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晓红
目的探讨人急性白血病骨髓造血微环境与正常的差异.方法采用Dexter型骨髓培养体系,动态观察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体外生长特性,瑞氏染色计数CFU-F集落,流式细胞仪检测融合层骨髓基质细胞的VCAM-1表达及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6、TNF-a含量.结果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贴壁时间、小丛形成时间、集落形成时间和融合层形成时间均明显推迟;CFU-F计数显著减少;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表达VCAM-1低于正常对照组;白血病基质培养上清液中的TNF-a和IL-6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生长特性、粘附分子及细胞因子表达均存在异常.
作者:付相建;陈幸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初步探讨影响颈部触觉语颤法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1~2002年门诊的喉部病人,常规进行颈部触觉语颤检查,初步喉部病变部位定位,再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将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影响颈部触觉语颤法的相关因素.结果声带一侧病变(声带息肉、声带麻痹、声带新生物),阳性率为97%;声带两侧不对称病变,阳性率为56%;声带两侧对称病变(声带小结、慢性喉炎)及不累计声带的病变(声门上、声门下、慢性咽炎)没有判定价值.病人胖瘦、年龄、病变的大小及范围与颈部触觉语颤法相关(P<0.05),病人性别、病程、病变的性质与颈部触觉语颤法不相关(P>0.05).结论颈部触觉语颤法简单、方便,在临床上对单侧声带病变及病变较重侧声带的定位有应用价值,病人胖瘦、年龄、病变的大小及范围影响颈部触觉语颤法的检查.
作者:王进;柯振武;何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东莨菪碱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60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东莨菪碱+氨茶碱)和对照组30例(单用氨茶碱治疗),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3%)(P<0.01).结论东莨菪碱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能明显提高疗效,且毒副作用少.
作者:刘文彬;王太森;贺永;袁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研究,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生活能力状态分级,予以统计分析.结果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组较对照组的疗效显著,两者有显著差别(P<0.05),治疗组对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显著(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王万华;徐贤华;胡健;钟景烨;薛雅琴;何晓英;罗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提高高原地区野外驻训卫生防病保障能力,保障指战员身心健康.方法卫勤分队随部队实施全方位防病保障.结果针对执行野外驻训卫生防病保障特点,总结了4点做法:(1)周密计划,充分准备;(2)综合治理,完善设施;(3)做好经常性的管理和监督指导工作;(4)加强健康教育和做好心理疏导、咨询工作.由于措施得力,驻训部队昼夜发病率控制在1.5‰以内,无急性高原病发生,无传染病爆发和食物中毒发生,有效地保障了部队驻训任务的完成.结论高原地区长时间驻训卫生防病保障有其特殊要求,根据高原卫勤特点,严密组织,能有效提高卫生防病保障能力.
作者:王安财;余锦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佳苏伦对高海拔地区全麻催醒的作用及适宜剂量.方法 4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病人,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例.Ⅰ组(对照组)不用佳苏伦,Ⅱ、Ⅲ、Ⅳ组分别于关腹即刻静注佳苏伦0.5mg/kg、1mg/kg、2mg/kg.观察每组病人神志、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气管拔管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Ⅱ组病人各指标无显著差别;Ⅲ、Ⅳ组病人神志、自主呼吸恢复快,气管拔管早;Ⅳ组病人又比Ⅲ组苏醒快,但生命征不及Ⅲ组稳定.结论佳苏伦能加速高海拔地区病人全麻后苏醒,适宜剂量为1mg/kg.
作者:徐贵森;刘合年;代雪梅;刘英海;张玉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输血医学的飞速发展,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情况监督力度的加大,临床用血规范化的程度显著增强,广大医务工作者对科学合理临床用血的认识有明显提高[1~3].然而,传统的输血观念、严峻的输血风险对临床用血规范化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很不健全,需要加强医院临床用血安全管理,我们结合工作实践体会谈几点看法.
作者:朱国标;韩宇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腋下小切口在反复发作的双侧自发性气胸同期手术治疗中的疗效和价值.方法对5例因肺大泡破裂致双侧自发性气胸反复发作,经腋下小切口同期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 5例患者均于术后10天内痊愈出院,术后半至一个月恢复学习或工作,随访0.5~2.5年均未见复发.结论腋下小切口同期切除双侧肺大泡治疗反复发作的双侧自发性气胸效果可靠,创伤小,恢复快,费用少,切口隐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盛;俞永康;刘宝玉;周凯;姜建青;郑轶峰;郑秀山;吴凡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科收治3例拔除切牙残根致断根异位存留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斌;刘玉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Ⅲ度烧伤,不能自行愈合.过去,我们采用切痂后筋膜上植皮的方法封闭创面,这种方法大的缺点是大部分有生机及间生态的脂肪组织被清除,术后植皮部位不饱满,容易反复破溃.现在,我们采用早期创面削痂过渡后脂肪上植皮的方法,克服了筋膜上植皮的一些缺点.我院1999年10月~2004年10月采用脂肪上植皮患者4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肖继州;张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本文报道1例药物依赖者在戒毒时遭遇火灾意外导致严重烧伤的救治经验.
作者:李海晖;吴伯瑜;陈昭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细胞在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介质中,17β-雌二醇(E2)对其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ⅠB(BMPR-ⅠB)及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γ2(PPAR-γ2)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雌二醇对骨髓基质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 1,25(OH)2D3和地塞米松(DEX)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应用半定量RT-PCR及Northern blot技术,观察不同浓度E2对骨髓基质细胞分化过程中BMPR-ⅠB及PPAR-γ2mRNA表达的影响;以α-磷酸奈酚为底物,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的活性,Van Gieson染色法显示Ⅰ型胶原的含量.结果 E2能明显增强骨髓基质细胞分化过程中BMPR-ⅠB mRNA的表达,E2浓度为(0~10-6)mol/L时,BMPR-ⅠB mRNA的表达随E2浓度增加而增加,从(2.0±0.4)%增至(4.8±1.0)%(P<0.05)和(17.3±2.2)%(P<0.01);E2能明显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在分化介质中PPAR-γ2 mRNA的表达,在上述E2浓度时,PPAR-γ2 mRNA的表达从(1.80±0.3)%增至(9.5±2.1)%(P<0.01)和(19.2±3.0)%(P<0.01);North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E2浓度的增加,BMPR-ⅠB mRNA的表达从1.72±0.11增至3.73±0.31(P<0.01);PPAR-γ2 mRNA的表达量从1.47±0.12增至2.81±0.22(P<0.01)和4.02±0.36(P<0.01).细胞ALP活性明显受E2的抑制,在上述E2浓度时ALP的活性从(42.6±2.5)降至(3.6±0.7)U/g蛋白(P<0.01).Ⅰ型胶原含量均随E2浓度增加而降低.结论 E2抑制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而促进其向脂肪细胞分化.
作者:袁成良;薛萍;黄海;邹自英;金小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新的工作岗位意味着新的开始,新护士长在管理、专业技术等方面还缺乏经验,新护士长如何克服困难、打开工作新局面,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我们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看法.
作者:张静;杨顺秋;靳杭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院前急救的救治水平,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急诊工作要求.现将我院2002年799人次的院前急救工作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林祥虎;李国婉;彭心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儿童睡眠呼吸疾病重要的原因在于腺样体肥大,同时腺样体肥大也是慢性鼻窦炎和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基础因素[1].我们对27例并发慢性鼻窦炎和(或)分泌物中耳炎的患儿采用内镜辅助经口腔腺样体切除术,观察慢性鼻窦炎和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包皮过长因阴茎头反复感染严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也使阴茎癌的患病率增高.目前临床上主要以包皮切除作为治疗手段.我院于2004年8月引用韩国GOOD MEN 包皮除去环(GD-CDS)行包皮切除术9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次仁元旦;李少勇;龚运兵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氨溴索(AMB)对内毒素(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防治作用.方法观察AMB对ALI大鼠动脉氧分压(PaO2)、肺组织湿/干比值(W/D)和肺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并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AMB对ALI大鼠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表达影响.结果 AMB可显著提高ALI大鼠PaO2、减小肺组织W/D、减轻ALI大鼠肺组织损伤、促进肺组织SP-A表达.结论 AMB可能通过促进SP-A表达对ALI有一定防治作用.
作者:李海东;王志成;刘国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急诊室是医院第一线的前哨,是病人与医护人员接触的第一关,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良好的护患交流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杨红兰;梁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城乡居民首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而心血管病房又是整个医院护理工作中心理压力较大、护士心理易紧张疲劳的病区.为探索预防和调节心血管病房护士心理失衡的原因与对策,本文结合工作体会谈几点看法.
作者:谭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使用血塞通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方法将42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塞通500mg,(用糖盐液稀释)静脉注射,每日1次,14天为一疗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全血高切、低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相对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粘度,减少红细胞聚集的功能,能降低肺心病肺小动脉压而有助于临床治疗,改善症状.
作者:雷蕾;孙兰英;万照宇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