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万东公司产CGO-3000 DSA系统高压故障1例

王力;周丹;肖峰;闫伟

关键词:驱动信号, 波形, 高压
摘要:1 故障现象X线主机在正常待机时,高压发生器附近有异常响声,透视时高压指示灯亮,但无高压及图像,点片时出现故障代码E13.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和钼靶X线联合诊断乳腺肿瘤

    目的:探讨超声和钼靶X线摄影单独和联合诊断乳腺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14例乳腺肿瘤患者(其中乳腺癌86例,乳腺良性肿瘤28例)行超声和钼靶单独和联合诊断,并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结果:超声对乳腺良性肿瘤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钼靶(P<0.05),而对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符合率显著高于单独使用钼靶或超声(P<0.05).结论:超声和钼靶检查各有其优势,选择性应用联合诊断可提高乳腺肿瘤的诊断水平.

    作者:任永富;阎若元;沈友洪;唐丽娜;尚志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胸部CT扫描起始时间的优选

    目的:探索胸部CT屏气指令后的佳扫描起始时间.材料和方法:分析50例屏气过程并对比41例相同扫描层屏气后不同时间获得的两幅影像膈肌的位置和清晰度.结果:胸部CT扫描影像显示:屏气指令后,41例中,2例(占4.9%),9例(占21.9%)和30例(占73.2%),分别为5,6和7s达到佳平稳屏气状态.结论:胸部CT扫描的起始时间应设在屏气指令后7s,同时应取由膈肌向肺尖的扫描方向.

    作者:傅强;赵宇;刘静红;刘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CT灌注成像评价肝细胞癌TACE前后血供的初步经验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前后血流灌注变化.材料和方法:对21例HCC患者TACE治疗前、后1个月行CT灌注成像扫描,测量肿瘤组织治疗前后肝动脉灌注值(HAP)、门静脉灌注值(HPP)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结果:治疗前7例肿瘤组织肝动脉灌注图呈均匀高灌注,14例呈不均匀高灌注,液化坏死区无血流灌注.门静脉灌注图,20例呈低灌注,1例无血流灌注.TACE后肿瘤组织HAP及HPI显著减少,HPP无明显变化.5例病灶碘油完全充填,16例病灶部分区域碘油充填,碘油区无血流灌注,肿瘤残留区仍有血流灌注.结论:CT灌注成像为评价TACE疗效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作者:郑加贺;郭启勇;卢再鸣;刘兆玉;范光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阻滞椎伴赘生半椎畸形1例

    阻滞椎是指脊椎的先天性联合现象而言,它常累及两个或更多脊椎节段,临床表现为颈项部及肩背部疼痛,沉重并上肢放射疼、麻木,颈部活动受限尤为明显,甚至关节强直,还有椎弓间相互融合或骨性融合仅限于椎体或椎弓的一部分,受累椎体之间前后径变短粗且前面凹陷,阻滞椎的长度常与两个正常椎体加上一个椎间隙的长度相等.在骨性融合的两个椎体间相应的椎间隙都变窄[1].

    作者:李晓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软组织肿瘤MR灌注成像与肿瘤微血管生成的关系

    目的:探讨MR灌注成像评价活体内软组织肿瘤微血管生成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采用GRE-EPI-T2*WI序列MR灌注成像研究27例软组织肿瘤(良性12例,恶性15例),获得肿瘤的各灌注参数BV、MTT、BF及MSD、MSI;采用SP免疫组化法测量VEGF和MVD.结果:恶性肿瘤的VEGF、MVD和BV、BF、MSD值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5).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BV、BF、MSD与MVD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642、0.597、0.618;r=0.599、0.685、0.624);恶性软组织肿瘤BV、BF、MSD与VEGF间有显著正相关(r=0.594、0.547、0.572).结论:MR灌注参数BV、BF、MSD能反映活体内软组织肿瘤微血管生成及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前瞻性的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信息.

    作者:逄利博;范国光;吴振华;王绍武;赵汝范;丁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NBCA栓塞治疗PTCD后假性肝动脉瘤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68岁,因全身黄染1年余,加重伴寒战发烧3天于2004-11-05入院.患者曾于2003-10-23因肝门部胆管癌,阻塞性黄疸入院行胆囊切除,左肝管引流术.术后引流管通畅,病情稳定出院.

    作者:王彦华;王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儿童白血病侵犯颅骨2例

    目的:提高对儿童白血病侵犯颅骨的X线和CT表现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骨髓细胞学检查证实为白血病的颅骨X线和CT表现.结果:2例中1例X线片表现为颅骨多发不规则低密度灶,边缘欠清晰,周围无明显硬化,同时伴双侧髂棘下、股骨大转子多发小囊状骨质吸收,边缘欠清,骨皮质无中断;另1例颅脑CT平扫颅窗显示脑实质未见明显异常,骨窗显示枕骨内外板增厚、局部骨质破坏、并见高密度坏死骨.2例均为L2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2).结论:儿童白血病侵犯颅骨的X线、CT表现具有多样性,结合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以做到早期诊断.

    作者:岳奎涛;吴春艳;周茂义;李绪斌;董鹏;赵兴圣;邵伟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CT及B型超声诊断

    目的:提高对卵巢生殖细胞肿瘤CT及B型超声诊断准确率.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23个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CT及B型超声和CT表现特点.结果:20例中,畸胎瘤15例17个、内胚窦瘤2例2个和无性细胞瘤3例4个.17个畸胎瘤中,成熟性囊性畸胎瘤14个、畸胎瘤恶变1例和皮样囊肿扭转2例.这些肿瘤各自都有其CT和B型超声表现特点.结论:CT及B型超声为诊断本病的重要的影像检查手段,结合临床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肖榕;宋戈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超声检查急腹症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诊断急腹症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54例急腹症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急性胆囊炎116例,胆道蛔虫48例,急性胰腺炎60例,急性阑尾炎84例,胃肠穿孔8例,肠梗阻38例,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2%,93.7%,88.3%,78.5%,87.5%,97.3%.结论:超声可为急腹症的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梁君佐;程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弥散张量成像对颅脑肿瘤与相邻脑白质纤维束解剖关系的评价

    目的:评价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显示颅脑肿瘤与相邻脑白质纤维束解剖关系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5例正常志愿者及29例幕上星形细胞瘤及脑膜瘤进行弥散张量成像,在弥散各向异性图、彩色张量图及脑白质纤维束图上分析肿瘤与相邻脑白质纤维束的解剖关系,并对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价.结果:(1)9例脑膜瘤及11例Ⅰ-Ⅱ级星形细胞瘤推移相邻脑白质纤维束,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2)6例Ⅲ-Ⅳ级星形细胞瘤及3例Ⅰ-Ⅱ级星形细胞瘤浸润、破坏相邻脑白质纤维束,患者术后的临床症状未明显改善.结论: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显示颅脑肿瘤与相邻脑内主要白质纤维束的解剖关系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对神经外科术前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张卫东;李家尧;梁碧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先天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静脉造影诊断

    目的:探讨先天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静脉造影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8例先天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其中8例行股静脉插管造影.结果:18例先天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髂静脉造影表现均为静脉血管受压改变及侧支循环的形成.结论:先天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髂静脉造影表现较典型,改变传统造影方式是发现并诊断CIVCS的关键.

    作者:王红;闫国田;毛亚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左前臂皮下海绵状淋巴管瘤误诊为血管瘤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7岁.自幼发现左前臂包块,包块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2个月前左前臂包块部分变硬,伴疼痛,影响活动.体检:左前臂腹侧可见一隆起包块,覆盖面自腕到肘部,表面皮肤稍红,包块边界不清,左前臂中段周径较右侧对应处长约6 cm,包块大部质软,无压痛,部分质硬,压痛明显,未扪及搏动感,左上肢感觉正常,末梢血运良好,左腕、手指活动无受限.

    作者:杨帆;谢一芝;艾美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胸部X线片和CT表现特点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肌瘤病的胸部X线片、CT和HRCT的表现,以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病理证实的淋巴管肌瘤病的胸部X线、常规CT及HRCT表现.结果:2例胸片显示广泛的网格状、蜂窝状阴影.常规胸部CT见双肺野磨玻璃样改变,肺实质内多发囊状低密度灶.HRCT特征性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均匀分布的薄壁小囊状阴影.结论:常规CT可显示淋巴管肌瘤病部分肺部改变,而HRCT具有较特征性的表现,熟悉其特点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

    作者:韩强;杨学东;张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完全破裂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26岁.于2004年11月12日以引产1死胎后,阴道流血3日为主诉入院.3日前因孕4个月,妊娠剧吐到当地的医院要求引产,医院曾给该患者口服米非司酮和静点催产素药物.患者自诉用药后腹痛剧烈,宫缩较强,而且破水和流血较多.

    作者:马文;毛莉;刘藩;王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乳晕区炎性包块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20岁,未婚.发现左乳腺包块并左乳头凹陷1月余来诊.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乳腺疼痛性包块,乳头渐进性凹陷.追问病史,左乳头凹陷与包块近乎同时发生.

    作者:石爱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

    目的:探讨CT诊断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PSH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结果:CT平扫示PSH呈类圆形,边缘清楚的结节/肿块影;增强扫描显示病灶明显均匀增强,大平均增强值为68.9±7.3Hu.结论:CT增强检查对PS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宏伟;王书轩;丁长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万东公司产CGO-3000 DSA系统高压故障1例

    1 故障现象X线主机在正常待机时,高压发生器附近有异常响声,透视时高压指示灯亮,但无高压及图像,点片时出现故障代码E13.

    作者:王力;周丹;肖峰;闫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胰腺炎并发网膜囊脾隐窝及胃脾韧带区假性囊肿的CT诊断

    目的:探讨网膜囊脾隐窝及胃脾韧带区胰源性假性囊肿形成的解剖学基础、病理机制及CT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网膜囊及胃脾韧带区胰源性假性囊肿的CT征象.结果:8例网膜囊区假性囊肿有2例延伸到网膜囊脾隐窝,6例胃脾韧带区假性囊肿均与脾门、胰尾部病变有联系,1例为胰周多发囊肿.结论:脾肾韧带及胃脾韧带的连续性是胃脾韧带区胰源性假性囊肿形成的解剖学基础;囊肿与脾门是否连续是鉴别网膜囊脾隐窝与胃脾韧带区胰源性假性囊肿的重要依据;CT检查对胰源性假性囊肿的诊断、定位及其动态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李琳;孟祥熙;冯自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睾丸结核的高频彩色多普勒声像图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睾丸结核的高频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结核高频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结果:患侧睾丸均匀性肿大,实质呈弥漫性不均质异常回声伴点、团状强回声和干酪坏死液暗区,均伴有同侧附睾肿大及类似睾丸实质回声改变,睾丸病变实质内见少至中量动、静脉血流信号,动脉血流呈低速低阻型.结论:睾丸结核高频彩色多普勒声像图具有一定特征,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刘纯红;向红;张爱红;敬秋华;玛依努尔;张建刚;王实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分辨CT增强扫描及图像重建诊断主动脉夹层

    目的:探讨高分辨CT增强扫描及图像重建诊断与评估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高分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原始图像做图像重建.结果:按Debakey分型,Ⅰ型8例、Ⅱ型3例和Ⅲ型21例.平扫主动脉钙斑内移≥5 mm 4例(12.5%),管壁周围有低密度积液或轮廓模糊7例(21.9%),双侧胸水5例(15.6%),左侧胸水7例(21.9%),心包积液3例(9.4%).32例增强扫描均显示内膜片及真假腔(100%),6例行螺旋CT扫描均显示内膜撕裂口(100%),假腔内血栓形成4例(12.5%),分支受累及相应脏器缺血5例(15.6%).结论:高分辨CT增强扫描及图像重建能准确反映主动脉夹层分型,能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吕文涛;王芝文;李应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