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全血糖化血红蛋白A1c

李龙平;汤建华;谭亮南

关键词:胶乳增强, 免疫透射比浊法, 糖化血红蛋白A1c
摘要:目的建立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全血中的糖化血红蛋白A1c.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A1c,并对其重复性、准确性、线性范围、相关性实验和干扰实验加以评价.结果高、低浓度的糖化血红蛋白A1c批内CV为3.2%和4.1%;批间CV为4.6%和5.8%,总CV分别为6.7%和4.6%.线性范围为2%~1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6.7%和102.4%.与微柱法测定结果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一定程度脂浊和黄疸对测定无明显干扰,抗坏血酸对测定无影响.结论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A1c具有较好精密度和准确度,并且快速、灵敏和可靠,适合临床实验室常规开展.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STA 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制冷泵故障一例经验点滴

    我科自引进法国STA 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以来,在凝血疾病的诊断、血栓/止血、抗凝药物治疗等方面的检测水平大大提高,在使用该仪器时,遇到一些小故障通过参考说明书,认真解读提示,一般都可解决.但是前段时间遇到的制冷泵故障却是一处未曾遇到的硬件故障,经过一番努力,我们自己也成功地解决了,现把其中的经验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作者:刘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慢性冬眠心肌组织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子-3的激活及DNA结合活性的改变

    目的研究慢性冬眠心肌组织中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子-3(STAT3)的磷酸化水平及DNA结合活性的改变.方法选用中国家猪,以右冠状动脉为靶血管,经右股动脉送入自制的缩窄器造成冠状动脉即刻50%~75%狭窄后继续喂养一个月形成的慢性冬眠心肌和心肌梗死模型.运用免疫印迹和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检测冬眠心肌组织匀浆上清液和核抽提物中STAT3的磷酸水平及DNA结合活性.结果慢性冬眠心肌组织匀浆的胞质部分和核抽提物中显示STAT3被磷酸化激活,并引起相应DNA结合的增加(和正常心肌组相比分别增加约2.89,3.54和4.5倍).结论慢性冬眠心肌组织STAT3的磷酸化水平及DNA结合活性的增加可能与心肌细胞的存活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董立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VITROS750不同批号的参比液对电解质测定结果的影响

    目的了解不同批号的参比液对氯(Cl-)、钠(Na+)、钾(K+)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参比液批号改变时是否需要定标,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方法用同一批号Cl-、Na+、K+干片,不同批号的参比液对同一批样本进行Cl-、Na+、K+测定,对比分析测定结果平均偏差.结果不同批号的参比液测定结果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这种偏差可通过参比液定标来降低.结论使用VITROS750测定Cl-、Na+、K+,当参比液批号改变时,为了使检测结果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除测定K+外,测定Cl-、Na+参比液应定标.

    作者:蒋宏君;王凡;郭恒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介绍一种快速分离血清的方法

    急诊生化检验是检验科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特别注重检验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所以急诊生化检验的项目除了在方法学选择上讲究高效快速及准确以外,血清标本的快速分离也是重要一环.本人在长期的急诊生化检验工作中总结出一种简便、快速的分离血清标本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原地区性传播性疾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的性传播性疾病(STD)感染特征.方法对674例患者的淋病奈瑟茵(NGH)、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梅毒螺旋体(TP)、单纯疱诊病毒(HSV-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6.11)检测结果分析.结果阳性检出率为:梅毒(TP)17.8%>NGH14.8%(100/674)>CT9.5%(64/674)>UU5.9%(40/674)>HPV6.11 1.8%(12/674)>HSV-Ⅱ型0.9%(6/674).梅毒感染占首位,而HSV-Ⅱ型检出率偏低.结论高原地区近几年感染有显著升高的趋势,应重视.而HSV-Ⅱ型检出率低可能有两个因素:感染率相对低、试剂质量有问题,应加强质量监控.

    作者:杨启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氯丙嗪作还原剂测定无机磷在生化分析仪上的应用

    血清无机磷测定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其测定方法文献报道也很多.笔者曾报道运用氯丙嗪作还原剂测定无机磷[李云,秦平,陈梦芝,等.氯丙嗪在无机磷测定中的应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1;3(1):6],但该方法采用单试剂,721比色,很易受黄疸、脂血等因素的干扰.我们通过对该方法进行改进,建立了适合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的钼蓝法,经过一年使用,效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云;郭书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类风湿因子对ELISA法检测肝炎病毒IgM类抗体的影响

    类风湿因子(RF)是对变性免疫球蛋白IgG所产生的自身抗体,属多株系的自身抗体,主要为IgM型.在病毒性肝炎中RF阳性检出率较高,而人们已关注到RF在某种情况下可干扰部分病毒性肝炎免疫指标特别是IgM类抗体的检测.本实验用ELISA法测定肝炎病毒IgM类抗体阳性血清中的RF,然后用单抗人IgM诊断血清进行中和RF,再用ELISA法进行重复检测,以了解RF对IgM类抗体检测的影响.

    作者:陈淑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一起食品样消化异外爆炸的原因分析

    在对食品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中,常采用湿法进行消解,湿法一般使用混合酸(HNO3+HClO4)进行消化,因热的HNO3和HClO4氧化能力很强,加之HClO4沸点较高,再难以氧化的有机物也能被有效破坏,故该法适用于消化含有难以氧化的有机物样品.但由于HClO4与羟基化合物可生成不稳定的高氯酸酯而产生爆炸,故在消化含羟基化合物样品时,应先用HNO3预消化,使羟基化合物氧化后再加入混合酸进行消化,同时高氯酸在有机物还大量存在并加热近干的情况下也易发生爆炸,故在用混合酸消化样品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防事故的发生.我市某实验室发生的一起食品样品消化引起的意外爆炸事件,给实验人员的身体造成了伤害,也给国家财产带来了损失,其发生爆炸的原因不属于前两种情况,现将发生的经过和原因分析如下,供同行警示.

    作者:侯永年;穆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AS)和冠心病(CHD)的主要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LDL)经氧化修饰生成氧化LDL(OX-LDL),是致动脉硬化的关键之一.研究表明,血清胆红素(TBIL)具有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作用,并提示低胆红素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负性危险因素[1,2].本文测定了288例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旨在探明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吕晓莉;任健康;苍金荣;党淑萍;李玲;苏保风;杨艳利;刘波;王军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血浆结合珠蛋白检测在溶血性贫血诊断中的再评价

    溶血性贫血以红细胞平均寿命缩短为特征,而红细胞平均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是红细胞膜被破坏或其完整性的改变.依据红细胞破坏机制的不同而设计的溶血试验可帮助确诊不同种类的溶血性贫血.众所周知,红细胞被破坏后的显著特征是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释放入血浆.因此,血红蛋白释放量增加时相关检测项目的开展是了解红细胞是否被破坏的直观方法,血浆结合珠蛋白(HP)水平的检测即是这种方法的佳应用.

    作者:赵玉平;徐艳;沈琳;刘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全血糖化血红蛋白A1c

    目的建立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全血中的糖化血红蛋白A1c.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A1c,并对其重复性、准确性、线性范围、相关性实验和干扰实验加以评价.结果高、低浓度的糖化血红蛋白A1c批内CV为3.2%和4.1%;批间CV为4.6%和5.8%,总CV分别为6.7%和4.6%.线性范围为2%~1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6.7%和102.4%.与微柱法测定结果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一定程度脂浊和黄疸对测定无明显干扰,抗坏血酸对测定无影响.结论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A1c具有较好精密度和准确度,并且快速、灵敏和可靠,适合临床实验室常规开展.

    作者:李龙平;汤建华;谭亮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C基因启动因子变异分析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因子(BCP)在不同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变异情况及其与HBeAg的关系.方法采用芯片微流阵列技术,对10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BCP区核酸1762碱基A→T进行检测.结果 HBeAg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BCP区T1762变异率10.9%(6/55),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BCP区T1762变异率68.9%(31/45).其中,急性乙型肝炎患者T1762位点均无突变(0/1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1762位点突变率34.4%(20/58),乙肝肝硬化患者T1762位点突变率66.7%(16/24),乙肝肝癌患者T1762位点突变率100%(6/6).结论乙型肝炎病毒BCP区T1762变异随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病情加重而升高,且HBeAg阴性感染者高于HBeAg阳性感染者.

    作者:刘心亮;何进才;周小梅;詹葆娥;贺劲松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黄石市一级医院尿液干化学检测室间质量现场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该地区一级医院尿液干化学分析的检测质量.方法由检验质量管理机构人员将5份高、低值尿液质控物带到参控实验室,与常规样本同时测定,观察质评标本预期结果及全市一级医院实验室各检测项目的合格情况.汇报结果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88>能力比对检验进行评价.结果 25家参控单位对低值尿液质控物十项分析平均合格率为97.2%,对高值尿液质控物中WBC、KET、URO、BIL、PRO的测定平均合格率均低于90%,分别为74.7%,69.3%,54.7%,80%和76%.结论加强一级医院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作者:柴辉;陈华明;程学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尿液分析仪的质量控制

    尿液分析主要用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与疗效的观察以及其它系统疾病的诊断,另外可用于安全用药的监护,评估健康状况等.因此,为了提高尿液分析仪检测的准确度,质量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尿液分析仪的质量控制分为分析前、中、后三个环节,现总结如下:

    作者:郭会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Microlab F.A.M.E全自动酶标分析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

    Microlab F.A.M.E全自动酶标分析系统(瑞士HAMILTON Bonaduz公司生产),具有界面友好、性能稳定、结果准确、处理能力强等特点,特别适合血站等需同时进行大量微板酶标试验的单位.我科在近两年的使用过程中对一些常见故障的处理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黄才勇;谭明科;徐飞;蒋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免疫透射浊度法测定血清前白蛋白方法学探讨

    目的对免疫透射浊度法测定血清前白蛋白(PA)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浊度法在岛津CL-7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清PA.结果血清PA的检出限为20~670 mg/L,平均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57%,3.79%;回收率为(97.5~103.8)%.该法(X)与免疫散射浊度法(Y)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83,相关方程Y=5.528+0.974X.血清甘油三酯(TG)浓度3.5 mmol/L以下,血红蛋白(Hb)浓度5 g/L以下,胆红素浓度400μmol/L以下对测定基本无干扰.结论此法测定血清前白蛋白操作简单,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好,准确性高,适用于全自动分析仪在常规实验室测定.

    作者:周云祥;闻平;吴志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AVL-COMPACT 1血气分析仪故障4例分析及处理

    Compact 1型血气分析仪是瑞士AVL公司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推出的小型半自动血气分析仪,它由微机控制,其具有高精密度、操作简便、标本用量少等特点,给用户提供了很大方便,是中小型医院较为理想的血气分析仪.我们在使用该仪器过程中,出现过几次较为特殊的故障,在摸索过程中逐一解决,现将排除办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彤;张碧霞;蒋天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Beckman CX7生化分析仪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

    使用Beckman CX7生化分析仪已有6年,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了一些故障排除的经验,现总结分析如下:1 CX3所有实验项目定标失败1.1故障现象定标报告提示重复性(back to back)不好,或准确性(range)不好,管道系统及流动池保养后,可能有部分实验项目通过.

    作者:钱昌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ACL-200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常见报警及处理

    ACL-200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是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产品,该机器性能稳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测试速度快、操作简便、故障率低、易于保养维护,是理想的止血与血栓检验仪器.我科于2000年7月引进一台,现将使用中经常出现的报警提示及处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王亚强;赵耀亭;周大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尿液GPDA测定在泌尿系感染的鉴别价值

    目的测定尿液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lycyl-proline dipeptidyl aminopeptidase,GPDA)水平,探讨在肾脏炎症与下尿路感染的鉴别价值.方法采用连续监测法和速率法检测泌尿系感染者的尿液GPDA及尿肌酐(Cr)水平,并用U/g.Cr的单位表示酶活性单位.通过ROC曲线特性分析尿液GPDA在泌尿系感染鉴别肾脏炎症时的临界值.结果①肾脏炎症组尿液GPDA水平高于对照组,也高于下尿路感染组;肾脏炎症组阳性率显著高于下尿路感染患者(x2=42.928,P<0.01).提示,检测尿液GPDA对肾脏炎症与下尿路感染有鉴别价值.②在ROC曲线上,临床的GPDA佳临界值(Cut off point)为21.4 U/g.Cr.敏感性为84.6%(33/39),特异性为88.1%(37/42),阳性预测值为86.8%(33/38),阴性预测值88.1%(37/42),准确度86.4%(70/81).以21.4 U/g.Cr为鉴别限时,可以较好的筛选肾脏炎症患者.结论检测泌尿系感染患者尿GPDA水平,对肾脏炎症和下尿路感染的定位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的诊断价值,也有利于指导治疗.

    作者:高长杰;杨文东;曹银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