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舒吉9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评价直接PTCA术与溶栓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

陈步星;王伟民;蒋宝琦;徐成斌;赵红;卢明瑜;刘健;王志高;高伯山;岳明纲

关键词: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溶栓疗法, 断层摄影术, 消心痛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
摘要:目的:异舒吉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比较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材料与方法:对47例经直接PTCA治疗(A组)、溶栓再灌注成功(B组)和失败(C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异舒吉和静态99mTc-MIBI心肌显像.20例经介入性治疗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静态心肌显像.结果:不论是静态,还是异舒吉99mTc-MIBI心肌显像,A组心肌缺损面积小于B组,B组小于C组,三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与静态心肌显像比较,A组和B组异舒吉心肌显像提示心肌灌注明显改善,在C组改善不明显,其中A组异舒吉心肌显像灌注改善大于B组+C组.15例介入治疗异舒吉显像有心肌存活者,术后心肌缺损面积缩小,由术前36.3%±22.6%降至22.0%±19.3%.5例无心肌存活者,术后心肌缺损面积与术前比较无差异.结论:异舒吉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定量分析显示直接PTCA术可减少心肌缺损面积,挽救更多的濒死心肌,同时可准确识别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曲面重建在旋转型脊柱侧弯中的应用

    脊柱畸形较为常见,不伴有旋转的脊柱畸形,一般可通过MRI冠状位和矢状位成像得到较好的显示,而伴有旋转的较为复杂的脊柱畸形,例如脊柱侧弯病例,除了三维表面重建显示大体形态外,以往尚无更好的方法来连续显示椎管结构及椎体骨质改变,因此也大大增加了此类手术术前评估及手术实施的难度[1~4].随着螺旋CT应用的日益广泛,尤其在骨科的应用探索,我们采用螺旋CT曲面重建(curved multiple plane reconstruct,CMPR)技术对伴有旋转的脊柱畸形进行重建显示,取得了良好的成像效果,为临床手术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作者:张劲松;葛雅丽;宦怡;彭勇;徐树金;赵黎;郑敏文;李长宏;粟向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肺孤立性结节CT增强扫描技术

    近年来,随着CT各种扫描技术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对肺孤立性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的CT增强扫描的研究日益增多,而准确分析SPN的CT增强表现的前提是运用佳的CT增强扫描技术,鉴于此,本文简介了SPN的CT增强扫描技术.

    作者:李相生;肖湘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大鼠肝癌MRI、DSA与病理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大鼠肝癌和诱发肝癌模型MRI、DSA的成像技术及影像特点,建立肝癌实验模型.材料和方法:将CBRH3癌组织块接种在大白鼠肝脏不同部位和二乙基硝胺诱发肝癌模型,分别在癌肿形成后,行MRI、DSA检查及癌组织镜检,观察其影像学表现并和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接种癌T1WI呈低信号,T2WI呈较均匀高信号,DSA表现为环形异常血管染色;诱发癌T1WI呈均匀或不均匀低信号(10例),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8例,呈低信号2例.结论:接种癌影像学表现和人体转移性肝癌相类似,可作为转移性肝癌之实验模型;而诱发癌影像表现和人体原发性肝癌相类似,可作为原发性肝癌之实验模型.

    作者:杨家和;钱其军;王中秋;刘崎;仇毓东;尤天庚;曲增强;沈锋;吴孟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彩超诊断左颞枕顶巨大硬膜外血肿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21岁.因头昏、头痛、呕吐2h,不省人事30min,于1999-12-20~1:20入院.入院前因烤炭火感头昏、乏力,外出时先后跌倒两次均枕部着地,末次跌倒30min后自诉头痛难忍,喷射状呕吐数次,经立即吸氧,肌注颅痛定,病情无好转.患者嗜睡进则昏迷,小便失禁.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昏迷,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4mm、左侧5mm,对光反射迟钝.头枕部可见直径约1.0cm发红皮肤,无裂口,压眶及痛觉反射消失,双肺呼吸音粗,心率76次/min,律不齐,可闻早搏3次/min,腹部未见异常体征.

    作者:和泽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颅内支气管囊肿2例

    颅内支气管囊肿罕见,目前尚未见有关影像学方面的报道.本组两例颅内支气管囊肿,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均作MRI平扫加增强扫描,1例作CT平扫加增强扫描,由于对此病缺乏认识,术前均诊断为表皮样囊肿.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这2例颅内支气管囊肿的CT和MRI表现.

    作者:韩本谊;王小琴;郭昌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彩超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价值

    目的:评价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2D-CDFI)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的价值,探讨其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SMAS患者的2D-CDFI表现.结果:全部病例仰卧位发现十二指肠水平部在肠系膜上动脉(SMA)和腹主动脉(AO)间均受压扩张,SMA与AO间夹角变小.结论:超声在本综合征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殷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螺旋CT诊断支气管扩张症

    目的:评价螺旋CT在肺段水平诊断支扩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0例疑为支扩的患者分别进行10mm层厚和薄层(1~3mm)螺旋CT扫描,其中10例共180个肺段与支气管造影进行了比较,用盲法对不同层厚的螺旋CT扫描和支气管造影进行评价.结果:两位观察者在10mm层厚分别发现支扩肺段90个和94个,薄层CT分别发现支扩肺段108和110个.与支气管造影比较,螺旋CT1omm层厚诊断支扩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4.6%、100%、90.1%;薄层螺旋CT诊断支扩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3.8%、100%和98.3%.结论:薄层螺旋CT扫描对诊断支扩比支气管造影有更大的优越性,对临床疑支扩的患者,应首选螺旋CT检查.

    作者:熊明辉;王东;宋云龙;张挽时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原发性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症原因的MRI诊断

    目的:分析原发性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症的MR影像特点,以明确其病因.材料与方法:经临床,实验室及MR确诊的原发性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症共21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垂体大腺瘤共9例(女3例,男6例),5例合并腺瘤出血.继发性空蝶鞍8例,均为女性,其中5例继发于微腺瘤术后,1例继发于腺瘤γ刀治疗后,2例继发于产后大出血.垂体低矮共3例(1例为儿童,2例为成年女性).垂体影像正常1例.结论:原发性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症的常见病是垂体大腺瘤和继发性空蝶鞍,MRI能为明确病因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证据.

    作者:李莹;罗仁颖;陈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1 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动态骨显像表现

    1 病历简介患者,男,3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小腿上段间歇性疼痛8月,疼痛为刺痛,活动后加剧,夜间明显,无放射痛.查体:左小腿外后有一4.0cm×1.5cm质硬包块,尚光滑、轻压痛、无移动;局部皮肤无红肿、皮温不高.X-ray片示:左胫骨上段距胫骨内髁约10cm处髓腔4.0cm×2.5cm均匀毛玻璃样密度增高破坏区,骨纹理消失,胫骨外侧皮质骨变薄,可见葱皮样骨膜反应,即Codman氏三角.意见: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恶性病变不能排外.

    作者:马铁昆;王伯龄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肝癌相关基因的研究

    1 概述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对于那些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介入治疗是个较好的选择.然而无论是手术切除还是介入治疗,术后癌肿的复发率均很高.肝癌的复发与它的转移、血管再生以及恶性程度密切相关.通过一系列肝癌相关基因的研究,可以及早地预测癌细胞的转移,阻止肿瘤的生长,判定患者的预后,终达到满意控制肿瘤的目的.

    作者:邵成伟;王培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弥漫性甲状腺肿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弥漫性甲状腺肿大的价值.材料与方法:153例弥漫性甲状腺肿大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组,单纯性甲状腺肿大组,甲状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两侧甲状腺的血流分布情况,测定甲状腺上动脉的内径、收缩期峰值、阻力指数和血流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状腺不同病变其血流信号及血流参数各不相同.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弥漫性甲状腺肿大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杨仲方;倪婉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CT诊断急性肺出血病因的价值

    急性肺出血属于肺内的渗出性病变,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国内专著和文献均对此报道较少,本文分析了19例不同病因引起的肺出血的有关资料,探讨CT对肺出血及不同病因引起的肺出血的诊断价值,旨在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

    作者:汪丽娅;龚洪翰;尹敬璧;肖香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下腔静脉并右心房粘液瘤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42岁.主因双下肢浮肿8个月、胸闷、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3个月入院.体格检查:胸骨左缘可闻Ⅲ/6级收缩期杂音,肝大、肋下4cm,脾大,有腹水征,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化验检查:血小板4.2g/L,TBIL、DBIL、IBIL、LDH升高,血清球蛋白、总胆固醇、HDL、LDL降低.双下肢深静脉造影示:下腔静脉完全梗阻,右髂总静脉不全梗阻,右心房内占位病变大小约5.0cm× 6.0cm.腹主动脉肾动脉造影示:右肾动脉有外压性改变.双肾CT示:右肾内侧皮质有占位病变.双肾及血管MRI示:右侧肾门水平占位,累及肾静脉、下腔静脉、右房.

    作者:刘强;王彩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异舒吉9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评价直接PTCA术与溶栓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

    目的:异舒吉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比较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材料与方法:对47例经直接PTCA治疗(A组)、溶栓再灌注成功(B组)和失败(C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异舒吉和静态99mTc-MIBI心肌显像.20例经介入性治疗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静态心肌显像.结果:不论是静态,还是异舒吉99mTc-MIBI心肌显像,A组心肌缺损面积小于B组,B组小于C组,三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与静态心肌显像比较,A组和B组异舒吉心肌显像提示心肌灌注明显改善,在C组改善不明显,其中A组异舒吉心肌显像灌注改善大于B组+C组.15例介入治疗异舒吉显像有心肌存活者,术后心肌缺损面积缩小,由术前36.3%±22.6%降至22.0%±19.3%.5例无心肌存活者,术后心肌缺损面积与术前比较无差异.结论:异舒吉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定量分析显示直接PTCA术可减少心肌缺损面积,挽救更多的濒死心肌,同时可准确识别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

    作者:陈步星;王伟民;蒋宝琦;徐成斌;赵红;卢明瑜;刘健;王志高;高伯山;岳明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螺旋CT血管造影在诊断脑动静脉畸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CT血管造影(CTA)的价值.材料与方法:19例脑AVM病例行CTA检查,其中MRA、DSA检查各5例、8例.12例手术证实,7例保守治疗.CTA、MRA经工作站处理,获得三维血管图像;DSA通过股动脉插管技术,获得减影后血管图像.结果:CTA能显示AVM的病变形态及准确部位,有效显示供养动脉、引流静脉及血管巢.但供养动脉显示不及MRA,引流静脉的显示较MRA为佳.结论:CTA诊断脑AVM的图像质量、病变显示接近MRA、DSA,对制定治疗方案、指导手术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晓萍;李康印;杨艳;王云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先天性肩胛骨高位症4例

    先天性肩胛骨高位症又称Sprengel畸形,肩胛骨下降不全,属一种少见先天性畸形,国内外文献报道不多,在此报道4例.1 病例报告例1 男,17岁.右肩部抬高伴活动障碍1.7年.体检:右肩胛骨抬高达颈部,右肩被动运动受限,外展只达40°.X线检查:右肩胛骨抬高、短小、变形,近似等边三角形,其内上角达颈6椎体平面,肩胛骨呈逆时针方向旋转.颈6、7棘突与肩胛骨内上缘之间有方形肩椎骨,肩椎骨外缘与肩胛骨形成假关节.

    作者:曾行德;刘民英;于成福;马著彬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甲状腺摄取99mTc功能与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在甲状腺炎临床诊断中的联合应用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显像获得的摄锝率与甲状腺轴激素水平变化测定在甲状腺炎诊断中联合应用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03例临床怀疑为甲状腺炎的患者进行99mTc甲状腺功能显像和甲状腺轴激素水平变化的测定.结果诊断甲状腺炎的灵敏度为88.1%,特异性为85.2%.结论 99mTc甲状腺功能显像的摄锝率与甲状腺轴激素变化水平测定值出现矛盾现象时,应高度怀疑甲状腺炎的可能.

    作者:郭启煜;卢殿峰;朱家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三维测量在颅颌面硬组织分析中的应用及进展

    客观、定量地测量分析颅颌骨形态是口腔正畸和正颌外科对牙颌颅面畸形进行科学诊断与治疗的重要前提.然而长期以来颅颌骨形态的测量分析大多局限于正、侧位二维平面[1,2],这对三维物体头颅来说无疑存在局限性.许多学者曾利用立体摄影、莫尔云图、激光扫描对颜面形态做三维分析[3,4],但这些方法获得的都是颜面部表面软组织信息,只能间接分析颅颌骨形态,又由于骨表面的软组织厚薄不均,硬组织有畸形时软组织会对其有补偿,所以这些方法在颅颌面分析中尚待进一步研究.现国内外学者比较认同对颅颌骨三维分析的方法,是利用正、侧位头颅定位片经计算机三维重建进行X线头影三维测量和CT三维重建成像测量.

    作者:申铁兵;徐研研;孟秀英;印淑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卵巢畸胎瘤肝转移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17岁.自幼生活于内蒙古牧区.右上腹胀痛不适3个月.查体:神志清晰,精神尚可,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肝大,肝区有叩击痛,余未发现异常.询问病史,1年前曾行卵巢畸胎瘤切除术.2 影像学检查及手术2.1 肝动脉造影造影可见左右肝动脉明显受压移位,肿瘤有异常染色,供血动脉有不规则增粗,可见许多细小不规则血管显影,无动-静脉瘘.提示::肝右叶巨大占位,考虑良性病变.

    作者:郑桂玲;于德江;梁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主动脉瓣下内径在判断心脏扩大中的应用

    目的:探寻一种准确、敏感判断房室大小测量参照指标.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320例分为六组,各例均测量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主动脉瓣下内径(SAD),并计算LAD/SAD与LVDD/SAD.结果:(1)儿童组与成人组之间LAD、SAD、LVDD绝对值有显著性差异,但LAD/SAD与LVDD/SAD比值无显著差异,后者平均值分别为1.3±0.3与2.3±0.3.(2)当LAD、LVDD扩大时,SAD变化较小或无变化,因而LAD/SAD、LVDD/SAD比值扩大明显.结论:用LAD/SAD>1.6、LVDD/SAD>2.6作为判断房室扩大的方法较LAD,LVDD更灵敏可靠.

    作者:王同成;陈瑕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