益肺法可增强免疫,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对防治RRTI有显著疗效.
作者:郭燕;刘宁;张原;黄乐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以政府投入为主、农民自愿参加大病统筹互助共济形式的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政府通过提供合作医疗制度,减轻了农民看病负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使政府得民心,参合农民群众得实惠,与此同时医疗机构也得到发展.
作者:李雪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