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张忠;林昀;陈安屏;卢思保
目的探讨阴茎癌的手术方式与愈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对84例阴茎癌的手术治疗及3~15 a的随访.结果随访76例,3a存活65.8%(50例),5a存活38%(29例),10a存活31.6%(24例),15a存活率23.7%(18例).结论阴茎癌手术治疗时间与预后有密切关系;阴茎部分切除术应距肿瘤至少2cm以上断阴茎,淋巴结的清扫范围应根据临床和病理情况做具体处理.
作者:杜高社;杨平;石硕文;马宝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制贮存和排出尿液功能近似正常膀胱的原位膀胱重建新术式.方法用末段回肠30 cm,乙醇浸泡肠粘膜,N形排列去管后制成球形贮尿囊.输尿管与贮尿囊行抗返流吻合,贮尿囊下端与尿道断端吻合.临床应用38例.结果获得随访38例,随访时间3~42(平均32)月.37例健在.排尿可控率100%.术后12月20例平均尿量585.6 mL/次.残余尿22 mL.Qmax17.3ml·s-1.膀胱测压18例,平均半充盈、充盈和排尿压力分别为1.18、1.62、4.60kPa.尿常规正常,尿培养(-);肾功能及血生化正常.无肾、输尿管积水.病理示新膀胱粘膜变薄,粘膜腺体减少,绒毛消失,部分区域固有膜腺体消失,呈鳞状化生结构.PAS、HSP阳性,ps3阴性.结论球形可控回肠原位膀胱术具有容量大、压力低、可控性好,对机体干扰轻,并发症少,易接受等优点.
作者:周荣祥;陈强;祝海;扬进益;迟玉友;綦海燕;孙小庆;张劲;张延伦;刘之俊;李墨农;姜焕礼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膀胱癌的多药耐药性(MDR),指导灌注化疗用药.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4例膀胱癌病理标本中P-糖蛋白(P-gp)、谷胱肽S转移酶(GST-π)和拓扑异构酶(TOPO-Ⅱ)的表达,评估肿瘤耐药谱.结果①P-gp检测显示,54.5%的病例对阿霉素、丝裂霉素、长春新碱等抗生素类和生物碱类抗癌药高耐药.②GST-π检测显示仅34.1%的病例对顺铂、环磷酰胺等高耐药,而反有56.8%的病例对该类药无耐药或低度耐药.③TOPO-Ⅱ检测显示对阿霉素、柔红霉素、VP16等TOPO-Ⅱ抑制剂类抗癌药,仅13.6%的病例高度耐药,29.5%中度耐药,56.8%低度耐药.结论检测膀胱癌MDR,了解多药耐药谱,可指导灌注化疗用药.
作者:康新立;耿振宏;鲁兴湘;魏超;王金刚;王三忠;马森;刘洪新;徐国营;张华巍;王国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0引言尿路发生先天畸形、后天损伤或疾病而需要重建时,常因缺乏适当的重建材料,使重建手术困难重重,或因使用重建材料不当,致使手术失败.近年来在尿路重建材料的研究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根据细胞移植、材料科学及生物工程原理而发展起来的、可保留和维持正常功能的生物替代物,则具有更大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国栋;刘晓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前列腺增生症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很高,极易出现并发症,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不佳.我院1998-03/2001-10应用利多卡因膀胱灌注治疗9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金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井下矿工易遭致挤压伤,导致骨盆外伤或骨折而致后尿道损伤.伤者离开现场的首诊单位是井口保健站或条件落后的矿医院.他们唯一的处理是下尿管,而后尿道损伤尿管多不能进入膀胱,尿管通常置在尿道断端的血肿中.这时若再水囊固定尿管,只能更加重尿道损伤.
作者:宋开忠;隋淑敏;马海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寻求阴茎癌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了阴茎癌84例,鳞状细胞癌80例,乳头状瘤恶变4例.行阴茎肿瘤局部切除3例,阴茎部分切除术67例,阴茎全切并尿道会阴部造口术14例,17例有癌转移者行腹股沟淋巴清扫术.结果76例获得随访,行阴茎部分切除术者5年和8年以上生存率分别为88.5%和82.2%,行阴茎全切术者5年和8年生存率分别为81.8%和81.8%;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5年和8年生存率分别为88.3%和81.6%,有淋巴结转移者则分别为62.5%和50.0%,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包茎和包皮过长是导致阴茎癌的主要因素.合理选择适应症行阴茎部分切除术治疗有效,其5 a和8 a生存率较高,有淋巴结转移预后差.有明显转移者,应积极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作者:陈贵平;赵阳;范永田;曹浩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钙通道阻滞剂尼卡地平在嗜铬细胞瘤摘除术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99-10/2002-7收治嗜铬细胞瘤患者10例.术前口服尼卡地平(40~80mg,2次)10~14d作为手术前控制血压的药物,术中控制收缩压在16.0~21.3kPa之间,调节尼卡地平静脉注射浓度[(1~4μg/(kg.min)],在结扎肿瘤的引流静脉前停药.结果2例在术中分离肿瘤时出现高血压危象(收缩压>26.7kPa),但被尼卡地平有效地控制住.另4例术中血压波动不大.所有患者术后均无须使用升压药.结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尼卡地平是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药物,可以替代常规的α-受体阻滞剂作为嗜铬细胞瘤手术前、术中控制高血压.
作者:徐月敏;乔勇;张炯;撒应龙;张心如;金三宝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膀胱移行细胞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70%为浅表肿瘤,可行经尿道电切术(TURBt)治疗,但5年内复发的可能性高达70%,且有10%~20%的患者可发展为浸润性膀胱癌[1].膀胱镜检查诊断和随访膀胱肿瘤虽然准确,但为有创检查,痛苦大,很多患者难以接受;因此选用高敏感性、高特异性并且适合临床应用的肿瘤标记物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辉;梅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阴茎、阴囊皮瓣做皮条或带蒂尿管治疗尿道下裂.方法52例采用阴茎皮瓣、51例采用阴囊带蒂皮瓣做成尿管埋藏于阴茎筋膜下,直达龟头顶部,做成新的尿道,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结果采用阴茎、阴囊皮肤做成皮条或带蒂尿管治疗尿道下裂,其有效率分别为46.2%和88.2%,带蒂皮管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王民三;陈鸿杰;王军;张殿庭;李建勇;王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998-10/2001-10选择经病理证实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病人30例,采用手术配合整体化疗方案治疗,并与常规术后腔内化疗的30例作了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京东;马佃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致后尿道断裂及狭窄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后尿道断裂69例,陈旧性后尿道狭窄17例.行尿道会师牵引术或强行尿道扩张置管术后12~14d尿道内更换直径为2.4~3.0mm的硅胶管3根,持续尿道扩张3月后拨除.结果断裂组治愈63例,良好4例(5.8%),总有效率97.1%.失败2例,(2.9%).狭窄组治愈9例,良好7例(41.2%),总有效率94.1%.失败1例(5.9%).结论该法是治疗后尿道断裂的优良术式,可显著降低后尿道狭窄的发生率.对陈旧性后尿道狭窄的治疗也有显著疗效.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宜推广应用.
作者:吴春华;许建业;梁大用;陈福宝;闫廷雄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男性,71岁.主诉双侧睾丸肿大4月,伴乏力1月住院.于4月前右侧睾丸肿大,半月后左侧睾丸也肿大,坠胀感明显加重.
作者:杜江平;林超;时少显;刘晓艳;李海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小儿鞘状突未闭畸形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小儿鞘状突未闭畸形8418例,其中腹股沟斜疝5261例;鞘膜积液2 125例;隐睾1 032例.结果5261例腹股沟斜疝中,除12例腹股沟管后壁明显薄弱,行Bassini法疝修补术外,其余病例均行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治愈;2125例鞘膜积液均经鞘状突高位结扎治愈;1032例隐睾中,单侧睾丸缺如6例,左侧多睾畸形2例,假性多睾畸形1例.隐睾扭转5例,睾丸均已坏死,行切除术.其余病例均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术,高位隐睾31例,行分期固定术26例,Fowler-Stephens手术5例;中间位和低位隐睾均行肉膜囊固定法治愈.结论小儿鞘状突未闭畸形适宜于1岁左右手术,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术,并处理相应的并发畸形.
作者:刘浩;王康;邢俊平;王春荣;车向明;霍雄伟;王荣;张青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资料和方法1996/1999年,对5例女性尿道扩张症患者施行尿道成形术,效果满意.5例皆为中年已婚妇女,平均年龄45岁,以尿急、尿频、尿痛、性交疼痛和尿失禁就医,检查阴道未发现畸形,尿道扩张、口敞开,尿道长度2.7~2.8 cm,直径2.4~2.6 cm,尿道外口位置低而向内缩,陷于阴道处女膜残迹内、尿道阴道间隔0.4 cm.呈尿道源性尿失禁.
作者:陈俊刚;郝积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诊治方法.方法报告25例先天性巨输尿管症,其中左侧13例,右侧10例,双侧2例.25例中行肾输尿管切除术6例,行输尿管膀胱吻合术12例.结果12例输尿管膀胱吻合术均成功.结论:儿童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成人患者可根据病变采用保守或手术治疗.治疗本症的原则是解除梗阻,尽量保留肾功能.理想的手术方式是输尿管裁剪加输尿管膀胱吻合术.
作者:陈仕平;林震;郑松;陈慧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多,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会更多.目前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手术切除前列腺仍是主要方法,对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应引起必要的重视,我院1973-04/1984-12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166例,现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分析如下.
作者:曹乃波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