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颜色的深浅与尿淀粉酶测定之间的关系探讨

丁丽萍;王金行;赵越

关键词:颜色, 肝细胞性黄疸, 尿淀粉酶, 阻塞性黄疸, 直接胆红素, 胰腺炎患者, 现报告如下, 急性胰腺炎, 药物影响, 判断预后, 急性炎症, 测定, 维生素, 痢特灵, 胡萝卜, 指标, 诊断, 食物, 尿液, 临床
摘要:尿颜色可受某些食物或药物影响,如进食大量胡萝卜、服用维生素B12等,尿呈亮黄色;服用痢特灵、大黄时,尿呈深黄色或棕黄色.在病理情况下,如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是因尿内含有大量直接胆红素,故呈深黄色.因此尿液颜色的变化可协助疾病的诊断,在判断预后和疗效上,也是一项重要指标.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五大急性炎症之一,发病重,患者痛苦大,尿淀粉酶的测定是快速确诊该病的依据之一.本文对22例胰腺炎患者的尿颜色进行观察,测定其淀粉酶,对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微芯片、微阵列芯片、生物芯片和纳米芯片-21世纪的个人实验室

    引言分析测试的微型化对于21世纪诊断技术的各个方面都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高度复杂的临床测试装备的小型化,使得目前只能在中心实验室测试的项目,在没有实验室的地方也能测定.这种新型的个人实验室使得那些相对没有专业技术的操作者也能进行高度复杂的临床测试.决定这种测试应用的因素有许多,包括规范临床测试的各类法规、成本-收益因素以及公众对自我测试的兴趣等.

    作者:宋建芬;沈小英;陆屏;郑俊夫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用Microsoft Excel97制作室内质控图

    本室将Microsoft Excel97运用于室内质控图的制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以HBsAg(lng/ml)质控为例介绍如下:

    作者:魏兰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AMS FT-2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见一问题分析及不同的处理方法

    我院1999年上半年购买意大利生产的AMS FT-2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此仪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稳定性好.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同一问题,却有不同的处理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雷广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血型抗原抗体反应介质的应用

    我科自1998年9月起应用血型抗原抗体反应介质进行快速交叉配血及进行Rh血型抗原的检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伍燕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脲酶传导速率法测定血清尿素

    目的了解脲酶传导速率法测定血清尿素的实验特点.方法采用脲酶传导速率法测定血清尿素,并与酶偶联法进行比较.结果批内精密度为2.67%,2.06%和1.17%,批间精密度分别为3.02%,2.19%和1.82%,线性范围达46.80 mmol/L,平均回收率100.71%,脲酶法(Y)与酶偶联法(X)比较:Y=1.087 2X-0.489 3, r=0.999 5,且两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脲酶传导速率法测定尿素特异、快速、干扰因素少,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陈松劲;李红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运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对人血清蛋白的分析

    采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建立了血清蛋白毛细管区带电泳分析方法,同时可对白蛋白进行定量测定.应用于临床五种疾病分析,结果显示分析结果与临床资料一致.所用电泳液为0.1 mol/L pH 10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液,电压为15 kV,电泳时间为16 min,检测波长为214 nm.该方法快速,稳定,可作为临床实验室分析血清蛋白的常规分析方法.

    作者:顾志冬;马蔚芸;杨伟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使用磁分离酶免仪对高浓度CEA标本结果的处理

    磁分离酶免仪的使用,对于激素、肿瘤标志物及微量物质定量测定,避免常规放免分析所带来的放射物对环境的污染、提供了微量、快速的准确方法,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高浓度CEA标本经不同倍数稀释,其结果相差甚大,为此,我们就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及结果处理予以探讨.

    作者:杜忠斌;严艾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建立乙肝免疫五项酶免试剂临床二级评价方案的探讨

    目的旨在建立具临床实用性的乙肝免疫五项酶免试剂二级评价方案.方法对六种国家认可试剂进行微孔板封闭、干扰实验、本底检测、HBeAb和HBcAb检测试剂交叉反应、灵敏度、目视/仪器结果判定符合率及总重复性等技术分析.结果各品牌试剂性能指标相差明显,检测结果不同程度受到影响.结论当前状态下进一步监测和选择优质试剂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黄云英;刘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Sysmex SF-3000血液细胞分析仪白细胞五分类结果应用与评价

    目的探讨Sysmex SF-3000血液细胞分析仪白细胞五分类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方法对临床462例患者全血标本进行SF-30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五分类及对照目测分类.结果中性粒细胞两者相关系数(r)为0.96,嗜酸性粒细胞为0.86;嗜碱性粒细胞为0.89;淋巴细胞为0.82;而单核细胞为0.63.除单核细胞外,两种分类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单核细胞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除单核细胞外,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用仪器分类的精密度与准确度相当于目测分类.

    作者:吴财铭;王宁录;李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酶标仪室内质量控制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的酶标仪室内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使用0.012 5 g/L的甲基橙溶液作为质控物,用-s质控图法对酶标仪进行质控.结果通过质控图和通道间差比较可及时发现仪器的测定误差,不受免疫检验过程中其它试验步骤的影响.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试剂容易获得,可以在各级实验室推广使用.

    作者:周红艳;马筱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丫啶橙荧光染色结膜印迹细胞检查法

    眼部印迹细胞检查是一种采用醋酸纤维素滤纸或生物孔膜获取结、角膜表层细胞标本的一种检查法[1].在判断结膜细胞功能状态方面,目前多采用醋酸纤维素滤纸,采取不同部位的结膜细胞固定后,经过碘酸雪夫氏(PAS)染色及苏木素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该方法所用试剂品种较多,染色步骤繁多,染色用时较长,一张片子大约需1 h左右,才能出结果.我们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根据既往细胞染色的经验,采用一种透明纤维素滤膜取材,建立了丫啶橙荧光染色法进行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先宁;吴洁;朱秀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蛋白对碘—淀粉比色法测定血清淀粉酶的干扰及排除

    血清与尿液淀粉酶的测定为诊断胰腺炎的主要指标,虽然目前检测方法已多达200多种,但碘-淀粉比色法仍具有成本低、检测不需要昂贵仪器、试剂稳定、操作简便等优点,尤其适于急症处理.但实际应用表明该法也具有重复性差、准确率低等缺点,尤其是血清淀粉酶的测定,结果普遍偏低,甚至会出现对照管吸光度低于测定管而计算出负值的现象.笔者通过试验发现血清中蛋白使测定管吸光度增高,对本法有严重干扰,并设计出效果理想、操作简便的排除方法,使碘-淀粉比色法测定血清淀粉酶重复性、准确率大大提高,测定结果与PNP法比较相关性良好,在原有优点基础上更具有实用性.

    作者:刘兆军;吴红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美国AG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碰针故障的排除

    我院1999年11月购进一台美国AG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此仪器自购进至今使用良好,测定结果稳定可靠,但在工作中常会遇到一些小故障,现就碰针故障及排除方法叙述如下,以餮读者.

    作者:刘兆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mini VITAL血培养仪的临床应用

    2000年11月我室引进生物梅里埃公司针对中国市场设计的mini VITAL血培养仪及vitek-32细菌自动分析仪,经过一段时间应用,现加以分析报道.

    作者:杨维娜;邓阳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IMS-ELISA检测HLA-B27在关节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应用磁珠酶免疫分析(IMS-ELISA)方法检测HLA-B27抗原,探讨此方法在关节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110例AS患者、49例RA患者和47例其他关节病患者用磁珠免疫分析和混合淋巴细胞毒试验(MLCT)两种方法进行HLA-B27的检测,应用受试者特征(ROC)曲线进行比较与分析,对两种方法曲线下面积(AUC)差异显著性做统计学检验,同时,对两种检测方法在标本保存时间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①AS组与RA组及其它关节病组频数分布图峰值分离,表明HLA-B27的检测对AS有一定的辨别能力;②IMS-ELISA法AUC>MLCT法AUC,两种方法具有显著性差异,IMS-ELISA法检测HLA-B27对AS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③全血标本4 °C保存一周.用IMS-ELISA法重复检测阴、阳性标本结果均无明显改变,这对AS的进一步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意义,并适用于做大量的筛选试验.结论 IMS-ELISA是一种快速、方便、准确的检测方法,是检测HLA-B27的一项新技术,是对AS和各种关节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一种实用而可靠的检测方法.

    作者:杨雅琼;刘长明;易锋;朱洪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云南省生化EQA中冻干质控血清与新鲜混合人血清变异度比较与分析

    目的为了解冻干质控血清与新鲜混合人血清在该省室间质评(EQA)中的变异度(CV).方法选择4家省级医院、4家地州级医院检验科对两个样品进行生化14项测定,其中新鲜混合人血清同时进行生化14项批内5次测定,并计算其CV进行比较.结果新鲜混合人血清生化14项平均CV较冻干质控血清小,省级医院新鲜混合人血清的单项CV相对下降率为85.7%,地州级医院为50%.结论生化EQA中采用新鲜混合人血清作为质控物的变异度较冻干质控血清小,但只有在参控实验室按要求做好室内质控的前提下才能体现新鲜混合人血清变异度小的优势.

    作者:赵崇吉;孙虹;牛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ELISA测定血清LH、FSH的方法学评价

    目的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中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以对该方法的方法学性能作一评价.方法以临床血清标本作为检测标本,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中的LH和FSH,观察其灵敏度、线性试验及线性范围、精密度、回收率,并与放免法做比较.结果 LH、FSH的灵敏度分别为2.2 IU/L,1.3 IU/L.线性范围2.2~200 IU/L,1.3~100 IU/L.低、高两种浓度的LH和FSH的批内变异分别为8.61%,5.70%和9.46%,6.36%;批间变异分别为7.14%,6.01%和4.46%,4.69%.回收率LH为91.84%~107.66%,平均98.13%;FSH为92.77%~96.88%,平均94.54%.与RIA比较,其相关系数LH为0.975 9,P<0.001;FSH为0.945 5,P<0.001.结论该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等特点,与RIA有良好的相关性,且无放射性污染,可以替代RIA用于临床检验.

    作者:吴端宗;林国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1 070株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性分析

    目的了解和调查临床分离出的葡萄球菌的致病性及药敏情况,为有效控制致病性葡萄球菌提供参考方法,指导临床用药.方法从医院住院病人的标本中分离出来1 070株葡萄球菌进行详细检测,并进行MRS检测、β-内酰胺酶试验、药敏试验MIC测定.结果在1 070株葡萄球菌中,共分离出13种细菌,其中凝固酶阳性者占35.2%,凝固酶阴性者占64.8%.β-内酰胺酶试验阳性者占72.5%,β-内酰胺酶试验阴性者占27.5%.综合而看,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均比较强,特别是MRSA和MRCNS.但所有葡萄球菌皆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葡萄球菌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于有效治疗疾病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至关重要,强调葡萄球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用药的必要性.

    作者:栗方;魏宝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Olympus AU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故障分析与应急处理

    Olympus AU600是由日本奥林巴斯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我院于1998年引进,至今已有4年,现将这4年的一些使用经验与心得介绍给同行,希有助于各位在使用该仪器的日常维护与操作.

    作者:何燕武;徐成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血浆凝血因子Ⅶ检测在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对40例老年Ⅱ型糖尿病(DM)患者进行血浆凝血因子Ⅶ的水平检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FⅦa测定采用重组可溶性组织因子法;FⅦAg测定采用ELISA法;FⅦc测定采用一阶段凝固法.并计算FⅦa/FⅦAg与FⅦc/FⅦAg比值.结果 FⅦa为3.0±0.8ng/ml,FⅦc为107%±25%,FⅦAg为78%±18%,FⅦa/FⅦAg为3.48,FⅦc/FⅦAg为1.42,与对照组相比除FⅦAg外,其余数据均有增高,呈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Ⅱ型DM患者血液具有高凝状态,有可能形成血栓,应采取措施防止血栓形成.

    作者:王维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