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癌基因c-myc内部核糖体进入序列研究进展

段瑞峰;李刚

关键词:IRES, c-myc, 多发性骨髓瘤
摘要:原癌基因c-myc被认为是具有激活和抑制双重作用的转录调节子,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c-myc mRNA的5'-非翻译区含有一个内部核糖体进入序列(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egement,IRES)元件.Chappell等发现c-myc的IRES中一个C变为U的核苷酸替换在42%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患者骨髓样本中可以检出,而这种核苷酸的变化在对照样本中没有检出.带突变的c-myc的IRES比野生型的c-myc的IRES的功能要更强.表明c-myc IRES中单个的点突变足以引起内部核糖体进入从而指导的翻译起始增强,此现象代表了一种新的癌变机制[1].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频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内异物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内异物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48个外伤后浅表软组织内异物的超声表现.结果:浅表软组织内玻璃异物11例20个,石头异物4例7个,金属异物11例12个,木柴异物9例9个.超声表现为软组织内条索状、斑点状结构的强回声或偏强回声,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楚.其中9例表现为无包膜低回声结节,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异物性肉芽肿,8例局部化脓,表现为异物周围无回声区.结论: 高频超声对浅表软组织内异物的定位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骆继芳;黄世林;浦明娟;沈引华;刘剑峰;邬萍雨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彩超诊断输尿管囊肿的价值

    本文对15例输尿管囊肿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所见进行分析.1 材料和方法15例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8个月~65岁.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6例经膀胱镜检查证实.应用LOGIQ 400CL型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5~5.0MHz.检查前患者需充盈膀胱,按常规检查膀胱,重点观察膀胱三角区,输尿管开口相应处.对病变的部位、形状及回声作记录,拍照.并观察患侧肾及输尿管全程情况.

    作者:赵华;宁显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婴儿肠套叠诊治中的应用

    我院1998-06~2003-06,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婴儿肠套叠26例,均经空气灌肠整复和手术治疗而治愈.本研究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婴儿肠套叠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美兰;单征珊;郑发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双子宫双阴道伴一侧阴道闭锁和一侧肾脏缺如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13岁,未婚.1个多月前月经初潮时下腹部疼痛不适,偏左侧明显,1周后自行缓解.4天前,腹痛再现且明显加重,遂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发现左下腹部可触及一个大小约拳头大包块,活动差,有压痛.

    作者:朱先存;左鲁生;南苏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复发性喉癌的CT表现

    目的:探讨复发性喉癌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喉镜病理证实的22例喉癌术后复发的CT表现.结果:复发灶位于残留的喉结构内10例,已行全喉切除的喉床内11例,已清扫的淋巴结处1例,其中12例并淋巴结转移.22例复发灶密度均不均匀,且呈不均匀增强.复发灶累及胸廓入口1例、甲状腺10例、食管7例、颈总动脉13例和气管3例.结论:CT能够诊断喉癌术后有无复发,明确发灶部位、大小、形态、密度、范围、累及器官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作者:李伟宁;郑石芳;欧阳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在胸部床旁摄影中的应用

    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系统在危重患者胸部床旁摄影中的价值.提高胸部床旁摄影的图像质量,为危重患者的抢救提供准确而丰富的第一手影像资料,提高临床救治水平.

    作者:李传彪;宁季军;郑曙光;贾雄;杨柄飞;印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MRI诊断腰骶部椎管内包虫病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60岁.腰痛、双下肢疼痛进行性加重8个月,并逐渐出现双下肢活动及大小便功能障碍.查体:腰4以下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4级.双侧巴彬斯基征(+),双侧踝阵挛(+).曾于7年前做过肝包虫内囊摘除术.肝脏B超:肝右后叶见一不均质的囊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为肝右后叶包虫术后残腔并复发. MRI检查所见:腰3椎体下缘至骶2椎体上缘水平椎管内见多房性有分隔的长T2长T1囊性异常信号,分隔于T2WI呈低信号,T1WI呈相对稍高信号(图1,2),增强扫描不增强.病变沿腰5~骶1左侧椎间孔、骶1~2左侧骶前孔向盆腔内生长,骶1、2椎体有骨质破坏吸收(图3).

    作者:傅明花;臧建华;刘建军;王新疆;王鑫;杨建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宫外孕腹腔出血超声误诊为脾破裂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22岁,以腹痛伴神志模糊6小时就诊.家属代诉,18小时前曾于行走时跌倒,着地部位不详,夜间即感腹痛,以下腹为著.查体:神志模糊,呈失血貌,体温 38.0℃,脉搏140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9.3/4kPa,腹肌紧张,全腹有压痛,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RBC:2.4×1012/L,HGB:79g/L.超声所见:脾肋间厚3.8cm,回声均匀,中下极可见一由外缘至内缘贯通之无回声暗带,约3.5cm×0.5cm,膈下与脾之间见前后径1.5cm液性暗区(附图左).

    作者:谢宁;宋曙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电子束CT三维重建血管成像评价冠状动脉旁路桥的开通

    目的:评价电子束CT(EBT)及其三维重建技术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开通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16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患者行EBT血管造影和三维重建、血流扫描及曲线分析,其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所有53支桥血管均重建成功,其中乳内动脉桥12支,大隐静脉桥40支,桡动脉桥1支.通畅的桥血管38支(67.9%),不同程度狭窄6支(11.3%),完全闭塞9支(17.0%).12支乳内动脉桥支11支通畅(91.7%),40支大隐静脉桥支27支通畅(67.5%).1支桡动脉桥闭塞.EBT桥血管血流曲线及定量参数可辅助判断开通情况.结论:EBT三维血管重建成像及血流扫描是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开通的极有价值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作者:郑敏文;宦怡;葛雅丽;张卫达;左健;赵宏亮;白桂琴;李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附睾炎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

    附睾炎临床上并不少见,本研究回顾性总结分析了我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附睾炎45例,旨在探讨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特征.

    作者:李凯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超声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治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6例实施肝移植术后临床拟诊胆道并发症的患者,以二维超声检查移植肝及肝周情况,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肝动脉、下腔静脉血流,并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相对比.结果: 胆系梗阻3例(2例合并肝内多发胆汁肿)、胆管内胆泥形成1例、胆漏2例(在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肝动脉血栓2例.肝流出道狭窄合并血栓1例.结论: 超声在肝移植术道并发症的诊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炜炜;孔文韬;周建新;邵宁一;徐寒子;丁义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及其临床价值

    脐带绕颈是导致胎儿窒息的主要原因之一.胎儿脐带绕颈的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0%~25%[1].产前确诊胎儿脐带绕颈有利于临床观察产程,选择生产方式和时机.

    作者:肖春华;黄燕;张俊;杨光瑞;冯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胎盘血管瘤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24岁.孕33周.产前行超声检查,仪器:Voluson-730四维超声,探头频率3.5MHz.超声所见:胎盘位于子宫后壁,于其上部可探及4.6cm×4.1cm低回声均质团块,边缘清晰完整.CDFI示血流丰富,RI:0.42(图1),同胎盘血流频谱一致.胎头位于下腹,双顶径8.5cm,脊柱排列整齐,腹围28.3cm.股骨长6.3cm,心律150次/min,心、肝、双肾、胃泡、膀胱、肠管均可见,羊水指数15.4cm.临产前超声复查:胎盘内实性低回声团块5.1cm×4.4cm,边缘清楚,内回声仍均匀(图2).胎儿双顶径9.3cm,胎心搏动正常.

    作者:王秀芹;李冬青;刘玉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小网膜纤维瘤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45岁.因有乙型肝炎、肝硬化病史,需定期B超检查肝、胆、脾.2003年1月例行B超检查时发现左肝后方一低回声肿块(附图),大小约26mm×22mm,此肿块边界清晰,有包膜,其内回声偏低均质,与左肝及胃均有界限.B超提示:(1)小网膜良性肿瘤.(2)腹腔淋巴结肿大待排除.CT示:左肝下缘内侧与胃之间一软组织肿块(首先考虑良性占位,以来源于肠系膜或胃侧壁的平滑肌瘤可能性大).

    作者:王志兰;黄心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心梗患者非梗塞区心肌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采用组织多谱勒成像(TDI)、彩色室壁运动分析(CK)及声学密度测定(AD)评价心梗患者非梗塞区心肌功能的改变.材料和方法:前壁心梗患者合并心衰组20例,无心衰组36例,对照组23例;应用TDI、CK、AD技术分别测定后间隔基底部收缩期Sa波,舒张早期Ea波,晚期Aa波,全收缩期位移幅度和速度(CKd、CKv),及标化的背向散射积分(IBS)及其周期变化率(CVIB).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非心衰组CKd、CKv、Ea、CVIB减低,而心衰组CKd、CKv、Sa 、Ea、Aa、CVIB均明显减低,IBS增高(P<0.05),其中CKd、CKv、CVIB与左室整体收缩功能(LVEF)有较好的相关性,CVIB与 CKd、CKv及Ea呈正相关(P<0.01).结论:TDI、CK、AD可反映非梗塞区心肌功能随LVEF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

    作者:王秋霜;罗北捷;智光;黄党生;徐勇;沈东;张许文;史卫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高频超声在皮肤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人体正常皮肤厚度因部位不同而不同,大致范围在0.5~4mm(不包括皮下脂肪层),要在如此浅表的部位发现病变,超声探头频率一般要求在10~20MHz.20MHz的超声波大穿透力约7mm,已覆盖了皮肤疾病诊断的有意义区域,如表皮、真皮及皮下脂肪组织,可清晰显示皮肤各层及皮下组织结构,适用于皮肤病变的检测.随着声学物理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及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超声仪分辨力的提高,高频超声自1979年Alexander 和Miller应用脉冲超声检测人类皮肤厚度以来,逐渐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高频超声在皮肤科的应用研究,国外开展的较早较多,特别是西欧各国,有大量相关文献报道.就作者所见,国内2001年才有探讨高频超声应用于皮肤的可能性和准确性的文献.

    作者:张淼;康春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上颌埋伏牙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3D)重建技术对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41例牙齿正畸的患者行螺旋CT轴位扫描,其中上颌埋伏牙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8~18岁,平均12.5岁.对CT扫描采集的信息利用3D软件行大密度(MIP)和多层面重建(MPR)二种方式的图象重建.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楚显示牙齿形态.其中20例共有27颗上颌埋伏牙,可显示其异常结构,埋伏牙与牙列的关系,位于牙列唇侧或腭侧.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是一种能展示牙齿立体形态影像的新技术.轴位图像、MPR和MIP联合应用能立体、直观、多方位提供临床医师所需信息,有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

    作者:韩本谊;李宏儒;江笑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肠系膜血管平滑肌瘤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72岁.因下腹部疼痛半月来诊.超声检查发现患者下腹部可探及巨大稍高不均质回声肿块,约16cm×8cm,边界清晰,有包膜,但活动度差,似与腹膜粘连,肿块周围未见肠道扩张征象(附图).

    作者:王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左侧胸椎旁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28岁.因左背部包块伴明显疼痛20天入院.发病以来无发热、咳嗽、咯血.查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左背部肤色不红,扪及约鸡蛋及拳头大小包块质硬、压痛不明显,边界欠清,活动度稍差,余体查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记数正常,中性粒细胞0.80,结核抗体实验阴性.胸部侧位片示左下胸椎背侧扁丘状块影突向胸腔,前缘光整,密度较均匀,后缘界限模糊(图1).正位为心影重叠.

    作者:刘中银;李长英;张震;张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超声背向散射技术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超声组织定征(Ultrasonic tissue characterization,UTC)是采用超声视频法、射频法、声速与声衰减等技术检测组织微病理变化的方法.

    作者:李华;万征;黄灿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