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朝晖;蒋生祥
目的构建小鼠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 18,IL-18)的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表达的IL-18的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RT-PCR获得小鼠IL-18基因,通过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及连接反应,构建pEGFP-mIL-18真核表达载体,重组载体经过限制性内切酶、PCR及DNA序列测定等证实连接片段的正确性后,转染HEK293细胞系,荧光显微镜观察GFP-mIL-18融合蛋白的表达,收集转染后72 h的上清液,MTT法检测上清液中IL-18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结果酶切分析、PCR鉴定、DNA测序表明成功地构建了pEGFP-mIL-18真核表达载体, MTT法证明表达产物有刺激小鼠脾细胞增殖的功能.结论所获pEGFP-mIL-18真核表达载体能在体外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IL-18,为进一步研究IL-18的功能和运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贾静;李虹;李明远;吕梅励;杨志惠;陈文捷;贾怡;蒋中华;张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合成端基含氰基的双半乳糖苷.方法以丙二酸二乙酯(4)为起始原料,经加成、保护、脱乙氧羰基、还原、加成、脱保护基、甲磺酰化、碘置换,再与已知的2-S-(2,3,4,6)-四-O-乙酰基-β-D-半乳吡喃糖基-2-异硫脲氢溴酸盐(1)作用,共 9 步反应,制得2-(4-氰基-2-氧杂正丁基)-1,3-二(2,3,4,6-四-O-乙酰基-β-D-半乳吡喃糖硫基)丙烷(3).结果和结论合成的目标化合物(3)经1HNMR、IR和MS确证结构.
作者:张国尧;海俐;唐磊;蒋庆琳;吴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注射用苄星青霉素中有机溶剂乙酸乙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用不锈钢填充柱(3 mm×2 m,内装60~80目的GDX-203),载气为N2,流速50 ml·min-1,柱温155℃;气化室温度190℃;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温度200℃.结果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8.5%,RSD=1.3% .3批样品中乙酸乙酯残留量均低于0.5%.结论所用方法灵敏、准确,适用于注射用苄星青霉素中乙酸乙酯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蒋晔;蔡太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盐酸米诺环素胶囊、片剂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使用C8柱,以0.2 mol·L-1醋酸铵-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600∶398∶2 ,内含0.01 mol·L-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结果盐酸米诺环素在0.1~2.0 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胶囊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RSD=0.6%(n=9);片剂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RSD=0.7%(n=9).结论所建方法准确、灵敏度高,能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
作者:高燕霞;姜建国;杜增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抗脑衰胶囊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50%甲醇提取,HPLC法测定.结果加样回收率为99.77%,RSD=1.23%(n=5),tR=11.2 min.结论所用方法可用于抗脑衰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朱宏吉;许先涛;王凤玲;魏金莹;黄汉昌;景运条;陈红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乐脉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po复方丹参片)和治疗组(po乐脉颗粒),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用药后心电图有明显改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血小板凝聚率明显下降,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乐脉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满意.
作者:刘志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首乌藤中大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Alltima ODS柱(250 mm×4.6 mm,5 μm),甲醇-0.1%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6 nm.结果线性范围为4.06~50.70 μg·ml-1 (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7%,RSD=2.52%(n=9).结论所用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首乌藤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杨林;徐铤;唐尧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测定栀子炮制品(炒、焦、炭、姜炙品)中栀子苷含量的方法,考察栀子炮制前、后栀子苷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HPLC法,Hypersil BDS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12∶88),检测波长236 nm.结果栀子苷在0.075~0.819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炒栀子(焦、炭、姜炙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7.9%(97.6%、99.2%、99.3%),RSD=2.41%(2.35%、1.56%、2.73%)(n=6).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栀子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方法;炮制可导致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下降.
作者:彭晓俊;李忠贵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介绍了试剂质量对药品的杂质检查、溶出度检查、含量测定等的影响.
作者:钱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微循环障碍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中的作用,同时观察川芎嗪对胰腺炎肺损伤的干预效应.方法 SD大鼠192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胰腺炎组(P)、川芎嗪治疗组(T).大鼠胰腺被膜下均匀注射5%牛磺胆酸钠4 ml·kg-1,制作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C组胰腺被膜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T组经股静脉注射 0.6%川芎嗪10 ml·kg-1.每组中8只SD大鼠采用放射性生物微球技术,在制模后0.5、2.0、6.0、12.0 h分别测定肺的血流量,另8只用于胰腺、肺的病理评分,以肺组织的过氧化酶(MPO)活性、肺湿/干重比作为衡量肺损伤的指标.结果 P、C组相比,各时相肺脏的血流量均明显降低(P<0.05);各时相病理改变明显加重,时间越长,损害越重,其程度与血流量相关;肺干/湿明显加重,组织MPO活性明显增加(P<0.05 或P<0.01).T、P组相比,各时相肺的血流量较P组均明显降低(P<0.01 );各时相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肺干/湿无明显变化(P>0.05),组织MPO活性明显下降(P<0.05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肺组织血流量与肺湿/干重比率、肺组织MPO活性、肺组织损伤程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微循环障碍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肺组织损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川芎嗪可以改善微循环,减轻胰腺及肺损害.
作者:党胜春;张建新;瞿建国;王旭青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优选秋水仙碱凝胶剂基质和相应的透皮促进剂,为制备秋水仙碱透皮给药新制剂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法,并通过RP-HPLC法测定接收液中秋水仙碱的含量.结果 3种基质的秋水仙碱凝胶体外透皮比率为Carbopol基质凝胶>HPMC基质凝胶>CMC-Na基质凝胶.以Carbopol为基质,加入几种透皮促进剂后,秋水仙碱凝胶的体外透皮速率为丙二醇>冰片>氮酮>薄荷油.结论凝胶剂作为秋水仙碱透皮吸收新剂型可行.
作者:陈秋红;侯世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宁夏原周区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结果绿原酸的含量在六月份高,九月份低.同一天内,以上午10.00~12.00采收的含量高.结论若以绿原酸含量为指标,金银花以六月份为佳采收期,且在上午10.00~12.00采收为佳.
作者:郝凤霞;杨敏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对来自全国10个地区的诃子类商品药材进行鉴定,为诃子类药材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在性状鉴别的基础上,采用显微数码成像技术,对诃子类药材进行显微鉴别.结果商品药材基源植物分别为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和绒毛诃子T. chebula Rerz. var. tomantella Kurt..主流品种是绒毛诃子(占4/5),诃子居次(1/5).结论所拍摄的数码显微照片首次真实、直观地反映了诃子类药材的显微结构,同时也纠正了前人研究中的不当之处.
作者:张勉;谢帆;王胜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综述了代谢物组学技术平台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样品的检测技术以及数据分析技术.其中,核磁共振、色谱及联用技术是主要的样品检测技术,模式识别是主要的数据分析技术.
作者:张琪;杜宇;于文涛;陈国广;王广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测定抗氧剂L-抗坏血酸在3种缓冲溶液中与氧反应的速率常数.方法反应液中持续通入空气,在保证溶液中氧浓度恒定的情况下, 用碘量法测定不同时刻抗坏血酸溶液的浓度, 作出降解曲线,拟合降解公式并计算降解速率常数.结果抗坏血酸在中性和弱碱性溶液中为表观一级反应,氧化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9.24±0.8) ×10-3h-1,(100±1)×10-3h-1;在弱酸性溶液中为表观1/2级反应,氧化反应速率常数为(8.73 ±0.14) ×10-5 mol1/2·L-1/2·h-1.结论在弱碱性条件下L-抗坏血酸反应速率较快, 抗氧化能力较弱; 在中性和弱酸性条件下反应速率较慢, 抗氧化能力较强.
作者:舒晓明;蒋露;史焱;李霖;詹先成;曹呈勇;李成容;李琳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测定长春西汀葡萄糖注射液中降解产物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ODS-1 C18(4.6 mm×250 mm);流动相为0.2%磷酸-甲醇(75∶25);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84 nm.以外标法测定5-HMF的含量.结果在1.0~20.0 μg·ml-1范围内,对照品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9.5%,RSD=1.0%(n=5),低检测浓度为7.7 ng·ml-1.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长春西汀葡萄糖注射液中降解产物5-HMF的检测.
作者:黄循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以生脉胶囊配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8例(治疗组)与单纯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30例(对照组)比较,连续用药4周,观察血压、心脏舒张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表明,治疗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冯玲;韩涛;周玉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和餐后2 h的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水平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对照试验,将46例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那格列奈(A组)和瑞格列奈(B组)治疗.84 d后,比较两种药物对空腹及餐后2 h血糖、MDA、SOD、抗氧化比值(AOR=SOD/MDA)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结果 A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均大于B组,但两者间差异仅空腹血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两种药物均可显著降低餐后MDA水平(P<0.01),平均下降值分别为2.57、1.58 nmol*ml-1,两组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瑞格列奈对空腹AOR、那格列奈对餐后AOR均有显著提高,P分别为0.031和0.006.结论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具有抑制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的作用,可能有助于预防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殷霞;李建薇;喻红玲;田浩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调查四川忍冬属药用植物的资源状况.方法采用产地调查、标本采集、分类鉴定与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报道了四川忍冬属药用植物12亚组25种1亚种6变种的分布、生境及药用情况.结论调查有助于四川忍冬属药用植物的资源利用和深入研究.
作者:苟占平;万德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观察给予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参麦注射液前后心衰症状、心功能测定值、生存质量积分的变化,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吴锦晖;黄晓丽;张新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