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西元;庞欣欣;张旭
目的 应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选择术前诊断原发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的醛固酮肾素比值(ARR)的佳切点,并探讨醛固酮肾素比值在诊断原醛症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 从2004年1月到2007年6月在同济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肾上腺肿瘤病例133例分为总原醛症组、醛固酮瘤组、肾上腺增生组和非原醛组,用ROC工作曲线选择醛固酮肾素比值的佳切点.结果 总原醛症组和醛固酮瘤组的醛固酮肾素比值的佳切点为40,而肾上腺增生组的佳切点为20,醛固酮肾素比值与肾素活性(r=0.615,P<0.01)和血管紧张素Ⅱ(r=0.527,P<0.01)有负相关性.结论 运用醛固酮肾素比值来诊断原醛有很大价值,但还存在不足.
作者:邓西元;庞欣欣;张旭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位动静脉内瘘的手术方法并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 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前臂建立自体血管通路困难者施行高位动静脉内瘘术46例,初次手术血管条件差者1例,初次手术失败3例,多次手术且内瘘不通者42例.结果 46例全部成功建立高位动静脉内瘘,术后瘘口均可扪及震颤或闻及血流杂音.内瘘均自建立之日起4周后使用,均能达到透析的要求.术后观察1年内瘘通畅率100%.手术时间(60±25)min,血管吻合时间(28±10)min.结论 肘部高位动静脉内瘘术安全可靠,手术成功率高,对于多次前臂动静脉内瘘失败或前臂血管无法利用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肘上高位建立动静脉内瘘术是较好的方法.
作者:贾其磊;包军胜;杨四文;孙菊元;田维云;林思进;殷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介绍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治疗气肿性肾盂肾炎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10例气肿性肾盂肾炎患者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实施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治疗.其中左肾8例,右肾2例.其中4例因肾周积气部位较多放置2根造瘘管引流.术后定期随访6个月到3年.结果 1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联合内科治疗,其中8例患者生存,2例死亡,8例存活患者术后6个月后静脉肾盂造影和肾功能检查肾功能基本正常.结论 气肿性肾盂肾炎成功治疗的关键是手术引流,同时积极控制血糖和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和传统肾脏切除术相比创伤小,有利于更好地保存肾脏功能,为气肿性肾盂肾炎的治疗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作者:蔡建通;李少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微小RNA(MicroRNAs/miRNAs)microRNAs在人类膀胱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 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09年手术切除的45例膀胱肿瘤组织标本及其肿瘤旁正常组织标本.通过microRNAs微阵点杂交法检测肿瘤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的手术标本中microRNAs的表达情况,分析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膀胱组织进行定性判断(癌和非癌).结果 人类膀胱肿瘤组织与正常膀胱组织相比,miR-223、miR-26b、miR-221、miR-103-1、miR-185、miR-23b、miR-203、miR-17-5p、miR-23a和miR-205表达显著上调(P<0.005).结论 miRNAs与膀胱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有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肿瘤标志物以进行膀胱肿瘤的早期预测和诊断.
作者:田超;吴奎;曹正国;张旗;宋洪斌;黄昆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睾丸支持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诊治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睾丸支持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该患者术后病理诊断普通型睾丸支持细胞瘤,未行放、化疗治疗.随访6月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睾丸支持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性索间质肿瘤,恶性程度低,预后较好,术后需定期随访.
作者:韩跃辅;吴宝国;张朝胜;钟晓健;黄洪才;方海林;黎建欣;曹正国;王勤章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Taq I位点多态性与亚洲男性前列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珐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获取VDR基因Taq I位点多态性与亚洲男性前列腺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以前列腺癌组与对照组人群基因型分布的OR值为效应指标,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并进行偏倚评估,应用STATA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共纳入文献10篇,研究10项,累计前列腺癌病例1 141例,对照1 685例.与等位基因T相比,C等位基因合并的OR(95%CI)为0.81(0.70~0.94);与野生基因型TT相比,CT和CC+CT基因型合并的OR(95%CI)分别为0.86(0.74~1.01)和0.84(0.73~0.97).结论 VDR基因Taq I位点变异可能会降低亚洲男性个体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
作者:刘多;刘成;丁保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经尿道电凝术治疗放射性膀胱炎的疗效.方珐对80例放射性膀胱炎患者平均分成两组:Ⅰ组采用经尿道电凝术治疗,Ⅱ组采用膀胱内灌注4%甲醛溶液治疗,术后进行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患者随访3~44个月,平均(25±3)个月,Ⅰ组术后再出血率为2.50%,Ⅱ组术后再出血率为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P<0.05);术后有严重尿频、尿急不良反应者Ⅰ组仅1例(2.5%),Ⅱ组有6例(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P<0.05).结论 经尿道电凝术治疗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膀胱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是控制放射性膀胱炎膀胱内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王小林;黄建;蒋松琪;邵冰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地奥司明片对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le,VC)的内径改变作用.方法 112例无症状的VC患者口服地奥司明片900 mg,每日2次,疗程90 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测定患者平静呼吸时、Valsalva试验时大精索静脉内径.结果 34例亚临床型VC的精索静脉内径平静呼吸时由(1.99±0.09)mm缩小为(1.94±0.10)mm,Valsalva试验时由(2.49±0.20)mm缩小为(2.34±0.18)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1例轻度VC的精索静脉内径平静呼吸时由(2.43±0.15)mm缩小为(2.41±0.16)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lsalva试验时由(2.89±0.40)mm缩小为(2.74±0.3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例中度VC的精索静脉内径平静呼吸时由(2.92±0.09)mm缩小为(2.89±0.08)mm,Valsalva试验时由(3.40±0.35)mm缩小为(3.26±0.22)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6例重度VC的精索静脉内径平静呼吸时由(3.51±0.46)mm缩小为(3.49±0.46)mm,Valsalva试验时由(4.00±0.51)mm缩小为(3.96±0.56)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奥司明片对亚临床型、轻度VC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蒙县宗;梁季鸿;李广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前列腺癌的发生和许多因素相关,具体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非编码微小核糖核酸(miRNAs)作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在许多肿瘤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以及治疗靶点方面都有新的发现.然而与前列腺癌相关的miRNAs的研究还比较少,主要局限于前列腺癌中miRNAs表达谱分析、单个miRNA功能、致瘤性miRNAS和肿瘤抑制性miRNAs的研究.作者就miRNAs和前列腺癌关系研究的新进展作简要概述.
作者:闵治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肉瘤样肾细胞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肾癌,是由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向上皮及间叶组织双向分化的结果,免疫组化有特殊改变.随着对此类肿瘤研究的深入,检查治疗手段也不断完善和进步.但因其生物学行为,总体治疗效果及预后不佳.
作者:肖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前列腺癌根治术(RP)综合新辅助(NHT)及辅助治疗(AT)对局部控制及生存率的疗效.方珐 38例前列腺癌(Pca)患者,在RP前均行NHT,其中18例行辅助内分泌治疗及放疗,20例为对照组,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NHT后,PSA水平均明显下降(P=0.000),20(53%)例病理分期下降.AT组有较高的NHT前PSA、分期、Gleason评分、精囊侵犯及切缘阳性率(P<0.05),随访7.6年,预后仍可与照组相比拟.5年及10年无生化复发率,AT组为75.9%,62.6%,对照组为78.8%,72.2%(P=0.635);无局部复发率,AT组均为88.5%,对照组均为94.4%(P=0.53);疾病特异生存率,AT组为93%,81.7%,对照组均为100%(P=0.114);整体生存率,AT组为87.5%,76.6%,对照组均为94.4%(P=0.234).结论 RP综合NHT及AT对局部控制及生存率可能得到明显的益处.
作者:徐丽;唐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硬肾镜与软肾镜联合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 2008年7月至2009年12月,共完成PCNL治疗直径>3 cm肾结石共86例,其中单纯使用硬肾镜38例,联合应用硬肾镜与软肾镜48例.统计患者年龄、结石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后并发症、结石清除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联合应用硬肾镜和软肾镜的48例患者中,平均手术时间为(78±3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35±86)mL;无术中、术后严重出血,一期结石清除率为90%.单纯使用硬肾镜的38例患者中,平均手术时间为(65±2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87±94)mL,1例出现术后严重出血,一期结石清除率为74%.结论 联合硬肾镜与软肾镜行PCNL与单纯使用硬肾镜相比,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一期结石清除率.
作者:沈国球;樊光辉;潘铁军;周宇;钱卫红;刘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阴茎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诊治及预后.方法 对本院1例阴茎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诊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在本院行阴茎全切加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病理证实阴茎浸润性恶性黑色素瘤伴双侧腹股沟多个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后3月复查时发现有远处转移.结论 阴茎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罕见,确诊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总体预后不佳.
作者:芮欣;朱耀;叶定伟;王朝夫;张慧芝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近30年来,随着体外、体内碎石设备及纤维导光束和腔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输尿管结石的治疗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目前,输尿管结石的微创治疗已成为输尿管结石治疗的主要方向[1,2,5,8-12],主要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lithotripsy,SWL)和输尿管镜取石术(ureteroscopy,URS)等.然而,对于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是选择SWL还是URS?目前尚存在争议.我们认为绝大多数输尿管结石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是URS,观点如下.
作者:吴忠;顾斌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患者在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同时行无张力性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 20例患者按前列腺电切做常规术前准备,在硬膜外阻滞麻醉成功后,先行TURP,后行无张力性腹股沟疝修补术.结果 本组20例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排尿通畅,无尿失禁,无1例发生疝复发,切口愈合良好.结论 同期行TUR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好,且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避免二次手术打击、费用少、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等优点,可作为前列腺增生症并发腹股沟疝的老年患者的理想手术方式.
作者:刘锦启;潘敬增;周爱国;张伦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提高阴茎离断再植术的成活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4例阴茎离断再植术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措施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阴茎再植术均取得满意效果.1例出现远端阴茎皮肤坏死,行带蒂阴囊转移皮瓣植皮术.砖论完善的院前急救措施及离断阴茎的保护、术中成功吻合阴茎背动脉静脉及神经、术后抗感染与防止血管痉挛是提高阴茎再植成活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文卫军;陈棉智;石宇强;黄晓峰;黄建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目前,其外科治疗方法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SWL)、逆行输尿管镜取石术(retrograde ureterscopy,URS)、经皮顺行输尿管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antegrade ureterscope lithotripsy)、腹腔镜取石术(laparoscope lithotomy)及开放手术等五种,其中.以SWL和URS两种方法为主.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SWL治疗输尿管结石已有20余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尽管以输尿管镜为代表的腔内碎石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某些情况下治疗效果优于SWL,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SWL在输尿管结石治疗上的主导地位.总体来说,SWL仍是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周水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术前口服阿司匹林对腹腔镜肾肿瘤剜除术术中和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对52例伴慢性心血管疾病的肾肿瘤患者行腹腔镜肾肿瘤剜除术.术前口服阿司匹林患者共31例,其中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术前停服不足1周者18例(1组);术前停服阿司匹林超过1周者13例(2组).从未服用阿司匹林患者21例(3组).对比三组患者的年龄、肾肿瘤大小、部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出血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三组的年龄、肾肿瘤大小、部位、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1组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明显较2、3组延长,术后引流总量也较多.术后输血事件较2、3组发生率高,术后心血管意外发生率3组较1、2组低.结论 术前1周内口服阿司匹林不增加腹腔镜肾肿瘤剜除术术中出血量,但能延长术后出血时间,增加术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机率.建议腹腔镜肾肿瘤剜除术患者术前停服阿司匹林至少1周以上.
作者:丰琅;刘庆军;田野;吕文成;杜林栋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PSA值增高患者的前列腺液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86例PSA值增高的患者在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前获取前列腺液,进行瑞氏染色和脱落细胞学分级,并行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计数.同时比较不同的细胞学病理分级的患者之间年龄、PSA值、前列腺总体积(TPV)和获取的前列腺液体积的差异.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非参数检验分析白细胞与患者年龄、PSA、前列腺体积等的关系.结果 在脱落细胞学分级1~4级与5级之间PSA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前列腺液的体积和白细胞总数与前列腺体积呈显著性相关,非前列腺癌患者比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体积、白细胞密度和总数显著增高,且血清PSA值与前列腺液中自细胞密度存在正相关性.结论 前列腺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是诊断前列腺癌的一种有效方法,尤其是在患者具有较高的PSA值的时候,具有无创性及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非前列腺癌患者的PSA值增高可能与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增高有关.
作者:陈鑫;王萍;杨卓;李宇峰;王广浩;岳东民;臧伟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P27(P27 kipl)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简称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63例肾癌中的PCNA和P27蛋白进行了测定.结果 肾癌组织中PCNA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肾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27则反之.结论 PCNA蛋白表达增高与肾癌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并与P27负相关.联合检测PCNA及P27可以作为反映肾透明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作者:徐松涛;邵雪峰;范波;金晓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