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长有;张骏诚;毛永惠;解保宏;鲁伟
1 病例简介患者,女,40岁,既往身体健康.体检时胸透发现右下肺内肿物.拟诊右下肺肿瘤入院.查体:一般体检及化验室检查均未发现异常.X线正侧位胸片,右下胸腔与膈面交界处见一圆形,边缘光整,密度均匀的7cm×5cm大小肿块影.侧位该肿块靠后与后胸壁及膈紧密相连.
作者:王岩红;蔡玉;刘大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Mirizzi综合征,又叫肝管梗阻综合征,是一种缺乏典型表现的、以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引起肝总管狭窄或阻塞,并发胆管炎,梗阻性黄疸和肝功能损害为特征的综合征.
作者:袁芳;吴新淮;尹致庆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肝癌病灶血供状态等因素对TAE治疗原发性肝癌生存率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TAE治疗的81例肝癌患者病灶血供状态、有无动-静脉瘘形成和病灶大小对TAE生存率的影响;分析不同血供状态、病灶大小的不同碘油用量.结果:富血供病灶者,6、12、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2%、53%、48%;中等血供病灶者,6、12、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3%、62%、59%;少血供病灶者,6、12、18个月生存率均为75%.直径小于5cm的肿瘤2年生存率可达83%;动-静脉瘘的存在对生存率有显著的影响.结论:中等血供病灶和少血供病灶生存率高于富血供者;动-静脉瘘对生存率有显著影响;直径小于5cm肝癌的TAE治疗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盛复庚;贾楠;陈博昶;杨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胰腺假囊肿多见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少数为胰腺外伤所致.现报道本院所见2例外伤性胰腺假囊肿,并探讨其声像图特点.
作者:徐新民;江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ERCP后利用留置管进行螺旋CT仿真内窥镜(CTVE)检查胆系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6例行ERCP术后的患者行螺旋CT扫描和CTVE重建,分析CTVE图像显示病变的能力.结果:CTVE图像显示,胆管、胆囊未见明显异常5例,表现为胆管内径匀称,壁光整;胆系结石14例,见胆管或胆囊内光整的隆起性改变,临近管壁光整;胆系癌肿5例,表现为腔内隆起性改变,表面不光整,周围管壁凹凸不平;胆总管炎性狭窄2例,表现为胆总管腔渐进性狭窄.结论:ERCP后CTVE较为满意地显示了胆系疾病腔内改变的细节,可获得类似于内窥镜效果的图像,对临床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詹松华;董宁欣;郑少强;杨振燕;吴元佐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联合使用SPIO和Gd-DTPA对大鼠肝癌模型的增强特点.材料和方法:制作30只大鼠肝癌模型,增强前后行MR扫描,平扫序列包括SE、TSE、GRE的T1、T2WI序列.增强扫描分为4组,其中Gd+SPIO联合增强组10只,先注射Gd-DTPA,行SE、GRE T1WI扫描,随后给予SPIO造影剂,扫描序列同平扫;SPIO+Gd联合增强组10只,先注射SPIO,行SE、GRE T1WI扫描,12min后再给予Gd-DTPA,扫描序列同平扫;Gd、SPIO增强组各为5只,增强扫描序列同平扫.分析各增强扫描组中病灶的增强特点.结果:两种联合增强方法中,肝脏信号强度在所有扫描序列中均较平扫时下降,但与SPIO增强组无差异;病灶的SNR、CNR在SE、GRE T1WI中明显高于平扫和SPIO、Gd-DTPA增强法;在T2WI中病灶的SNR、CNR和单独使用SPIO无显著性差异.两种联合增强方法之间的SNR和CNR在每种扫描序列中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PIO和Gd-DTPA联合增强方法利用了两种造影剂的优势,增加了肿瘤病变的对比,可提高发现病变的几率.
作者:刘岘;许乙凯;黄其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评价经直肠超声在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运用经直肠超声对22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患者进行了研究,并与体表超声进行比较.结果:经直肠超声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显示率明显高于体表超声.结论:运用经直肠超声进行扫查,有利于提高病灶显示率,是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方法之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周平;李瑞珍;朱文晖;罗卓琼;刘力;肖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血友病性假肿瘤发生率仅占严重血友病人的1%~2%.本症由Starker于1918年首先描述,20世纪70年代末国内首次报道.本文总结了1980~2000年间我院4例患者的有关资料.
作者:丁可;邱维加;刘满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本研究对48例缺血性心肌病(CAD-CM)的核素显像与超声心动图表现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两种影像检查对缺血性心肌病诊断的价值.
作者:周雯;栾兆生;彭勇;苏玉文;谷青;王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表现及其胃肠双重造影、超声及内镜检查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6例患者中,男2例,女4例,年龄33~66岁,平均47岁.临床表现腹痛5例,腹泻3例,恶心4例,呕吐3例.6例全部进行了胃镜和小肠造影检查,4例进行结肠镜检查,2例进行胃超声检查.结果:本组病理证实病变累及食道1例,胃部5例,十二指肠4例,小肠3例,结肠2例.结论:胃肠道双重造影和内镜检查时,胃肠道粘膜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关键.
作者:王爱英;林三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病历简介患者,男,36岁.自幼睾九右侧缺如,但体健.近期觉右下腹有一包块,增大迅速而就诊.
作者:屈维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在第6、7颈椎的轴位扫描中,常常遇到因两侧肩关节对X线吸收量的增加(图1),引起图像伪影与CT值偏低等现象(图2,3).特别是矮胖患者,该现象将影响至颈5椎体的轴位扫描.
作者:叶林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介入放射学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并在影像设备的导引下,利用经皮穿刺技术和导管技术等对某种疾病进行穿刺并可取得组织学、细胞学甚至生理、生化学等信息的一门新兴学科.高精度、低辐射和微创技术已成为目前介入放射学的重点研究课题.Pinpont立体定位导引系统就是这一新技术的发展结果.现收集我院2001-02~2002-05应用Pinpont 立体定位导引系统经皮穿刺活检的37例患者进行分析,旨在了解此技术在影像学介入穿刺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立安;王东;张明祥;周洪超;胡佳寿;王玉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射核素治疗肝脏血管瘤的方法与疗效.材料和方法:30例肝脏血管瘤(其中7例多病灶),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瘤内注射32P-胶体,29.6~388MBq (0.8~10.5mCi),单点或多点分次治疗.结果:共穿刺53次,病灶累积辐射吸收剂量30.2~183.4Gy;8~20个月后,临床及超声证实痊愈9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无效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瘤内32P-胶体注射是治疗肝脏血管瘤的有效方法.
作者:曹丽敏;张文书;王春香;孙玉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注射50%醋酸治疗肾上腺醛固酮腺瘤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对9例肾上腺醛固酮腺瘤患者进行CT引导下经皮注射醋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醛固酮、血钾的变化.CT平扫或增强扫描,观察肿瘤大小和坏死情况.结果:1 血醛固酮水平:1月后复查血醛固酮,9例患者均恢复到正常范围内,随访2月~3年,6例患者血醛固酮均在正常范围内,3例未再查血醛固酮.2 血钾水平: 9例患者1月后复查血钾均恢复到正常范围内,随访2月~3年,9例患者血钾均在正常范围内.3 血压变化:术后用降压药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的数量和剂量减少,1月后停服所有降压药,7例患者血压一直在正常范围内;另外2例患者,术后1月血压邻近正常,服小剂量降压药可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降压药数量和剂量较以前明显减少.4 肾上腺CT扫描:6例患者进行了肾上腺CT扫描复查.CT表现为原肾上腺肿瘤结节消失或残留一些瘢痕组织.结论:CT引导下经皮注射醋酸治疗肾上腺醛固酮腺瘤是一种具有简便、微创、安全、费用低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廖正银;张金山;范志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不同体位时肩袖和肩峰下空间的距离及位置关系.材料和方法:15例正常自愿者,分6个不同体位进行冠状位薄层扫描,观察肩峰外侧点到肱骨头之间的短距离(A-H)、锁骨外侧点到肱骨头之间的短距离(C-H)、肩峰下空间和肩袖的位置关系.结果:A-H值和C-H值在60~150°外展体位时明显小于0~30°外展体位时(P<0.01).肩袖(主要是冈上肌肌腱)在60~120°时,刚好从中穿过,因而受到肩峰和肱骨头的挤压.0~30°外展体位时位于肩峰和肱骨头的外侧.150°外展体位时肩袖位于肩峰和肱骨头后内方.结论:60~120°外展体位时,肩袖和肩峰下空间关系密切.
作者:邹月芬;王德杭;王小宁;厉申儿;王家鑫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18F-FDG PET在健康查体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以健康查体为目的行18F-FDG PET检查者367人的资料,定性与半定量法(SUV值)分析PET图像,并与随访结果比较.结果:PET显像阴性者260例(70.8%);阳性者107例(29.2%),其中良性病变99例(27.0%),恶性病变8例(2.2%).结论:18F-FDG PET显像在正常健康查体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勇;田嘉禾;陈英茂;曹丽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胃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0%左右,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5年生存率不足20%.及时准确的诊断对患者的存活时间、生存质量有很大的帮助.现将我院5例胃恶性肿瘤误诊的情况加以分析,以便提高认识,吸取教训.
作者:张文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胸部创伤患者CT检查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CT表现为肺挫裂伤61例,肺血肿10例,创伤性湿肺5例,肺囊肿2例.结论:CT能明确创伤病变的部位、性质、程度,为临床诊断和处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是胸部创伤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黄志勤;李昕生;时维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先天性小肠异位性囊肿即肠源性囊肿,较少见.文献中常有中枢神经系统肠源性囊肿报道,但腹腔先天性肠源性囊肿报道较少,本文介绍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腔先天性小肠异位性囊肿1例.
作者:刘素清;廖军;张运福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