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宝;刘光彦;吴铭;潘功茂
目的:探讨非上皮性膀胱肿瘤的诊断.材料和方法:对近8年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非上皮性膀胱肿瘤的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横纹肌肉瘤增强明显状如葡萄、平滑肌瘤边缘清晰光滑、副神经节瘤可多发有参考作用外,大多数非上皮性膀胱肿瘤影像无特殊征象.结论:多数非上皮性膀胱肿瘤单就影像表现诊断困难,需结合临床资料;有些病例术前无法诊断,要依靠膀胱镜活检病理确诊.
作者:郭燕;刘明娟;张翎;黄兆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病例简介例1 男,80岁.发现腹主动脉瘤4年.4年前因间断性腰痛5个月B超检查发现该瘤体内径3.7cm,长径7.4cm,伴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查体:于脐左侧可触及约鸡蛋大有搏动性包块,表面光滑,有压痛,脐周未闻及血管杂音.临床诊断:腹主动脉瘤.并经螺旋CT、MRI证实.此后每3个月B超复查一次,发现瘤体进行性增大,47个月后其内径达5.4cm,长径10cm,管壁增厚,内壁见多发强回声斑块,平脐水平以上于腹主动脉内见一条状中低回声带厚约2cm,附着于左侧内壁,其内部回声尚均匀(图1).B超诊断:腹主动脉瘤伴附壁血栓及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经CT、MRI证实后,行腹主动脉瘤切除及人工血管置换术.
作者:张铁军;王世奇;赵智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的超声表现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分析漏误诊原因,提高术前超声诊断准确率.材料和方法:对同期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6例肾癌中8例囊性肾癌的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囊性肾癌中,肾盂移行细胞癌6例(包括2例同侧肾脏三原发癌和双原发癌),肾胚胎癌和肾透明细胞癌各1例.本组误、漏诊分别为脓疡型肾结核、肾多发性囊肿、重度肾积水、巨大肾盂旁囊肿、脓肾.病理检查均为巨大多/单房囊性肿物,囊壁增厚或薄厚不均,囊腔内为坏死组织碎屑和新鲜/陈旧性出血,部分肾盂、肾盏壁充满0.5~1.5cm大小不等乳头状肿瘤.结论:熟悉囊性肾癌的病理改变,结合临床病史、实验室及其他影像学检查,是减少误、漏诊的关键.
作者:高建津;刘洁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导管封堵PDA后残余分流对溶血的影响.材料及方法:分析6例PDA封堵术后机械性溶血者(溶血组)即时残余分流、肺动脉显影程度及浓度、堵塞器位置.随机抽取10例封堵术后无溶血者对照分析(对照组).结果:溶血组术后主动脉造影示主肺动脉全程及肺动脉窦显影,中、远1/3段显影浓度与降主动脉相当.对照组肺动脉窦均无显影,3例主肺动脉无显影;4例远1/3段浅淡显影;3例远1/3段显影浓、近、中1/3段显影淡.结论:残余分流量大是术后机械性溶血的重要原因,正确选择堵塞器大小及准确置入是佳预防方法.
作者:杨向太;李国业;陆骊工;张智伟;李渝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服用硫酸锌前后的肝脾声像图变化.材料和方法:肝豆状核变性患者8例,其中男2例,女6例,年龄19~45岁.超声观察其肝、脾声像图特征,给患者长期口服硫酸锌,每次剂量200~400mg,每日3次.分别于服药后3个月、6个月、1年(长期随访6个月1次)复查肝脾超声情况.结果: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经硫酸锌治疗后其门脉高压征可改善甚至恢复正常,肝脏异常回声可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B超检查可作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诊断及药物疗效判定的主要方法之一.
作者:马晓芹;魏晓兵;苏荣;王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索犬脊髓栓塞缺血损伤与MRI表现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利用明胶海绵、碘油对犬胸7~9肋间动脉进行栓塞,以生理盐水作对照,术后12、24小时、3天用1.0T磁共振仪,脊柱表面线圈,SE序列对脊髓损伤部位进行矢状面、横断面扫描,并与病理运动、功能分级进行对照.结果:对照组、明胶海绵组脊髓MRI无改变,MRI能显示灰质白质及周围结构;碘油组单侧、双侧损伤的节段呈长T1长T2改变,与病理改变及功能分级一致.结论:MRI能早期反映脊髓栓塞缺血损害的病理变化,与术后的运动功能密切相关,是判断预后的良好指标.
作者:董生;肖湘生;张电波;欧阳强;董伟华;叶挺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评价CT血管造影(CTA)、CT仿真内窥镜(CTVE)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价值.材料与方法:9例18支颈动脉行CTA、CTVE、MRA、DUS检查,3例颈动脉重度狭窄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TA:螺旋CT扫描,层厚3mm,螺距1.0.大密度投影(MIP)及遮盖表面显示法(SSD)3D血管重建.CIVE:导航系统行颈动脉C1VE成像.结果:颈动脉轻度狭窄6支,中度狭窄3支,重度狭窄4支,5支正常.显示斑块、附壁血栓13支.8支颈动脉与DSA对照7支相符.3例手术所见与CTA对比一致性较好,术后狭窄解除,斑块消失.结论:CTA能准确评估血管狭窄程度,显示斑块.CIVE能观察狭窄管腔内部形态及斑块.
作者:鲁晓燕;张挽时;王东;时惠平;熊明辉;宋云龙;喻敏;方红;杨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病历简介男,8岁8个月.因生长迟缓5年就诊.每年增长速率小于1.5cm.食欲不振,睡眠较差,智力正常.患儿足月顺产,生后窒息约30min.父母非近亲婚配,家族中无类似病患者.体检:身高105cm,头围50cm,坐高78.5cm,体重18kg.血压正常.外观小精灵样,五官正,心肺听诊无异常,阴茎长2.0cm,周径1.5cm,双侧睾丸1.5cm×1.5cm×1.5cm.脊柱四肢活动自如,无感觉障碍及共济失调,肌力、肌张力正常.
作者:李薇;杜凤兰;李奇玉;张晓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分析56例盘状半月板MRI表现,以提高盘状半月板诊断正确率.材料和方法:经手术、关节镜确诊的56例盘状半月板,对其MR图像不同层面进行测量,参照Crues等有关半月板损伤行MRI分级.结果:56例盘状半月板形态学分型:凹透镜型29例,厚板型10例,簸箕型5例,后角肥大型8例,不完全型4例,其中央薄弱部分以粉碎性撕裂为主,周缘厚实部分以退变为主,MRI诊断与手术对比总符合率为89.3%;结论:对各种盘状半月板的认识有助于提高MRI诊断盘状半月板的正确率,并对外科手术有指导意义.
作者:周旭峰;张丽雅;卢超;张薇;刘晓萍;张国庆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肝内胆囊误诊为肝脓肿,此例病人经过经皮穿刺证实,回顾B超、CT扫描结果及结合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病历简介患者,男,68岁.发热、右上腹痛1个月余,尿黄、目黄10天.体检:神志清楚、体温38.5℃,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肝区扣击痛阳性,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及酶谱:总蛋白61.4g/L,白蛋白27.8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2u/L(正常值0~30μ/L),胆红素82.4μmol/L(正常值1.71~17.1μmol/L),碱性磷酸酶415μK(正常值30~90μK),血常规:白细胞10.1×109/L淋巴细胞0.154,中性细胞0.735,其它各项病原学标志物均阳性.
作者:张宝林;宋军;杨军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自编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提高钼靶X线片中乳癌的诊断率.材料与方法:应用图像数字处理的计算机技术编制软件,对128例乳腺癌X线片(包括8例Tn级乳腺癌、19例假阳性和25例假阴性病乳腺癌)进行图像分析,并作回顾性研究.结果:经处理的乳腺X线片图像清晰度明显提高,良、恶性肿瘤图像有明显的差异,早期乳腺癌微小钙化灶的显示尤为清晰.结论:自编的计算机软件,应用于乳腺钼靶X线片的数字化图像处理,有利于提高早期乳腺癌诊断率.
作者:金宗浩;阮永良;党云文;田军;薛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故障PHILIPSOPTIMUS65型数字胃肠机开机后自检正常.检查患者前,在控制台上把诊视床从水平位置放到垂直位置过程中,忽然停止,系统发生故障.错误信息显示“Err 080”.2检修因为该机引进不到半年,时间短,曾发生过因操作不当而出现故障,复位后故障即排除.于是先进行复位,将球管升降(SID)控制杆向下连续扳动两次.显示面板闪了一下,仍显示出错,故障信息为“Err 080”.关机后重新开机检测,错误信息仍为“Err 080”.查阅维修保养说明书'Err 080”为位置电机电源因保护电路动作而使供电电源中断.提示先关闭保护电路,将机器恢复初始状态.翻看随机的检修图纸,找到开关S1为保护电路开关.关闭保护电路,重新开机,自检后显示正常.将床位置复原,合上保护开关S1,故障重新显示仍为“Err 080”.
作者:刘国力;张纪;梁国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急性阴囊疼痛临床急诊,需要快速准确诊断,及时治疗.本文分析应用能量多普勒超声(PDU)检查各种急性阴囊疼痛56例,探讨PDU对急诊阴囊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1资料和方法1.1我院1997-01~2000-04共检查急诊阴囊肿痛56例,年龄4~51岁,平均26岁,发病至就诊检查时间2h~10d.1.2仪器采用ACSON ASPEN型和ACUSON 128XP10全数字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10MHz.
作者:汪淑珍;白培明;李素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病历简介患者,女,28岁,汉族,因腰部不适一年住院,既往无结核及其他慢性病史.查体无特殊发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红细胞5.0×1012/L白细胞7.1×109/L中性粒细胞0.74,淋巴细胞0.26.尿:色浅黄,透明,pH值6.1,镜检白细胞0~1/HP,红细胞1~2/HP,尿液潜血(+),尿糖、蛋白均阴性.血沉1.9mm/h,血钙2.1mmol/L. B超检查显示双肾结石,但其大小形态未见异常.CT显示肾盏外肾锥体内可见多发细小斑点状结石,放射状排列,呈簇状分布(图1),增强扫描显示双肾功能良好,可见肾锥体内簇状排列的致密影“增多、增密”,双侧肾盂、肾盏未见异常(图2).CT诊断:双侧髓质海绵肾.
作者:袁芳;吴新淮;尹致庆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肝囊肿十分常见,但巨大肝囊肿伴出血甚少见,现就所见2例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例1 男性70岁.反复上腹闷痛5年,近20天来疼痛加剧并向右腰部放射,感恶心来院检查.彩超于肝右前叶探及11cm×13.4cm×12.4cm类圆形巨大囊性占位病变,内散在点状回声,其壁薄,囊内后壁前方可见星月形高回声带,随体位改变可变形移动.两者界面清晰可见(图1).肝右后叶及左外叶分别见4.6cm× 5cm×5cm及1.8cm×2.2cm×3.1cm类圆形透声区.CDFI检查于团块内未探及彩色血流信号.诊断为:(1)多发性肝囊肿,(2)肝右前叶巨大囊肿伴出血.次日在彩超引导下对上述巨大囊肿穿刺,抽出咖啡色为主伴少量暗红色粘稠液约200mi,当即置管引流,此后7天内共引流出上述液体1445ml,当腔内无液全引出遂拔管出院.
作者:徐新民;江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病例简介患者,男性,28岁、已婚,以右下腹包块4个月收入我院.患者于4个月前始出现右下腹部阵发性隐痛、恶心,无腹泻、脓血便、呕吐、发热等症状;发病以来体重减轻2kg.查体:未触及肿大浅表淋巴结,心、肺、肝、脾均未发现异常,腹部平坦,腹肌软,右下腹部触及一个8cm×8cm肿块、活动度大、有压痛、无反跳痛、无波动感,血、尿、大便化验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大网膜肿瘤.
作者:欧阳贞红;王平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病历简介患者,男,42岁.因骑自行车不慎与汽车相撞,当时下腹部疼痛,仍能行走.次日出现血尿未在意.于第6天因尿频、尿急、尿痛来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尚好,心率86次/分,未闻及杂音,下腹部压痛明显.X线摄片:心肺未见异常.腹部B超示:膀胱充盈欠佳,其内见6.8cm×5.4cm×4.3cm椭园形中等回声团块(附图)表面光滑,形态规则,与膀胱壁不相连,随体位改变移动不明显.彩色多普勒检查该团块血流信号不明显.B超诊断:膀胱巨大凝血块.后经膀胱镜活体组织检查证实.
作者:王秀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螺旋CT肝动脉期扫描原发性巨块型肝癌肿瘤内增强血管形态及与其生物学特性关系.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3例原发性巨块型肝癌患者的螺旋CT肝动脉期扫描资料.结果:螺旋CT肝动脉期原发性巨块型肝癌肿瘤内增强血管的形态分为6种类型:(1)肿瘤中心单枝型5例(11.63%);(2)肿瘤中心不规则多枝型10例(23.25%);(3)肿瘤内弥散不规则条状为主型13例(30.23%);(4)肿瘤内弥散结节为主型3例(6.97%);(5)肿瘤内周围型9例(20.93%);(6)均一增强型3例(6.97%).第4型易侵犯门静脉.第5型易发生中心坏死区,边界多较清,形态多较规则.第6型血供丰富.结论:螺旋CT肝动脉扫描可反映原发性巨块型肝癌肿瘤内增强血管的形态类型,对了解其生物学特性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谭理连;李扬彬;梁彤杰;李树欣;江金带;陈洁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CT已广泛应用于颅脑外伤的诊断,但迄今国内尚无较全面的有关急性颅底外伤CT诊断的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997-07~1999-02临床拟诊为急性颅底外伤患者16例的CT表现,以探讨其诊断价值.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临床拟诊为急性颅底外伤患者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19~63岁,平均33岁.均行CT检查,其中5例同时行常规X线头颅正侧位片检查.均有头痛、头晕、昏迷病史,部分具有鼻腔流血(液)、眼睑瘀血及外耳道流血(液)等病史.
作者:李兴耀;彭光明;罗正益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