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产科急症B型超声诊断价值探讨(附100例分析)

宋瑞英

关键词:妇产科急症, 超声诊断, 病人
摘要:本文自1990~1997年底收治急症病人100例,均作B超诊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对高血压病各期肾内动脉血流的评价

    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技术检测85例高血压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肾内血流情况,探讨高血压各期RI及肾血流特征.

    作者:林腾;陈耿芝;张群英 刊期: 1998年第12期

  • B超诊断胆囊Hartmann袋内巨大息肉恶性变1例

    患者男,50岁,上腹痛20年,近2~3月来右后背绞痛.体检:一般情况良好,皮肤巩膜未见黄染,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肝脾未触及,右上腹轻度叩击痛.两次CT检查均报告为间位结肠胆囊内结石.B超检查:肝脏正常,胆管不扩张,胆囊6.3cm×3.0cm,胆囊颈部呈菜花样实质性光团,Hartmann袋内探及4.8cm×4.0cm实质性回声,周边清晰(见图1),胆囊腔内散在强回声块,后方伴声影.B超诊断:胆囊颈部及Hartmann袋内肿瘤伴胆囊内结石.

    作者:王金爱;李涛;秦玉玲;李路明;吴志华 刊期: 1998年第12期

  • 妇产科急症B型超声诊断价值探讨(附100例分析)

    本文自1990~1997年底收治急症病人100例,均作B超诊断.

    作者:宋瑞英 刊期: 1998年第12期

  • 双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作用

    目的:探讨双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作用.方法:分析经双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并手术或临床证实的大动脉瘤20例.结果:双螺旋CT血管造影清晰显示夹层动脉瘤内膜瓣撕裂的三大影象征象,包括:内膜瓣钙化并腔内移位,内膜瓣撕裂的不同形态,破口的位置、大小;及炎性动脉瘤的影像学征象,包括动脉瘤外周增厚纤维化并少量胸腔渗液.结论:双螺旋CT血管造影具有很强的立体重建功能,不仅是诊断夹层动脉瘤可靠的手段,而且能为外科手术提供更详尽的信息.

    作者:张悦;王力军;杜湘珂;李军 刊期: 1998年第12期

  • 彩超诊断肝门静脉-动脉瘘1例

    患者男,24岁,主诉:肝外伤修补术后9年,间断腹胀1年.1996年DSA诊为“肝动-静脉瘘“,并行肝动-静脉瘘钢丝圈栓塞术,术后症状稍有缓解.1997年4月再次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而来院行“肝动-静脉瘘“栓塞术及缝扎术,术后症状仍旧存在,而再次入院.

    作者:李玉华;王向东 刊期: 1998年第12期

  • 超声在绝经后妇女子宫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本文对我院近年来应用超声检查的146例绝经后妇女中82例子宫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与病理对照,以探讨其声像图特点和诊断价值.

    作者:高秀荣;迟玉花 刊期: 1998年第12期

  • 柏-查综合征的介入治疗(附30例报告)

    本文报告我院使用经皮穿刺腔内血管形成术(PTA),治疗30例柏-查综合征(BCS),现初步总结如下.

    作者:李成朗;曹建民;陈君坤;尹革平 刊期: 1998年第12期

  • B超诊断肠挫伤坏死1例报告

    患者,男,34岁,因外伤于1998年6月28日急诊住院.检查患者神志模糊,皮肤湿冷,右侧第2~8肋骨骨折,腹软,右下腹轻压痛,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一),右股骨中断螺旋骨折.临床诊断:胸脑四肢联合伤、腹腔内出血,腹内脏器破裂?B超检查:第一次检查显示:

    作者:左俊明;于化君 刊期: 1998年第12期

  •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X线、CT诊断(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肺淋巴管肌瘤病或称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ulmonary lymphangioleiomyomatiosis,PLAM)是一种发生于育龄期妇女的罕见疾病.此病早于1937年由Burrel及Ross首先报道.Cornog和Enterline在1966年将本病正式命名为“淋巴管肌瘤病“.目前,国外共报道一百余例,国内则于1986年刘亦庸等首次报道了1例后,也不断有个案报道.本文报告1例经病理证实的PLAM,为提高对PLAM的认识,结合文献,对其病因、病理、临床和X线、CT表现进行综述讨论.

    作者:赵锡立;崔志鹏 刊期: 1998年第12期

  • 能量多普勒和TCCS联合应用在诊断脑肿瘤中的价值

    目的:通过超声诊断29例脑肿瘤,评价在TCCS检查的基础上运用能量多普勒对脑肿瘤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颞窗和枕窗对29例脑肿瘤患者进行TCCS检查,采用能量多普勒显示肿瘤病灶外周及内部血流分布状况,将血流信号分级进行半定量评价.结果:TCCS共检出脑肿瘤28例,漏诊1例.12例Ⅲ-Ⅳ级胶质瘤均呈强回声,6例(50%)内部可见明显低回声区;其余16例Ⅰ-Ⅱ级胶质瘤、脑膜瘤和垂体瘤中13例呈强回声,回声均匀.肿瘤内血流信号能量多普勒显示分级:12例恶性胶质瘤中10例(83.3%)3级,2例2级;16例分化较好的脑肿瘤中3例2级,13例0-1级.12例恶性胶质瘤Vmnx=21.70±9.29cm/s,PI=0.68±0.25.结论:在TCCS检查基础上采用能量多普勒能较好显示脑肿瘤内血运情况,提高良、恶性脑肿瘤的鉴别诊断率.

    作者:庄磊;段云友;曹铁生 刊期: 1998年第12期

  • 阴道超声对流产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本文对52例人流或药流后持续阴道出血的病例进行经腹和经阴道超声对照检查,旨在探讨阴道超声对流产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忠新;王心梅 刊期: 1998年第12期

  • 胸壁平滑肌肉瘤1例

    患者女,36岁.一年前开始感觉左胸隐痛,并时有胸闷.近期左上胸部疼痛加重.查体: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血沉35mm/h.胸透示左上胸呈大片致密阴影,紧贴前胸壁,边缘光整且清楚.CT平扫左上见9cm×7cm×6cm软组织密度肿块影,与前胸壁关系密切,边界清楚光整,其内见环形不规则低密度区及中心略高密度影呈“孤岛“征(见图1).

    作者:陈春田;田洪德;张飞雪;李建芬 刊期: 1998年第12期

  • 三维螺旋CT胆道造影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三维螺旋CT胆道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在静脉输入胆道造影剂Biliscopin后,42个病人进行了上腹部螺旋CT扫描,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对胆道系统正常、正常变异及部分病变进行分析研究,并将其结果与两天之内进行的ERCP进行比较.结果:三维螺旋CT胆道造影准确地诊断胆道系统所有的正常、正常变异及所有的胆道梗阻、胆道结石,但在胆道结石的定量诊断方面有2(2/6)个病人的结石数量被低估;一个病人三维螺旋CT胆道造影仅诊断出胆总管结石而未能诊断出胆囊癌,但轴位图象可以清楚地显示出胆囊癌.模拟内窥镜方式可以更加直观地显示病变.结论:三维螺旋CT胆道造影可以作为一种准确而无创性的胆道系统检查方法.

    作者:洪楠;梁皓;洪小妮;王立军;杜湘珂;罗德馨 刊期: 1998年第12期

  • 腹部超声在诊断宫外孕中的价值

    本文将我院1995年11月~1997年10月收治的112例宫外孕病人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评价.

    作者:杨晓;刘正岚;钱梅梅;郑铧;吴玮 刊期: 1998年第12期

  • 多普勒组织声像图对冠心病室壁运动频谱的研究

    多普勒组织声像图(Doppler tissue imaging DTI)技术早由Sutherland提出[1],是通过对心肌室壁运动速度进行彩色编码,以评价室壁运动异常的新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DTI-PWD技术检测室壁运动频谱(myocardial wall velocity profile),准确地进行各时相室壁运动的定量分析.本文通过对一组冠心病人的室壁运动频谱进行研究,以明确冠心病的室壁运动频谱特征.

    作者:郑哲岚;徐启彬;赵君康;牟芸;钱钢;姚磊 刊期: 1998年第12期

  • MRI、EPS、OB对多发性硬化症的诊断分析

    本文收集1993年4月至1998年6月经临床诊断的52例多发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的磁共振(MRI)、视诱发电位(VEP)、听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及脑脊液免疫球蛋白中寡克隆区带(OB)的检查,发现其检出率由高至低分别为:MRI 78.85%、VEP 52.38%、BAEP 40.63%、SEP38.10%、OB 36.96%,诱发电位总检出率为70%.

    作者:范正公;贾荣艳 刊期: 1998年第12期

  • 腹部良性肿大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1资料与方法我院自1995年1月至12月间共发现腹部肿大淋巴结102例,有56例确诊为良性肿大淋巴结,占54.9%.其中17例经手术证实,8例经超声引导下穿刺证实,41例经CT,X线,胃镜及检验等辅助检查排除各脏器的占位性病变,并经2年的追踪观察,确诊为良性肿大淋巴结.

    作者:欧志红;郑丽;穆义 刊期: 1998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对正常人肠系膜上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本文对100例不同年龄组的正常人进行了肠系膜上动脉(SMA)的血流动力学研究.现将其血流测值报道如下.

    作者:王绍林;陈惠;王桂英;李君 刊期: 1998年第12期

  • 彩超诊断腹膜后结核性冷脓肿1例

    患者女,20岁,因腰痛4个月就诊,既往无外伤史,无明显发热,盗汗史.查体:心肺正常,腹软,肝脾未及,左肾区叩击痛阳性,彩超检查:取俯卧位.右肾未见明显异常.左肾大小、形态、内部结构也未见明显异常,但位置外移.于左肾下极与脊柱之间探及范围约16.8cm×4.94cm的液性暗区,边界清晰,形态尚规则,呈长条形,沿脊柱左侧向骶尾部延伸,其位置与形态不随体位及呼吸改变.

    作者:李培玉;张媛;方云霞 刊期: 1998年第12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超声动态观察

    本文是在超声监视下对10例异位妊娠患者,应用甲氨蝶呤(MTX)进行保守治疗,并随访进行超声动态观察,依据图像及回声变化探讨其实用价值.

    作者:丛林 刊期: 1998年第12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