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FMEA与RCA在骨科风险管理中的综合应用

周琳;陈奕霖;梁庆宇;吴宏;连斌

关键词:FMEA, RCA, 骨科, 风险管理
摘要:文章通过介绍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与根本原因分析(RCA)两种方法的概念、应用情况,尝试融合两种方法成为一种改良的分析方法,论述其在骨科中综合应用的可行性,并以骨科中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作为例子描述其分析步骤,以便为骨科风险管理提供管理思路.
成都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复方滴眼剂治疗眼部细菌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的 通过对比研究0.5%莫西沙星和0.1%地塞米松组成的复方滴眼剂与0.5%莫西沙星和0.1%地塞米松滴眼液的使用效果,评价复方莫西沙星滴眼液治疗眼部细菌感染和炎症(睑缘炎、角膜炎、结膜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眼科就诊,年龄18岁以上诊断为睑缘炎、角膜炎或结膜炎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和平行对照试验.根据患者不同的给药方式分为复方药物组和对照组,评价药物的临床效果、体征、症状和安全性.结果 两组药物的临床效果以及抗微生物疗效都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眼睛症状和体征随着时间好转,治疗7d后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但复方药物组患者眼睑红斑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94),眼睑蜕皮结痂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337).两种给药方法安全且耐受性好.结论 0.5%莫西沙星、0.1%地塞米松组成的复方药物与分开同时使用在疗效和耐受性等效.

    作者:蒋大义;谢守霞;马惠莱;杨宏图;孙业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强化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支持在肝癌肝切除术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给予含谷氨酰胺(Gin)的肠外营养(PN)支持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2例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不含Gin的PN,研究组接受含Gln的PN.术后第1d开始进行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共7d.测定治疗前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变化,进行APACHEⅡ评分,观察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术后第8dIgG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支持可以改善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的免疫状况,减轻术后炎性反应.

    作者:田银生;李毅;周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探讨慢性肾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的关系

    目的 研究慢性肾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GFR)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260例GFR在15~60 mL/(min·1.73 m2)的慢性肾病患者.结果 GFR的平均值为(53.94±6.37)ml/(min·1.73 m2).按血清尿酸水平分成四分位,第4个四分位数患者的BMI、收缩压、舒张压、尿素氮较前3个四分位数患者显著增高,而第4个四分位数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较前3个四分位数患者显著下降.相关分析表明肾小球滤过率与血清尿酸(r=-0.216,P<0.01)、年龄(r=-0.179,P<0.01)、收缩压(r=-0.156,P<0.01)和BMI(r=-0.155,P<0.01)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尿酸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独立相关.结论 在慢性肾病(CKD)患者中高血清尿酸水平与GFR下降独立相关.我们的研究表明早期控制和预防高尿酸血症对慢性肾病患者至关重要.

    作者:游晓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泮托拉唑、奥美拉唑与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肠溃疡的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奥美拉唑与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肠溃疡的疗效,为合理选择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将消化性肠溃疡活动期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泮托拉唑组、奥美拉唑组和埃索美拉唑组各30例,3组都采用传统三联疗法治疗,但是3组分别使用泮托拉唑、奥美拉唑与埃索美拉唑质子泵抑制剂.结果 埃索美拉唑组溃疡愈合率与HP根除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主要不良反应都比较少且轻,3组之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肠溃疡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推荐使用埃索美拉唑,能提高溃疡愈合率与HP根除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明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加味五参四苓汤联合逐饮散配合顺铂胸腔化疗对癌性胸水的影响

    目的 观察加味五参四苓汤联合逐饮散敷贴配合顺铂胸腔化疗对癌性胸水的影响.方法 6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实验组35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在胸腔抽液后向胸腔内注入顺铂注射液30 mg,并予以中药加味五参四苓汤煎服和逐饮散外敷;对照组在抽取胸腔积液后仅向胸腔内注入顺铂注射液30mg:两组均每周两次.比较两组胸水控制疗效,检测胸水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53、CYFRA21-1、NSE下降程度和外周血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变化情况以及观察对生活质量(KP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控制胸腔积液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控制胸腔积液总有效率63.33%(P<0.05);实验组CEA、CA125、CA153、CYFRA21-1和NSE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不明显,P>0.05);实验组CD+3、CD+4和CD+4/CD+8比值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增高而CD+8下降(P<0.05),并且CD+2、CD+4和CD+4/CD+8比值较对照组也明显增高而CD+8下降(P<0.05);治疗后实验组KPS评分上升例数多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是80.00%和53.33%(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加味五参四苓汤联合逐饮散敷贴配合顺铂化疗能有效控制患者胸腔积液,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比单用顺铂治疗癌性胸水患者疗效好.

    作者:杨忠明;丁显平;阳本丽;梅琳;欧祖秀;宋瑞荣;邱燕;彭磊;苏家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鼻咽癌患者EB病毒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EB病毒(epstein-hart virus,EBV)抗体EB-VCA-IgA(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EB-EA-IgA(EB病毒早期抗原抗体)及血浆中EBV-DNA(EB病毒DNA)水平在监测鼻咽癌放疗后疗效、预后判断及复发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鼻咽癌患者76例,放疗前检测EB-VCA-IgA,EB-EA-IgA及EBV DNA.放疗后再次检测上述指标,并与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比较.结果 76例中,EB-VCA-IgA放疗前阳性71例,阴性5例;放疗后阳性69例,阴性7例.EB-EA-IgA放疗前阳性68例,阴性8例;放疗后阳性者64例,阴性12例.EBV-DNA放疗前检测阳性60例,阴性16例;放疗后阳性11例,阴性65例.其中,11例检出阳性者中2例证实为远处转移,8例为临床复发,故其肿瘤进展阳性预测值为90.9%.在65例阴性患者中,共有3例远处转移,8例复发,故阴性预测值为83.1%.64例患者血浆EBV-DNA水平与临床结果相符,故准确率为84.2%.结论 血浆EBV-DNA水平的检测是监测放疗后鼻咽癌患者转移、复发的有效指标.而EB-VCA-IgA,EB-EA-IgA尚无法证明其是判断临床分期、疗效及复发的可靠指标.

    作者:陈瑜萍;阮辉;肖志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同型半胱氨酸在进展性脑卒中的变化

    目的 通过动物模型分析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在进展性脑卒中的变化.方法 Wistar雄性小鼠30只,以随机设计法分为观察组和正常对照组各15只,观察组建立进展性脑卒中模型,观察两组饲料喂养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周期变化,同时进行病理观察.结果 观察组第4周及第8周末的血浆Hey水平明显高于同时期的对照组(P<0.01),8周末观察组小鼠的病理检查呈现明显的血管与动脉损害情况.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是造成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可能是进展性脑卒中的一个新的致病危险因素.

    作者:李永鸿;巫碧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脂肪栓塞综合征(FES)多继发于骨折,发病原因至今未明.FES发病率较低,但死亡率很高.长期以来,机械阻塞学说和生化学说试图解释FES的发病机制,但这两种学说均不能满意的解释所有临床现象.近年来研究发现,FES与快速发展的急性肺内炎性反应(APIR)有较强的相关性,该领域成为FES研究的焦点.同时还发现许多脂肪栓子对患者的隐性损害.本文就此作一综述,以期为探明本病的病因及其防治作出提示.

    作者:张少轼;赖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2月于我院行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800例,其中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各40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及术后妊娠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肛门排气时间、离床时间、尿管保留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输卵管通畅率腹腔镜组也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随访2年,腹腔镜组宫内妊娠率明显高于开腹组,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再次输卵管妊娠率、不孕率分别为12.5%、10.0%,明显低于开腹组的22.5%、22.5%,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可作为输卵管妊娠治疗的首选方式.

    作者:王义梅;王慧;马江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常见妇科疾病居家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常见妇科疾病居家护理方案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160例常见妇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给予积极的居家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性社区护理.结果 治疗组的抑郁与生存质量评分在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护理前后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常见妇科疾病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5.0%,对照组为7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居家护理方案的应用有利于常见妇科疾病生存质量的改善,同时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缓解抑郁程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卓;侯延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渗透树脂对早期龋齿的渗透研究

    目的 探讨渗透树脂对早期釉质龋的渗透能力.方法 将制备的人工釉标本随机分为实验组(渗透树脂组)、对照A组(窝沟封闭剂组)和对照B组(流动树脂组)3组,分别使用渗透树脂、窝沟封闭剂和流动树脂涂抹表面,对3组的渗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渗透树脂组的渗透深度明显高于窝沟封闭组和流动树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窝沟封闭组和流动树脂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渗透树脂在预防早期龋齿方面可能具显著优势.

    作者:刘建华;胡征;韩继双;叶慧娟;宋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系统性小血管炎诊断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综合性医院中系统性小血管炎的诊断现状,探讨该病确诊困难的原因.方法 对本院确诊为系统性小血管炎的42例患者进行回顾,其中,男24例,女18例.分析其发病年龄、首发症状、疾病发展过程、从症状的发生到确诊所花费的时间及误诊情况等.结果 患者发病年龄24~82岁,平均(60.3±15.4)岁,其中60岁以上者共27例.从首发症状到确诊时间7 d~10年,中位数13个月.39例以各类待查诊断入院,13例在首次人院期间即获确诊,均为开展ANCA检测后确诊的患者;25例延迟诊断;4例属于误诊.39例进行了血清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检测,其中35例ANCA阳性,包括核周型ANCA(P-ANCA)阳性24例和胞浆型ANCA(C-ANCA)阳性11例;4例ANCA阴性.20例有病理资料,17例呈阳性结果;其中3例在不同器官取材,3例在同一器官重复活检或手术.临床表现几乎涵盖了所有系统,确诊本病的前3个专科分别是肾内科、呼吸科和消化科.结论 系统性小血管炎是一组好发于老年人的涉及多脏器的慢性疾病.血管炎的严重程度、活动性、病变部位等均可能影响其诊断的确立,误诊率较高.除临床表现外,ANCA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及临床医生的认知度是提高诊断率的关键.

    作者:司徒碧颖;叶志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哮喘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哮喘控制测试评分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D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的关系.方法 45例诊断明确的哮喘患者(轻度19例,中度26例)和45例健康患者纳入研究.分别对研究对象采集病史、体检,依据GINA指南评估哮喘,并行呼吸功能测试(RFT)、ACT评分和血清hsCRP水平测量.依据ACT评分将哮喘患者分为两组.结果 哮喘患者组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水平(P=0.003).中度哮喘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哮喘者的水平(P=0.03).ACT< 20组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ACT≥20组的水平(P=0.01).hs-CRP水平与ACT评分(R=-0.81,P<0.001)和哮喘的严重程度(R=0.32,P<0.05)呈现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hs-CRP水平与哮喘的严重程度和ACT评分相关,hs-CRP可以作为一个反映哮喘的严重程度和哮喘控制的敏感指标.

    作者:余雷;资文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Caspase-3、ADAM10在肺癌中表达与生物学意义

    目的 探讨Caspase-3和ADAM10在肺癌中表达情况与影响因素,分析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选择肺癌石蜡包埋标本80例与同期正常肺组织20例,分别进行免疫染色检验,一抗分别为兔抗人多克隆抗体ADAM10和Caspase-3.结果 ADAM10和Caspase-3在正常肺组织和肺癌组织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和50 %.经过调查显示,ADAM10和Caspase-3在腺癌中的表达水平较鳞癌和小细胞癌低,同时在转移的肺癌表达水平也比较低.结论 Caspase-3、ADAM10在肺癌中表达都受到抑制,阳性率降低,可能与患者肿瘤的病理特点与转移情况有关,可作为预测肺癌发生发展的指标之一.

    作者:景瑞军;李勇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体育心理调控方法在5.12地震灾区心理重建中的运用研究

    地震灾害给灾区人民的心理造成巨大创伤,通过了解灾区心理创伤者的心理特点,针对灾区心理患者不同群体特点,结合体育心理调控的功能和作用,尝试构建体育心理调控模式,提出体育心理调控的4种具体方法和运用注意事项,以达到缓解灾区不同群体心理压力和治愈他们的心理刨伤的目的.

    作者:李献青;彭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低分子肝素对肿瘤化疗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肿瘤化疗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合理应用低分子肝素提供参考.方法 将8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化疗方法,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与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经过化疗后,两组均无CR病例,治疗组的RR为30.0%,对照组为10.0%,治疗组的近期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D+3、CD+4、CD+4/CD+8和NK细胞数量于化疗后1h与24 h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化疗后两个时间点的上述指标值下降均较对照组多(P<0.05).结论 胃癌化疗中应用低分子肝素能够有效提高近期疗效,降低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量,从而改善免疫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程海花;许利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44例骨科医疗纠纷案例分析

    骨科医疗纠纷逐年增多,给患者及其家属和临床医务人员带来了巨大的不良影响.文章根据近年文献和案例,从骨科门急诊特点、患者年龄、手术类型、术后护理角度分析了影响骨科医疗纠纷产生的因素,试图找出产生纠纷的原因,旨在提高医疗质量与防范医疗纠纷发生,为骨科医疗提供管理思路与参考.

    作者:傅威;李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80例内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舒适护理

    目的 探讨内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进行舒适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l2月内科住院患者共180例,32例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为观察组,其他148例非肺部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病原菌分析;同时分别统计两组的临床观察数据.结果 观察组32例共分离到致病菌4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5.0%.肺部感染的发生与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年龄、基础疾病评分、抗生素应用、低蛋白血症这些因素密切相关(P<0.01或P<0.05).结论 内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机械通气时间和使用抗生素等,要根据以上危险因素加强针对性的舒适护理,避免交叉感染.

    作者:王淑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烟酸与氟伐他汀钠联合治疗对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目的 探讨烟酸与氟伐他汀钠联合治疗对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CHD老年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使用氟伐他汀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烟酸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IMT有明显缩小(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hsCRP与HCY值都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但是治疗组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烟酸与氟伐他汀钠联合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能明显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使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下降,疗效比单独使用氟伐他汀钠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买合菲热提·吾米提;徐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复合乳酸菌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合乳酸菌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66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均给予支链氨基酸、门冬氨酸鸟氨酸、乳果糖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合乳酸菌口服,每次2粒,每天3次.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组血氨水平(62.50±15.85)umol/1,对照组血氨水平(71.27±13.25)umo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9.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乳酸菌可增加肝性脑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姚维敏;陈焰;谢春生;郭健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成都医学院学报杂志

成都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成都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