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兰;郭芳
1 病历简介患者,男,59岁.因胸闷、憋喘1个月,心慌、双下肢水肿1周就诊.查体:心前区3~4肋间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腹部平软,肝脾不大,叩诊无移动性浊音,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临床医师考虑为心瓣膜病,首先申请行心脏超声检查.超声所见:于左胸腔可探及大量液性暗区,前后径大处约12.2cm,内见稀疏光点回声,左侧胸腔偏下侧可见不张的肺组织,相当于肺门部可见一6.7cm×6.1cm的偏强回声肿块,形态不整,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图1),CDFI示肿块内有一明亮的穿入性血流,其频谱形态为高速高阻(Vmax 0.87m/s,RI0.73)动脉样血流信号.心脏探查见左房扩大,于左房腔顶部可见一3.9cm×3.5cm的实性肿块,基底较宽,边界清,位置固定(图2),余各房室腔无特殊发现;CDFI于收缩期可见二尖瓣口中量返流,三尖瓣口少量返流.超声诊断:(1)左肺实性占位(考虑肺癌);(2)左胸腔大量积液(血性可能性大);(3)左房腔顶部实性占位(考虑转移灶);(4)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5)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该患者后经肺CT检查及经皮穿刺心内肿块活检病理证实为左肺鳞状细胞癌心腔转移.
作者:吕镔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源于4种磁共振序列的仿真输尿管肾镜成像诊断上尿路结石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将9枚直径1~5mm的尿路结石经输尿管断端置入离体输尿管肾盂内,分别以生理盐水、3%马根微显溶液充盈该上尿路后,行HT2-FSE、多层薄层SS-FSE和3D、2D FSPGR序列扫描.源影像在工作站用Navigator软件作内镜成像(VE)重建.结果:VE对结石的敏感性源于多层薄层SS-FSE序列者为4/9、源于HT2-FSE序列者5/9、源于3D和2D FSPGR序列者均为4/9,检出结石小直径为2mm.VE所示结石形态、大小与实际略有出入.源于HT2-FSE序列的VE图像质量佳,其次依次多层薄层SS-FSE序列、3D和2D FSPGR序列(P<0.05).结论:磁共振仿真输尿管肾镜能够检出直径2mm以上尿路结石,以HT2-FSE序列采集源影像为佳.
作者:杨秀军;陈海曦;凌桂明;文伟;胡运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耳胆脂瘤HRCT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中耳胆脂瘤患者术前临床和HRCT检查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66例中耳胆脂瘤HRCT表现为鼓室/鼓窦内团块状软组织影和骨质改变,包括听骨硬化、移位、破坏,盾板破坏及中耳腔扩大,有的还伴有乙状窦、天盖、面神经管及水平半规管的破坏.结论:依据中耳腔内软组织影的分布、形态及骨质改变等特点,中耳胆脂瘤可通过HRCT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杨军乐;董季平;宁文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螺旋CT肾盂造影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正常组(肾脏功能及形态正常)20例,病变组31例.注射对比剂至肾盂排泄期,行全肾包括输尿管上段螺旋扫描,采用多轴面多方位重建(MPVR)及大密度投影法(MIP)重建.结果:正常组20例及病变组肾脏功能正常病变局灶者26例,螺旋CT肾盂造影5min显影好.肾脏功能减低、病变弥漫者5例,螺旋CT肾盂造影时间大于5min.螺旋CT肾盂造影能显示肾盂与肾实质及病灶之间的关系.结论:螺旋CT肾盂造影能够显示集合系统,判断肾脏功能,显示肾盂及肾实质与病灶的关系,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范红燕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预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治疗效果.材料和方法:27例患者在PTCA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静态和硝酸甘油(NTG)介入99mTc-MIBI心肌显像研究.结果:PTCA治疗前,静态显像83个稀疏或明显稀疏节段中,NTG介入后有45个变为正常,其余大部分节段99mTc-MIBI摄取量不同程度增加,静态13个缺损节段中有4个缺损范围缩小;PTCA治疗后,静态显像与PTCA治疗前NTG介入显像结果基本一致,NTG介入显像,又有13个分布稀疏的节段变为正常.结论:NTG介入99mTc-MIBI心肌显像可以预测PTCA治疗效果;PTCA治疗后NTG介入显像有助于了解存活心肌状况.
作者:陈宪英;赵芳欣;王治国;张国旭;张兆忠;贾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常用的节育方法,据报道,全世界约有5亿以上的育龄妇女使用了这种方法.为了解不同类型宫内节育器(IUD)的避孕效果及其利弊,特对375例IUD放置者进行B超追踪探查及多项临床指标观察.
作者:丁生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支气管动脉造影和栓塞术是治疗大咯血有效方法之一.1994~2000年我院用支气管动脉栓塞的方法治疗咯血37例,用明胶海绵和聚乙烯泡沫醇(PVA)作栓塞剂,本研究评价两者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董生;刘太运;肖湘生;欧阳强;张电波;董伟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在器质性阳萎人群中,以血管性阳萎为多见,约34.1%,临床上确定阳萎的病因,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目前诊断血管性阳萎(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常用方法为彩色多普勒超声,阴茎血管造影等.本研究对17例罂粟碱试验诊为血管性ED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阴茎血管造影检查,以比较二者的符合率.
作者:张晓民;王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及影像分期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效果,评价介入治疗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1例患者采用seldinger穿刺超选择插管至旋股内、外动脉,注入溶栓、血管扩张药物,治疗前后分别行DSA造影.结果:21例患者在治疗后疼痛消失或不同程度缓解,血管造影显示治疗后股骨头血供改善.结论:介入治疗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方法,对早期病变和非外伤性因素(激素、酗酒)所致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较好.
作者:陈俊;吴大哲;黄观静;黄铿霖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随着近年来交通事故、治安问题和工伤事故的增加,肾损伤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影像学检查在判断肾损伤情况及决定治疗措施方面愈显必要.但是,对于影像学在肾损伤诊断价值方面的评价研究却较少见.因此,本研究回顾分析了B超与CT肾损伤的影像诊断资料,以探讨其诊断价值.
作者:梁跃武;付颖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 病历简介孕妇,29岁,孕8+月,第二胎.产前检查:宫高34cm,腹围92cm,胎心140次/min.B超检查:耻骨联合上见环状胎头回声,双顶径8.2cm,脑室对称,脑中线清晰,胎心144次/min,规整,胎位右枕前,脊柱排列整齐,股骨长6.2 cm,胎儿腹前见一约10.0cm×8.7cm大小的中等回声团块,边界清晰有包膜,随胎动而随之摆动,似与胎儿腹前壁相连,胎儿腹腔内空虚(附图).胎盘位于子宫前壁Ⅱ级,羊水深5.8cm.超声诊断:(1)宫内晚孕、单活胎;(2)胎儿先天畸形(腹腔内脏膨出).
作者:张俊兰;郭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胆囊息肉的CT仿真内窥镜(CTVE)表现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选择32例术前行CTVE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胆囊息肉者,比较其病理类型与CTVE表现的关系.结果:不同病理类型胆囊息肉的数目、大小、形态、部位、基底有无蒂结构CTVE所见均不同.结论:胆囊息肉的CT仿真内窥镜表现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胆固醇息肉是一种多发于体、颈部有蒂的直径小于10mm的球型或乳头型息肉,炎性息肉是一种无蒂的多发于胆囊体部的球型或不规则型息肉.
作者:娄明武;胡卫东;杨广夫;鄂占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提高对肾细胞癌的CT诊断和病理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肾细胞癌CT表现对照病理结果.结果:33例为透明细胞癌,血供丰富,皮质期后期增强较明显,3例梭形细胞癌血供不丰富,皮质期后期无明显增强.90%病例有皮髓质分界消失征象.47%肾癌生长以膨胀为主有假包膜征;60%以浸润生长为主有边缘棘状突及分叶征象.结论:于皮质期后期认识皮髓质分界消失征对肾实质性占位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假包膜,棘状突,分叶征象对肾细胞癌诊断有一定的特异性.
作者:王晋祖;王军臣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双期扫描诊断边缘型肝胆管癌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边缘型肝胆管癌的螺旋CT资料.所有病例均于注药后30,65s分别获得肝动脉及门静脉双期图像.结果:肿块直径4.2~8.0cm,以边缘不规则的低密度为主.增强扫描11例于双期出现肿块周边菲薄、不连续的环形增强,3例周边厚的连续环形增强,1例肝动脉期均匀增强,1例无明显增强.3例肿瘤内见线样分隔,12例在肝动脉期及门静脉期无明显差异.结论:边缘型肝胆管癌的特征性CT表现为肝动脉期及门静脉期菲薄、不连续的环形轻度增强,在双时相间变化不明显.
作者:吴春江;卑贵光;姜洪;刘智明;唐堂;生玉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 病历简介患者,男,49岁,因高血压7年入院.患者自1993年出现头晕、头痛,血压增高20.0/14.7kPA左右,曾多次在外院以高血压病诊治,先后服络活喜、代文、尼芙达治疗.
作者:陈艳梅;姚依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用MRI方法研究表阿霉素骨水泥介入治疗兔VX2肿瘤的效果.材料和方法:20只VX2肿瘤荷瘤兔随机平均分两组.一组行表阿霉素骨水泥介入治疗,一组仅以单纯骨水泥注入作为对照.动物处理后作MRI及病理检查.结果:表阿霉素骨水泥治疗后早期,肿瘤T2信号减低,瘤周水肿基本消失,肿瘤生长明显减缓.病理检查显示表阿霉素骨水泥周围肿瘤组织明显坏死.结论:表阿霉素骨水泥介入治疗可产生较好的抗肿瘤效果.本研究为表阿霉素骨水泥介入治疗椎体转移瘤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孙诚;张贵祥;郭庆林;赵海涛;尤志军;葛雅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 病例简介孕妇25岁,第1胎,孕32周来院常规检查.B超示:胎位ROA,胎心胎动可及,双顶径8.0cm,股骨长5.8cm,胎盘附着左前壁,Gr-Ⅰ级,羊水平均深度3~4cm;胎儿心脏室间隔膜周部连续中断0.5cm,升主动脉直径0.8cm,骑跨于室间隔上,骑跨率50%(图1),肺动脉主干直径0.4cm,CDFI示心室收缩期左右心室血液同时注入主动脉;胎儿双足交叉,足底平面与小腿冠状面在同一切面显示(图2).超声提示:胎儿先心-法乐四联症,双足内翻.经引产后证实.
作者:徐加英;杨雪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胃裸区为胃贲门部及胃小弯近侧部分的胃后壁后方与胃膈韧带两腹膜之间无腹膜覆盖区(nonperitonealized bare area).1941年Congdon等在观察肾前筋膜向上延伸与附着时曾提及胃后壁存在着无腹膜覆盖的裸区,这是对胃裸区的早描述,但并未引起重视.近20年来,由于其作为一个客观解剖实体的存在以及其特殊的临床意义,引起国内外解剖学、影像学和临床专家们的注意,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此区进行了研究.
作者:廖正银;闵鹏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7岁.2个月前有腮腺炎史,曾在私人诊所扎针治疗.近1个多月感左耳前疼痛不适,加重1周,来院就诊.体检:左耳前区红肿、触痛,皮温高.超声检查:使用Agilent SONOS 5500型电脑彩色声像仪,选用7.0MHz高频线阵探头,采用仪器特定设备的浅表器官检查条件,于左侧耳前区探及范围约3.2cm×1.2cm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区.边界欠清楚,内回声分布不均匀.其内可见一长约2.0cm的纤细线状强回声,距皮约1.3cm(附图).体表作定位标记.超声提示:左耳前区金属异物存留,周围为炎性改变.患者经消炎治疗后,手术于B超定位标记处取出1枚长约2.0cm的注射针头.
作者:滕海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进步,特别是MRI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空蝶鞍发现率明显提高.我们观察一组空蝶鞍病例,临床表现主要为高泌乳素血症.
作者:易自生;刘一平;李铭山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