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骨窗显微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分析

何顺军;范润金

关键词:显微手术, 基底节, 高血压, 脑出血, 小骨窗
摘要:目的 探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清除血肿及止血治疗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治愈22例:按ADL分级Ⅰ级3例,Ⅱ级10例,Ⅲ级6例,Ⅳ级3例,死亡2例.结论 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时间短、组织创伤小、术中显露好、失血量少手术操作简单、快速、疗效满意,是比较好的手术方法.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高龄老人下呼吸道真菌感染临床特点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 分析病房高龄老人(>80岁)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其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对162例高龄老人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共分离真菌151株,以白色念珠菌常见(93株)占61.6%,其次为热带念珠菌(30株)占19.9%,光滑念珠菌(19株)占12.6%,近平滑念珠菌(3株)占2%,烟曲霉菌(2株)占1.3%,其他念珠菌(4株)占2.6%.抗真菌药物中,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高,唑类药物耐药率较高.结论 高龄老人下呼吸道真菌感染与基础疾病、抗生素使用不规范等因素有关.不同菌种间药物敏感性存在差异,应加强真菌病原学及药敏性检测.临床医师应警惕真菌感染,以便早期诊断,有效治疗.

    作者:徐盛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中重度COPD 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吸入型肾上腺糖皮质激素(ICS)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的预混制剂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SAL/FP)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作用.方法 COPD病人70例(全部病例入组前未使用过任何剂型的激素、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无氧疗史),随机分成两组,A组35例,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SAL/FP )干粉剂,1吸/次,2次/天;B组35例,不吸入上述药物;两组病人均服用沐舒坦30mg/ tid.观察治疗3月、6月、12月三个时间点病人临床症状、乔治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血中IL-8和TNF-α的水平、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期各不同时间点A、B两组肺功能、圣·乔治生活质量评分(SGRQ)、急性加重发生次数及、健康状态和住院次数、等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明显优于 B组,治疗前后诱导痰IL-8和TNF-α明显减低(P<0. 05);但住院费用A 、B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ICS与LABA治疗中重度COPD具有良好协同作用,其预混制剂(SAL/FP 50/ 250μg)干粉剂使用方便,近期疗效好,有临床应用价值,可短期改善COPD的FEV1的水平,对全身炎症反应无明显抑制作用,医疗费用没有明显增加.

    作者:杨晓燕;罗壮;郝青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成人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与预后关系分析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较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系由病毒感染(尤其是柯萨奇B组病毒)所致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心肌炎性病变.

    作者:刘丽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必须重视血涂片镜检

    当前,由于三分类、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普遍应用,有些医院的检验科就不再进行血涂片镜检,这样很容易漏检造成误诊.

    作者:李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伏立康唑与氟康唑对临床常见念珠菌体外抗菌活性比较

    目的 探讨伏立康唑和氟康唑对临床念珠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检测48株念珠菌对伏立康唑及氟康唑的药敏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对伏立康唑的敏感率为100%;对氟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0%、37.5%、100%、0%.结论 伏立康唑比氟康唑对念珠菌有更高的抗菌活性,在抗念珠菌感染时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雁;尹川;赵德军;杨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小脑出血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2例分析

    目的 通过对小脑出血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原因分析,进一步提高小脑出血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我院2003年8月至2008年1月收治入院的小脑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在住院过程中将其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结果 共有12例小脑出血病人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与医生对小脑出血的认识不足、临床体格检查不仔细、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较快以及未及时行头颅CT检查有关.结论 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及时头颅CT检查和专科医生治疗是减少小脑出血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关键.

    作者:李春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人工流产术中两种镇痛方法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阿托品全麻无痛人流与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阿托品清醒无痛人流两种方法临床效果.方法 将孕6~10周需要终止妊娠并要求无痛人流孕妇4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0例,Ⅰ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阿托品静脉全麻无痛人流,Ⅱ组采用2%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阿托品宫颈注射清醒无痛人流,观察两组术中镇痛、麻醉监测及出血量、人流综合征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丙泊酚组镇痛效果优于利多卡因组,而利多卡因组在操作方面及麻醉安全性上优于丙泊酚组.结论 两种方法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影响年轻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

    护士是为人们提供健康服务的特殊群体,不但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还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每天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而护理管理者往往注重抓护理质量.

    作者:罗晓辉;张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前列腺癌并骨转移误诊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75岁,主因腰骶部周围疼痛1月余,加重5天入院.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明显排尿困难,3个月来体重减轻约10kg.

    作者:廖桂新;黄丽平;丽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53例麻疹的护理体会

    本文报告了53例麻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全部患者经临床综合治疗,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6天.

    作者:曾小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影响内科医患关系的因素及改善措施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法律制度的日益完善,医患双方的法制观念都在不断地增强.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关系应是一种良性关系,这样既能使病人在诊疗期间保持稳定的良好的心态,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也能使医护人员保持稳定情绪,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王玉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超声检查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

    阑尾是位于盲肠末端较细的管状结构组织,正常阑尾超声检查不易显示,但在阑尾发炎时,阑尾肿胀、积脓,周围有渗出物等,能较明显地显示阑尾的增粗影像,目前,作为术前诊断方法,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已被肯定.

    作者:陈贵平;朱红兵;郑燕;刘彦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肝癌患者负性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癌症患者在晚期往往受癌痛折磨,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病情危重,在实施治疗护理的同时分析患者的负性心理并针对性地予以护理,有利于稳定晚期癌症患者的情绪,提高生存质量,维护患者自尊.

    作者:徐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配偶认知行为教育对肠造口患者夫妻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配偶认知行为的高低对肠造口患者夫妻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年龄小于65岁大于18岁的已婚或固有定性伴侣的肠造口患者96例,按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出院时由研究者进行相同的出院指导,实验组增加对患者配偶的认知行为教育.两组患者采用Olson 婚姻质量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病员在进行性生活指导后,性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加强对肠造口患者配偶认知行为的教育可以较好地提高肠造口患者夫妻性生活质量.

    作者:程贤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某部高原山区野外驻训皮肤病发病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部队高原山地驻训期间官兵皮肤病的患病情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统计部队驻训期间的门诊、巡诊和住院登记,确定皮肤病种类和感染人(次) 数.结果 高原山地驻训期间官兵皮肤病患病率显著增加,皮肤病患者526人(次),发生率为40.56% .排序前4 位的为日晒伤(22.05 %)、手足皲裂(19.39 %)、急性痒疹(16.54%)和手足癣(11.60 %).结论 野外驻训皮肤病发生率高,要加强卫生防护知识宣教,培养官兵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消杀灭工作,合理膳食,改善居住环境.

    作者:窦学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促进皮肤扩张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在扩张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32例患者共埋置78个扩张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自身对照,治疗组在常规扩张的同时于扩张器内注入rHEGF,对照组仅常规扩张.测量两组扩张率、即时回缩率.结果 治疗组扩张至额定容量的时间、即时回缩率较对照组减少(P<0.05),扩张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 rhEGF能促进皮肤扩张,降低皮瓣回缩率,提高皮瓣质量,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汪涛;林遐;刘大海;张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 总结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回顾2003年至2007年临床应用的10例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下部组织缺损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皮瓣安全存活,皮瓣切取大面积可达25cm×12cm,小面积4cm×4cm,可修复小腿、内外踝部、足跟部、足背部创面.手术方法安全性大,效果优良.结论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手术设计、操作简便,易于切取,不牺牲小腿主要动脉,不吻合血管,且皮瓣成活率高.

    作者:何世国;苏新保;陶榕;王晓;刘泉;李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战士嵌甲症原因及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战士嵌甲症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以减少战士因战士嵌甲症的发生,降低部队缺勤率.方法 对71例患嵌甲症的战士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及行部分切甲+甲床破坏术.结果 战士嵌甲症的发生与指甲修剪不当、穿鞋质地和松紧、高强度训练及外伤有关.行部分切甲+甲床破坏术治疗的治愈率达100%.结论 部分切甲+甲床破坏术治疗战士的嵌甲症,操作简便易行,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不破坏趾甲的外观及保护功能,并能有效降低部队缺勤率.

    作者:张波;夏璎;李先顺;刘忠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86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原位碎石成功,成功率83.7%,平均碎石时间(12. 5±5. 0)min,术后1个月结石排净率100%.结论 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安全、有效、容易操作、术后住院日短、康复快等特点,是一种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理想的方法之一.

    作者:周斌;罗洪波;范正科;孟向林;文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48例围产儿出生缺陷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出生缺陷的产前检查及干预措施,从而降低其发生率.方法 对48例出生缺陷儿的产前检查情况、诊断时期及出生缺陷儿的转归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8例严重出生缺陷新生儿中产前B超诊断阳性20例,均在孕晚期诊断,医疗干预治疗性引产10例,7天内出生缺陷新生儿死亡11例.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和产前检查以及及时的干预,可以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

    作者:潘瑞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