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华;牛晓键;钟盛全
1 病历介绍患者,女,45岁.B型超声体检时发现膀胱后壁一约1.8cm×1.9cm×1.0cm的低至无回声结节(图1),并凸向膀胱腔内,内部回声均匀,其表面膀胱粘膜回声连续光滑,后方紧邻子宫前壁.
作者:王志兰;余霞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诊断肝孤立性坏死结节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了12例肝孤立性坏死结节的超声造影表现.结果:12例病灶造影动脉期、门脉期、实质期均无增强,呈边界清晰的造影剂充盈缺损区.结论:超声造影对诊断肝孤立性坏死结节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王旸;李华;鲁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病历简介患者,男,43岁.既往体健,偶感上腹不适来院做常规肝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声像图示:肝脏形态大小正常,回声均匀,门静脉主干内径约10mm,其右支起始部探见管腔呈囊状扩张,大横径约17mm(图1),远端门静脉分支内径正常.
作者:彭晓慧;林仙方;刘云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SPMVIF方法的种子策略在医学图像处理中的应用.材料和方法:提出一个基于控制分割层数的四叉树种子策略,并且通过对于骨髓细胞图像的处理证实此分割检测法的有效性.结果:SPMVIF方法具有种子定位精确、搜索速度快以及整个算法执行效果对选取参数的依赖性不强等特点.结论:该种子策略适合于SPMVIF方法的种子点选取.
作者:王丽君;陆成刚;李均利;侯艳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利用智能跟踪触发扫描技术(SURE START)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时,在主动脉根部的轴位层面上选择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定位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将180例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时,在主动脉根部的轴位层面上分3组选择ROI:A组:ROI在轴位层面的正中央、B组:ROI在轴位层面的中前部、C组:ROI在轴位层面的中左侧.分别测量ROI的主动脉及左右冠状动脉主干的CT值,利用SPSSll.5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C组在主动脉位置上的平均CT值分别为416.8,460.3和394.6 Hu;左冠状动脉主干的平均CT值分别为396.1,458.6和381.1 Hu;右冠状动脉主干的平均CT值平均分别为397.1,436.7和383.1 Hu.统计显示A组和C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A组和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64排螺旋CT利用跟踪触发扫描技术(SURE START)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时,在主动脉根部的轴位层面上选择ROI的定位直接影响图像质量,其佳位置应选在主动脉根部的轴位层面的中前部.
作者:闫海万;樊文鑫;常玉莲;姚宏芳;李海波;张滨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68岁.自诉右上腹疼痛10个月及左上腹疼痛20天.查体:不伴有背部放射痛、高热、黄疸、呕吐等症状,无体重明显减轻,化验检查未发现异常.询问患者,1年前曾有腹泻病史,经口服抗炎药物治疗后自愈.
作者:邵蕾;郑晓慧;宋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93例不孕症患者行子宫输卵管碘水造影检查的术前准备、术中用药、摄片时间以及x线表现.结果:193例中,原发不孕67例,继发不孕126例造影显示正常12例;输卵管梗阻、积水121例;盆腔粘连36例;宫腔粘连11例;宫腔、盆腔粘连9例;宫颈机能不全2例;输卵管结核2例.结论:泛影葡胺应用于子宫输卵管造影,易于吸收,副反应少,影像显示清晰,检查时间短,辅助用药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松;吴德红;陈海波;李文举;傅秋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的意义.材料和方法:对29例肾脏占位性病变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并分析良、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表现及灌注特征.结果:肾脏恶性病灶造影剂退出时间多早于肾实质(15/16);其中,肾透明细胞癌在造影晚期多表现为病灶周边环状强回声带(8/11).肾脏良性病灶中,错构瘤6例造影剂退出与肾实质相似,5例晚于肾实质,与肾脏恶性病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1例肾嗜酸细胞瘤及1例中胚叶肾瘤造影开始减退时间早于肾实质,造影晚期亦可见病灶周边环状强回声带,难以与肾恶性病灶鉴别.结论:超声造影能够实时观察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血流灌注情况,对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知力;唐杰;李俊来;罗渝昆;安力春;程志刚;邵秋杰;董宝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 MRA)行肾静脉成像及其诊断肾静脉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肾静脉病变、解剖变异患者29例,常规腹部MR扫描(包括横断面T1WI、T2WI,冠状面T2WI),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序列(Propellel LAVA)行冠状面血管成像,采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及大强度投影(MIP)进行肾静脉重建.结果:肾癌肾静脉瘤栓5例,表现为条状或结节状充盈缺损;门静脉高压肾静脉侧支循环10例:与脾静脉交通7例,与胃底曲张静脉团交通1例,门脉高压脾-肾静脉交通并左侧性腺静脉曲张2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2例,其中1例与腰静脉丛交通;性腺静脉曲张14例,右侧2例,左侧13例,其中肝癌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并双侧性腺静脉扩张1例,曲张的性腺静脉与左肾内静脉分支相连2例;解剖变异1例.结论:3D DCE MRA能清楚显示肾静脉及其病变,能为肾静脉相关疾病的诊断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张应和;樊孝廉;李春芳;陆巧葱;徐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卵黄囊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生殖细胞来源的少见卵巢恶性肿瘤,而双侧者更为罕见,由于发病率低,易被误诊.
作者:史文生;任晓苏;毛泽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诊断肾移植输尿管坏死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2例肾移植术后怀疑输尿管坏死患者,临床表现为移植肾区肿痛、少尿或无尿,B超提示移植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移植肾周积液,用重T2 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和脂肪抑制技术行MRU检查.结果:MRU均显示移植肾盂及肾盏扩张,输尿管上段扩张,重T2 WI表现为高信号.输尿管连续性消失,其下方为局限性包裹液性区.在渗出的包裹性尿液邻近或下方可见高信号的膀胱影.1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探查,术中均发现输尿管有坏死,坏死部位与MRU显示输尿管连续性消失部位一致,输尿管坏死下方可见渗出的尿液,与MRU所见局限性包裹液性区相吻合.结论:MRU诊断肾移植后输尿管坏死具有极高诊断价值.
作者:董隽;敖建华;彭洪涛;杨素霞;卢锦山;肖序仁;洪宝发;高江平;马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无移位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1例有胸部外伤史,胸部x线正位片未发现有肋骨骨折的患者,应用高频超声仪于胸壁疼痛明显处沿肋骨走形方向行纵向及横向扫查,重点观察肋骨骨皮质回声是否连续中断.结果: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骨皮质小于1mm的裂纹.肋骨骨折位于腋下区19例,前胸部2例.13例高频超声显示腋下区肋骨骨折的病例加拍胸部斜位X线片,11例获得确诊.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无移位肋骨骨折的诊断手段.
作者:李传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CT表现与CD4T淋巴细胞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23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CT扫描资料,并定期CT复查以及CD4T淋巴细胞的检测,观察其HARRT及抗结核治疗后肺部病灶的动态变化.结果:病灶分布两个肺叶以上10例、中叶(舌叶)及下叶17例.大片状融合实变影9例、斑片状影6例、双肺弥漫性结节影5例和空洞影2例.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15例,主要分布2R、4R区.病灶恶化进展患12例,CD4T淋巴细胞持续降低或衰竭;病灶吸收或缩小11例,早期CD4不同程度降低,3个月后CD4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论:CT扫描能有效显示病变的各种征象,有利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CD4T淋巴细胞的量值是影响肺结核病变的动态变化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朱文科;陆普选;余卫业;刘艳;刘水腾;刘锦清;苏坚;乐晓华;周伯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影像检查对乳腺增生症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乳腺增生症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74例均做了钼靶X线摄影检查,其中19例做了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10例超声检查和3例核磁共振检查.结果:74例钼靶X线平片检查表现为片状高密度影44例(59.5%),结节影18例(24.3%),无异常发现者12例(16.2%).19例乳头溢液患者的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表现为囊肿型8例,囊肿伴导管硬化型6例,导管增生硬化型3例,终末导管囊性扩张型2例.10例肿块性患者的超声表现:实性病变8例,呈低回声;囊性病变2例,呈无回声液性暗区,伴有明显的后回声增强效应.3例乳腺囊肿,T1WI呈均匀低信号,T2WI呈均匀的高信号.结论:乳腺增生症的多种影像学表现反映其复杂多样的病理特点,钼靶X线摄影联合超声、MRI检查对肿块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患者的诊断帮助很大.
作者:杜红文;张毅力;张蕴;张月浪;徐贵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CT对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的评价.材料和方法:分析154枚下颈椎椎弓根内螺钉置人术后的CT表现,包括螺钉在椎弓根内的位置、角度和损伤或穿破椎弓根骨皮质,并根据其穿出骨皮质的距离分为2度,即Ⅰ°≤2mm,Ⅱ°>2mm.结果:CT显示34(22.1%)枚螺钉不同程度地损伤椎弓根外侧骨皮质,其中螺纹穿破椎弓根骨皮质距离Ⅰ°30(19.5%)枚,Ⅱ°4(2.6%)枚.结论:CT是评价下颈椎椎弓根内螺钉置入位置的有用方法.CT显示下颈椎椎弓根内螺钉置入术后对椎弓根骨皮质,尤其是外侧骨皮质损伤率较高,但Ⅰ°损伤,仍属螺钉置入成功和安全.
作者:解京明;曹锦;王迎松;张颖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术前评价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下肢静脉瓣功能.材料和方法:60例(观察组)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86条下肢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大隐静脉和深静脉内径值、静脉瓣返流时间,评价下肢静脉瓣功能,并与35例45条正常下肢(对照组)对比.结果:观察组下肢大隐静脉、股静脉、股浅静脉、胭静脉内径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下肢隐-股静脉瓣、股浅静脉瓣、胭静脉瓣返流持续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中深静脉瓣功能不全者均合并有隐一股静脉瓣功能不全.结论: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了解下肢深静脉瓣功能、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大有裨益.
作者:陈光勇;黄维;林洪山;黄娟颖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HIE的临床与CT表现.结果:轻度HIE18例、中度30例和重度13例,合并颅内出血22例.治疗后CT复查23例,其中治疗3个月后CT复查显示10例轻度、4例中度和3例重度HIE吸收好转;2例中度和4例重度HIE,cT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增宽,其中2例重度仍见弥漫性低密度灶,半年后2例中度和2例重度HIE蛛网膜下腔增宽消失,2例重度HIE遗留脑萎缩及脑软化灶,临床表现为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结论:CT扫描对HIE可作出准确诊断与分度,能为临床治疗、观察疗效及评价预后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王文惠;张玉华;布丽布丽巴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妇科盆腔囊性病变的价值和方法.材料和方法:1997~2007年对1061例妇科囊性病变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根据病变位置及患者婚否选用经腹或经阴道穿刺抽液及无水酒精固化治疗(对213例大径线>8.0cm的大囊肿采用无水酒精多次固化,每次凝固3min法,一次注入酒精量不超过60ml;多房囊肿每个房都要单独完成囊液抽吸及无水酒精固化),并行细胞学检查.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99.8%(1059/1061)的病例成功地完成了囊内液体的抽吸,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92.0%(976/1061)的病例通过一次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囊腔完全闭合.>8.0cm的囊肿一次治愈率为94.8%(202/213),3~24个月的累积复发率5.2%(11/213);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3~24个月累积复发率8.3%,与腹腔镜等其他治疗学方法相似.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穿刺抽液及无水酒精固化治疗妇科盆腔囊性病变疗效满意.
作者:王军燕;汪龙霞;孙长坤;高学文;李亚里;赵恩峰;刑占海;刘爱军;李卫平;张晓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近年来由于传染病流行,特别是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发生以后,许多医院都成立了感染门诊(原发热门诊),专门筛查感染发热患者.
作者:于红;吕锐;付永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脉络膜裂囊肿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脑脉络膜裂囊肿的CT和MRI表现.结果:19例病灶均位于脉络膜裂内,右侧12例和左侧7例.CT示病灶呈边界清楚的类圆形囊性,MRI显示病灶圆形或类圆形,长T1、T2信号,在各序列均与脑脊液信号一致;CT和MRI复查均未见病灶形态和信号发生变化.结论:CT和MRI均可检出脑脉络膜裂囊肿,但在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MRI优于CT.
作者:王宏伟;林爱军;丁长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