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勇;陈刚;朱承谟;Abass Alavi
1 病历简介患者,女,22岁.6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不适,平卧翻身时左上腹有轻度疼痛,无恶寒、发热,经口服中西药(药名不详)治疗因未觉症状缓解而入院.体检:发育正常,神清合作,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未发现异常.肝脏肋缘下未扪及,脾中度肿大,第一测量线5cm,第二测量线6.5cm,表面光滑,质硬,无明显压痛.余未见异常.实验室:WBC7.5×109/L,RBC4.01×1012,Hb11.7g/d1、PLT141×109/L、N 0.78、L 0.21.胸片未见异常.B超示:脾增大,肋间厚6.3cm,肋下7.2cm厚6.1cm.整个脾脏被巨大的呈网络状明显不均质的低回声实质性团块所占据,大小约9.5cm×8.9cm×8.0cm,其内可见多个1.0~1.8cm的无回声及0.3cm大小的点状强回声,周界欠清楚.胆囊肝脏胰腺及双肾无异常所见.腹腔淋巴结未见肿大.
作者:刘建荣;唐灵芝;凌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评价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2D-CDFI)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的价值,探讨其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SMAS患者的2D-CDFI表现.结果:全部病例仰卧位发现十二指肠水平部在肠系膜上动脉(SMA)和腹主动脉(AO)间均受压扩张,SMA与AO间夹角变小.结论:超声在本综合征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殷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34岁.主因间断性上腹痛6年,腹胀3年入院.查体:右中上腹可触及4cm×3cm×3cm肿物,质硬,有压痛.活动范围较大.首次超声检查:饮水1000ml后见胃窦前壁肌层有一50mm×35mm×50mm分叶状稍强回声肿物,其内欠均质,表面光滑,向胃腔突出.肿物表面可见直径约6mm不规则强回声,胃壁蠕动尚可.肝、胆、胰、脾未见异常.反复探查十二指肠亦未见异常.超声诊断:胃窦前壁肌层实性肿物-平滑肌瘤合并溃疡形成(图1,2).胃镜检查:胃体大弯侧可见-球形肿物突入胃腔,约3.2cm×3.0cm,肿物近侧面有-溃疡.肿物表面充血、水肿,质脆,触之易出血,活动度差.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作者:高建津;刘洁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本文运用脉冲多普勒超声研究了窒息新生儿腹腔动脉干和系膜上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胃肠损伤和功能障碍的机理,提供早期敏感的诊断方法,从而指导临床,改善新生儿窒息的预后.
作者:曹海英;刘敬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CT各种扫描技术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对肺孤立性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的CT增强扫描的研究日益增多,而准确分析SPN的CT增强表现的前提是运用佳的CT增强扫描技术,鉴于此,本文简介了SPN的CT增强扫描技术.
作者:李相生;肖湘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原发性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症的MR影像特点,以明确其病因.材料与方法:经临床,实验室及MR确诊的原发性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症共21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垂体大腺瘤共9例(女3例,男6例),5例合并腺瘤出血.继发性空蝶鞍8例,均为女性,其中5例继发于微腺瘤术后,1例继发于腺瘤γ刀治疗后,2例继发于产后大出血.垂体低矮共3例(1例为儿童,2例为成年女性).垂体影像正常1例.结论:原发性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症的常见病是垂体大腺瘤和继发性空蝶鞍,MRI能为明确病因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证据.
作者:李莹;罗仁颖;陈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RI诊断动眼神经麻痹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MR图像.结果:24个病例中,脑干病变8例,脚间池段6例,海绵窦段10例.多种病变可累及动眼神经核及动眼神经而引起动眼神经麻痹,MRI可以清晰显示这些病变并对其做出较准确诊断.结论:如患者无糖尿病和重症肌无力而出现动眼神经麻痹应做影像检查.MRI可多层面成像,分辨力高,是诊断动眼神经麻痹的佳手段.
作者:黎庶;邵尉;田原;李松柏;徐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 故障现象与控制原理1.1 故障(1) 诊断床的前进后退指示灯不亮,床面不移动.1.2 故障(2) 前进后退指示灯亮但床面不移动.该机由直流电机、同轴离合器驱动链条;床面与链条之间由电磁铁挂钩锁定;床尾有一个控制电磁铁挂钩开关;床面下有一条起固定作用也是检测信号地线的钢丝绳.床面位置检测由一个与链条并行的高精度线绕电位器完成,输出电压经过模数转换传送给计算机.床面位置精度在1mm以下.控制电路见附图.
作者:董曙光;毛大伟;唐莉;刘玉梅;董莘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成像在眼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对340例(413只眼)眼疾病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结果:151只眼视网膜脱离和27只眼脉络膜脱离检测有彩色血流信号;128只玻璃体后脱离,玻璃体机化膜上无血流信号;9只眼Coats病,9只眼原始玻璃体增殖症,53只眼内占位病变,11只眼眼眶血管异常疾病都显示血流信号并具特征性;24保眼眶内占位病变无明显血流特征.结论:眼部血流的彩色多普勒表现对眼部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且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应作为屈光间质不清的眼部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傅强;张玉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原性肺水肿X线影像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54例高原性肺水肿患者发病2天内胸片特点.结果:(1)肺内改变有毛玻璃状、斑点状、小片状影、肺门区块状影、弥漫性实变等五种类型,常混合出现,可单侧或双侧,以右侧略多;(2)心脏改变:右室轻度增大、心腰略丰满;(3)肺门改变:中心分布为主者肺门影模糊,增大不明显;肺野分布为主者,肺门影正常;(4)胸膜改变:常伴有水平裂增厚.4~5天复查,上述改变完全消失.结论:X线胸片的影像特征对诊断高原性肺水肿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杜德荣;苏涛;顾顺光;邓伟;王俭;李成洲;张嗣贵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 故障现象CT-TWIN在工作过程中不能连续螺旋扫描,故障报告提示为:CT球管温度过高.2 故障检查及分析打开扫描架盖,里面温度很高,冷却风扇虽在转动,却没有冷风,而CT-TWIN是由水冷机使冷却水流经扫描架内冷却系统,冷却扫描架内空气,再由冷空气冷却球管的,到水冷机房发现水冷机没有工作.与CT-TWIN配套使用的是NESLAB公司HX型号水冷机,其工作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电源电路系统、温度控制电路系统、制冷系统、水泵系统、连锁保护系统.水冷机没有工作原理图,维修只有靠经验处理.
作者:赵俊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993年以来,我院神经内科自研制的人体骨作为厘米刻度的透明胶布定位尺和CT室共同协作创造了在CT引导下,快速三维立体定向穿刺术,成功的穿刺脑内血肿200例,硬膜下血肿38例,蛛网膜囊肿5例,脑脓肿3例,脑组织活检2例.此方法定位准确,简易方便,容易掌握.适应于市区医院神经内外科及急诊科医师应用.
作者:贾战斗;郭艳敏;刘永刚;邓志高;任翠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电图抬高ST段不同下降幅度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及收缩储备功能.材料和方法:接受直接PTCA的AMI患者共42例,于入院后第7±2天行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以PTCA前及后1小时12导联心电图抬高ST段的下降幅度分为两组,A组:ST段下降≥50%共23例,B组:ST段下降<50%共19例.结果:基础状态,左室射血分数A组明显高于B组(62.98%,57.21%).主动脉峰值流速、峰值加速度、血流速度积分、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A组与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用药10ug/kg@min-1后主动脉峰值加速度、每搏输出量及每搏指数A组明显高于B组(3.62vs 2.45;127.30 vs 102.75;77.87vs 60.29).结论:心电图ST段下降幅度≥50%组的左室收缩功能及收缩储备功能明显好于ST段下降幅度<50%组.
作者:徐琳;吴雅峰;胡大一;边红;吴江;朱天刚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患者,男,42岁.主因双下肢浮肿8个月、胸闷、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3个月入院.体格检查:胸骨左缘可闻Ⅲ/6级收缩期杂音,肝大、肋下4cm,脾大,有腹水征,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化验检查:血小板4.2g/L,TBIL、DBIL、IBIL、LDH升高,血清球蛋白、总胆固醇、HDL、LDL降低.双下肢深静脉造影示:下腔静脉完全梗阻,右髂总静脉不全梗阻,右心房内占位病变大小约5.0cm× 6.0cm.腹主动脉肾动脉造影示:右肾动脉有外压性改变.双肾CT示:右肾内侧皮质有占位病变.双肾及血管MRI示:右侧肾门水平占位,累及肾静脉、下腔静脉、右房.
作者:刘强;王彩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了解18FDG-PET在诊断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复发中的价值,确定标准吸收值(SUV)来鉴别放疗后的炎症与肿瘤复发.材料和方法: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43例,在放疗后至少4个月(平均11个月)进行18FDG-PET检查.计算感兴趣区的SUV值.肿瘤复发诊断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或6个月以上的临床随访.结果:43例患者中,FDG-PET阳性23例,其中3例为假阳性;20例为阴性,其中假阴性2例.FDG-PET的诊断准确性是88%(38/43),而CT/MRI的诊断准确性则为66%(25/38).肿瘤复发病灶和炎症病灶的SUV有部分重叠,无统计学上差异(p=0.31).结论:18FDG-PET检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复发中肉眼分析更有价值;18FDG-PET较CT/MRI更为准确.valuation of Recurrent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t Head and Neck with FDG PET
作者:李培勇;陈刚;朱承谟;Abass Alavi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实验性脑老化动物模型神经组织的超微病理变化.材料与方法:本实验采用以下三种脑老化动物模型,其中包括卵巢切除模型,D-半乳糖模型和糖尿病模型,每组模型各6只动物,对照组各2只,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海马CA1区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脑衰老动物模型神经组织的超微病理改变主要为线粒体肿胀、核糖体减少、内质网扩张、微管溶解和突触结构破坏.结论:本项研究结果提示,三种脑老化动物模型海马CAl区的神经组织具有明显的并且相对一致的超微病理变化,这些超微形态学变化将为脑老化的深入研究及评价抗衰老药物的实验治疗效果提供形态学依据.
作者:孙异临;盛树力;曲宝清;邹春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患者,男,25岁.因高热、头痛、呕吐及行走困难1周入院.查体:体温39℃,神志清,腹部皮肤可见荨麻疹,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率齐,85次/min.两肺呼吸音清晰.肝脾未扪及.神经系统检查:颈项有抵抗.双侧克氏征及布氏征阳性.双下肢无力,跛行.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40×109/L,中性0.98.血沉34mm/h.肝功正常.血培养见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压力为1.8kPa.外观混浊,白细胞800×106/L,中性0.75,蛋白含量450mg/dl,糖5mg/dl,氯化物50mg/dl.临床诊断:化脓性脑膜炎.
作者:李晋川;马强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 概述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对于那些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介入治疗是个较好的选择.然而无论是手术切除还是介入治疗,术后癌肿的复发率均很高.肝癌的复发与它的转移、血管再生以及恶性程度密切相关.通过一系列肝癌相关基因的研究,可以及早地预测癌细胞的转移,阻止肿瘤的生长,判定患者的预后,终达到满意控制肿瘤的目的.
作者:邵成伟;王培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鼠肝癌和诱发肝癌模型MRI、DSA的成像技术及影像特点,建立肝癌实验模型.材料和方法:将CBRH3癌组织块接种在大白鼠肝脏不同部位和二乙基硝胺诱发肝癌模型,分别在癌肿形成后,行MRI、DSA检查及癌组织镜检,观察其影像学表现并和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接种癌T1WI呈低信号,T2WI呈较均匀高信号,DSA表现为环形异常血管染色;诱发癌T1WI呈均匀或不均匀低信号(10例),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8例,呈低信号2例.结论:接种癌影像学表现和人体转移性肝癌相类似,可作为转移性肝癌之实验模型;而诱发癌影像表现和人体原发性肝癌相类似,可作为原发性肝癌之实验模型.
作者:杨家和;钱其军;王中秋;刘崎;仇毓东;尤天庚;曲增强;沈锋;吴孟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21岁.频繁腹痛并恶心、呕吐2个月入院.自小有腹痛史,曾行驱蛔虫及利胆治疗,未见缓解.2个月前,患者一日进食较多,次日晨即剧烈腹痛后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及胆汁样液,其后腹痛即可明显缓解.发病以来,大小便正常,无发热、黄疸等病史.体检:神志清,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腹软,未见肠型,右中腹部触及大小约4.0cm×4.0cm×6.0cm包块,质地中等,轻度压痛.大便黄色糊状,镜检可见少量红细胞及中量浓球.
作者:张爱龙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